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汉平原门诊皮肤病人真菌带菌情况调查
1
作者 曾令济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2期56-58,共3页
笔者对210例皮肤科门诊病人作了皮肤、腔孔和粘膜等11处真菌带菌检查,结果179例带菌,带菌率85.24%,其中婴儿带菌高达90.5%,老人带菌仅25%,女性带菌87.6%(106/121)高于男性82.02%(73/89);腔孔处带菌高于皮肤粘膜部;湿疹皮炎类疾病... 笔者对210例皮肤科门诊病人作了皮肤、腔孔和粘膜等11处真菌带菌检查,结果179例带菌,带菌率85.24%,其中婴儿带菌高达90.5%,老人带菌仅25%,女性带菌87.6%(106/121)高于男性82.02%(73/89);腔孔处带菌高于皮肤粘膜部;湿疹皮炎类疾病的带菌高于其它皮肤病。共培养出484枝菌株、13个菌种,其中青霉菌、酵母菌的带菌较其它菌种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真菌病 带菌率 病原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替利嗪通过TGF-β1/Smad3信号通路调控小鼠硬皮病皮肤组织纤维化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简峰 漆静 +3 位作者 杨小英 杨丽娜 章琪 李享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4期1056-1062,共7页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对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小鼠皮肤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替利嗪低剂量组、西替利嗪高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背部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组均背...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对系统性硬皮病(systemic sclerosis,SSc)小鼠皮肤组织纤维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替利嗪低剂量组、西替利嗪高剂量组,每组8只。空白组背部注射生理盐水,其余3组均背部注射博来霉素制备SSc小鼠模型,1次/d,连续注射28 d,同时给予空白组与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西替利嗪低、高剂量组分别按照2、5 mg/kg灌胃,连续给药28 d。取各组背部注射区皮肤组织检测真皮厚度,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和马松染色(Masson),样本水解法检测皮肤组织中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皮肤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0)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α、TGF-β1)的含量,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Ⅰ型胶原α1(COL1A1)、Ⅲ型胶原α1(COL3A1)、Smad同源物3(Smad3)、TGF-β1 mRNA的表达水平,蛋白印迹技术(Western blot)检测COL1A1、COL3A1、p-Smad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真皮厚度和HYP含量均增加,皮肤组织病变与纤维化程度较重,皮肤组织中α-SMA阳性表达强度增加,血清中IL-6、IL-10、TGF-α、TGF-β1的含量上升,皮肤组织中COL1A1、COL3A1、Smad3、TGF-β1 mRNA表达水平升高,COL1A1、COL3A1、p-Smad3蛋白表达量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西替利嗪低、高剂量组真皮厚度和HYP含量均降低,皮肤组织病变与纤维化程度有所改善,皮肤组织中α-SMA阳性表达减弱,血清中IL-6、IL-10、TGF-α、TGF-β1的含量降低,皮肤组织中COL1A1、COL3A1、Smad3、TGF-β1 mRNA表达水平下降,COL1A1、COL3A1、p-Smad3蛋白表达量减少,且高剂量组效果更好,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替利嗪可改善SSc小鼠皮肤组织纤维化程度,并减轻免疫炎症反应,其作用机制与TGF-β1/Smad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皮病 西替利嗪 皮肤组织纤维化 TGF-β1/Smad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鳞状细胞癌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端粒酶和生存素的关系 被引量:6
3
作者 林云 涂亚庭 +5 位作者 杨小英 陈善娟 吴艳 陈思远 张丽霞 陈金波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18在外阴鳞状细胞癌(vulvarsquamouscellcarcinoma,VSCC)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survivin)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HPV6/11、16/18在31例VSCC及1...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6/11、16/18在外阴鳞状细胞癌(vulvarsquamouscellcarcinoma,VSCC)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及其与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凋亡抑制基因生存素(survivin)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PCR检测HPV6/11、16/18在31例VSCC及13名正常人皮肤组织中的感染情况,同时用原位杂交法检测hTERT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生存素蛋白的表达。结果:①HPV6/11、16/18在VSCC患者的阳性率分别为25.81%和38.17%,正常对照者为阴性。VSCC患者与正常对照者HPV16/18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VSCC患者hTERTmRNA、生存素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VSCC患者hTERTmRNA表达与生存素蛋白表达的阳性率呈明显的正相关(P<0.05)。③hTERTmRNA在HPV16/18阳性组中的表达明显强于HPV16/18阴性组,生存素蛋白在HPV16/18阳性组中的表达低于其在HPV16/18阴性组中的表达。结论:HPV感染及hTERT、生存素表达在VSCC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VSCC中hTERT与生存素的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外阴 人乳头瘤病毒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生存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伴多发性肠息肉、肠套叠、肠坏死1例 被引量:4
4
作者 曾令济 冯银甫 +1 位作者 罗时艳 苏艳琼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8-259,共2页
患者男, 10岁,以肠梗阻收院。检查见唇部有针头、米粒大小不等,点状墨黑色色素沉着斑,境界清晰,有的相互融合成片,口腔粘膜有片状黑色斑可见。两手背、手指,两足背、趾端,有散在针头大小黑色色素斑。经剖腹探查,证实为空肠上... 患者男, 10岁,以肠梗阻收院。检查见唇部有针头、米粒大小不等,点状墨黑色色素沉着斑,境界清晰,有的相互融合成片,口腔粘膜有片状黑色斑可见。两手背、手指,两足背、趾端,有散在针头大小黑色色素斑。经剖腹探查,证实为空肠上段息肉,息肉系多发性,小如蚕豆,大如乒乓球。即行肠息肉、部分坏死肠段切除及肠吻合术,术后恢复顺利。其色素斑未作特殊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沉着-息肉综合征 肠息肉 肠套叠 肠坏死 肠吻合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治疗6例重症寻常型天疱疮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5
作者 杨小英 陈思远 黄长征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27-628,共2页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human y-glob-ulin,IVIG)治疗寻常型天疱疮(PV)国内、外均有报道,并且对那些对糖皮质激素有依赖或抵抗的重症PV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笔者对6例重症PV患者采用小剂量IVIG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 大剂量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human y-glob-ulin,IVIG)治疗寻常型天疱疮(PV)国内、外均有报道,并且对那些对糖皮质激素有依赖或抵抗的重症PV取得了较理想的疗效。笔者对6例重症PV患者采用小剂量IVIG治疗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疱疮 重症 人免疫球蛋白 静脉注射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瘤术后发生寻常型天疱疮1例 被引量:2
6
作者 曾令济 罗时艳 李玉安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3-253,共1页
患者男性,53岁,胸腺瘤术后4个月出现了典型寻常型天疱疮的临床症状,其免疫学检查表现多方面异常。
关键词 胸腺瘤 寻常型天疱疮 免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综合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1
7
作者 杨小英 田进 +2 位作者 苏艳琼 黄长征 涂亚庭 《医药导报》 CAS 2006年第12期1267-1268,共2页
目的观察4种综合治疗方法对不同特点的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对155例经临床和(或)醋酸白试验和(或)病理确诊的CA患者根据临床损害特点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氧化碳(CO2)激光、干扰素α-2b、氟尿嘧啶、鬼臼毒素酊... 目的观察4种综合治疗方法对不同特点的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对155例经临床和(或)醋酸白试验和(或)病理确诊的CA患者根据临床损害特点随机分为4组,分别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氧化碳(CO2)激光、干扰素α-2b、氟尿嘧啶、鬼臼毒素酊等]进行治疗,每2,4,8,12周观察复发情况,所有复发者,不论其复发次数多少均记1次复发。结果155例患者中复发16例,总体复发率为10.3%。结论对CA患者应针对不同的临床损害特点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干扰素 氟尿嘧啶 鬼臼毒素 尖锐湿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孢子丝菌病6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玉安 肖小伏 曾令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676-676,共1页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及芦里变种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及其附近淋巴管的慢性感染,1988年4月~1999年12月我们共诊治孢子丝菌病62例,兹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关键词 儿童 孢子丝菌病 临床分析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派瑞松霜治疗异位性皮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曾令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51-251,共1页
采用自身双侧对比法治疗 37例异位性皮炎。结果派瑞松霜痊愈 11例 (29.7% ),显效 21例 (56.8% ),好转 2例 (5.4% ),无效 3例 (8.1% ),对照组皮康霜痊愈 7例 (18.9% ),显效 9例 (24.3% ),好转 8例 (21.6% ),无效 13例 (35.... 采用自身双侧对比法治疗 37例异位性皮炎。结果派瑞松霜痊愈 11例 (29.7% ),显效 21例 (56.8% ),好转 2例 (5.4% ),无效 3例 (8.1% ),对照组皮康霜痊愈 7例 (18.9% ),显效 9例 (24.3% ),好转 8例 (21.6% ),无效 13例 (35.1% )。派瑞松霜的疗效明显优于皮康霜 (χ 2=15.18,P< 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瑞松霜 皮康霜 异位性皮炎 药物治疗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皮仁诺治愈脓癣4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令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55-256,共2页
斯皮仁诺治愈脓癣4例报告曾令济①我们用斯皮仁诺治疗4例脓癣,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病例概况例1,女,10岁,病史半个月。患儿左侧头部脓性结痂皮损1处。损害范围约3.5cm×4cm,境界清楚,局部毛发... 斯皮仁诺治愈脓癣4例报告曾令济①我们用斯皮仁诺治疗4例脓癣,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病例概况例1,女,10岁,病史半个月。患儿左侧头部脓性结痂皮损1处。损害范围约3.5cm×4cm,境界清楚,局部毛发稀少,并见柔软半球形隆起肿物数个。例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癣 斯皮仁诺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念珠菌性肉芽肿1例
11
作者 曾令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9-59,共1页
关键词 肉芽肿 念珠菌性 皮肤真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