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制备出国内最大尺寸超低膨胀微晶玻璃
1
作者 蒋新朝 范仕刚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223-4223,共1页
2024年10月,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晶体院”)成功制备出直径为2000 mm、等径高度达310 mm、质量超过2700 kg的超大尺寸超低膨胀微晶玻璃,这是目前国内可见报道的最大尺寸超低膨胀微晶玻璃。同时,这也是该公司继1.5 m超大尺... 2024年10月,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晶体院”)成功制备出直径为2000 mm、等径高度达310 mm、质量超过2700 kg的超大尺寸超低膨胀微晶玻璃,这是目前国内可见报道的最大尺寸超低膨胀微晶玻璃。同时,这也是该公司继1.5 m超大尺寸超低膨胀微晶玻璃后又一次重大突破,标志晶体院在超大尺寸超低膨胀微晶玻璃制备技术上又精进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尺寸 人工晶体 超大尺寸 研究院 制备技术 重大突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成功生长“米级”超大口径蓝宝石单晶 被引量:3
2
作者 赵鹏 王晓亮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511-1511,共1页
近期,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人工晶体院”)采用自主设计制造的导模炉成功生长出尺寸达1000 mm×370 mm×12 mm的“米级”超大口径蓝宝石单晶,晶体表面平整、外观透明、质地均匀(见图1)。该超大尺寸蓝宝石单晶... 近期,北京中材人工晶体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人工晶体院”)采用自主设计制造的导模炉成功生长出尺寸达1000 mm×370 mm×12 mm的“米级”超大口径蓝宝石单晶,晶体表面平整、外观透明、质地均匀(见图1)。该超大尺寸蓝宝石单晶的成功研发,标志着人工晶体院在导模法蓝宝石晶体生长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晶体尺寸比肩国际水平,为实现我国重大国防装备用关键核心材料的自主可控提供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 核心材料 国防装备 蓝宝石单晶 导模法 超大口径 自主可控 自主设计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镁粉体低温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3
作者 童亚琦 张微 +3 位作者 李辉 郑彧 张杰 石爽爽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5-311,共7页
铌酸镁微波介质陶瓷因优异的介电性能而备受关注。作为制备高性能铌酸镁陶瓷的关键原料,铌酸镁粉体的质量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当前国内外铌酸镁粉体的低温制备方法进行了总结,系统分析了固相反应法、湿化学法、... 铌酸镁微波介质陶瓷因优异的介电性能而备受关注。作为制备高性能铌酸镁陶瓷的关键原料,铌酸镁粉体的质量对最终产品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对当前国内外铌酸镁粉体的低温制备方法进行了总结,系统分析了固相反应法、湿化学法、共沉淀法和溶胶凝胶法工艺的优势和局限性,并展望了铌酸镁粉体制备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为高性能铌酸镁粉体材料的研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镁粉体 低温合成方法 固相反应法 湿化学法 共沉淀法 溶胶凝胶法 微波介质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r_3:Ce闪烁晶体的生长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海丽 陈建荣 +3 位作者 李辉 郭蕾 张永春 黄存新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92-1196,共5页
掺铈溴化镧(LaBr_3∶Ce)闪烁晶体具有光输出高、衰减时间短、能量分辨率高等优异特性,在核医学成像、地质勘探、石油测井、空间物理等核辐射探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改进的坩埚下降法,利用自发成核成功地生长了Ce^(3+)掺... 掺铈溴化镧(LaBr_3∶Ce)闪烁晶体具有光输出高、衰减时间短、能量分辨率高等优异特性,在核医学成像、地质勘探、石油测井、空间物理等核辐射探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采用改进的坩埚下降法,利用自发成核成功地生长了Ce^(3+)掺杂浓度5.0at%、尺寸φ50 mm×60 mm的LaBr_3∶Ce闪烁晶体,测试了晶体的光输出、能量分辨率和衰减时间等闪烁性能。结果表明,在137Cs(662 ke V)放射源作用下,LaBr_3∶Ce晶体的光输出为同体积Na I∶Tl晶体的155%,能量分辨率为3.3%,衰减时间为25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Br3∶Ce闪烁晶体 改进的坩埚下降法 闪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3)(Al,Ga)_(5)O_(12):Ce晶体生长与闪烁性能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海丽 李辉 +5 位作者 周南浩 石爽爽 苏健 张微 陈建荣 黄存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56-2160,共5页
掺铈钆铝镓石榴石(Gd_(3)(Al,Ga)_(5)O_(12)∶Ce,简称GAGG∶Ce)闪烁晶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稀土闪烁晶体,具有光输出高、能量分辨率高、衰减时间短、无自辐射和不潮解等优点,在核医学成像、安检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掺铈钆铝镓石榴石(Gd_(3)(Al,Ga)_(5)O_(12)∶Ce,简称GAGG∶Ce)闪烁晶体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稀土闪烁晶体,具有光输出高、能量分辨率高、衰减时间短、无自辐射和不潮解等优点,在核医学成像、安检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报道了GAGG∶Ce晶体的提拉法生长与闪烁性能表征。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GAGG∶Ce原料,采用XRD对合成的原料进行了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在1500℃下煅烧12 h合成的多晶料为纯GAGG相。利用提拉法生长出尺寸φ50 mm×90 mm的GAGG∶Ce晶体,测试了其透过光谱、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和脉冲高度谱,结果表明,7 mm厚样品550 nm的透过率为81.5%,晶体X射线激发发射峰中心波长位于550 nm,晶体的光输出为59000 photons/MeV,能量分辨率为6.2%@662 keV,晶体衰减时间快分量为149 ns,慢分量为748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GG∶Ce 闪烁晶体 高温固相反应法 提拉法 闪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铌酸锂晶体锂含量的精确测量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杨金凤 黄存新 +3 位作者 孙军 徐海霞 张玲 许京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38-742,共5页
采用碳酸锂粉末和五氧化二铌粉末通过烧结制备了氧化锂含量为47.84mol%~50.50mol%的铌酸锂多晶粉末,并烧结为陶瓷片样品。然后利用精密数字电容电桥测量了这些样品的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得到了铌酸锂的居里温度Tc与锂含量的关系。
关键词 铌酸锂 介电常数 居里温度 锂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光晶体研究究进进展及其对称性性研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继扬 黄林勇 +6 位作者 覃方丽 申传英 张怀金 尹鑫 张少军 赵显 李如康 《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3-56,共24页
由电场引起的晶体折射率的变化称为晶体的电光效应,具有电光效应的晶体称为电光晶体。利用电光效应可以制作电光Q开关等重要光电器件。晶体的电光效应及其有效利用,均与其对称性密切相关。本文在综述电光晶体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推导了不... 由电场引起的晶体折射率的变化称为晶体的电光效应,具有电光效应的晶体称为电光晶体。利用电光效应可以制作电光Q开关等重要光电器件。晶体的电光效应及其有效利用,均与其对称性密切相关。本文在综述电光晶体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推导了不同晶系中各晶类电光效应类型及其特点,并以电光Q开关的要求为例讨论了晶体的电光效应及其对称性之间的关系。从讨论结果得出:立方晶系Td-ˉ43m,三方晶系C3v-3m,四方晶系D2d-4ˉ2m,D4v-4mm和六方晶系D3h-6ˉm2,C6v-6mm点群中相应电光系数的横向或纵向效应可能有实用价值。在考虑旋光性影响后,立方晶系T-23,三方晶系D3-32,四方晶系中S4-4ˉ,六方晶系中C3h-6ˉ等也有可能应用。但是,电光晶体的应用与许多因素相关,对称性只是其中一个基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效应 电光晶体:对称性 点群: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一性原理研究氧化锌晶体的电子结构和光学性质 被引量:18
8
作者 应杏娟 张兴德 郝志武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84-788,共5页
为了研究氧化锌晶体的光学性质,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广义梯度近似(GGA)下的平面波赝势法计算了氧化锌晶体的电子结构、复数折射率、介电函数、光电导谱和吸收光谱。介电函数的虚部、吸收光谱、折射率等它们的峰值位置存在一一... 为了研究氧化锌晶体的光学性质,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的广义梯度近似(GGA)下的平面波赝势法计算了氧化锌晶体的电子结构、复数折射率、介电函数、光电导谱和吸收光谱。介电函数的虚部、吸收光谱、折射率等它们的峰值位置存在一一对应关系,这表明了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它们都与电子从价带到导带的跃迁吸收有关,这为从物理本质上理解氧化锌晶体的光学性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晶体 电子结构 光学性质 模拟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孔道结构(H_3NCH_2CH_2NH_3)_2(H_3NCH_2CH_2NH_2)[V~Ⅲ(H_2O)_2(V~ⅣO)_8(OH)_4(H(P,B)O_4)_4(P,B)O_4)_4(H_2O)_2]·3H_2O的水热合成及晶体化学研究——(1)水热合成与产物表征 被引量:4
9
作者 杨赞中 廖立兵 杜洪兵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3-97,共5页
为了探讨化学成份对VPO体系孔道结构化合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根据酸碱平衡原理进行了合成实验设计;利用V2O5、H3PO4、H3BO3等简单的无机前驱物、乙二胺作结构导向剂,水热法合成了孔道结构钒硼磷酸盐化合物(H3NCH2CH2NH3)2(H3NCH2CH2NH2... 为了探讨化学成份对VPO体系孔道结构化合物结构稳定性的影响,根据酸碱平衡原理进行了合成实验设计;利用V2O5、H3PO4、H3BO3等简单的无机前驱物、乙二胺作结构导向剂,水热法合成了孔道结构钒硼磷酸盐化合物(H3NCH2CH2NH3)2(H3NCH2CH2NH2)[VⅢ(H2O)2(VⅣO)8(OH)4(H(P,B)O4)4((P,B)O4)4(H2O)2]·3H2O(简称V9(P,B)8-en).典型的反应起始物摩尔比为n(V2O5):n(H3BO3):n(H3PO4):n(en):n(H2O)=0.89:3.50:3.50:3.60:265(pH值为6.5),在175℃、自生压力条件下恒温晶化6.5d(最终pH值为5.9).通过电子探针、粉末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原子占位度修正等方法,对产物的化学成份、物相及其结构等进行了实验研究.证实V9(P,B)8-en为V9P8-en的类质同象化合物,不同晶粒中B与P的含量有差别,B与P之比为O.1:7.9~2.54:5.46(原子比),但恒有V:(P+B)≈9:8.表明通过合理设计和控制合成条件,可在保持V9P8-en基本结构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同晶取代引入新的化学成份,并由此探讨成份与结构稳定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道结构 NH3 H3PO4 VPO 结构导向剂 V2O5 产物 OH 原子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孔道结构(H_3NCH_2CH_2NH_3)_2(H_3NCH_2CH_2NH_2)[V~Ⅲ(H_2O)_2(V~ⅣO)_8(OH)_4(H(P,B)O_4)_4 ((P,B)O_4)_4(H_2O)_2]·3H_2O的水热合成及晶体化学研究——(2)晶体结构与晶体化学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赞中 廖立兵 杜洪兵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70-277,共8页
在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的基础上,对孔道结构化合物V9P8 en的类质同象物V9 (P,B)8 en的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晶体学数据为:P2 (1) /n,a=1. 43134 (9 )nm,b=1. 01256 ( 6 )nm,c=1. 83156(12)nm,β=90. 2... 在单晶X射线衍射实验的基础上,对孔道结构化合物V9P8 en的类质同象物V9 (P,B)8 en的晶体结构和晶体化学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的晶体学数据为:P2 (1) /n,a=1. 43134 (9 )nm,b=1. 01256 ( 6 )nm,c=1. 83156(12)nm,β=90. 280(2)°,V=2. 6545(3)nm3,Z=2,R=0. 0540,wR2=0. 1551。结构中,沿着三个结晶轴方向发育复杂而规整的三维孔道,最大孔径达1. 83nm(∥b轴),质子化乙二胺和水分子居于孔道中。硼部分替代四面体配位的磷,替代率为B8∶P8 =0. 1838∶7. 8162;其中B与{P—OH}位P的替代量大于与[P-O]位P的替代量。相对于V9P8 en来说,V9 (P,B)8 en的晶胞参数发生了变化,导致b轴增长( 1. 0150→1. 0256nm)和c轴缩短(1. 8374→1. 8316nm),同时β角变小(90. 39→90. 278 (2)°)。二者的化学计量比也不同,体现在结构与孔容的关系、电荷平衡、满足亲水疏水作用的结晶水的数量及有机模板分子的赋存状态等方面都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道结构 钒硼磷酸盐 晶体结构 晶体化学 乙二胺 计算方法 表征方法 各向同性 水热合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成分铌酸锂晶体中反位铌的扩散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金凤 张华 +6 位作者 徐海霞 黄绍龙 张玲 孙军 黄存新 孔勇发 许京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79-3383,共5页
通常商业使用的同成分铌酸锂晶体(CLN)是固液同成分共熔点配比,其Li_2O含量约为48.6mol%,晶体中存在大量的锂空位和反位铌等本征缺陷,进而影响了晶体的电光系数、折射率、光折变等性能。研究表明,将缺锂的晶体在高温、富锂气氛下进行扩... 通常商业使用的同成分铌酸锂晶体(CLN)是固液同成分共熔点配比,其Li_2O含量约为48.6mol%,晶体中存在大量的锂空位和反位铌等本征缺陷,进而影响了晶体的电光系数、折射率、光折变等性能。研究表明,将缺锂的晶体在高温、富锂气氛下进行扩散处理可获得接近化学计量配比的铌酸锂晶体(nSLN),这种方法获得的nSLN晶体光学质量高,且技术简便、成本低,具有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分析了富锂气氛下CLN晶体扩散过程中反位铌的扩散机制和扩散路径,认为反位铌在扩散过程中将迁移到晶体外部,并通过CLN晶片的单边扩散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扩散 近化学计量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r_(3):Ce,Sr闪烁晶体的生长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海丽 周南浩 +4 位作者 许婉芬 张微 李焕英 韩加红 陈建荣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61-2166,共6页
采用自发成核坩埚下降法生长了直径25 mm的铈、锶共掺溴化镧(LaBr_(3)∶5%Ce,x%Sr,简称LaBr_(3)∶Ce,Sr,其中x=0.1、0.3、0.5,摩尔分数)闪烁晶体,测试对比了晶体的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透过光谱和脉冲高度谱等。结果表明,不同Sr^(2+)掺... 采用自发成核坩埚下降法生长了直径25 mm的铈、锶共掺溴化镧(LaBr_(3)∶5%Ce,x%Sr,简称LaBr_(3)∶Ce,Sr,其中x=0.1、0.3、0.5,摩尔分数)闪烁晶体,测试对比了晶体的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透过光谱和脉冲高度谱等。结果表明,不同Sr^(2+)掺杂浓度的LaBr_(3)∶Ce,Sr晶体在X射线激发下的发射光谱波形基本一致,但相比未掺杂Sr^(2+)的样品,发射峰的峰位发生了明显的红移,随着Sr^(2+)掺杂浓度的增大,发射峰红移程度增大。不同Sr^(2+)掺杂浓度的LaBr_(3)∶Ce,Sr晶体在350~800 nm不存在明显的吸收峰,0.3%和0.5%Sr^(2+)掺杂晶体的透过率有所降低。随着Sr^(2+)掺杂浓度的增大,能量分辨率逐步提高,Sr^(2+)掺杂浓度为0.5%时,LaBr_(3)∶Ce,Sr晶体的能量分辨率最高,达2.99%@662 keV。对尺寸φ25 mm×25 mm的LaBr3∶Ce,0.5%Sr晶体进行了防潮封装,所得晶体封装件的能量分辨率为2.93%@662 k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烁晶体 LaBr_(3)∶Ce SR 坩埚下降法 X射线激发发射光谱 能量分辨率 封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抗灰迹KTP晶体生长与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建荣 杨春和 +1 位作者 袁雷 沈德忠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24-127,共4页
采用顶部熔盐籽晶法生长了具有高抗灰迹性能的KTiOPO4(HGTR-KTP)晶体,并对其透过光谱、光学均匀性、相位匹配角、抗激光损伤阈值等性能进行了表征和测试,与普通KTP晶体的对比和大功率激光实验表明该晶体具有高的抗灰迹性能。
关键词 抗灰迹 KTP晶体 光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F_2晶体的热锻研究
14
作者 黄存新 李薇 +3 位作者 张红武 李瑞龙 刘德铭 郑祖斌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8-32,共5页
本文首次对BaF_2晶体进行了热锻的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BaF_2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热锻的微观结构。分析了热锻温度对BaF_2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测试了BaF_2晶体在不同气氛条件下热锻后的红外和紫外透过... 本文首次对BaF_2晶体进行了热锻的研究,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了BaF_2晶体在不同温度下热锻的微观结构。分析了热锻温度对BaF_2晶体的应力-应变曲线的影响。测试了BaF_2晶体在不同气氛条件下热锻后的红外和紫外透过率曲线。讨论了热锻BaF_2晶体雾状区域形成机理。对热锻BaF_2晶体其它性能测试表明,热锻BaF_2晶体的抗压强度、硬度和抗热冲击性能均优于单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锻 氟化钡 晶体 透过率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铼元素在镍基晶体中的高温机械性能研究
15
作者 刘传慧 钟良 +1 位作者 雷亚民 侯力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159-2163,共5页
添加高铼酸钾于化学镍镀液中,得到光滑、致密的Ni-P-Re镀层,采用SEM、XRD、EDS等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其仍为非晶态结构,其在600℃才完全晶化。镀层的氧化增重明显降低,微动摩擦系数整体小于普通的NiP镀层摩擦系数,体现了较好的... 添加高铼酸钾于化学镍镀液中,得到光滑、致密的Ni-P-Re镀层,采用SEM、XRD、EDS等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其仍为非晶态结构,其在600℃才完全晶化。镀层的氧化增重明显降低,微动摩擦系数整体小于普通的NiP镀层摩擦系数,体现了较好的高温抗氧化能力和抗微动磨损能力,有利于其在高温环境下,保持较好的机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铼酸钾 化学镀 抗氧化能力 微动磨损 非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韧性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研究
16
作者 张泽 张明瑜 +5 位作者 方婉娴 徐平 曾晨 高莹 苏哲安 黄启忠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28-1936,共9页
C/C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性能新型复合材料,但是脆性大、韧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本研究利用化学气相渗透(CVI)法,设计并制备了三种C/C复合材料,基体炭分别为粗糙层、光滑层以及粗糙层/各向同性层带状结构热解炭,研究了C/C复合... C/C复合材料是一种高性能新型复合材料,但是脆性大、韧性差的缺点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因此,本研究利用化学气相渗透(CVI)法,设计并制备了三种C/C复合材料,基体炭分别为粗糙层、光滑层以及粗糙层/各向同性层带状结构热解炭,研究了C/C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沉积机理、断裂行为和增韧机制。结果表明,三种C/C复合材料的抗弯强度分别为189.1、191.5、233.5 MPa。粗糙层和带状结构炭基体的C/C复合材料为假塑性断裂,而光滑层炭基体的C/C复合材料则是明显的脆性断裂。与粗糙层炭基体的C/C复合材料相比,带状结构炭基体的C/C复合材料通过不同结构热解炭之间的界面滑动,使得应变量增加了约70%,韧性得到了提升。因此,通过控制CVI工艺参数,实现带状结构热解炭制备,可以有效优化C/C复合材料的韧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C复合材料 化学气相渗透 层间滑动 断裂模式 带状结构 高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孔石墨对碳化硅晶体生长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17
作者 李荣臻 赵小玻 +6 位作者 魏华阳 李丹 周振翔 倪代秦 李勇 李宏凯 林清莲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174-2185,共12页
SiC是新一代射频器件和功率器件的理想材料,电阻式物理气相传输法由于具有温度均匀性,成为生长大尺寸SiC单晶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多孔石墨等的使用提高了SiC晶体的质量和产量,而关于其机理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系... SiC是新一代射频器件和功率器件的理想材料,电阻式物理气相传输法由于具有温度均匀性,成为生长大尺寸SiC单晶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多孔石墨等的使用提高了SiC晶体的质量和产量,而关于其机理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文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多孔石墨对SiC晶体生长的影响,并进行了晶体生长验证。模拟结果表明:多孔石墨的使用提高了原料区域的温度及温度均匀性,增大了坩埚内轴向温差,对减弱原料表层的重结晶也具有一定作用;在生长腔内,多孔石墨改善了物质流动在整个生长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生长区域的C/Si比,有助于减小相变发生概率,同时多孔石墨对晶体界面也起到改善作用。晶体生长结果实际验证了多孔石墨在提高传质均匀性、降低相变发生率和改善晶体外形上的作用。本文结果对于理解多孔石墨的作用机理以及改善SiC晶体生长条件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多孔石墨 数值模拟 晶体生长 电阻加热 物理气相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制备硫化锌(ZnS)体块材料中晶体缺陷和生长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闫泽武 王和明 +3 位作者 蔡以超 杨耀源 东艳苹 范志达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1-113,共3页
本文报道了用化学气相沉积 (CVD)法制备高质量红外光学体块材料硫化锌 (ZnS)的制备工艺 ,研究了晶体缺陷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XRD ,XEM及IR表明 ,采用优化的沉积工艺和热等静压后处理 ,减少晶体中杂质、微孔、六方结构ZnS及Zn H键的形... 本文报道了用化学气相沉积 (CVD)法制备高质量红外光学体块材料硫化锌 (ZnS)的制备工艺 ,研究了晶体缺陷对其光学性能的影响。XRD ,XEM及IR表明 ,采用优化的沉积工艺和热等静压后处理 ,减少晶体中杂质、微孔、六方结构ZnS及Zn H键的形成 ,使生长的CVDZnS具有高的红外透过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VD 制备 体块材料 晶体缺陷 晶体生长工艺 研究 化学气相沉积法 硫化锌 热等静压 红外透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电晶体KNbO_3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9
作者 沈德忠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2-200,共9页
本文评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铁电晶体KNbO3 在激光倍频和声表面波应用研究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 ,简述了新近生长该晶体的几种方法。最后对KNbO3 晶体产业化前景作出了评估。
关键词 铁电晶体 KNBO3 研究进展 铌酸钾 蓝光激光 倍频 声表面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生法制备低吸收蓝宝石晶体及其性能研究
20
作者 赵鹏 宋建军 +5 位作者 张微 承刚 张立生 付春雷 石刚 黄存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03-2209,共7页
为保障我国相关国防重大工程对低吸收蓝宝石晶体材料的需求,本文通过自主研制的晶体生长设备,成功生长了低吸收蓝宝石晶体。该晶体在紫外、可见光、近-中红外波段展现出了良好的透过率,波长250~400 nm的透过率大于83%,波长400~4200 nm... 为保障我国相关国防重大工程对低吸收蓝宝石晶体材料的需求,本文通过自主研制的晶体生长设备,成功生长了低吸收蓝宝石晶体。该晶体在紫外、可见光、近-中红外波段展现出了良好的透过率,波长250~400 nm的透过率大于83%,波长400~4200 nm的透过率超过85%。在晶体不同区域进行取样表征测试,得到晶体的平均位错密度为253.19 cm^(-2),摇摆曲线对称且峰形尖锐,半峰全宽为14″。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晶体在1064 nm处的光吸收系数均在(23.3~30.4)×10^(-6)cm^(-1),表明晶体内部的杂质元素得到有效控制,晶体光学性能优异,可用于高能激光系统、空间相机镜头等应用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吸收 泡生法 杂质元素 光吸收系数 透过率 位错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