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的干预策略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知识水平、心理需要、自我效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莉娟 刘倩茹 +2 位作者 马婷婷 仇伟伟 张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56-159,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的干预策略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液透析知识水平、心理需要、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MHD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 目的探讨基于自我决定理论(SDT)的干预策略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液透析知识水平、心理需要、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安徽省亳州市中医院收治的MHD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SDT的干预策略。观察两组干预前后血液透析知识水平、心理需要满足程度及运动自我效能水平。结果干预前,两组血液透析知识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血液透析知识水平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基本心理需要满足量表(BPNS)、自我运动效能(ESE)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BPNS、ESE量表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SDT的干预策略能够提高患者血液透析知识水平,更好地满足MHD患者心理需要,并可改善其运动自我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决定理论 血液透析 心理需要 自我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递增式抗阻运动训练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平台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41
2
作者 刘芳 吴邯 +1 位作者 张莹莹 程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期162-165,181,共5页
目的探讨递增式抗阻运动训练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平台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慢性肾衰竭MHD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递增式抗阻运动训练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平台在慢性肾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100例慢性肾衰竭MHD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递增式抗阻运动训练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平台干预。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时,检测并比较两组心肺耐力和疲乏状况。使用自制知识问卷评估比较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使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和慢性肾脏病患者自我管理量表评估比较两组自我效能和自我管理能力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时,两组最大摄氧量、代谢当量和疲劳量表14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疾病知识、服药知识、饮食知识、相关行为知识等各个维度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GSES评分和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递增式抗阻运动训练联合微信健康教育平台更有利于改善慢性肾衰竭MHD患者的心肺耐力和疲劳情况,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维持性血液透析 递增式抗阻运动训练 微信健康教育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CCP原则结合运动疗法的康复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薛文静 吴邯 +1 位作者 刘芳 程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33期151-154,共4页
目的 探讨研究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则结合运动疗法的康复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 目的 探讨研究基于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CCP)原则结合运动疗法的康复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在透析期间采用基于HACCP原则的运动疗法及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在透析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于干预前后分别收集比较两组残余肾功能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同时收集治疗干预期间患者透析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肌酐(Cre)水平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CCr清除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两组生理状况、心理状况、管理行为、限制行为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干预期间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基于HACCP原则结合运动疗法的康复护理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其能在有效改善患者残余肾功能指标的同时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透析相关不良反应,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疾病认知,在护理实践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运动疗法 康复护理 维持性血液透析 护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2
4
作者 张利红 吴邯 +1 位作者 刘芳 程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3期100-103,共4页
目的 分析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透析期间患者高血压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组、未... 目的 分析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安徽省亳州市人民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行血液透析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透析期间患者高血压发生情况将其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统计两组临床资料,分析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结果 纳入的100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血液透析期间并发高血压76例,占76.00%。发生组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患者占比多于未发生组,血清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磷(P)水平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EPO使用、CRP、Hcy、P产生过多是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危险因素(OR> 1,P <0.05)。结论 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高血压发生风险较高,EPO使用、血清CRP、Hcy、P产生过多是终末期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并发高血压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血液透析 高血压 促红细胞生成素 C反应蛋白 同型半胱氨酸 血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老年营养风险指数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汪炜 石瑞 +9 位作者 李秀勇 白友为 刘智 梁绍钦 陈雷 唐晓飞 李激 郭玉文 袁亮 王德光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23年第2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2020年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等29家透...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eriatric nutritional risk index,GNRI)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纳入2019~2020年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等29家透析中心2678例MHD患者,收集相关人口学特征、原发病、实验室检查等资料,其中依据白蛋白、身高、体质量等计算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值,根据老年营养风险指数值分为高营养风险组(GNRI<82),中营养风险组(82≤GNRI<92),低营养风险组(92≤GNRI≤98),无营养风险组(GNRI>98),单因素方差分析4组间临床指标的差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老年营养风险指数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MHD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的占40.3%(1084/2687),高、中、低营养风险占比分别为3.0%、13.5%和23.7%;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年龄(r=-0.101,P<0.001)、超敏C反应蛋白(r=-0.195,P=0.002)与GNRI呈负相关,血红蛋白(r=0.266,P<0.001)、肌酐(r=0.225,P<0.001)、三酰甘油(r=0.147,P<0.001)、低密度脂蛋白(r=0.089,P<0.001)、胆固醇(r=0.060,P=0.002)、血镁(r=0.113,P<0.001)、血磷(r=0.127,P<0.001)、甲状旁腺激素(r=0.051,P=0.008)与GNRI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MHD患者GNRI与血清肌酐(β=0.070,P<0.001)、三酰甘油(β=0.070,P<0.001)、低密度脂蛋白(β=0.034,P=0.009)独立相关。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风险比例高,老年营养风险指数是反映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态的有用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营养风险指数 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角度的探讨 被引量:9
6
作者 吴邯 刘芳 +1 位作者 程丽 张莹莹 《安徽医学》 2017年第6期788-79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进针角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 目的探讨不同进针角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穿刺点渗血、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内瘘穿刺针尖与皮肤呈35~40°,对照组为20°。对比两组患者半年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疼痛、透析时内瘘穿刺点渗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95.62%)高于对照组(90.45%),穿刺点渗血发生率(12.88%)低于对照组(17.81%),疼痛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8.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5~40°角进针穿刺动静脉内瘘,可增加内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点处渗血、减轻患者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 穿刺角度 渗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