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快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 积极开拓资金市场——华东地区金融学术交流会议简述
1
《江苏社会科学》 1986年第12期23-24,22,共3页
华东地区六省一市金融学术交流第五次会议于1986年10月12日至17日在扬州举行,现将会议讨论的问题综述于下。(一)关于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改革问题1、专业银行企业化的概念专业银行企业化即应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货币和信用... 华东地区六省一市金融学术交流第五次会议于1986年10月12日至17日在扬州举行,现将会议讨论的问题综述于下。(一)关于专业银行实行企业化改革问题1、专业银行企业化的概念专业银行企业化即应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的金融法人。银行企业化外部条件包括:①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要依靠政治体制改革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金市场 专业银行企业化 企业化改革 华东地区 学术交流 资金融通 政治体制改革 中央银行 条件成熟 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国有商业银行决策体系的缺陷与重构
2
作者 周盛武 《审计与经济研究》 1996年第4期41-42,47,共3页
传统国有商业银行决策体系的缺陷与重构周盛武决策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正确与否,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决定决策能否保持正确性的关键因素又是决策体系。所谓决策体系,是指保证决策权力在... 传统国有商业银行决策体系的缺陷与重构周盛武决策作为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正确与否,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决定决策能否保持正确性的关键因素又是决策体系。所谓决策体系,是指保证决策权力在所有者、经营者、劳动者之间的合理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商业银行 决策体系 经营者 决策主体 决策权力 劳动者 现代国有商业银行 决策风险 银行家 决策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我国金融业的两个转变
3
作者 冷冰 周盛武 《江苏经济探讨》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2-44,48,共4页
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金融业的“两个转变”,即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的金融体制转变,信贷资金使用从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为此,笔者对此作一些探讨.一、金融业在推进社... 今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推进金融业的“两个转变”,即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金融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新的金融体制转变,信贷资金使用从粗放型经营方式向集约型经营方式转变.为此,笔者对此作一些探讨.一、金融业在推进社会经济“两个转变”中的关键作用现代资金流量分析方法,将国民经济分成财政、银行、企业和居民、国际收支四个部门.金融部门本身并不产生非金融交易,但其他三个部门的非金融交易差额则要通过银行部门去结算、融通.这就在客观上决定了银行部门作为国民经济服务部门和融资中介部门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中心的特殊地位.实现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业 中国 金融体制改革 经济增长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资金横向流动和银行企业化经营问题的讨论
4
《江苏社会科学》 1986年第8期29-31,共3页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金融研究所于六月五日至七日在沙洲县召开金融专题讨论会,对资金横向流动和银行企业化经营管理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一)资金横向流动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展开,为了适应横向经济联系和搞活资金的需要,我... 人民银行江苏省分行金融研究所于六月五日至七日在沙洲县召开金融专题讨论会,对资金横向流动和银行企业化经营管理问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一)资金横向流动问题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展开,为了适应横向经济联系和搞活资金的需要,我省各专业银行开展了一些银行之间的信贷资金横向拆借业务,对融通资金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企业 横向流动 资金融通 金融研究 专业银行 拆借资金 融通资金 企业化经营 中央银行 信贷资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我国信托业的举措
5
作者 谢问兰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20-21,共2页
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我国信托业的举措谢问兰信托业自1979年在我国恢复以来,对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金融体系的完善及经济的对外开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信托业通过市场导向型业务涉入各种市场,促进了我国商品市场、金融市场... 进一步规范和发展我国信托业的举措谢问兰信托业自1979年在我国恢复以来,对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金融体系的完善及经济的对外开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信托业通过市场导向型业务涉入各种市场,促进了我国商品市场、金融市场以及技术市场等的发育和完善,加快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托业 规范和发展 信托市场 微观经济主体 市场运作 举措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政府行为 传统企业制度 江苏省分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年薪制”应该缓行
6
作者 周盛武 《江苏经济探讨》 1997年第9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年薪制 企业 工资制度 财务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汇储备的经济效应分析——兼谈我国最适外汇储备水平的确定
7
作者 冷冰 谢问兰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3-35,共3页
外汇储备是一国对外支付的官方储备资产,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外汇储备定义为国家拥有的除了黄金以外的对外支付手段,主要包括:①可自由兑换的外汇或储备货币;②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③国际货... 外汇储备是一国对外支付的官方储备资产,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外汇储备定义为国家拥有的除了黄金以外的对外支付手段,主要包括:①可自由兑换的外汇或储备货币;②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的尚未使用完的特别提款权。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度外汇储备 宏观经济效应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经济效应分析 外汇市场 储备资产 经济的 特别提款权 货币存量 外汇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汇率改革与出口增长
8
作者 冷冰 谢问兰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年第1期18-20,共3页
合理的汇率真实地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并能起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汇率机制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并成为影响1994和1995年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面对现阶段出口增长放慢... 合理的汇率真实地反映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并能起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过程中,汇率机制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并成为影响1994和1995年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面对现阶段出口增长放慢的问题,期望人为降低人民币汇率是不经济的,并会给社会经济造成较大危害,根本的出路还需要财政、金融、企业几个方面的协调配套改革.一、汇率形成、变动及对出口增长的客观抑制作用1、在改革开放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对外贸易由国家垄断,国内物价长期稳定,人民币汇率也保持稳定,只有在外币升值或贬值时,才相应地调整本币汇率.改革开放后,按照市场化改革要求,我国对人民币汇率机制进行了渐进的改革,根据国内外物价的变化,逐步降低人民币汇率水平.1991年4月开始实行人民币官方汇率有管理的浮动运行机制,由国家外汇管理局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情况,对人民币官方汇率进行灵活调整.在汇率改革的同时,对外汇分配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外汇留成制度,为了调剂企业之间外汇余缺,同时建立了外汇调剂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升值 出口增长 汇率改革 出口退税率 国际收支 中央银行 汇率并轨 官方汇率 市场化改革 供求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投资增长 优化投资结构——对当前宏观政策取向的看法
9
作者 赵建平 《中央财政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1993年第6期1-5,31,共6页
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高增长,年终GNP增长12.7%,超过改革开放以来平均增长8.9%的水平,仅次于1979年以来最高的1984年增长率14.7%的水平,而与次高的1985年12.8%的增长率几乎持平。面对去年出现的高增长,国际国内经济界人... 1992年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了持续的高增长,年终GNP增长12.7%,超过改革开放以来平均增长8.9%的水平,仅次于1979年以来最高的1984年增长率14.7%的水平,而与次高的1985年12.8%的增长率几乎持平。面对去年出现的高增长,国际国内经济界人士一致指出,经济高增长的原动力是投资高增长。当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7582亿元,比上年增长37.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投资增长达23.9%以上),比上年增长率高出13.8个百分点,比近十年来的投资平均增长率高出17.5个百分点,是仅次于1985年的第二个最高增长的年份。相对于高速增长的投资,消费需求呈相对平稳的态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结构 宏观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