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议中央银行稽核建立监测体系的思路
1
作者 孙红星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44-45,41,共3页
自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责以来,稽核在金融管理工作中日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央银行稽核业务的滞后性,往往使金融稽核处于“亡羊补牢”的被动工作状态,很难充分发挥其超前防范的职能,造成信贷资金营运效益低下,风险增大.... 自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责以来,稽核在金融管理工作中日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央银行稽核业务的滞后性,往往使金融稽核处于“亡羊补牢”的被动工作状态,很难充分发挥其超前防范的职能,造成信贷资金营运效益低下,风险增大.为此,我认为中央银行稽核管理很有必要建立起对专业银行业务经营的预警监测体系. 近年来,在中央银行金融稽核发展过程中,其对推动经济金融正常、健康地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宏观稽核少,微观稽核多;事后稽核多、事前稽核少.上级行下达的稽核项目往往是对历史上某个时点期的业务检查,以致发现的问题已是“时过境迁”,毫无办法,只能处罚了事,难以防患于未然,使监督管理陷于“马后炮”的窘境。因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监测体系 金融稽核 稽核管理 银行业务经营 金融机构 金融管理工作 实际工作 专业银行 监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层商业银行应重视发展银团贷款
2
作者 张来成 李建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6-27,共2页
基层商业银行应重视发展银团贷款□张来成李建军一、发展银团贷款的意义中国人民银行在《关于进一步改进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中指出:“适当集中资金,支持重点企业的合理需要”,“对数额较大的贷款,可以由人民银行或贷... 基层商业银行应重视发展银团贷款□张来成李建军一、发展银团贷款的意义中国人民银行在《关于进一步改进对国有大中型企业金融服务的通知》中指出:“适当集中资金,支持重点企业的合理需要”,“对数额较大的贷款,可以由人民银行或贷款较多的商业银行牵头组织银团贷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银团贷款 贷款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央银行怎样才能实现对金融的宏观控制
3
作者 邓世敏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85年第11期11-13,共3页
中央银行怎样才能实现金融宏观控制,这是目前金融理论界讨论最为激烈,同时也是我们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所面临比较棘手的问题。我认为,要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得到很好发挥,实现中央银行对金融的宏观控制,特别是对信贷规模,货币流通的... 中央银行怎样才能实现金融宏观控制,这是目前金融理论界讨论最为激烈,同时也是我们在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所面临比较棘手的问题。我认为,要使中央银行的职能作用得到很好发挥,实现中央银行对金融的宏观控制,特别是对信贷规模,货币流通的控制,首先必须解决法律保障、专业银行机构建制、信用调节手段和企业“自我生存”能力及其银行贷款方式等四个基本问题。一、建立健全金融法规,使金融的调整规范化过去我国实行高度统一、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整个社会生产表现为产品生产,从生产到流通完全执行单一的指令性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银行 金融宏观控制 专业银行 金融体制 银行信用 调节手段 信贷规模 货币流通 贷款方式 金融法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政策性银行适度商业性经营的探讨
4
作者 杨介富 孙红星 薛文明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2-34,共3页
关于政策性银行适度商业性经营的探讨杨介富,孙红星,薛文明政策性银行能否进行商业性经营呢?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基于推动政策性银行健康发展,避免因政策性亏损积聚导致“血本无归”的风险的考虑。因而,从政策性银行的被动经营... 关于政策性银行适度商业性经营的探讨杨介富,孙红星,薛文明政策性银行能否进行商业性经营呢?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基于推动政策性银行健康发展,避免因政策性亏损积聚导致“血本无归”的风险的考虑。因而,从政策性银行的被动经营转到积极经营,通过部分地、适度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性银行 商业性经营 银行 金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谈反假工作的现状与对策
5
作者 陈社良 毕国胜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52-53,共2页
反假工作是各级人民银行、专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重要职责之一。做好这项工作,对提高人民币信誉,确保货币的正常流通,维护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刊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近年来,特别是第... 反假工作是各级人民银行、专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重要职责之一。做好这项工作,对提高人民币信誉,确保货币的正常流通,维护国家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经济刊益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它不仅是一项经济任务,也是一项政治任务。近年来,特别是第四套人民币发行以后,假币案件、假币数量均以较大的幅度呈上升趋势,并表现出了新的特点。面对这种情况,我们的反假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显得薄弱、不力,难以适应新的特点、新的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银行 人民币 人民银行 假币 金融机构 工作职责 广大人民群众 上升趋势 政治任务 现状与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目前财政信用的看法
6
作者 李爱洲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55-56,共2页
财政信用是以国家为主体,依据信用原则进行的财政借贷活动。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财政运用信用手段筹集财政资金;二是财政运用信用手段将预算资金贷给企业,定期收回,有偿使用。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财政信用迅速发展。
关键词 财政信用 财政存款 财政资金 经济体制改革 有偿使用 人民银行 信用原则 预算资金 银行信贷 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与金融对策
7
作者 吕用书 秦玉明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0期39-41,共3页
一、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投资不足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导致了我国传统农业投资体制的根本改变,形成了农户、集体、银行、财政等多元化投资主体并存.农业投资多元化主体的确立,不仅使农民群众长期被压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 一、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因素 (一)投资不足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普遍推行,导致了我国传统农业投资体制的根本改变,形成了农户、集体、银行、财政等多元化投资主体并存.农业投资多元化主体的确立,不仅使农民群众长期被压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了充分发挥,使农业生产得到了较大的发展,而且还标志着我国以行政调控为主要手段的农业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这就使得除中央财政以外的各级农业投资主体具备了投资决策自主权,从而在总体上使我国农业投资活动的利益化倾向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但是,由于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存在以及受农民消费倾向的影响,农业积累通过农产品加工部门、农产品流通部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资金 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 生产发展 乡镇企业 农业生产 联产承包责任制 劳动积累 农业投资主体 农村商品经济 投资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定三块资金的使用是农村信用社摆脱当前困境的有效选择
8
作者 母顺杰 孙红星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0-52,共3页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从试点到全面恢复“三性”已历经十余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实践中对如何真正深化信用社改革面临较多困难,以致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徘徊不前,影响和制约了信用社向自负风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方向发... 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从试点到全面恢复“三性”已历经十余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在实践中对如何真正深化信用社改革面临较多困难,以致信用社的改革发展徘徊不前,影响和制约了信用社向自负风险、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调节的方向发展,形成了经营水平低、资金成本高、贷款沉淀多、实际盈利少的局面,严重威胁着信用社的生存,对此,我们认为把正确界定信用社三块资金的使用作为突破口才是其当前的出路。界定三块资金运用的构想信用社是农村集体性质的互助合作金融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信用社改革 界定 信贷资金 组织发展 个体农户 改革发展 农村经济 资金管理体制 贷款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业内部稽核的误区及对策
9
作者 王昕辉 常大平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1期50-50,共1页
金融业内部稽核的误区及对策人民银行焦作分行王昕辉,常大平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领域不断出现新的金融工具、业务种类等,使金融稽核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具体表现:金融稽核独立性差,监管手段落后,方式单一,使基层金融监管... 金融业内部稽核的误区及对策人民银行焦作分行王昕辉,常大平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金融领域不断出现新的金融工具、业务种类等,使金融稽核存在着许多不适应。具体表现:金融稽核独立性差,监管手段落后,方式单一,使基层金融监管工作正在某些方面走向误区,导致监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业 内部稽核 对策 中国 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截住乱用会计科目放贷款
10
作者 常大平 宋超 《征信》 1997年第4期89-90,共2页
金融会计制度规定,各金融机构要统一账户设置,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准确记录和反映业务经营活动,但在近期的稽核实践中发现,部分金融机构为了实现上级考核的各项指标,或逃避审计和稽核监督,最终骗取荣誉的目的,在"委托"或"... 金融会计制度规定,各金融机构要统一账户设置,正确使用会计科目,准确记录和反映业务经营活动,但在近期的稽核实践中发现,部分金融机构为了实现上级考核的各项指标,或逃避审计和稽核监督,最终骗取荣誉的目的,在"委托"或"系统内往来"等科目做手脚,故意混淆科目性质,随意将贷款调出或调入贷款科目,从而虚增或虚减"系统内往来"等科目余额,使"往来科目"成为金融机构弄虚作假,违章违纪的调节器.乱用会计科目放贷的严重存在,虽然发生在个别金融单位,但其抵消信贷总量控制,干扰总量管理,破坏正常金融秩序的消极影响却不能低估.它加剧了本来已经紧张的资金供求矛盾,扩大了国家信贷投放总量计划,为国家金融宏观政策的实施设置了障碍.在其表现形式上,很有隐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科目 基层金融机构 发放贷款 贷款扩张 金融单位 科目余额 企业债券 违章违纪 短期融资 人民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