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糊分类关联规则的支持向量机分类器生成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崔建 李强 刘勇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48-1350,1366,共4页
为提高数据库分类系统的分类精度,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方法。首先,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数据库中的连续属性进行离散化;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关联算法挖掘分类关联规则;最后,通过计算规则和模式之间的兼容性指标来构造特... 为提高数据库分类系统的分类精度,提出一种新的分类方法。首先,利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对数据库中的连续属性进行离散化;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改进的模糊关联算法挖掘分类关联规则;最后,通过计算规则和模式之间的兼容性指标来构造特征向量,构建支持向量机的分类器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分类识别能力和分类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支持向量机 模糊关联规则 分类系统 离散化 模糊C-均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多谱线二维辐射温度场重建算法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福才 孙晓刚 +1 位作者 邢键 安建民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9-43,共5页
对于2 000 K以上的温度场,采用热像仪对温度场进行检测时,由于热像仪存在饱和问题,所以采用热像仪重建温度场这种测量的方法已不再适用。利用多组光学探头通过光纤远传,实现多光谱多通道数据的测量。在无需预先假设发射率与波长之间的... 对于2 000 K以上的温度场,采用热像仪对温度场进行检测时,由于热像仪存在饱和问题,所以采用热像仪重建温度场这种测量的方法已不再适用。利用多组光学探头通过光纤远传,实现多光谱多通道数据的测量。在无需预先假设发射率与波长之间的模型关系基础上,通过迭代算法获得表面某些点的真温。通过布置成十字测温结构的多光谱方法实现涡轮增压锅炉多点温度的测量,构建了整个高温温度场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该方法用来测量高炉温度场分布可行、预测误差较小,可以为高温温度场的分析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场 真温 多光谱 十字测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沉积方式SiO_2薄膜的自然时效特性(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姜玉刚 刘小利 +6 位作者 刘华松 王利栓 李士达 陈丹 刘丹丹 姜承慧 季一勤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66-271,共6页
SiO_2薄膜是光学薄膜领域内常用的重要低折射率材料之一。文中采用不同沉积技术在Si基底上制备了SiO_2薄膜,并研究了它们光学特性的自然时效特性。采用不同贮存时间的椭偏光谱表征SiO_2薄膜的光学特性,随着时间的增加,EB-SiO_2薄膜和IAD... SiO_2薄膜是光学薄膜领域内常用的重要低折射率材料之一。文中采用不同沉积技术在Si基底上制备了SiO_2薄膜,并研究了它们光学特性的自然时效特性。采用不同贮存时间的椭偏光谱表征SiO_2薄膜的光学特性,随着时间的增加,EB-SiO_2薄膜和IAD-SiO_2薄膜的物理厚度和光学厚度随着增加,但IBS-SiO_2薄膜随着减小,变化率分别为1.0%,2.3%和-0.2%。当贮存时间达到120天时,IBS-SiO_2薄膜、EB-SiO_2薄膜和IAD-SiO_2薄膜的物理厚度和光学厚度趋于稳定。实验结果表明,IBSSiO_2薄膜的光学特性稳定性最好,在最外层保护薄膜选择中,应尽可能选择离子束溅射技术沉积SiO_2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S-SiO2薄膜 EB-SiO2薄膜 IAD-SiO2薄膜 光学稳定性 光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锂含量锂硼合金比较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谭志玮 谢欣 +1 位作者 任斌 高文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87-989,共3页
制备了五种不同锂含量的锂硼合金,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合金的微观结构;在振动态下放电,观察了锂含量对电池安全性的影响;在高、低温下放电,实验了不同锂含量合金材料容量释放的变化规律;发现了应用不同锂含量合金材料设计电池时,... 制备了五种不同锂含量的锂硼合金,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合金的微观结构;在振动态下放电,观察了锂含量对电池安全性的影响;在高、低温下放电,实验了不同锂含量合金材料容量释放的变化规律;发现了应用不同锂含量合金材料设计电池时,电池对热量的不同需求。结果表明:随锂含量增加,电池安全性隐患增大;合金放电容量在65%锂含量附近有一个峰值;随锂含量增加,电池设计热量可以适量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LI-B合金 比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信道化的极微弱信号载波频率引导模块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永明 邓凯 +1 位作者 王世练 张尔扬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47,共5页
针对深空探测中常规点数的FFT无法对极微弱信号进行精确的频率引导,而超长点数的FFT无法用现有器件实现,提出一种基于数字信道化的并行FFT频率引导方法。接收信号先经过数字信道化处理,均匀划分为若干窄带信号,然后分别对各子带信号进行... 针对深空探测中常规点数的FFT无法对极微弱信号进行精确的频率引导,而超长点数的FFT无法用现有器件实现,提出一种基于数字信道化的并行FFT频率引导方法。接收信号先经过数字信道化处理,均匀划分为若干窄带信号,然后分别对各子带信号进行FFT运算,最后通过对各子带有效谱线的联合检测完成载波频率的精确估计。在等效219点FFT的频率引导模块FPGA实现中,通过FFT模块的复用节约了硬件资源开销。测试结果表明:在8MHz采样率下该模块的测频精度小于10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空探测 极微弱信号 高精度测频 数字信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引信光束布局方式的选择与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陶敏 王卓 白修宇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62-165,共4页
文中针对大探测场激光引信在国内外导弹中的实际应用,重点分析了大探测场激光引信常用的四种光束布局方式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关键词 激光近炸引信 探测场 光束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溅射宽带吸收薄膜设计与制备技术研究
7
作者 姜玉刚 刘小利 +5 位作者 刘华松 刘丹丹 王利栓 陈丹 姜承慧 季一勤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4-258,共5页
Si薄膜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具有一定的吸收特性,可用于宽带吸收薄膜的制备。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在熔融石英基底上制备了不同沉积工艺参数的Si薄膜,基于透、反射光谱和椭偏光谱的全光谱数值拟合法,计算了Si薄膜的光学常数,并研究了氧... Si薄膜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具有一定的吸收特性,可用于宽带吸收薄膜的制备。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在熔融石英基底上制备了不同沉积工艺参数的Si薄膜,基于透、反射光谱和椭偏光谱的全光谱数值拟合法,计算了Si薄膜的光学常数,并研究了氧气、氮气流量对其光学特性的影响。选择Si和Ta_2O_5作为高折射率材料、SiO_2作为低折射率,设计了吸收率为2%和10%的宽带(1 000~1 400 nm)吸收薄膜。采用离子束溅射沉积技术,在熔融石英基底上制备了宽带吸收薄膜,对于A=2%的宽带吸收光谱,在1 064、1 200、1 319 nm的吸收率分别为2.12%、2.15%和2.22%;对于A=10%的宽带吸收光谱,在1 064、1 200、1 319 nm的吸收率分别为9.71%、8.35%和9.07%。研究结果对于吸收测量仪、光谱测试仪等仪器的定标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溅射技术 SI薄膜 吸收率 光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结构微晶玻璃光学零件化学抛光技术 被引量:1
8
作者 矫灵艳 刘杰 +2 位作者 回长顺 金玉竹 丁向东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85-89,共5页
针对激光陀螺光学腔体这种复杂结构的光学零件,采用传统的光学抛光的方法无法对其凹槽、孔道进行抛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化学溶液对玻璃进行侵蚀的化学抛光技术。本文分析了微晶玻璃的组成及化学抛光的机理,制备了适合的化学抛光溶液... 针对激光陀螺光学腔体这种复杂结构的光学零件,采用传统的光学抛光的方法无法对其凹槽、孔道进行抛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化学溶液对玻璃进行侵蚀的化学抛光技术。本文分析了微晶玻璃的组成及化学抛光的机理,制备了适合的化学抛光溶液,设计了抛光技术方案、工艺流程及方法。对化学抛光后的光学表面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采用NH4HF2、H2O、添加剂组成的化抛溶液,抛光后能够得到光滑、透明玻璃表面,抛光表面的粗糙度可达0.2~0.3μm,可见光透过率88%~90%,化学抛光去除量为0~100μm,本研究实现了复杂结构的光学零件的"确定性"化学抛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晶玻璃 化学抛光 确定性 光学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二氧化锰单体电池筛选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冯建君 郭际 +1 位作者 王兴贺 段保京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249-1250,1275,共3页
单体电池的一致性直接影响成组后电池组的性能。影响单体之间一致性的因素主要有:电压、内阻和容量。通过对同一批次生产的锂-二氧化锰单体电池不同贮存期开路电压变化和内阻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单体不同倍率的负载能力测试以及实效验... 单体电池的一致性直接影响成组后电池组的性能。影响单体之间一致性的因素主要有:电压、内阻和容量。通过对同一批次生产的锂-二氧化锰单体电池不同贮存期开路电压变化和内阻差异进行统计、分析,单体不同倍率的负载能力测试以及实效验证实验,确定了锂-二氧化锰单体电池的筛选方法和顺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二氧化锰电池 电池筛选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备研制生产可追溯性的设计与管理 被引量:3
10
作者 白松 要晶晶 苏永前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0-55,共6页
从国家法律法规、军队规章、军用标准的角度对装备研制生产可追溯性的要求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装备研制生产可追溯性设计与管理目的和意义,装备研制生产可追溯性要求是作战的需要、研制工程管理的需要和装备建设发展的需要。对装备研制... 从国家法律法规、军队规章、军用标准的角度对装备研制生产可追溯性的要求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装备研制生产可追溯性设计与管理目的和意义,装备研制生产可追溯性要求是作战的需要、研制工程管理的需要和装备建设发展的需要。对装备研制技术可追溯性、工艺可追溯性、生产过程可追溯性的设计过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论证管理、特性分析、工艺性分析、工艺说明等工作在装备研制生产可追溯性设计与管理方面的重要作用和开展方法。对装备研制生产可追溯性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证管理 特性分析 工艺性分析 质量跟踪 技术状态管理 型号专用规范 批次管理 标识管理 工艺过程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地空导弹装备使用保障费用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国宝 张海林 《四川兵工学报》 CAS 2009年第12期58-60,共3页
分析了地空导弹装备使用保障费用的影响因素和特点,在考虑通货膨胀和资金时间价值等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类比法建立了新型地空导弹装备使用保障费用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对新型地空导弹装备使用保障费用的预测具... 分析了地空导弹装备使用保障费用的影响因素和特点,在考虑通货膨胀和资金时间价值等因素的基础上,运用类比法建立了新型地空导弹装备使用保障费用预测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该模型对新型地空导弹装备使用保障费用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空导弹 使用保障费用模型 类比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无人机的光电载荷与发展分析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方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11-314,共4页
介绍了美国无人机光电载荷的发展历程以及装备的研制、改进情况,指出了在现代战争中发展无人机的优势和重要性,重点探讨了几种无人机的性能及其特点,最后论述了美国无人机的光电载荷与发展分析。
关键词 无人机 光电载荷 发展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反舰导弹火力分配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波 刘小利 +1 位作者 胡亮 王晓娟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93,共4页
反舰导弹是打击敌水面舰船的主要手段,多武器平台打击水面多目标时,如何合理分配导弹,使其充分发挥作战效能,构成反舰导弹的火力分配问题。建立反舰导弹火力分配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导弹火力分配求解算法,在算法中采用十... 反舰导弹是打击敌水面舰船的主要手段,多武器平台打击水面多目标时,如何合理分配导弹,使其充分发挥作战效能,构成反舰导弹的火力分配问题。建立反舰导弹火力分配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导弹火力分配求解算法,在算法中采用十进制编码策略、适应度比例选择法和自适应变异概率。通过结合实例进行验证,证明了改进遗传算法可以有效快速地找到最优火力分配方案,为舰艇作战指挥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算法 火力分配 反舰导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弹载计算机的BIT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边维 邓凯 +1 位作者 王建才 张淑舫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31-237,共7页
机内测试(Built-In-Test,BIT)技术是改善系统或设备测试性和维修性的重要途径。在对弹载计算机BIT技术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弹载计算机BIT设计的基本准则,提供了一种典型的弹载计算机BIT设计方法,经实践验证该设计方法适用于多... 机内测试(Built-In-Test,BIT)技术是改善系统或设备测试性和维修性的重要途径。在对弹载计算机BIT技术特征进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弹载计算机BIT设计的基本准则,提供了一种典型的弹载计算机BIT设计方法,经实践验证该设计方法适用于多种类型的弹载计算机设备,故障检测率不低于90%,故障虚警率不超过2%,显著地提高了弹载计算机的可靠性、可测试性及可维护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载计算机 机内测试 故障检测率 虚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型弹用管控高温通讯异常分析
15
作者 王建才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95-96,99,共3页
某型弹用管控处理装置在环境应力筛选试验高温阶段出现通讯异常现象,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查找和分析,最终得出是由于器件选用时考虑不周导致信号在高温出现时序判读错误,由此及时解决了问题并从中获得宝贵经验和启示。
关键词 管控处理装置 通讯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