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论操作化:当代社会科学哲学的启示 |
吴肃然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0
|
|
|
2
|
重新思考量化社会研究的模式 读莱茵·塔格培拉《让社会科学更加科学化》 |
吴肃然
|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
3
|
分层分类视角下社会救助标准体系结构及问题研究 |
姚建平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2
|
|
|
4
|
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差异与统一 |
张怀明
|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
|
|
|
5
|
互联网社会科学实验:方法创新与价值评价 |
郝龙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7
|
|
|
6
|
社会资本视角下农村社区治理创新——以佛山市大沥镇F社区为例 |
李思琦
曾卫明
|
《智慧农业导刊》
|
2025 |
0 |
|
|
7
|
科学与政治的共谋:对极端现代主义社会工程的批评 |
郑中玉
高云红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
8
|
机构改革背景下社会工作参与基层治理的适应性转型 |
孟亚男
林顺利
|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8
|
|
|
9
|
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背景下科学休闲方式的建构 |
郭力源
|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
10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社会工作专业为例 |
黄海平
李思琦
张文浩
|
《黑龙江粮食》
|
2023 |
1
|
|
|
11
|
数字化赋能乡村公共文化空间的机理与路径 |
高春凤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1
|
|
|
12
|
可持续生计视角下返贫致贫的差异化治理 |
田鹏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3
|
新型“无讼式”农村社区的建构逻辑与实践路径——基于“嵌入-自主”的双重解释框架 |
武小龙
王蔚
于文薇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4
|
数字乡村建设中农民参与的动力因素及行动逻辑——基于曹县D村试点实践的案例考察 |
武小龙
王涵
|
《农林经济管理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
15
|
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时空耦合及空间效应 |
唐国华
胡坤琳
甘黎黎
|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6
|
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扎实迈进教育强国 |
王战军
张泽慧
翟亚军
|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7
|
引智赋能:基层社区内生治理能力提升的路径新探——以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L社区为例 |
沈广和
|
《求实》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8
|
双重控制与被动性偏离:基层数字治理形式主义的一个解释框架 |
武小龙
|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19
|
民间慈善推动共同富裕的逻辑证成与机制保障 |
高志宏
|
《学术界》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0
|
中国式法治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治理:逻辑、任务与路径 |
梁平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