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生态综合视角下海岸带生态监管框架与应用——以深圳为例 被引量:6
1
作者 李佳雨 钱雨果 +4 位作者 周伟奇 郑重 靖传宝 易绍庭 叶匡旻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212-4225,共14页
海岸带作为海洋与陆地两大生态系统的连接与桥梁,既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与战略中心,也是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热点区域。以往针对海岸带区域开展的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主要利用30 m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数据分析城市... 海岸带作为海洋与陆地两大生态系统的连接与桥梁,既是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与战略中心,也是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的热点区域。以往针对海岸带区域开展的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主要利用30 m空间分辨率的Landsat数据分析城市扩张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侵占,如自然用地减少、景观异质性降低、填海造陆速度变快等,而针对污染产业、人类活动等引起的河口水质污染、水温异常、自然岸线退化等复杂生态环境问题关注不足,难以满足陆海统筹管理、综合防治的需求。因此,研究围绕海岸带面临的主要问题,面向海岸带生态环境综合管制,构建了“问题识别-格局量化-地面调查-生态监管”的综合框架,通过明确生态环境问题,量化社会-生态格局,开展实地调查,制定生态监管目标和策略。通过融合高分影像、兴趣点、道路等多源异构数据并结合地面调查,准确识别影响生态环境的社会-生态格局因子,实现空间显性的生态监管。进一步以深圳为典型案例,探讨该概念框架的应用,将深圳市海岸带划分为了四类共980个生态监管单元,其中包括153个优先保护单元,主要为分布在海岸带东部的林地,7个生态风险较大的核心管控单元,597个几乎分布在海岸带西部的重点管控单元和223个涉及人类日常活动的一般管控单元,并分别提出了相应的生态监管策略,以期为陆海统筹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社会-生态系统 遥感 生态监管 陆海统筹 深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绿地蝴蝶多样性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2
作者 宋蕊 苏芝敏 +3 位作者 王效科 刘颖 万五星 周伟奇 《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6-305,共10页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变化被公认为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蝴蝶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帮助植物传粉、支撑食物链等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是城市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者。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相结合,于2023年4—9月对北京... 城市化带来的环境变化被公认为生物多样性下降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蝴蝶作为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帮助植物传粉、支撑食物链等生态功能和服务价值,是城市环境变化的重要指示者。采用样线法和样点法相结合,于2023年4—9月对北京城区五环路以内47个城市绿地中的蝴蝶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了蝴蝶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共调查到蝴蝶4469头,隶属于5科16属17种,菜粉蝶(Pieris rapae)是最大的优势类群,占总个体数的74.67%,其次是云粉蝶(Pontia edusa)和黄钩蛱蝶(Polygonia c⁃aureum)。2)蝴蝶物种多样性随城市化程度加强而降低,城区外缘样地(四环与五环之间)的蝴蝶物种丰富度、多度及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最高,不同区域之间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3)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结果发现不同城市区域的蝴蝶群落相似性较高,进一步的相似性分析(analysis of simlarities,ANOSIM)检验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性较小(R=-0.012,P>0.05),表明城市绿地的蝴蝶物种组成较为相似。4)三种蝴蝶优势种在不同区域的时间动态存在差异,特别是菜粉蝶在城市中心地区的活跃期早于城市边缘地区。5)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结果表明蝴蝶物种多样性与研究样地植物物种总数(P<0.001)和蜜源植物物种数(P<0.001)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样地面积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所述,不同城市区域的蝴蝶多样性趋于均质化,城市绿地面积和植物多样性是制约蝴蝶物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建议在城市中保留一定比例的城市绿地、扩大蝴蝶生存空间的同时,提高植物多样性,并从不同植物花期时序上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为蝴蝶提供更多的食源,从而达到维持甚至提高蝴蝶物种多样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蝴蝶 人类干扰 生境 植被覆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北京市不同区域水体6种阳离子 被引量:1
3
作者 孟龄 高光耀 +3 位作者 王思琪 逯非 王巧环 宋祥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3-221,共9页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不同区域水体Li^(+)、Na^(+)、NH_(4)^(+)、K^(+)、Ca^(2+)、Mg^(2+)等6种阳离子的方法,以及验证方法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以ICS1000型离子色谱仪配有DionexIonPac CG12A阳离子保护柱(4 mm×50 mm)和CS 12A阳离子... 建立离子色谱法测定不同区域水体Li^(+)、Na^(+)、NH_(4)^(+)、K^(+)、Ca^(2+)、Mg^(2+)等6种阳离子的方法,以及验证方法在实际应用的可行性.以ICS1000型离子色谱仪配有DionexIonPac CG12A阳离子保护柱(4 mm×50 mm)和CS 12A阳离子分离柱(4 mm×250 mm),CSRS 300型抑制器(4 mm),甲基磺酸为淋洗液,流量为1.0 mL·min^(−1),6种阳离子的质量浓度在0.01—0.50 mg·L^(-1)到5.0—100.0mg·L^(-1)范围内线性较好,相关系数>0.9995,方法检出限为0.002—0.020 mg·L^(-1),与有证标准溶液相对误差−2.50%—4.38%(n=6),不同环境水样加标回收率90.7%—107.5%.利用以上色谱条件分析北京市不同区域地表水阳离子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城乡结合部、城区和郊区水体pH稳定,呈弱碱性;城乡结合部水体6种阳离子总浓度为150.05 mg·L^(-1),明显高于城区和郊区25.35%和63.54%,阳离子浓度均值大小为:Ca^(2+)>Na^(+)>Mg^(2+)>K^(+)>NH_(4)^(+)>Li^(+),其中Ca^(2+)和Na^(+)是3个区域水体的优势离子,NH_(4)^(+)和Li^(+)质量浓度最低;城乡结合部和城区水体阳离子浓度在夏季和秋季低于春季和冬季.实验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样品处理简便,分析速度快,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适用于地表水中6种水溶性阳离子的快速批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色谱 阳离子 地表水 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稳定同位素环境检测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傅慧敏 王巧环 +1 位作者 孟龄 苏芝敏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2022年第4期10-14,20,共6页
稳定同位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领域的鉴定、溯源、CN循环、反应机理等研究,检测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方法会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综述了目前在环境样品自然丰度的轻稳定同位素研究中,已被认可的样品采集和前处理方法的应用与进展,包括... 稳定同位素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领域的鉴定、溯源、CN循环、反应机理等研究,检测样品的采集和前处理方法会直接影响研究结论。综述了目前在环境样品自然丰度的轻稳定同位素研究中,已被认可的样品采集和前处理方法的应用与进展,包括气体及其颗粒物样品、植物样品、沉积物样品、土壤样品、水样、生物样品和地质样品,为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多样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稳定同位素 环境检测 样品采集 前处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管理——以澳门特别行政区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许超 孟楠 +6 位作者 张岩 谢世林 韩宝龙 苏芝敏 林真光 逯非 欧阳志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103-9117,共15页
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地关系紧张。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空间与生态空间失调,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问题不断加剧。在建设美丽湾区、美丽澳门和人们对美好人居环境需求的背景下,通过划定城市生态保护... 我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人地关系紧张。随着城市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空间与生态空间失调,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问题不断加剧。在建设美丽湾区、美丽澳门和人们对美好人居环境需求的背景下,通过划定城市生态保护红线以控制和维持现有重要功能生态空间,保护和改善高敏感生态空间,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对澳门陆域生态系统调查,结合城市和自然资源特征,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系统敏感性、生物多样性分布以及现有生态保护区四个方面构建了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法框架,选取并评估水源涵养、雨洪调节、热岛调节、土壤保持、海岸带防护五类调节服务和生态系统服务中的休闲游憩的空间格局,水土流失敏感性和海岸带风暴潮敏感性两种生态敏感性的分布,并综合澳门具有保育价值生物的栖息地分布和现有保护区范围进行了城市生态保护红线的划定。研究结果显示,澳门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域总面积6.71km^(2),占研究区面积的19.79%,覆盖了44%的生态空间、12.4%的海岸线、所有的重要物种栖息地及三分之一的古树名木。依照此生态保护红线研究进一步提出针对各类红线地块的保护和管理措施。研究提出的城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思路,可以为其他城市的重要生态空间保护、修复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空间 生态保护红线 生态系统服务 空间管理 澳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蝴蝶轻元素稳定同位素比值的测定
6
作者 傅慧敏 苏芝敏 +1 位作者 王巧环 孟龄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5,共3页
蝴蝶对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其生存环境的气候变化、食物来源等都会直接影响区域内蝴蝶的种类和数量,因此蝴蝶可作为研究生态环境的指标[1-2]。国内对蝴蝶的研究主要是以采集后分类为主,较少用稳定同位素技术判定蝴蝶的生活习性。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技术 食物来源 生态环境 稳定同位素比值 轻元素 蝴蝶 生存环境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绿视率量化方法综述 被引量:2
7
作者 华野毓 钱雨果 +4 位作者 赵文慧 王涵霖 李令军 王佳 周伟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10953-10963,共11页
绿视率是刻画城市绿地空间分布特征的一个关键指标,且其与居民的视觉感知和实际感受紧密相连,因此可作为链接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发展以人为本的高品质城市绿地的重要抓手。发展高效、准确量化绿视率的技术方... 绿视率是刻画城市绿地空间分布特征的一个关键指标,且其与居民的视觉感知和实际感受紧密相连,因此可作为链接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人类福祉的一个重要指标,是发展以人为本的高品质城市绿地的重要抓手。发展高效、准确量化绿视率的技术方法可为城市绿地科学研究、规划与管理提供重要支撑。遥感和地面观测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植被研究由二维向三维方向拓展,但数据的可得性和易用性限制了绿视率研究的发展,开展科学的、可操作的绿视率量化工作仍需技术方法上的创新。在对绿视率测度方法综述的基础上,重点对最常用的两种方法——基于照片和基于场景量化绿视率进行了综述,从数据获取性、空间覆盖度、数据真实度、操作难度和结果精确度五个方面综合分析与对比分析了两种方法的优缺点。未来绿视率量化方法研究需要多学科深度交叉共同探索人与绿地环境交互机制,构建城市多尺度绿视率量化方案、关注多源数据耦合建模、控制模型训练与使用成本、构建方法评价体系等。绿视率是典型的人与绿地环境的交互过程,地理信息科学应在吸纳计算机视觉计算方法的基础上,将空间异质性、尺度、距离衰减等地理空间效应模式融入分析中,提升模型的合理性和结果的可用性,以期从方法与应用两个方面推动绿视率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视率 街景照片 高分遥感 点云 倾斜摄影技术 虚拟建模 方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典型致敏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及物候特征
8
作者 肖雨慧 韩立建 +5 位作者 刘佳欣 李伟峰 周伟奇 钱雨果 王斐 朱孟郡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11065-11078,共14页
城市致敏花粉是伴随城市生态建设引种高致敏花粉植物产生的新兴且日益严重的城市生态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开展高致敏植物的位置与花期识别,并基于此评估其花粉对城市居民的潜在暴露风险,有助于花粉过敏人群合理规划行程和户外活动时... 城市致敏花粉是伴随城市生态建设引种高致敏花粉植物产生的新兴且日益严重的城市生态问题之一。针对该问题,开展高致敏植物的位置与花期识别,并基于此评估其花粉对城市居民的潜在暴露风险,有助于花粉过敏人群合理规划行程和户外活动时间。因此,以高度城市化、人口密集的北京五环为研究区,以数量多、分布密度高、花粉量大和因人为种植引入的松、柏类为典型案例,探讨其空间分布和花粉释放时间。并基于此,揭示其过敏风险的时空格局特征,进而阐明城市空间格局与致敏植被栽种之间的关系,加深致敏植物对城市环境变化的响应和适应策略的理解。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发展程度和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对致敏植被的分布影响显著,城市化程度越高的地方松、柏类植被的栽种会相对较少,住宅区、科教文化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等功能区(四季青乡、海淀乡、天坛等27个街道)松、柏类植被密度高,而农业、工业等功能区(老庄子乡、黄村镇等17个街道)松、柏类植被密度低;(2)城市致敏植物的花期时间差异展现了植物个体对城市环境的响应与适应的多样性;2019—2022年松、柏类植物开始提前开花,该适应策略有助于致敏植物在城市环境中生存和繁衍;(3)松柏致敏花粉的潜在暴露风险等级随着致敏植物对城市的适应而改变;但城区内大部分街道都是低风险区域(93个),其次是中低风险区域(15个)>中高风险区域(5个),以及少部分的高风险区域(4个)和中等风险区域(1个)。基于典型致敏植物空间分布格局及物候特征分析可将城市绿地的花粉致敏暴露与人群健康相耦合,为城市绿化建设的优化和致敏花粉缓解提供科学证据,并为未来的城市绿地规划与建设提供实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区域 致敏花粉 松柏 时空分布特征 潜在暴露风险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工程不同造林类型温室气体收支与净碳汇--以中国中南及华东地区为例 被引量:4
9
作者 于天任 逯非 +6 位作者 杨师帅 张路 黄斌斌 王效科 冼超凡 孟龄 欧阳志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37-347,359,共12页
[目的]揭示退耕还林工程温室气体泄漏对工程固碳减排的抵消作用,明确工程不同造林模式对固碳减排实际贡献的差异和空间格局。[方法]针对退耕还林4种类型造林(即生态林、经济林、用材林和薪炭林)构建了碳核算与净减排评估方法(CANM-GGP)... [目的]揭示退耕还林工程温室气体泄漏对工程固碳减排的抵消作用,明确工程不同造林模式对固碳减排实际贡献的差异和空间格局。[方法]针对退耕还林4种类型造林(即生态林、经济林、用材林和薪炭林)构建了碳核算与净减排评估方法(CANM-GGP),通过核算典型树种造林的植被和土壤固碳、伐后产品固碳和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减排等固碳减排效应,以及造林和经营管护的温室气体泄漏,对中南及华东地区退耕还林工程4种类型造林的净碳汇进行评估。[结果]2000-2019年,中南及华东地区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林、经济林、用材林固碳和薪炭林减排总计648.43 Tg(以CO_(2)计),同期工程带来温室气体泄漏96.43 Tg,抵消总固碳减排的14.87%;不同造林类型的温室气体泄漏中,经济林最多,为57.69 Tg,抵消其固碳效应的73.95%;温室气体泄漏分别抵消生态林、用材林和薪炭林固碳减排的5.75%,16.59%和27.05%。工程平均单位面积净碳汇为4.52 t/(hm^(2)·a)(以CO_(2)计);各省区在2.85~5.74 t/(hm^(2)·a)之间;生态林为5.52~8.89 t/(hm^(2)·a),经济林为0.72~1.56 t/(hm^(2)·a),用材林为0.8~1.61 t/(hm^(2)·a),薪炭林为3.18~5.99 t/(hm^(2)·a)。[结论]中南及华东地区退耕还林工程取得了巨大的净固碳减排效益,生态林固碳增汇效果明显,净减排效益最显著,生物质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燃烧减排的效益非常可观。作为最大的温室气体泄漏因素,化肥相关的温室气体排放对生态工程碳汇的抵消影响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工程 温室气体泄漏 净碳汇 生态林 经济林 用材林 薪炭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2020年北京城区植物物种名录数据集 被引量:2
10
作者 苏芝敏 张红星 +7 位作者 任玉芬 赵娟娟 郭培培 孙旭 王效科 欧阳志云 逯非 周伟奇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2年第3期355-363,共9页
城市植物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植物多样性的长期定点监测与研究对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07、2014和2020年对北京城区中的植物物种的三次实地调查结果,整理出北京城区植物物种名录数据集。本数... 城市植物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植物多样性的长期定点监测与研究对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2007、2014和2020年对北京城区中的植物物种的三次实地调查结果,整理出北京城区植物物种名录数据集。本数据集包括维管植物物种130科535属1059种。通过对北京城区植物物种的全面摸底调查和长期监测,为城市植物多样性时空格局、植物对城市变化环境的响应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 长期监测 植物名录 生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