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大数据的西藏荒漠化治理植物优选与验证 被引量:9
1
作者 柳平增 王雪 +4 位作者 宋成宝 张超 奥宝平 吕涛 张立欣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66-173,共8页
植物种植作为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关系到荒漠化区域的高效可持续发展。为提高植物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项目前期已建成荒漠生态治理大数据平台并实现中国主要荒漠化区域生态信息全方位采集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大数据的植物优选... 植物种植作为荒漠化治理的重要方式之一,关系到荒漠化区域的高效可持续发展。为提高植物选择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项目前期已建成荒漠生态治理大数据平台并实现中国主要荒漠化区域生态信息全方位采集的基础上,进行基于大数据的植物优选研究与试验验证。研究运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大数据分析方法对荒漠植物种质资源库中植物进行类别划分,初步筛选适应该地区气象条件的植物;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等决策方法从土壤、地形、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其他等5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以优化初选结果。将该方法应用于西藏地区荒漠化治理植物的选择,经大数据挖掘分析,初步筛选出了核桃、黑果枸杞、盐生草和花花柴等适宜植物;进一步优化分析得出,核桃具有经济效益高、耐储运、前期投入相对较少等优势,是该区域荒漠化治理中生态适应性与综合效益俱佳的植物。优选结果在西藏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的荒漠化治理中得到了验证,目前核桃长势良好,预期生态与经济效益显著。基于大数据进行荒漠治理植物的优选可为荒漠化区域科学规划及高效治理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聚类分析 相关性分析 大数据 植物优选 荒漠化治理 生态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那曲树木成活影响因素解析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王雪 张艳 +2 位作者 温孚江 奥宝平 柳平增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53-158,221,共7页
为探究西藏那曲树木的适生问题,在已建成生态沙漠大数据平台并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态信息全方位采集的基础上,对影响树木成活的相关环境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影响那曲树木成活的主要环境因素,并以2014—2018年数据为例,... 为探究西藏那曲树木的适生问题,在已建成生态沙漠大数据平台并实现高海拔地区生态信息全方位采集的基础上,对影响树木成活的相关环境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影响那曲树木成活的主要环境因素,并以2014—2018年数据为例,对主要影响因子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指出主要影响因子对树木生长的制约及促进作用。进一步针对影响那曲树木成活的主要限制因子,从合理选择种植时间、改善土壤结构、科学规划区域及优选适生植物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人工干预措施和解决方案,并结合实际试种结果验证人工干预措施和解决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那曲生态环境的科学治理提供支持与决策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那曲 树木引种 主成分分析 气象因素 气候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刈割时间与留茬高度对沙生灌草营养价值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袁勤 张立欣 +5 位作者 吕涛 王忠 项敏 高亮 张吉树 李娜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101-105,共5页
试验研究刈割时间、留茬高度对沙生灌草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的影响。试验以库布其沙漠地区7种灌草(柠条锦鸡儿、沙柳、花棒、梭梭、羊柴、甘草、华北驼绒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蛋白(CP)、粗脂肪(... 试验研究刈割时间、留茬高度对沙生灌草营养价值和饲用价值的影响。试验以库布其沙漠地区7种灌草(柠条锦鸡儿、沙柳、花棒、梭梭、羊柴、甘草、华北驼绒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蛋白(CP)、粗脂肪(EE)等饲用指标。结果显示,7种沙生灌草的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为32.33%~61.57%、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55.12%~76.17%、粗蛋白含量为5.17%~15.63%、粗脂肪含量为5.47%~12.70%。不同植物在生长季不同阶段的相对饲用价值不同,随着时间增加,除柠条和花棒外,所有植物ADF和NDF含量均逐渐增加,并在9月达到最大值;粗脂肪含量也逐渐增加,而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不同留茬高度对植物营养成分的影响不大。研究表明,为保证灌草的最大饲用价值,柠条锦鸡儿、花棒、梭梭、羊柴应在7月平茬,沙柳应在7月或9月平茬,甘草和华北驼绒藜应在5月平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生灌草 刈割方式 营养成分 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