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基础性问题
- 1
-
-
作者
杨小苏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1-11,共11页
-
文摘
在中国经济发展与改革过程中,理论研究和实践都存在许多混乱现象,这直接与某些基础性问题相关。我们只有广泛讨论并且意见较为一致地从理论上回答了这些问题,才有可能在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前提下,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
关键词
中国
经济发展
改革
-
分类号
F120.2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经济杠杆宏观调控模式的理论探讨
- 2
-
-
作者
李华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7年第3期15-20,共6页
-
文摘
随着对国民经济由直接控制开始逐步转向以间接控制为主,经济手段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增强。如何正确认识和科学运用各种经济杠杆已成为事关改革成败的一个新的重大课题。本文仅就这一调控子系统目标模式的理论构造谈一点浅见。
-
关键词
宏观调控模式
社会总需求
社会总供给
总需求膨胀
间接控制
直接控制
利息率
专业银行
价格总水平
信贷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探讨
被引量:2
- 3
-
-
作者
蒋清海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9-42,共4页
-
文摘
一、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标准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在一定经济空间内的产业构成和诸产业间的质的联系及量的比例等关系的总和。由于区域产业的数量、性质、产业间的关联方式和数量比例以及产业总体的投入产出效益等方面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不仅可以作出评价,而且能够加以改进,因此区域产业结构存在着合理化问题。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概念本身,一方面可以从静态角度把它作为研究的目标模式和实践的最终结果来把握,另一方面也可以从动态的角度把它作为一个研究过程或实践过程去理解。作为研究的目标模式和实践的最终结果。
-
关键词
区域经济
产业结构
合理化
-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农业劳动力转移量的宏观模型及统计测定
被引量:1
- 4
-
-
作者
杨小苏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56-60,共5页
-
文摘
农业劳动力转移量的宏观测定对研究劳动就业的一般规律、制定劳动就业的长远规划和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评价现有的测定模型出发,以我国现行统计体系和资料可得性为依据,给出一种适用范围较广的简单测定方法。一、现有模型的评价和改进农业劳动力转移量的实际操作型统计模型并不多见,我们仅收集到一种时序资料分析模型,模型如下:
-
关键词
农业
劳动力
转移
统计
宏观模型
-
分类号
F323.6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中国价格改革: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1
- 5
-
-
作者
许光建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6,共6页
-
文摘
作者在回顾和总结了八十年代中国价格改革的成败得失之后,提出:①必须把社会总供求的大体平衡作为价格改革的基本前提;②今后几年价格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工业生产资料方面;③农产品收购应扩大国家指导价范围;④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新提高部分应直接反映到销售价格上;⑤中、下游产品价格应大部分放开。
-
关键词
中国
价格
改革
-
分类号
F7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劳动制度的改革轨迹——历史、现状和未来
- 6
-
-
作者
杨小苏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学术论坛》
CSSCI
1991年第1期67-70,共4页
-
文摘
改革十年来,我国劳动就业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探讨这些变化的历史轨迹和现实特点,不仅可以为深化劳动制度改革指明方向,也可以为健全和完善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奠定良好的基础。一、我国劳动制度的形成及改革的历史回顾解放前的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与这种经济形态相适应的旧中国的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和殖民主义的混杂体。除劳动力市场外,另有封建把头制。
-
关键词
劳动制度
改革
中国
就业
劳动力转移
农业劳动力
-
分类号
F249.213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
-
题名“八五”时期我国应实行基本稳定的汇率政策
- 7
-
-
作者
杨兴斌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国际贸易》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2期31-32,共2页
-
文摘
根据国家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要求,今后应“改进汇率形成机制,建立健全国家管理的灵活合理的汇率调节制度,健全外汇调剂市场”。就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而言,应体现有计划商品经济的客观要求,遵循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国家对外汇牌价的调整,绝不能仅仅依据出口商品平均换汇成本的变动,应依据国内外货币所代表的价值的变化、外汇市场供求状况、国家对外政策等因素进行调整。
-
关键词
汇率
金融政策
外汇
货币
-
分类号
F832.63
[经济管理—金融学]
-
-
题名统计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 8
-
-
作者
张塞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1987年第5期1-6,共6页
-
文摘
一、统计发展战略的目标及其依据(一)制定统计发展战略的依据统计发展战略,一般应由战略依据,战略目标和战略措施这样三个基本部分组成。在这三个部分中,依据是制定目标和措施的基础。因此,我们在研究和制定中国的统计发展战略时,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从而把统计发展战略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
-
关键词
战略措施
发展战略目标
建立健全
社会再生产
统计发展战略
有计划商品经济
管理部门
中国特色
经济基础
制定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
-
题名产业结构优化的障碍及对策思路
- 9
-
-
作者
钱春
操鸣禅
-
机构
全国人大财经委办公室
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1992年第3期24-27,共4页
-
文摘
当前,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十分尖锐,迫切需要在进行总量控制的同时,推进结构优化,只有通过完善和深化改革,有效地清除结构优化特别是存量调整的深层障碍,才能切实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宏观经济效益,否则,结构矛盾会进一步冲击总量平衡。
-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资源配置效率
宏观经济效益
障碍
深化改革
结构矛盾
存量调整
总量平衡
结构性
总量控制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D6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苏联、东欧改革的经验、教训与启示
- 10
-
-
作者
李震中
庞川
方群
金璎
吕汝良
张振第
-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统计学院
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经济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经济管理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
中国人民大学计划经济系
-
出处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4-46,共3页
-
文摘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改革或迟或早地都经历了一个由黄金时代到危机时代的过程,其中内在的逻辑联系和改革的时机、战略、方法的选择都值得我们重视和深思。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改革理论的深入研究,我编辑部和中国人民大学苏联东欧研究所、校科研处联合发起“苏东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借鉴意义”研讨会。现将部分同志的发言整理发表,以期引起理论界同志的共鸣。
-
关键词
社会主义国家
经济改革
苏联
东欧国家
商品经济
体制改革
政治改革
-
分类号
F04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