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酿酒特色食品生物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与实践
被引量:1
- 1
-
-
作者
蒲顺昌
郭慧
刘西岭
-
机构
亳州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0期238-241,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项目(sjjd043
2016tszy056)
-
文摘
分析了酿酒特色食品生物技术专业的建设情况与人才培养目标,介绍了其基于广泛调研、精准定位的培养方案修订过程,并将其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定位为"六位一体"的专业能力培养体系、企业参与的实践教学体系、产品为载体的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高效的顶岗实习监控机制。总结了酿酒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内容,包括专业特色课程体系构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建设。最后介绍了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效果,主要是践行学校办学定位,培养了一批具有高素质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使学生受益良多,企业评价较高,承担行业、企业相关人员的培训。
-
关键词
酿酒特色
食品生物技术
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
Keywords
Brewing features
Food Biotechnology
Work-integrated learning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alent training mode A
-
分类号
S-01
[农业科学]
-
-
题名芍药同源异用理论依据和研究策略
被引量:6
- 2
-
-
作者
李金洋
张月月
王君明
崔瑛
-
机构
河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
亳州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河南中医药大学呼吸疾病诊疗与新药研发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
-
出处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803-805,共3页
-
基金
河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015XCXRC01)
亳州学院2017年度院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BYZ2017C01)
-
文摘
同源的芍药,不同的产地、加工等因素,却形成了两个不同应用的中药,即白芍和赤芍。然而,迄今为止,芍药同源异用的科学内涵依然未知。本文对芍药同源异用的历史追溯、考究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研究策略:(1)应进一步从化学、药效、药动、生物机制等差异分析层面开展水煮去皮前后芍药同源异用的机制研究;(2)从不同产地、野生和栽培不同生长方式的差异分析探讨芍药同源异用的机制研究;(3)进一步研究以明确中医药古籍经典方剂中的芍药品种。本文有望为促进白芍、赤芍的同源异用的现代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思路启发。
-
关键词
白芍
赤芍
同源异用
科学内涵
理论依据
研究策略
-
Keywords
Paeoniae radix alba
Paeoniae radix rubra
homologous dissimilarity
scientific connotation
theoretical basis
research strategy
-
分类号
R281
[医药卫生—中药学]
-
-
题名内蒙古布氏田鼠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魏磊
赵素华
胡奕
王承民
何宏轩
-
机构
亳州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宿州职业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和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
-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18-824,共7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重点项目(gxbj ZD2016108)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KJ2012Z406)
+1 种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2007BC109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01806)
-
文摘
以MHCⅡ类基因第二外显子为分子标记,利用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法和序列分析法对8个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地理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8个布氏田鼠地理种群的MHCⅡ类基因第二外显子酶切共检测到6个等位基因,定义21种单倍型,其中有3个单倍型为不同区域种群共享,经卡方检验,6个酶切多态性位点上基因型频率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序列分析显示,在261bp的核苷酸序列中,有57个变异位点,单倍型多样性为0.7465~0.8733、核苷酸多样性为0.00606~0.01655。谱系分析得到3个稳定的分支:锡林浩特、二连浩特、东乌珠穆沁旗和西乌珠穆沁旗4个种群形成一个单元分歧的进化分支(A区域),新巴尔虎左旗、陈巴尔虎旗和新巴尔虎右旗3个种群成一个单元分歧的进化分支(B区域),而位于浑善达克沙漠南部的正镶白旗种群形成一个独立单元分歧的进化分支(C区域),分别与采集的地理种群相吻合。AMOVA分析结果表明,区域类群间的遗传变异占总变异比率的64.08%,区域内种群间占7.78%,种群内占28.14%。除正镶白旗种群外,布氏田鼠种群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区域类群之间和种群内。
-
关键词
布氏田鼠
MHCⅡ类基因
遗传多样性
-
Keywords
Lasiopodomys brandtii
MHC classⅡ gene
genetic diversity
-
分类号
Q953
[生物学—动物学]
-
-
题名聚碳酸酯基荧光复合塑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 4
-
-
作者
曹帅
-
机构
亳州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
出处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9-122,共4页
-
基金
安徽省优秀青年人才基金重点项目(2013SQRL128ZD)
安徽省质量工程项目(2014ZJJH051)
-
文摘
采用高温熔融混合和高温模压的方法,以聚碳酸酯和稀土荧光材料为原料,制备出不同厚度(0.5、1.0、和1.5 mm)的荧光复合塑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分光光度计和荧光光谱分析系统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了测试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稀土荧光材料在聚碳酸酯中均匀分散;荧光复合塑料的激发与发射光谱强度与其厚度成正比关系,在1.5 mm厚度时最大,光谱的形状没有随着厚度的改变而改变;荧光复合塑料在激发光不同功率(600、850、1 100、1 350和1 600 mW)的激发下,其发光强度与激发光功率成正比关系,荧光转换效率与激发光功率成反比关系,对于给定厚度和浓度的荧光复合塑料,其所制备的白光LED的光通量与激发光功率满足线性关系,φ光通量=0.226·P激发光+23.08,表明荧光复合塑料是一种适合于白光发光二极管(LED)应用的材料。
-
关键词
荧光复合塑料
白光发光二极管
光通量
厚度
-
Keywords
Fluorescent Composite Plastic
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
Luminous Flux
Thickness
-
分类号
TQ320.7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
-
题名内蒙古地区不同地理种群布氏田鼠遗传分化研究
- 5
-
-
作者
魏文天
王玉民
何宏轩
魏磊
-
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亳州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生态和保护生物学院重点实验室/国家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中心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16期220-223,225,共5页
-
基金
安徽省高校学科(专业)拔尖人才学术资助重点项目基金(gxbj ZD2016108)
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基金(KJ2012Z40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基金(9732007BC109103)
-
文摘
[目的]探讨布氏田鼠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方法]以MHCⅡ类基因第二外显子为分子标记进行序列分析和基因分型。结果:获得了内蒙古8个布氏田鼠地理种群460个样品的MHCⅡ类基因第二外显子基因的261 bp核苷酸序列,经单倍型分选后,共定义了21个单倍型,其中有3个单倍型为不同区域种群所共享,其余19个单倍型均为各区域种群所特有。单倍型网络进化关系分析显示,8个布氏田鼠地理种群形成3个稳定的进化支,分别与采集的地理种群相吻合:同一地理种群内单倍型之间遗传差异小,而不同地理来源的单倍型之间存在较大区别。AMOVA分析显示,遗传变异主要发生在区域类群间。对基因流和遗传分化系数、种群遗传距离和遗传相似度分析表明,布氏田鼠种群出现了一定的遗传分化,正镶白旗种群因浑善达克沙漠的阻碍而分化最明显。Mentel检测揭示布氏田鼠的遗传分化与地理距离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栖息地的复杂地形和气候变化可能是影响布氏田鼠群体间遗传分化的主要因素,而种群间距离隔离对于布氏田鼠的遗传分化作用不明显。
-
关键词
布氏田鼠
地理种群
MHCⅡ类基因
遗传分化
内蒙古
-
Keywords
Lasiopodomys brandtii
geo-populations
MHC Class Ⅱ gen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Inner Mongolia
-
分类号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