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R3C2基因变异致新生儿假性醛固酮减少症1例报道
1
作者 李俊鹤 张瑞 +1 位作者 刘庆旭 随素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34-938,共5页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pseudohypoaldosteronism typeⅠ,PHAⅠ)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由醛固酮受体缺乏、醛固酮与其受体结合减少或完全不能结合而引起,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出现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伴有脱水、呕吐、...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pseudohypoaldosteronism typeⅠ,PHAⅠ)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主要由醛固酮受体缺乏、醛固酮与其受体结合减少或完全不能结合而引起,表现为新生儿时期出现低钠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伴有脱水、呕吐、体质量下降,甚至休克等。该病分为盐皮质激素受体突变的肾型PHAⅠ和上皮钠通道3个亚单位(α、β或γ)中任何一个突变的多脏器型PHAⅠ。肾型PHAⅠ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醛固酮受体突变引起,伴有孤立的肾性失盐综合征,与多脏器型相比,临床症状较轻,且随着年龄增加,症状可改善。但不同患儿根据其失盐程度,症状有所差异,如未及时治疗,可能因反复脱水导致休克,甚至因高钾导致心脏骤停。目前研究发现人类盐皮质激素受体由NR3C2基因编码,位于4q31.1与4q31.2区域之间。该文报告1例新发NR3C2基因(4q31.22)变异所致的肾型PHAⅠ患儿,胎儿期检测出染色体异常,且在生后表现出高血压、高血钾和低钠血症,伴随血浆醛固酮水平显著升高(>2 000 pg/mL)。全基因染色体检测显示患儿存在NR3C2基因4q31.22区域微缺失,确诊为肾型PHAⅠ。口服浓氯化钠后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1个月后病情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假性醛固酮减少症Ⅰ型 NR3C2基因 高钾血症 低钠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组学联合CT特征鉴别儿童支原体与非支原体肺炎 被引量:9
2
作者 王超 徐鹏 +2 位作者 黄国强 邱晓晖 刘艺超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59,共5页
目的观察影像组学联合CT特征鉴别儿童支原体肺炎(MP)与非M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53例肺炎患儿,根据支原体RNA检测结果分为MP组(n=101)与非MP组(n=52);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07,含71例MP、36例非MP)和验证集(n=46,含30例MP、16例非... 目的观察影像组学联合CT特征鉴别儿童支原体肺炎(MP)与非MP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153例肺炎患儿,根据支原体RNA检测结果分为MP组(n=101)与非MP组(n=52);按7∶3比例分为训练集(n=107,含71例MP、36例非MP)和验证集(n=46,含30例MP、16例非MP)。比较2组CT表现,以F test算法基于训练集数据筛选6个最佳CT征象,以逻辑回归(LR)方法构建CT模型。基于训练集提取及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分别以LR、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RF)、线性判别分析(LDA)及随机梯度下降法(SGD)分类器构建机器学习(ML)模型;基于最佳CT征象及影像组学特征构建CT-ML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鉴别MP与非MP的效能。结果病变累及右肺上、中、下叶,支气管壁增厚、树芽征及边缘回缩征为最佳CT征象,以之构建的CTLR在验证集的AUC为0.710。验证集中,ML_(LR)、ML_(SVM)、ML_(RF)、ML_(LDA)及ML_(SGD)的AUC分别为0.715、0.663、0.623、0.706及0.494,ML_(LR)为效能最优影像组学模型。CT-ML_(LR)、CT-ML_(SVM)、CT-ML_(RF)、CT-ML_(LDA)及CT-ML_(SGD)在验证集的AUC分别为0.813、0.823、0.649、0.796及0.665,CT-ML_(SVM)为效能最优CT-ML模型。训练集中,CT-ML_(SVM)的AUC(0.840)高于CTLR及ML_(LR)(AUC=0.713、0.740,P均<0.05);验证集中CTLR、ML_(LR)及CT-ML_(SVM)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UC=0.710、0.715及0.823,P均>0.05)。结论影像组学联合CT特征能有效鉴别儿童MP与非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支原体肺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