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O_x薄膜的结构与声学特性研究
1
作者 周凤梅 李哲 +3 位作者 WASA Kiyotaka 范理 张淑仪 水修基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8-921,925,共5页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不同条件、不同基片上制备氧化碲(TeOx)薄膜,并通过X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制备的TeOx薄膜的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研制了TeOx/36°YX-LiTaO3结构的Love波器件,对Love波器件的... 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技术在不同条件、不同基片上制备氧化碲(TeOx)薄膜,并通过X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制备的TeOx薄膜的结构和成分进行了分析。研制了TeOx/36°YX-LiTaO3结构的Love波器件,对Love波器件的延时温度系数(TCD)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36°YX-LiTaO3基片上制作的水平切变声波器件的延时温度系数相比,Love波器件的延时温度系数因TeOx薄膜的沉积而减小,故TeOx薄膜的延时温度系数为负值,其变化量取决于TeOx薄膜的制备条件和薄膜厚度。因此,TeOx/36°YX-LiTaO3结构Love波器件的延时温度系数可通过选择TeOx薄膜的制备条件和膜厚进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Ox薄膜 Love波器件 延时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样机的摩托赛车发动机动力学性能仿真技术 被引量:9
2
作者 汪中厚 梁景兵 +1 位作者 高源 久保爱三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0-154,共5页
基于虚拟样机的机械动力学性能仿真技术是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的重要核心技术之一。介绍了利用PTC公司的Pro/E与Pro/MECHANICA软件,能够模拟机器实际工作状态时的运动和动力学特征的摩托赛车发动机虚拟样机的几何及物理建模的方法。介绍... 基于虚拟样机的机械动力学性能仿真技术是现代机械设计与制造的重要核心技术之一。介绍了利用PTC公司的Pro/E与Pro/MECHANICA软件,能够模拟机器实际工作状态时的运动和动力学特征的摩托赛车发动机虚拟样机的几何及物理建模的方法。介绍了应用有限元法,可使该虚拟样机输出模拟工作状态时所产生的动力学特性,如时变动反力,整机与其零部件的模态特性,振动大小等例子。该方法的优点是以动态的、直观的方法使设计人员了解整机与其零部件的动态特性,并及时发现问题与薄弱环节,改善设计,以确保整机良好的动态特性。还特别介绍了该方法在作者建立的摩托赛车发动机虚拟样机系统等方面的应用。该摩托赛车发动机虚拟样机系统可以进行发动机机构的运动、动力学仿真,可以获得活塞、曲轴上受到的时历动态变载荷。该虚拟样机系统不仅可以对活塞、曲轴与连杆等零件进行考虑到气缸爆炸力、热、惯性力藕合作用时的精确应力应变仿真、还可以对曲轴进行考虑到气缸爆炸力、惯性力作用下的时历响应与频域响应振动仿真。本仿真系统阐明了发动机曲轴振动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降低振动的曲轴设计新方法。应用了该法后,使某新型曲轴的轴径减小了5 mm,并成功通过试车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样机 摩托赛车 发动机 动力学 PRO/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CC/L12共格高熵高温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姚宏伟 卢一平 +2 位作者 曹志强 王同敏 李廷举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7041-17046,共6页
高温合金是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的高端装备核心热部件的关键材料。多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微合金化和先进制造工艺等方法,不断提升传统高温合金的性能,但由于受到合金主元的熔点限制,当前先进高温合金的性能已接近其极限。自2004年以来,... 高温合金是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的高端装备核心热部件的关键材料。多年来,研究人员通过微合金化和先进制造工艺等方法,不断提升传统高温合金的性能,但由于受到合金主元的熔点限制,当前先进高温合金的性能已接近其极限。自2004年以来,高熵合金作为一种新型的合金体系表现出优异的综合性能,得到了广泛关注。高熵合金包含多种主元,在性能上的鸡尾酒效应可以融合各个主元的特点,突破了单一主元对合金性能的限制。随着对材料性能需求的不断提高,高熵合金也不仅限于单相固溶体,近年来也开发了大量第二相强化的高熵合金。其中,高熵高温合金结合了高熵合金多主元设计思想和传统高温合金共格析出的结构特点,表现出稳定的FCC/L12相结构和优异的高温性能,为新型高温结构材料的开发提供了希望。然而,高熵高温合金的相形成规律缺乏可靠的理论,强化和变形机理缺乏系统研究。此外,高温材料在环境中的表面稳定性是在工程应用中衡量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而相关研究较少。近年来,研究人员基于已有的合金设计经验和计算机模拟方法,开发了一系列高熵高温合金,通过添加多种合金化元素不断提高材料的高温性能,研究了L12相的析出形貌和热稳定性、FCC/L12间的晶格错配度等对高温强度、蠕变性能的影响,并且对一些综合性能优异的高熵高温合金进行了高温氧化和热腐蚀测试,推进了高温高熵合金的工业化应用。本文归纳了高熵高温合金的研究进展,分别对相形成规律、力学性能、高温氧化和热腐蚀等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变形机制、氧化和热腐蚀机理,指明了未来高熵高温合金的发展方向,以期为高熵高温合金的研发和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熵高温合金 FCC/L1 2共格析出 高温蠕变 抗氧化性能 高温热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消毒副产物及其前体物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李悦宁 贺凯 +3 位作者 王婷 赵博 越后信哉 林应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820-1830,共11页
饮用水消毒是保证饮水安全的最重要措施,但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日本在消毒副产物领域已开展了多年的深入研究.本文对日本在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含量及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与饮水水... 饮用水消毒是保证饮水安全的最重要措施,但是,消毒过程中产生的消毒副产物对人体健康存在潜在危害.日本在消毒副产物领域已开展了多年的深入研究.本文对日本在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含量及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与饮水水质标准和前体物控制政策和技术方面的前沿情况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未来可能需要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消毒副产物 前体物 控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小波包变换提取眼电信号警觉度特征的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高春芳 吕宝粮 马家昕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41-648,共8页
警觉度是指人集中注意力执行某项任务时所表现出的灵敏程度。为保证生产安全,很多岗位需要对工作人员的警觉度进行估计和预测,如高铁司机和危险品运输司机等。基于脑电和眼电等生理信号的警觉度估计与预测是警觉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警觉度是指人集中注意力执行某项任务时所表现出的灵敏程度。为保证生产安全,很多岗位需要对工作人员的警觉度进行估计和预测,如高铁司机和危险品运输司机等。基于脑电和眼电等生理信号的警觉度估计与预测是警觉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如何提取眼电信号中的警觉度特征是该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本研究应用小波包变换方法从水平眼电中提取不同频段能量的比值,以期找出高相关度的警觉度特征。探讨了水平眼电中16种不同的低高频分段的能量比特征,对特征分别进行了移动平均和线性动力系统去噪处理。实验表明,分段为(0~1.50 Hz)/(1.50~31.25 Hz)的能量比值与警觉度的相关系数最高。35组实验的相关系数平均值为0.742,标准差为0.151,比已有的慢速眼动、快速眼动以及眨眼等11种特征中最好特征的相关系数平均值提高了5.55%,标准差降低了6.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电信号 警觉度 警觉度特征 小波包变换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谯楼遗址不同年代青砖等温吸湿特性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永辉 蔡宜可 +1 位作者 谢华荣 张杰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27-333,共7页
为研究不同年代青砖的等温吸湿特性差异对历史建筑中冻融、酥碱及微生物繁殖等与水分相关劣化现象的影响,使用恒温条件下配置的饱和盐水溶液控制相对湿度恒定,测定了温州谯楼遗址中分别于唐末五代、元末明初、20世纪70年代和现代生产的... 为研究不同年代青砖的等温吸湿特性差异对历史建筑中冻融、酥碱及微生物繁殖等与水分相关劣化现象的影响,使用恒温条件下配置的饱和盐水溶液控制相对湿度恒定,测定了温州谯楼遗址中分别于唐末五代、元末明初、20世纪70年代和现代生产的4类青砖的等温吸湿曲线,比较了不同年代青砖的等温吸湿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为11%~97%的条件下,4类青砖平衡吸湿量的平均值变化范围分别为2.2~10.5、8.3~77.5、2.3~19.3和1.0~3.7 g/kg,其中元末明初青砖的等温吸湿能力最大,然后依次为20世纪70年代、唐末五代,现代青砖最小.在环境相对湿度变动下,元末明初青砖的含湿量波动也远大于其他3类青砖.实验结果为历史建筑砖体的热湿耦合及劣化机制研究提供了数据参考,也为中国砖构历史建筑保护工作的改进提供了更充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产保护 建筑物理 热湿耦合 等温吸湿曲线 青砖 温州谯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芯直径变形分析法及其在松科2井深部地应力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杨跃辉 孙东生 +2 位作者 郑秀华 林为人 李阿伟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106-3113,共8页
介绍岩芯直径变形分析法(diametrical core deformation analysis,DCDA)的基本原理、基于激光测距仪的岩芯直径测试仪器和测试流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松科2井6645~6846m深部地应力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应力释放后的岩芯直径曲线均为正弦波... 介绍岩芯直径变形分析法(diametrical core deformation analysis,DCDA)的基本原理、基于激光测距仪的岩芯直径测试仪器和测试流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松科2井6645~6846m深部地应力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应力释放后的岩芯直径曲线均为正弦波型,呈π周期变化,且椭圆长轴和短轴近于正交,测试结果符合DCDA法理论结果,可反映原位地应力信息。岩芯截面椭圆长轴方向即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结合岩芯黏滞剩磁定向结果,确定松科2井6645~6845m深度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72°~83°;利用试验获取的岩芯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确定松科2井6645m水平主应力差约35MPa,6845~6846m水平主应力差约55MPa,与非弹性应变恢复法确定的结果吻合较好。DCDA地应力测试方法在松科2井6645~6846m的成功应用,为深部地应力信息的获取提供了新途径,特别是在超深或高温钻孔和地层较破碎的复杂地质条件下,应力解除法、水压致裂法等难以实施时,DCDA方法仍可获得较可靠的地应力数据。DCDA方法不受钻孔的深度和温度环境限制,只需要近均质且各向同性的圆柱岩芯,不需对岩芯进行切磨加工,有利于深部宝贵岩芯的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力释放 岩芯直径 地应力 松科2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