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仙居县“贝母-单季稻”轮作模式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9
1
作者 周奶弟 曾孝元 +1 位作者 应林友 周建华 《上海农业科技》 2014年第6期142-144,共3页
贝母是浙江省传统"浙八味"之一,在仙居县栽培历史悠久。根据贝母的植物学特性及在当地的生长特性,在平原单季稻区发展了"贝母-单季稻"轮作模式,利用冬闲田种植元胡、贝母以减少冬季抛荒,增加绿色过冬面积,促进生态... 贝母是浙江省传统"浙八味"之一,在仙居县栽培历史悠久。根据贝母的植物学特性及在当地的生长特性,在平原单季稻区发展了"贝母-单季稻"轮作模式,利用冬闲田种植元胡、贝母以减少冬季抛荒,增加绿色过冬面积,促进生态环境发展。现重点介绍"贝母-单季稻"轮作模式的茬口安排、贝母栽培及加工关键技术和绿色稻米生产关键技术等,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贝母 单季稻 轮作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居县有机稻米生产技术规程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旦良 周奶弟 +2 位作者 朱贵平 姚爱国 朱小舍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6期144-146,共3页
仙居县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合有机稻米生产。本文重点介绍了仙居县有机稻米生产过程中各环节的技术规范。
关键词 有机稻米 技术规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方简易平棚羊肚菌+水稻轻简化栽培模式及效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俞爱英 蒋芯 +4 位作者 吴玉勇 顾天飞 王林洋 朱丽娟 董荷玲 《食用菌》 2025年第2期43-45,共3页
针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标准大棚或智能大棚栽培羊肚菌成本过高,普通农户难以承受其高投入,栽培风险较高等问题。调查总结连续4年对小规模简易平棚羊肚菌+杂交水稻轻简栽培关键技术,分析其经济效益。该技术搭棚成本低,羊肚菌生长良好,... 针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标准大棚或智能大棚栽培羊肚菌成本过高,普通农户难以承受其高投入,栽培风险较高等问题。调查总结连续4年对小规模简易平棚羊肚菌+杂交水稻轻简栽培关键技术,分析其经济效益。该技术搭棚成本低,羊肚菌生长良好,经济效益较高,同时有效解决羊肚菌的连作障碍,实现羊肚菌在同一地块多年连续栽培,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简易平棚 水稻 轮作 轻简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居县制定绿色稻米发展规划 着力打造浙江绿色农产品基地 被引量:9
4
作者 朱贵平 吴增琪 +4 位作者 张惠琴 周奶弟 吴建民 朱小舍 王乃庭 《中国稻米》 2008年第1期74-77,共4页
浙江省仙居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浙江绿色农产品基地"的战略目标,制定了绿色稻米发展规划。本文着重阐述了仙居县生产绿色稻米的总体目标、建设内容、工作思路及配套的技术支撑体系。
关键词 绿色稻米 发展规划 技术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籼粳亚种间杂交稻春优58作连晚栽培高产技术探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增琪 朱贵平 +3 位作者 吴明国 俞爱英 张惠琴 潘建富 《中国稻米》 2007年第6期63-64,共2页
春优58为籼粳亚种间杂交稻组合,营养生长旺盛,耐肥抗倒,适宜作单季晚稻种植。2006年在浙江仙居作连晚试种,表现出生育期适中、产量高、抗性好、米质优的特点,深受农民欢迎。本文就该组合作连晚栽培的高产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杂交稻 春优58 连作栽培 高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居县强力推进稻米品质提升的实践 被引量:5
6
作者 吴增琪 朱贵平 张惠琴 《中国稻米》 2010年第3期68-71,共4页
浙江省仙居县委县政府提出"打造浙江绿色农产品基地"的战略目标,制定了绿色稻米发展规划。本文从国内稻米产业现状出发,分析了仙居县绿色稻米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阐述了提升稻米品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关键词 绿色稻米 基地建设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肥不同用量在SRI技术中的增产效应初探 被引量:3
7
作者 吴增祺 朱贵平 +3 位作者 俞爱英 陈冬莲 沈益民 周奶弟 《上海农业科技》 2005年第4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氮肥 水稻 强化栽培体系 SRI技术 施用量 增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早稻“中早22”短龄早栽技术试验初报
8
作者 朱贵平 张惠琴 +4 位作者 吴增琪 项加青 顾慧芬 张小来 周忠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18-19,22,共3页
通过对超级早稻中早22的短龄秧苗早栽试验,结果表明:实际产量达8275.5 kg/hm2,比常规高产栽培(CK)增产7.94%,并分析了其生长特点和生育特性,初步提出了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超级稻 中早22 短龄秧苗 早栽 增产效果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化肥用量在SRI技术中的增产效应初探
9
作者 吴增祺 朱贵平 +3 位作者 俞爱英 陈冬莲 沈益民 周奶弟 《耕作与栽培》 2005年第2期26-26,57,共2页
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不同氮化肥用量、秧龄-密度-施氮量3因素3水平正交两个试验结果显示,在足施有机肥、合理搭配磷钾肥条件下,以施纯氮10kg/667m2产量最高,增产效应明显。增产原因是该处理具有穗数和粒数优势。
关键词 氮肥 施用量 SRI技术 增产效应 强化栽培体系 有效穗数 粒数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移栽方式下不同播种期和移栽密度对‘嘉禾优7245’株高与产量性状的影响
10
作者 顾天飞 唐偲钟 +2 位作者 朱贵平 周奶弟 应俊杰 《上海农业科技》 2025年第2期60-62,共3页
为探明水稻品种‘嘉禾优7245’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特于2022年采用山区梯田钵苗抛秧和平原地区毯苗机插两种不同移栽方式,分别设计3种不同播种期与3种不同移栽密度,开展了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嘉禾优7245’在两种... 为探明水稻品种‘嘉禾优7245’在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特于2022年采用山区梯田钵苗抛秧和平原地区毯苗机插两种不同移栽方式,分别设计3种不同播种期与3种不同移栽密度,开展了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嘉禾优7245’在两种不同移栽方式下的适宜播种期与移栽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嘉禾优7245’在山区采用钵苗抛秧移栽时,在一定范围内,播种期越晚、移栽密度越大,水稻实际产量越高,综合考虑倒伏因素,以5月13日—20日播种、每667m^(2)移栽1.2万穴为宜;‘嘉禾优7245’在平原地区采用毯苗机插移栽时,播种期过早或过晚、移栽密度过小或过大,均会导致水稻实际产量降低,以5月22日播种、机插规格选择30 cm×21 cm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嘉禾优7245’ 移栽方式 播种期 移栽密度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唇鱼养殖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贺洁 翁仙慧 +3 位作者 翁歆之 叶佳奇 吴玉波 王杰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240-243,249,共5页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是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且经济价值高的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已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光唇鱼养殖业面临人工繁殖技术不成熟、养殖模式单一、缺乏专用配合饲料等问题,制约了其规模...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是肉质细嫩、营养丰富且经济价值高的淡水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已成为该地区重要的养殖品种。光唇鱼养殖业面临人工繁殖技术不成熟、养殖模式单一、缺乏专用配合饲料等问题,制约了其规模化发展。总结了光唇鱼的生物学特征、营养需求、人工繁殖技术及养殖模式的研究进展。光唇鱼适宜在15~25℃的水温环境中生长,属于杂食性鱼类,主要以藻类、水生昆虫和有机碎屑为食。在营养需求方面,光唇鱼对蛋白质和脂肪的需求较高,但缺乏专用配合饲料,主要依赖改进的其他鱼类饲料。人工繁殖技术方面,光唇鱼属于分批产卵型鱼类,通过激素催产和仿生态繁殖技术可有效提高繁殖效率。养殖模式主要包括主养和混养2种,其中网箱养殖、水泥池流水养殖及微咸水养殖等主养模式已取得一定成效,而与虾类、其他鱼类混养的模式则有助于优化水质和提高经济效益。光唇鱼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包括深入研究其营养需求并开发专用饲料、优化良种选育技术、创新生态养殖模式以及推广智慧养殖技术等,以实现光唇鱼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唇鱼(Acrossocheilus fasciatus) 生物学特征 营养需求 人工繁殖 养殖模式 饲料研发 智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肥在有机水稻上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姚爱国 周奶弟 +1 位作者 顾慧芬 泮建富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期59-61,共3页
有机稻米要求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微生物菌肥是生产有机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施用微生物菌肥有较明显的促进水稻生长、增蘖、增穗、增重作用,本文着重介绍微生物菌肥在... 有机稻米要求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微生物菌肥是生产有机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施用微生物菌肥有较明显的促进水稻生长、增蘖、增穗、增重作用,本文着重介绍微生物菌肥在有机水稻生产上不同使用时期的作用,以期指导全县有机稻米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菌肥 有机稻米 施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菌肥在有机水稻上的应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姚爱国 周奶弟 +1 位作者 顾慧芬 泮建富 《耕作与栽培》 2010年第4期19-20,共2页
为探讨微生物菌肥在有机水稻上不同用时期的作用,指导全县有机稻米生产,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用"富靠奇"微生物菌肥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富靠奇"微生物菌肥有良好的效果,施用时期以移栽前土壤喷施、分蘖前期... 为探讨微生物菌肥在有机水稻上不同用时期的作用,指导全县有机稻米生产,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用"富靠奇"微生物菌肥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富靠奇"微生物菌肥有良好的效果,施用时期以移栽前土壤喷施、分蘖前期及抽穗期较好,增产幅度可达14.7%~15.6%,如施用二次可增产16.4%~2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微生物菌肥 有机稻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甬优12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效果研究初报 被引量:2
14
作者 周忠明 周奶弟 +3 位作者 郑忠明 俞爱英 丁坦连 高国民 《耕作与栽培》 2011年第2期53-54,共2页
为探讨甬优12精量定量栽培效果,进行精确定量与本地高产栽培法和传统栽培法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精确定量栽培可有效控制无效分蘖,促进大穗,比传统栽培增产16.3%,比高产栽培增产6.8%。
关键词 水稻 甬优12 精确定量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海螺生物学特性及仿野生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西春 张惠琴 +1 位作者 胡琴南 朱贵平 《安徽农学通报》 2009年第13期105-105,202,共2页
山海螺是一种野生草质藤本植物,块根药、膳两用,有很好的食用疗效价值。近年在浙江仙居兴起一股保健消费热潮,人为过度采挖导致野生资源濒临枯竭,市场价格飙升,为此,介绍了山海螺仿野生的栽培技术。
关键词 山海螺 生物特性 仿野生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仙居县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质量监管探讨 被引量:1
16
作者 应林友 应俊杰 《园艺与种苗》 CAS 2014年第1期47-48,59,共3页
根据仙居县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2年来的经验,分析了基地质量安全监管方面的措施,以及基地技术标准,指出基地建设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 仙居县 绿色食品基地 质量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肥结荚翻耕技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丁坦连 朱贵平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8期200-200,共1页
仙居县水稻生产以单季稻为主,水稻强化栽培为主推技术,有机肥不足使该技术的增产效果难以更好体现。采用结荚翻耕技术种植冬绿肥是解决有机肥不足的最好方法。分析了绿肥结荚翻耕的效益,并介绍了绿肥结荚翻耕技术要点。
关键词 绿肥 结荚翻耕 效益分析 浙江仙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居县有机水稻不同品种与密度初探 被引量:4
18
作者 吴旦良 周奶弟 姚爱国 《耕作与栽培》 2010年第2期32-34,共3页
有机稻米要求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在有机栽培条件下表现和不同密度的产量。筛选出了适合仙居县特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要求... 有机稻米要求产自良好的生态环境,在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化学农药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研究了不同水稻品种(组合)在有机栽培条件下表现和不同密度的产量。筛选出了适合仙居县特定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要求的优质水稻品种(组合)及栽种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稻米 不同品种 密度 试验小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居杨梅绿色标准化防控技术 被引量:2
19
作者 陈钦宏 王康强 +1 位作者 颜丽菊 俞爱英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2期170-171,共2页
从生态环境选择、栽培技术、防控技术运用及用药防治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仙居杨梅绿色标准化防控技术,以为仙居杨梅的优质安全栽培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仙居杨梅 绿色标准化防控技术 浙江仙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立体堆码栽培技术初探
20
作者 沈益民 朱贵平 +2 位作者 张惠琴 吴增琪 陈西秀 《安徽农学通报》 2011年第11期99-99,153,共2页
浙江省仙居县横溪镇西秀食用菌研究所经过多年探索研究,发现采用立体堆码创新模式栽培杏鲍菇,具有大棚利用率高、生物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该文总结了此栽培模式的关键技术环节,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杏鲍菇 立体堆码 栽培技术 探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