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可溶性Axl受体酪氨酸激酶在老年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短期预后中的价值
1
作者 马同亮 韩若东 +1 位作者 黄羽 朱德才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2-266,共5页
目的 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血清可溶性Axl受体酪氨酸激酶(sAxlTK)水平在评估短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ADHF患者238例,根据随访90 d内复合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预... 目的 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血清可溶性Axl受体酪氨酸激酶(sAxlTK)水平在评估短期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10月1日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ADHF患者238例,根据随访90 d内复合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45例和预后良好组193例。又根据血清sAxlTK最佳截断值分为高水平组80例和低水平组158例。检测血清sAxlTK、肌钙蛋白I(cTnI)和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结果 预后不良组血清sAxlTK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43.89(33.95,51.44)μg/L vs 23.89(18.73,33.92)μg/L,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TnI和sAxlTK是ADHF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22,95%CI:1.035~3.568,P=0.039;OR=1.021,95%CI:1.008~1.034,P=0.001)。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AxlTK、cTnI和NT-proBNP联合预测短期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为0.836(95%CI:0.778~0.895)。高水平组90 d内复合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水平组(45.0%vs 5.7%,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高水平组复合事件累积发生率较低水平组更高(χ^(2)=66.991,P_(log rank)<0.01)。高水平组总生存率较低水平组更低,生存预后更差(χ^(2)=16.899,P_(log rank)<0.01)。结论 老年ADHF患者入院时高血清sAxlTK水平与短期预后不良高风险有关。血清sAxlTK有希望成为短期预后不良早期预测的有用工具,且其与cTnI、NT-proBNP联合使用可进一步提高预后预测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Axl受体酪氨酸激酶 预后 预测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Drp-1、TRPM7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0
2
作者 肖晗 汤其强 +1 位作者 刘磊磊 韩若东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719-723,共5页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Drp-1、TRPM7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高低剂量丹参酮ⅡA预处理大鼠,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后开始监测缺血区大脑中动脉脑血流变化直到再灌注24 h,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 目的探讨丹参酮Ⅱ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细胞凋亡、Drp-1、TRPM7表达的影响。方法分别用高低剂量丹参酮ⅡA预处理大鼠,制备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2 h后开始监测缺血区大脑中动脉脑血流变化直到再灌注24 h,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2,3,5-triphenyl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法检测脑梗死体积,原位末端标记(in situ nick-end labeling,TUNEL)检测神经元凋亡,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发动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蛋白7(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7,TRPM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丹参酮ⅡA高低剂量组能明显抑制缺血区脑组织Drp-1及TRPM7蛋白表达(P<0.05),减少凋亡细胞数(P<0.05),缩小脑梗死体积(P<0.05)。缺血2 h后再灌注24 h,I/R组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区血流量下降为31.80%±2.49%,与I/R组比较,I/R+Tan1组及I/R+Tan2组血流量分别为(54.8%±3.27%)、(58.8%±3.03%),P<0.05,但丹参酮ⅡA高低剂量组两者之间的脑梗死体积、TUNEL阳性细胞数、对脑血流量的改善无差异性(P>0.05)。结论丹参酮ⅡA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元凋亡及线粒体裂解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缺血区脑血流量,减少Drp-1、TRPM7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IIA 再灌注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