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毫亳州)兽医实验室建设现状分析
1
作者 陈战志 《河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9期21-23,共3页
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亳州)是农业农村部2024年批准在安徽省建设的17个“国家级动物疫情测报站”之一,主要职责是承担全市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鉴定、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测报站将从2025年起,承担农业农村部下达的动物疫病监测任务,... 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亳州)是农业农村部2024年批准在安徽省建设的17个“国家级动物疫情测报站”之一,主要职责是承担全市动物疫病的监测、诊断、鉴定、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测报站将从2025年起,承担农业农村部下达的动物疫病监测任务,开展监测结果汇总、分析和报送工作,在发现疑似重大动物疫病、新发动物疫病、外来动物疫病、已消灭动物疫病或者可能对当地造成重大影响的动物疫病时及时按规定报告。测报站实验室在发现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效果评价、重大动物疫情风险评估和预警预报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动物疫情测报站 兽医实验室 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亳州市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
2
作者 陈战志 《河南畜牧兽医》 2025年第13期33-35,共3页
兽医社会化服务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构成部分,是创新兽医服务供给模式的重要实践载体。近年来,亳州市积极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通过目标导向的工作部署和精准施策,在服务体系构建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覆盖不全面、... 兽医社会化服务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关键构成部分,是创新兽医服务供给模式的重要实践载体。近年来,亳州市积极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工作,通过目标导向的工作部署和精准施策,在服务体系构建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存在覆盖不全面、服务不专业、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为此,笔者从加强考核力度、加大政策支持、完善工作机制等方面提出解决办法,不断提高兽医社会化服务水平,助推亳州市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牧业发展 政策支持 服务覆盖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州市动物疫病防控做法与建议
3
作者 刘善斋 孙亮 王伟伟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4年第9期123-123,共1页
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坚持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完善兽医实验室体系建设,扎实抓好基础免疫、生物制品供应和技术培训等工作,确保了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了正常运转和工作连续性、确保了全市未发... 亳州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坚持以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强化重大动物疫病监测,完善兽医实验室体系建设,扎实抓好基础免疫、生物制品供应和技术培训等工作,确保了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确保了正常运转和工作连续性、确保了全市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保障了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维护了公共卫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动物疫情 疫病防控 亳州市 动物疫病预防 动物疫病监测 公共卫生安全 兽医实验室 畜牧业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亳州市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进展与做法 被引量:1
4
作者 孙亮 吴雪 +3 位作者 王小龙 王伟伟 张俊侠 刘善斋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15期176-178,共3页
亳州市是畜牧大市,随着规模化养殖水平的提高,养殖废弃物逐年增长,全市每年畜禽粪污产生量约460万t。虽然处理后的畜禽废弃物是优质肥源,但未经处理的畜禽废弃物,被当作“废水”“废物”处理,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造成资源与利... 亳州市是畜牧大市,随着规模化养殖水平的提高,养殖废弃物逐年增长,全市每年畜禽粪污产生量约460万t。虽然处理后的畜禽废弃物是优质肥源,但未经处理的畜禽废弃物,被当作“废水”“废物”处理,成为农村环境治理的一大难题,造成资源与利用没有很好地“熔合”在一起,形成“花钱浪费资源”困境。自2019年以来,亳州市农业农村局整合畜牧、农技、农发等多部门资源优势,发挥“1+1+1>3”的效应,在全市全区域实行畜禽肥水还田,摸索出“整合资源、就近还田、量化指标、加强监测”的农牧结合、种养循环的有效路径,实现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与化肥减量、农作物增产增效、土壤肥力提升以及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有机结合。在推进畜禽肥水还田过程中,创立了“三合一工程”工作机制,采取了“宣传发动、示范带动、行政推动”工作方式,形成了“群众可接受、财力能承受、技术可复制”工作局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粪污 资源化利用 做法与成效 亳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北地区肉牛繁殖疾病调查与分析
5
作者 欧阳少芬 刘洪瑜 +2 位作者 刘善斋 张运海 刘亚 《中国牛业科学》 2020年第5期37-39,共3页
[目的]旨在研究皖北地区肉牛能繁母牛繁殖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走访,并结合调查问卷,对皖北地区的22个母牛繁育场的3088头母牛的繁殖疾病发病情况及病因进行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皖北地区母牛繁殖疾病以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最高(5.9... [目的]旨在研究皖北地区肉牛能繁母牛繁殖疾病的发生情况。[方法]通过走访,并结合调查问卷,对皖北地区的22个母牛繁育场的3088头母牛的繁殖疾病发病情况及病因进行调查。[结果]结果显示:皖北地区母牛繁殖疾病以胎衣不下的发病率最高(5.99%)、其次是子宫内膜炎(5.44%)、难产(3.92%)、流产(2.75%)、子宫积脓(1.45%)、阴道脱出(1.33%)、卵巢囊肿分别(1.39%)、持久黄体(1.52%)。[结论]繁育场的饲养管理技术影响母牛繁殖疾病的发病率,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对应的改进意见,以期为安徽省的能繁母牛的扩拦增量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地区 能繁母牛 繁殖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