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神经内镜技术在后颅窝病变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周至宜 赵浩 +5 位作者 缪亦锋 朱池豪 杨溪 王思源 冯军峰 邱永明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5-372,共8页
目的·探讨全神经内镜技术在手术治疗后颅窝病变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及其优势。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并整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105例后颅窝病变... 目的·探讨全神经内镜技术在手术治疗后颅窝病变中的具体应用效果及其优势。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并整理2021年1月—2023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接受全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的105例后颅窝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变部位、疾病性质以及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术后1个月复查头颅增强MRI,后期根据病变性质平均每3个月随访1次。结果·在105例后颅窝病变患者中,男性45例,平均年龄(56±17)岁;女性60例,平均年龄(62±12)岁。根据后颅窝的分区,病变主要集中在桥小脑角区(78例),其他还包括岩骨区(7例)、小脑(10例)和脑干(10例)。疾病性质方面,包括听神经瘤(11例)、脑膜瘤(7例)、胶质瘤(7例)、脑转移瘤(7例)、血管母细胞瘤(6例)、囊肿(1例),以及三叉神经痛(43例)、面肌痉挛(22例)和舌咽神经痛(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全神经内镜下病变切除、组织活检或微血管减压术。术后随访时间范围为3个月至3年,通过复查增强MRI确认肿瘤性病变中病灶全切34例(87.2%)、次全切除3例(7.7%)、组织活检2例(5.1%),随访过程中死亡3例。在血管神经性疾病患者中,有2例三叉神经痛患者术后疼痛未得到完全缓解,面肌痉挛和舌咽神经痛缓解率达100%;术后并发症3例,2例为术后脑积水,经脑室-腹腔分流后症状缓解,1例为伤口愈合不良。结论·全神经内镜技术在后颅窝病变手术中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颅窝病变 全神经内镜技术 手术治疗 三叉神经痛 听神经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坏死性凋亡的信号转导机制及其在神经外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涛 包映晖 +1 位作者 王勇 江基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坏死性凋亡是指一种以凋亡形式开始的、有坏死表型并被称为程序性坏死或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性坏死的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模式。程序性坏死在一些神经外科疾病所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及死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包括颅脑外伤、颅内肿瘤和... 坏死性凋亡是指一种以凋亡形式开始的、有坏死表型并被称为程序性坏死或肿瘤坏死因子(TNF)诱导性坏死的一种新的细胞死亡模式。程序性坏死在一些神经外科疾病所引起的神经细胞损伤及死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中包括颅脑外伤、颅内肿瘤和脑血管疾病等。坏死性凋亡信号转导机制的逐渐明晰及高效特异性抑制剂(如necrostatin-1)的发现,为神经外科相关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该文就坏死性凋亡的发现和机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坏死性凋亡 细胞死亡 信号转导机制 脑卒中 脑外伤 脑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3
作者 杭春华 丁美修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57-58,共2页
国内外已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并取得满意结果。本文着重报道 TCD 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临床资料和方法临床应用33例,男13例,女20例,年龄22~70岁(平均38岁),其中脑动静脉畸形(AVM)14例,颅脑外伤12例,颈动脉海... 国内外已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广泛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并取得满意结果。本文着重报道 TCD 在神经外科的应用。临床资料和方法临床应用33例,男13例,女20例,年龄22~70岁(平均38岁),其中脑动静脉畸形(AVM)14例,颅脑外伤12例,颈动脉海绵窦瘘(CCF)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2例。仪器为美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多普勒超声 神经外科 后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动静脉畸形 颈动脉海绵窦瘘 脑血管疾病 血流速度 舒张期流速 临床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预后因素的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李善泉 张晓华 +5 位作者 郑彦 熊文浩 王勇 李骁雄 邱永明 万杰青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187例病人,用时序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诸因素。结果近期疗效优者164例(87.7%),良者23例(12.3%)。... 目的探讨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经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并获得完整随访资料的187例病人,用时序检验及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诸因素。结果近期疗效优者164例(87.7%),良者23例(12.3%)。平均随访期7.38年,随访期间33例有不同程度的复发,中位复发时间为6个月,临床总有效率为82.4%,且复发大多在术后2年内,单因素分析表明动脉性压迫、神经存在血管压迹及减压方式与临床有效率有关,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显示静脉性压迫为复发的主要因素。结论神经受压程度、压迫血管的类型及不同的手术方式为影响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病预后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治疗 显微血管减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导航辅助早期微侵袭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 被引量:13
5
作者 梁玉敏 赵明珠 +2 位作者 刘卫东 赵鸿 江基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770-773,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例诊断为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神经导航辅助下行经单孔穿刺血肿,吸除大部分血肿后,留置引流;并与同期18例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比较。结果导航治疗组平均住院...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20例诊断为高血压性壳核出血患者,神经导航辅助下行经单孔穿刺血肿,吸除大部分血肿后,留置引流;并与同期18例常规开颅手术进行比较。结果导航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4±6)d,出院时基本痊愈7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3例,无变化1例,死亡1例;常规开颅组平均住院时间为(38±31)d,出院时基本痊愈1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7例,无变化1例,死亡7例。结论神经导航辅助下早期微创治疗高血压性壳核出血,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脑出血 壳核出血 神经导航 微创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叉神经痛患者的BTEP变化 被引量:7
6
作者 熊文浩 葛建伟 +4 位作者 李善泉 张晓华 邱永明 万杰青 徐忠贤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4年第9期746-748,共3页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干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BTEP)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英国产Oxford多导诱发电位仪,对2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BTEP对照检查,同时以14例正常人的BTEP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TEP提示... 目的 探讨三叉神经痛患者的脑干三叉神经体感诱发电位(BTEP)的特点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英国产Oxford多导诱发电位仪,对23例三叉神经痛患者进行患侧和健侧的BTEP对照检查,同时以14例正常人的BTEP作为对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TEP提示患侧三叉神经的短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与健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BTEP的变化与三叉神经痛的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相关。结论 BTEP有助于诊断三叉神经传导功能损害的程度,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患者 患侧 对照 诊断 短潜伏期 预后评价 结论 指导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干细胞转化神经元移植对大鼠颞叶癫痫发作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王丽丽 王桂松 +2 位作者 梅广海 徐纪文 田鑫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8-391,共4页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对颞叶癫痫大鼠癫痫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移植组(n=15)、移植对照组(n=15)、生理盐水对照组(n=10),依据大鼠左侧海马CA3区坐标,通过立体定向手术将ADSCs转化神经元用微量注... 目的研究脂肪干细胞(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对颞叶癫痫大鼠癫痫发作情况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移植组(n=15)、移植对照组(n=15)、生理盐水对照组(n=10),依据大鼠左侧海马CA3区坐标,通过立体定向手术将ADSCs转化神经元用微量注射器注入移植组大鼠海马;对比手术前后实验大鼠的行为学、皮层及海马脑电改变情况。结果移植后2周,癫痫大鼠的发作频率与移植前2周比较明显减少,海马及大脑皮层可记录到少量的癫痫波;2个月内绝大多数大鼠癫痫发作逐渐停止,活动逐渐恢复正常;2个月时,癫痫大鼠海马和大脑皮层记录到的脑电图,与生理盐水组大鼠脑电图差别较小。结论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可减轻大鼠颞叶癫痫的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神经元 移植 颞叶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鞘瘤的NF_2基因2、4、6、13外显子突变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卞留贯 孙青芳 +3 位作者 沈建康 赵卫国 罗其中 张天锡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01-404,共4页
目的 分析神经鞘瘤NF2基因2、4、6、13外显子的突变。方法 应用PCR-SSCP、DNA测序观察36例神经鞘瘤中发生的NF2基因突变,用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听神经瘤的增殖指数。结果 36例神经鞘瘤中有13个... 目的 分析神经鞘瘤NF2基因2、4、6、13外显子的突变。方法 应用PCR-SSCP、DNA测序观察36例神经鞘瘤中发生的NF2基因突变,用PCNA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听神经瘤的增殖指数。结果 36例神经鞘瘤中有13个突变,包括缺失、插入所致的移码突变6例,2例无义突变,2例反义突变,3例剪接位点改变;其中发生于E2的4例、E4的2例、E6的4例、E13的2例;发生突变的听神经瘤生长指数、增殖指数亦较高(P<0.05)。结论 NF2基因突变是神经鞘瘤发生中的常发事件,是影响听神经瘤临床生物行为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Ⅱ型多发神经纤维瘤病 基因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体上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9
作者 牛朝诗 罗其中 韩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04-205,共2页
目的:为探讨垂体上动脉在鞍区显微外科手术时的意义,以及与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发生的关系。方法:研究了24例颅脑48侧颈内动脉发出的垂体上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结果:垂体上动脉起自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有1~4支,可分为单... 目的:为探讨垂体上动脉在鞍区显微外科手术时的意义,以及与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发生的关系。方法:研究了24例颅脑48侧颈内动脉发出的垂体上动脉的显微外科解剖。结果:垂体上动脉起自颈内动脉眼动脉段,有1~4支,可分为单支型(37.5%)和多支型(62.5%)。平均支数为2.2±1.0支,直径为0.26±0.1(0.16~0.48)mm。起点在颈内动脉起点远侧5.8±2.0(3.6~18.6)mm。该动脉起始后向内、后、上行至视交叉下前面,发出分支与对侧垂体上动脉和后交通动脉分支相互吻合,构成漏斗周围吻合网,分布至漏斗、垂体、视交叉。且有一恒定分支折返前行至视神经,它对视神经的血液供应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论:该动脉的显微解剖,对理解颈内动脉瘤的发生以及鞍区肿瘤的外科手术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体上动脉 显微外科解剖 鞍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生殖细胞肿瘤中c-kit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学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高玉平 江基尧 +4 位作者 朱建善 刘强 许雁萍 陈以明 罗其中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45-348,共4页
目的探讨c-kit(CD11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生殖细胞肿瘤(GC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1例原发性CNS GCTs c-kit和PLAP的表达。结果生殖细胞瘤100%表达c-kit,87.5%表达PLAP,c-kit和PLAP在畸... 目的探讨c-kit(CD117)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CNS)生殖细胞肿瘤(GCTs)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21例原发性CNS GCTs c-kit和PLAP的表达。结果生殖细胞瘤100%表达c-kit,87.5%表达PLAP,c-kit和PLAP在畸胎瘤中均不表达。c-kit和PLAP在松果体母细胞瘤、垂体腺瘤、中枢神经细胞瘤、淋巴瘤、低级别星形细胞瘤、朗格汉斯组织细胞增生症和髓母细胞瘤中不表达。结论c-kit和PLAP是原始生殖细胞较特异性标记之一,c-kit和PLAP高表达支持CNS GCTs起源于原始生殖细胞。c-kit在生殖细胞瘤中表达较PLAP更加敏感,是优于PLAP的诊断标记,可用于生殖细胞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同时也为药物靶向治疗生殖细胞瘤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细胞肿瘤 CNS 生殖细胞瘤 畸胎瘤 原始生殖细胞 C-KIT PLAP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散发神经鞘瘤22号染色体杂合子丢失 被引量:7
11
作者 卞留贯 沈建康 罗其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25-227,共3页
目的 分析神经鞘瘤 2 2号染色体 (CHR2 2 )杂合子丢失及其与临床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 4个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物 ,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观察 3 6例神经鞘瘤CHR2 2杂合子丢失 (LOH)频率 ;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 目的 分析神经鞘瘤 2 2号染色体 (CHR2 2 )杂合子丢失及其与临床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 4个具有高度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物 ,通过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银染观察 3 6例神经鞘瘤CHR2 2杂合子丢失 (LOH)频率 ;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Ki 67、PCNA的增殖指数。结果  3 6例神经鞘瘤中 15例发生CHR2 2杂合子丢失 (41.6% ) ,4个微卫星标记物缺失的频率分别为 19.4% (D2 2S2 68)、2 2 .2 % (D2 2S2 64 )、19.4% (D2 2S2 80 )、16.7% (CRYB2 ) ;发生CHR2 2缺失的神经鞘瘤的增殖指数高于无缺失者 (P <0 .0 5 )。结论 CHR2 2杂合子丢失是神经鞘瘤发生中的常发事件 ,缺失的区域包括NF2基因 ,CHR2 2杂合子丢失与听神经瘤的临床行为有一定的关系 ,CHR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鞘瘤 微卫星标记 杂合子丢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bcl-xl、bax在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区的表达及对神经元凋亡的调节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桂松 王勇 +2 位作者 张佳梦 罗其中 周国庆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295-297,共3页
目的探索神经细胞凋亡与bcl-2家族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区神经细胞bcl-2家族基因的表达。结果在缺血后24h,bcl-2、bcl-xl的表达显著下降,72h表达量更低,bax则相反,在缺血后表达量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bcl-2... 目的探索神经细胞凋亡与bcl-2家族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短暂性脑缺血后海马区神经细胞bcl-2家族基因的表达。结果在缺血后24h,bcl-2、bcl-xl的表达显著下降,72h表达量更低,bax则相反,在缺血后表达量呈逐渐增高趋势。结论bcl-2家族基因与缺血后海马神经元细胞的延迟性死亡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短暂性 脑缺血 BCL-2 BCL-XL ba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元移植与鼠颞叶癫痫海马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丽丽 王桂松 +4 位作者 梅广海 徐纪文 田鑫 江基尧 罗其中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28-531,共4页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前后大鼠颞叶癫痫海马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变化及海马形态学改变。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移植组(n=15):海马内注射海人酸(KA)后,依据大鼠左侧海马CA3区坐标,立体定向将ADSCs转化... 目的探讨脂肪干细胞(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前后大鼠颞叶癫痫海马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变化及海马形态学改变。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移植组(n=15):海马内注射海人酸(KA)后,依据大鼠左侧海马CA3区坐标,立体定向将ADSCs转化神经元注入海马;移植对照组(n=15):海马内注射KA后,靶点内移植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对照组(n=10):海马内注射生理盐水后,不进行任何移植。比较手术前后大鼠海马GABA能神经元的变化以及海马形态学的改变。结果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后,GABA能神经元较移植前显著增加(P<0.01)。移植对照组海马区神经元水肿数量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增多,细胞内胞质贫乏,细胞器数量减少,细胞核边界不规整;而移植组神经元水肿减轻,其余结构变化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差异不大;且术后8周较2周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的差异更小。结论ADSCs转化神经元移植对颞叶癫痫大鼠的神经元修复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干细胞 移植 颞叶癫痫 海马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病性脑损伤后神经再生修复的策略 被引量:8
14
作者 江基尧 包映辉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53-56,共4页
一、现状 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脑损伤后神经元缺乏自我再生和修复能力,这一直是长期困扰神经科学界的一大难题.由于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缺乏再生能力,特别是脑血管病造成的损伤,不能产生新的神经元或再生新的轴突,因而导致脑外伤后功能... 一、现状 无论是何种原因造成的脑损伤后神经元缺乏自我再生和修复能力,这一直是长期困扰神经科学界的一大难题.由于脑损伤后中枢神经缺乏再生能力,特别是脑血管病造成的损伤,不能产生新的神经元或再生新的轴突,因而导致脑外伤后功能障碍难以恢复和无法恢复,如昏迷、瘫痪、失语、痴呆等.目前认为,脑损伤后神经元修复再生障碍主要原因有以下 5方面: (1)神经元本身再生能力有限; (2)神经营养因子生成不足; (3)细胞外基质不适宜; (4)损伤产生了大量抑制神经元生长的因子; (5)损伤局部胶质细胞形成坚硬的瘢痕妨碍轴突生长穿过等.但到目前为止,人们对中枢神经元修复再生失败的完整机制仍远未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脑损伤 神经再生 神经修复 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外科治疗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入路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5
作者 刘晟 王勇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48-51,共4页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是前循环最常见的动脉瘤,约35%的颅内动脉瘤发生于此处。该部位的动脉瘤生长位置多变,周围组织解剖结构较复杂,是神经外科较难处理的颅内动脉瘤之一。目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是前循环最常见的动脉瘤,约35%的颅内动脉瘤发生于此处。该部位的动脉瘤生长位置多变,周围组织解剖结构较复杂,是神经外科较难处理的颅内动脉瘤之一。目前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方法有显微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 显微外科 入路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神经瘤临床行为与其磁共振信号和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卞留贯 孙青芳 +4 位作者 罗其中 沈建康 赵卫国 张天锡 储呈春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1-104,T001,共5页
目的 分析听神经瘤的大小、生长速率及增殖与其磁共振信号、组织学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听神经瘤 4 3例 ,依MR信号分为均匀、不均匀及囊性变 ,组织学包括AntoniA、AntoniB以及纤维化、含铁血黄素沉淀、黄色瘤样细胞。结... 目的 分析听神经瘤的大小、生长速率及增殖与其磁共振信号、组织学特征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听神经瘤 4 3例 ,依MR信号分为均匀、不均匀及囊性变 ,组织学包括AntoniA、AntoniB以及纤维化、含铁血黄素沉淀、黄色瘤样细胞。结果 信号均匀的听神经瘤肿瘤较小、生长较慢、增殖指数较低 ,组织学以AntoniA结构占优 ;不均匀和囊性听神经瘤肿瘤较大、生长较快、增殖指数较高 ,以混合型结构占优 ;不均匀和囊性听神经瘤中含铁血黄素沉淀、黄色瘤样细胞以及不均匀听神经瘤的纤维化明显增多 ,它们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较大的听神经瘤不仅MR表现为不均匀信号 ,而且组织学主要表现混合型结构 ,也可能有其他变化 ,主要是含铁血黄素沉淀和囊性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临床行为 磁共振信号 病理特征 组织病理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强迫症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烈美 周洪语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51-753,共3页
关键词 难治性强迫症 内囊前肢毁损术 扣带前回毁损术 脑深部电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部长节段神经鞘瘤一例报道 被引量:1
18
作者 梁玉敏 包映晖 +1 位作者 高国一 江基尧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08-608,F0003,共2页
文章报道1例较少见的腰骶部长节段神经鞘瘤。患者以下肢无力伴尿潴留为主要临床表现,术前腰椎MRI表现为不连续的强化,诊断为腰骶部髓外、硬脊膜内多发性神经鞘瘤。肿瘤经显微手术完整切除,肿瘤长约15cm。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合文献,对... 文章报道1例较少见的腰骶部长节段神经鞘瘤。患者以下肢无力伴尿潴留为主要临床表现,术前腰椎MRI表现为不连续的强化,诊断为腰骶部髓外、硬脊膜内多发性神经鞘瘤。肿瘤经显微手术完整切除,肿瘤长约15cm。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结合文献,对该病例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肿瘤 神经鞘瘤 显微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治中的价值及前景 被引量:7
19
作者 江基尧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289-291,共3页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蛋白质组技术 疾病诊治 神经退行性疾病 价值 神经网络 分子生物学 精神性疾病 相关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神经内镜手术的双极显微剪刀的研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邱永明 杨修 +4 位作者 林毅兴 罗其中 樊翊凌 葛建伟 刘泽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4年第2期151-151,共1页
关键词 神经内镜 手术治疗 双极显微剪刀 临床应用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