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京沈客运专线梨花顶隧道复合式衬砌施工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涛 李强 +2 位作者 何先虎 祝和权 杜存山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9-72,共4页
由于复合式衬砌易出现渗漏水、衬砌开裂等病害,京沈铁路客运专线京冀段梨花顶隧道复合式衬砌采用了反粘式防水板、混凝土分层逐窗浇筑和拱顶带模注浆新工艺,克服了传统工艺的弊端。反粘式防水板铺挂简单,与二次衬砌混凝土黏结良好,具有... 由于复合式衬砌易出现渗漏水、衬砌开裂等病害,京沈铁路客运专线京冀段梨花顶隧道复合式衬砌采用了反粘式防水板、混凝土分层逐窗浇筑和拱顶带模注浆新工艺,克服了传统工艺的弊端。反粘式防水板铺挂简单,与二次衬砌混凝土黏结良好,具有防窜流性能;通过串筒溜槽实现分层逐窗浇筑,能避免出现混凝土离析、裂缝等病害,提升衬砌混凝土实体质量;带模注浆不仅能保证拱顶衬砌厚度,而且能促进二次衬砌混凝土迎水面与反粘式防水板黏结,形成皮肤式整体防水。经雷达检测和钻芯取样证实,工程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防窜流 现场试验 复合式衬砌 反粘式防水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轨道工程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2
作者 王森荣 秦永平 +1 位作者 马弯 李路遥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智能化技术是行业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针对轨道工程设计、制造、施工和运维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开展研究,为实现高速铁路轨道工程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提出实施路线。研究结论:... 研究目的:高速铁路智能化技术是行业发展方向,本文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针对轨道工程设计、制造、施工和运维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开展研究,为实现高速铁路轨道工程全生命周期智能化提出实施路线。研究结论:(1)结合高速铁路轨道工程特点,提出了轨道数字化和动态协同设计、信息化和智能化建造、智能运维的实现方法和轨道工程信息智能平台的四级构建设想,分为国铁集团管理智能平台、建设单位建管智能平台、施工单位施工信息智能平台、铁路局运维智能平台;(2)针对板式无砟轨道,构建了建管信息智能化平台,研发了信息化的成套工艺装备、系列软件,实现了轨道设计、制造和施工全过程的数字化、信息化和一体化协同;(3)无砟轨道建造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在昌赣、商合杭等高铁项目上进行了全面应用,实现了数字化设计、建造质量和进度管控、信息追溯、超限预警等,有效提升了轨道工程建造质量和效率,取得了良好效果;(4)本研究结论可为高速铁路轨道工程全生命周期信息化和智能化的实现提供借鉴和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轨道工程 全生命周期 数字化 信息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岩溶地区桩基后压浆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白丁伟 马建林 +1 位作者 李兴国 孙卫星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3-88,共6页
京沈高铁顺义特大桥189号、190号墩地处岩溶发育区,原设计桩长需穿越岩溶地层,施工难度大,进度、成本计划难以保证,现通过桩端、桩侧压浆技术改善承载性状。为获得后压浆技术相关参数及效果,在现场开展桩基后压浆静载试验。采用《建筑... 京沈高铁顺义特大桥189号、190号墩地处岩溶发育区,原设计桩长需穿越岩溶地层,施工难度大,进度、成本计划难以保证,现通过桩端、桩侧压浆技术改善承载性状。为获得后压浆技术相关参数及效果,在现场开展桩基后压浆静载试验。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对压浆前后灌注桩进行承载力计算,对比分析试桩在不同荷载条件下的桩顶位移、桩侧摩阻力值、桩端阻力值。试验结果表明:后压浆工艺可有效提高基桩承载力,减少桩顶沉降;提高侧摩阻力占比,并显著提高在距桩顶10 m以下范围内砂性土的侧摩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发育区 桩基础 压浆 静载试验 高速铁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桥梁大直径预应力管桩单桩试验 被引量:11
4
作者 杨斌 马西章 +2 位作者 王军东 侯宇飞 于广志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8-42,共5页
为验证大直径预应力管桩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的可靠性,以京雄城际铁路固霸特大桥为工程背景进行了试桩试验。对于所选取的试桩,经低应变反射波法和高应变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判定为Ⅰ类桩。通过单桩竖向抗压及水平承载力试验得到了单... 为验证大直径预应力管桩设计参数和施工工艺的可靠性,以京雄城际铁路固霸特大桥为工程背景进行了试桩试验。对于所选取的试桩,经低应变反射波法和高应变法检测桩身结构完整性,判定为Ⅰ类桩。通过单桩竖向抗压及水平承载力试验得到了单桩抗压荷载-沉降曲线及抗压极限承载力、单桩水平荷载-位移曲线及水平极限承载力,推定了地基土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并通过桩头与承台的连接可靠性试验得到了桩头与承台连接的破坏荷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 试桩现场试验 单桩抗压承载力 单桩水平承载力 地基土抗力系数的比例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膨胀凝灰岩地段无砟轨道路基上拱整治技术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郑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3-136,共4页
针对京沈客运专线河北段某强膨胀性凝灰岩地段路基遇水膨胀引起的轨道上拱问题,在地质补勘及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托梁式桩板结构的处治机理,介绍了其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最后采用现场监测评价了托梁式桩板结构的整治效果。结果表明... 针对京沈客运专线河北段某强膨胀性凝灰岩地段路基遇水膨胀引起的轨道上拱问题,在地质补勘及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托梁式桩板结构的处治机理,介绍了其设计方案和施工工艺,最后采用现场监测评价了托梁式桩板结构的整治效果。结果表明:托梁式桩板结构具有防水、缓胀和加荷三重作用;监测期最大沉降量为4.3 mm,整个监测过程未出现明显的上拱变形,有效解决了强膨胀凝灰岩遇水膨胀引起的路基上拱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无砟轨道路基 强膨胀凝灰岩 上拱变形 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城区高铁隧道尾水配制泥水盾构掘进用泥浆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霍翼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1-74,共4页
北京—沈阳客运专线望京隧道采用絮凝-带式压滤快速脱水的泥浆处理工艺会产生大量尾水,若弃置则会造成大量浪费。利用尾水配置黏土泥浆,并添加不同比例的增黏剂溶液和膨润土浆,得到多种密度泥浆的配合比。采用密度1.13 g/cm3,漏斗黏土2... 北京—沈阳客运专线望京隧道采用絮凝-带式压滤快速脱水的泥浆处理工艺会产生大量尾水,若弃置则会造成大量浪费。利用尾水配置黏土泥浆,并添加不同比例的增黏剂溶液和膨润土浆,得到多种密度泥浆的配合比。采用密度1.13 g/cm3,漏斗黏土20 s的泥浆在该工程典型粉细砂地层中开展泥浆渗透成膜试验。结果表明:增黏剂溶液和膨润土浆均能提高黏土泥浆的漏斗黏度;对于密度1.15 g/cm3的黏土泥浆,增黏剂溶液最佳掺量为5%;泥浆密度较低时,须加入膨润土浆进一步提高泥浆的漏斗黏度及密度;采用尾水配置的泥浆在粉细砂地层表面能形成泥膜,从而阻止泥浆中的水向地层中渗透;采用尾水每配制1000 m3泥浆至少可节约用水954 t,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泥水盾构 试验研究 泥浆 尾水 增黏剂溶液 膨润土浆 漏斗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行铁道试验基地重载试验线主要技术标准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闫晓春 赵长石 +2 位作者 张格明 马战国 郑力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利用京沈客运专线星火动车所和环行铁道试验基地既有试验线的夹心地建设重载试验线,主要用于重载移动装备和工务设备的安全性、耐久性试验以及重载技术系统试验。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主要重载铁路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按照TB 10625—2017《重... 利用京沈客运专线星火动车所和环行铁道试验基地既有试验线的夹心地建设重载试验线,主要用于重载移动装备和工务设备的安全性、耐久性试验以及重载技术系统试验。本文在分析国内外主要重载铁路技术标准的基础上,按照TB 10625—2017《重载铁路设计规范》的要求,研究并确定重载试验线的主要技术标准。根据重载试验线的试验需求和建设地点的实际情况,从试验需求、地形条件、试验组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推荐的重载试验线主要技术标准为35 t设计轴重,单线铁路,最高速度80 km/h,最小曲线半径500 m,限制坡度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试验线 主要技术标准 设计轴重 最小平面曲线半径 限制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