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输入模型CT灌注成像在肺结节经皮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成伟 颜林军 +5 位作者 李长云 李晓燕 张乐 杨卓 蒋博民 赵立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 分析双输入模型CT灌注成像(dual-input body CT perfusion imaging,DI-CTP)在肺结节经皮CT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4例接受DI-CTP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I-CTP引导肺结节穿刺阳性率及病理诊断准... 目的 分析双输入模型CT灌注成像(dual-input body CT perfusion imaging,DI-CTP)在肺结节经皮CT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94例接受DI-CTP引导经皮穿刺活检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DI-CTP引导肺结节穿刺阳性率及病理诊断准确率,比较DI-CTP引导穿刺活检与肺动脉灌注指数(PI)对肺结节的诊断效能。结果 94例患者中,良性结节30例,恶性结节(周围型肺癌)64例。DI-CTP引导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准确率为89.36%(84/94),穿刺活检阳性率为96.80%(91/94);DI-CTP引导穿刺活检诊断肺结节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均高于P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3、4.02,均P<0.01)。结论 DI-CTP灌注伪彩图及定量参数分析为肺结节穿刺活检提供了直观影像学依据,提高了肺结节穿刺活检阳性率、病理诊断准确性及鉴别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体层摄影术 肺结节 经皮活检术 CT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抑制剂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法 被引量:29
2
作者 陈泓志 梁伟林 +1 位作者 顾瞻 张慧卿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9期1386-1390,1399,共6页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PD-L1)抑制剂可引发与既往治疗手段不同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及药性理论的相关知识,尝试对PD-1/PD-L1抑制剂进行中药化性能分析,认为PD-1/PD-L1抑制剂的药物性能属辛温之品,趋向升浮...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及其配体(PD-1/PD-L1)抑制剂可引发与既往治疗手段不同的免疫相关不良反应。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及药性理论的相关知识,尝试对PD-1/PD-L1抑制剂进行中药化性能分析,认为PD-1/PD-L1抑制剂的药物性能属辛温之品,趋向升浮,归于肺、脾、胃经,其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的主要病因为"免疫药毒",主要病机为风邪兼杂湿邪与热毒合阻于肌肤,脾胃虚弱以及气血亏虚,并提出了相应的治法,以期对免疫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治疗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病因分析 病机分析 中药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前外周血炎性标志物对EGFR突变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价值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许静 马希雅 +5 位作者 高红军 杨绍兴 秦海峰 王红 梁伟林 刘晓晴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95-400,共6页
目的:探讨治疗前外周血炎性标志物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预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目的:探讨治疗前外周血炎性标志物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中的预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142例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to-lymphocyte ratio,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ymphocyte-to-monocyte ratio,LMR)的最佳临界值,应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各变量的预测价值。结果:NLR、PLR、SII和LMR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2.60、167.32、687.39和3.13。根据最佳临界值分别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值组和低值组,高NLR、PLR和SII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及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均显著低于低值组中相应值,高LMR组mPFS及mOS较低LMR组延长。结论:治疗前升高的NLR、PLR、SII和降低的LMR可能与接受靶向治疗的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不良预后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 炎性标志物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