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健全我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思考 被引量:8
1
作者 许远 田大洲 张成刚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3期24-33,共10页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以及人工成本已发生重大变化,但就业总量矛盾依旧、结构性矛盾凸显。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完善我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以及人工成本已发生重大变化,但就业总量矛盾依旧、结构性矛盾凸显。职业技能培训是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改善劳动力供给结构、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完善我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体系,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法律法规,构建高层次协调机制;完善制度体系,提升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整体效能;强化基础保障,优化管理服务技术支持体系。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优化我国终身职业技能培训的组织实施。加强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主体间协同配合;精准分类发力,促进劳动者体面劳动和高质量充分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 就业结构性矛盾 制度建设 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相关标准关系和对接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许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0-27,共8页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教育部门试点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虽然名称都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但二者制度设计、实施范围、功能作用有所不同。文章在分析两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改革进展、评价标准和模式等基础上,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教育部门试点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虽然名称都是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但二者制度设计、实施范围、功能作用有所不同。文章在分析两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改革进展、评价标准和模式等基础上,对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专业教学标准等概念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梳理,并且提出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专业教学标准和其他相关证书课程标准之间的对接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专业教学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就业政策和技能策略——青年高质量充分就业的解决之道 被引量:23
3
作者 许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14,共10页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呈现数字化、绿色化、高效化、复合化的突出特征,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趋于高度复合化。这一时期,做好新技能需求的深度开发,对于促进青年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新...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新质生产力形成的关键时期,呈现数字化、绿色化、高效化、复合化的突出特征,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推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趋于高度复合化。这一时期,做好新技能需求的深度开发,对于促进青年就业具有重要意义。新时代新征程,为深度开发技能人力资源,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可以采取的对策包括:适应新型经济业态,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引导人力资源深度开发;基于人口新常态,适时调整就业和技能开发政策,稳定青年就业大局;应对经济发展变化,健全社会保障和就业服务,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强化职业开发,拓展新发展新赛道,提高人力资源专业化管理水平;对接产业人才需求,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改进职业教育供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青年就业 高质量充分就业 技能人力资源 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与应用探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许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6-26,70,共12页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与应用前景广阔。通过对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定义的辨析和梳理,以及将其和类似的教育信息化产品进行比较,厘清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概念和内涵,指出其应当具备特殊出版物特性、职业教育特点、数字化特征。进而,在回顾... 职业教育数字化教材建设与应用前景广阔。通过对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定义的辨析和梳理,以及将其和类似的教育信息化产品进行比较,厘清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概念和内涵,指出其应当具备特殊出版物特性、职业教育特点、数字化特征。进而,在回顾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发展与演进的基础上,阐述了其应当具备的三个层次功能。在刻画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生态体系应具备的创作、审核、发布(发行)、应用的完整闭环,并涵盖作者服务、读者服务、管理者服务、出版者内部流程和线上编审校服务系统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普惠性标准化的数字教材出版平台,开发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数字化教材产品的工作要点。之后,辨析了其与新型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的不同点与整合创新的意义。梳理总结了此类教材的开发基本原则和主要策略。最后,从内容彰显职教特点、数字资源规范化开发、建立开发流程标准、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提出了标准和规范化的开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数字教材 产品形态 基本功能 开发模式 标准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对就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5
作者 许远 何厚良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97-104,共8页
人工智能技术和“人工智能+”行动将深刻改变就业市场的形势,研判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影响,对于保障和优化就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人工智能+”对未来的就业兼具替代效应和扩大效应,并可能导致就业结构两极分化,总体... 人工智能技术和“人工智能+”行动将深刻改变就业市场的形势,研判人工智能对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影响,对于保障和优化就业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人工智能+”对未来的就业兼具替代效应和扩大效应,并可能导致就业结构两极分化,总体而言对重复性强、模式化程度高的职业替代效应较强,对体现人类智能和人类情感的职业扩大效应更明显。为应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形势,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劳动力保障制度、建立人才培养体系、布局产业集群、以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就业创业,共促高质量发展与高质量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就业 替代效应 扩大效应 极化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教育教材交互学习功能设计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龚雯 周志刚 许远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90,共5页
职业教育教材交互关系有学习者与教材内容的交互、以教材为媒介的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以学习指导活动为主旨的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教材交互功能设计应实现创建更符合职业知识学习的环境、启迪职业兴趣唤起学习欲望和作为职业实践的... 职业教育教材交互关系有学习者与教材内容的交互、以教材为媒介的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以学习指导活动为主旨的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交互。教材交互功能设计应实现创建更符合职业知识学习的环境、启迪职业兴趣唤起学习欲望和作为职业实践的一种方式三个目标。"能做"和"会做"是职业教育教材交互学习方式设计应遵循的主线。在基础知识和职业知识学习中均可采用交互式学习,教材交互功能通过团队学习、学习报告、模拟工作、岗位训练等多种形式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材设计 交互式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新型学徒制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中国实践 被引量:29
7
作者 许远 《职教论坛》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0-120,共11页
学徒制在中外均有很长的历史,利用师带徒的形式,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长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我国,主要存在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管辖的技工院校中,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的这种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被称为... 学徒制在中外均有很长的历史,利用师带徒的形式,培养企业所需的技能人才,是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长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我国,主要存在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所管辖的技工院校中,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的这种技能人才培养模式被称为“企业新型学徒制”(简称为“新型学徒制”)。它是一种基于人类学的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认知学徒制理论、职业能力发展理论、职场学习理论、综合集成理论等发展出来的新的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制度,借鉴了传统学徒制后形成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它主要面向企业员工,特别是新招录和新转岗员工,开展企校结合的培养培训,旨在为本企业培养技能人才。同时,它也为技能人才提供了终身职业技能提升的通道。在对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内涵特征、法律政策、实施成效的梳理,对其运行模式的总结,对参与各方的职责和运行机制分析的基础上,对目前新型学徒制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做了剖析,并提出了建设高质量学徒制的愿景和优化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新型学徒制 技能人才 培养模式 优质学徒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数字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体面劳动——面向新时代的我国数字技能开发策略及展望 被引量:27
8
作者 许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67,共9页
为适应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社会职业分工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标定了97个数字职业。劳动力市场对数字技能的需求随着数字新职业的产生和传统职业的数字化转型迅速增加。通过对数字职业... 为适应我国数字经济的崛起、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社会职业分工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标定了97个数字职业。劳动力市场对数字技能的需求随着数字新职业的产生和传统职业的数字化转型迅速增加。通过对数字职业的标识,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数字经济、数字职业、数字技能之间的逻辑关系,明确各职业对数字技能的新需求,研判变化趋势。下一步,应以《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为指针,将数字技能开发融入职业能力建设体系并付诸实践,通过加强顶层设计,为劳动者数字技能发展提供支撑,开发通用数字技能框架体系,推进职业标准数字化转型,创新开展数字技能提升培训,促进专业教学标准数字化转型,完善职业院校课程和教学体系,深化校企合作,建设智慧校园,组织数字技能职业技能竞赛,让“数字技能”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职业 数字技能 开发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应绿色经济发展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和体面劳动——面向新时代的我国绿色技能开发策略及展望 被引量:10
9
作者 许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6-15,共10页
绿色经济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绿色经济的重组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绿色职业,产生了数量庞大的绿色技能需求。为适应我国绿色经济的崛起、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社会职业分工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 绿色经济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战略,绿色经济的重组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绿色职业,产生了数量庞大的绿色技能需求。为适应我国绿色经济的崛起、产业转型升级带来的社会职业分工的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重新标定了绿色职业。下一步,在可持续发展教育和绿色技能开发的思潮推动下,应将绿色技能开发融入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并付诸实践,开发通用绿色技能框架体系、推进职业标准绿色化转型、分类施策开展绿色技能提升培训、促进专业教学标准绿色化转型,调整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和师资培养方案,促使高效、节能、低污染、循环可利用等发展理念全面得到贯彻,让“绿色技能”成为新时代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素质和专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经济 绿色职业 绿色技能 高质量就业 体面劳动 职业教育与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适应养老产业发展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系统思考 被引量:9
10
作者 许远 杨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9期17-27,共11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是推动养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立足新时代,适应新形势,如何加快培育一支队伍稳定、素质专业、能够满足新时代养老服务需要的养老服...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我国养老服务产业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养老服务技能人才是推动养老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增量。立足新时代,适应新形势,如何加快培育一支队伍稳定、素质专业、能够满足新时代养老服务需要的养老服务技能人才队伍成为重要课题。经研究发现,当前职业(技工)院校的专业设置日益规范化、人才培养定位与目标日益明晰、人才培养模式日趋多元、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日趋显现。目前,养老服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面临人才发展的治理体系出现偏差、供需结构依然失衡且流失量大、课程教学与职业需求适配性仍旧较差等诸多挑战。加强养老服务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应从三方面发力,即以职业能力规划建设为目标,实施养老服务技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养老服务市场需求为内驱,构建养老服务技能人才发展治理体系;以产教深度融合发展为主线,强化养老服务技能人才自我造血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养老产业 养老服务 技能人才 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许远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1-66,共6页
高职院校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缺乏自身特色,形式化、表层化现象严重,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本着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双创带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理念,将"具有开创性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 高职院校现有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缺乏自身特色,形式化、表层化现象严重,有待进一步发展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应本着创新带动创业、创业带动就业、双创带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理念,将"具有开创性的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坚持创新创业与就业结合、与专业结合、与企业结合、与实践结合,打造教育、培育、指导、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质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体系、评价指标体系,加强文化氛围建设和培养制度创新,建设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外部支持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被引量:16
12
作者 许远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52,共8页
目前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政策保障不足、培养目标定位不准、课程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文章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五个方面论述了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 目前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政策保障不足、培养目标定位不准、课程体系不健全、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文章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五个方面论述了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提出技工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充分发挥政府、行业企业、社会组织和校友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工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