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吲哚酰肼拌种和喷雾对小麦分蘖的影响
1
作者 黄涛 李玉燕 +2 位作者 吴磊 丁丽智 王祥传 《南方农业》 2024年第5期87-90,100,共5页
为研究氯吲哚酰肼(chloroinconazide,CHI)对小麦分蘖的影响,在拌种和喷雾两种施用模式下,用不同浓度氯吲哚酰肼处理小麦,研究小麦分蘖数和株高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拌种处理中,10%氯吲哚酰肼拌种用量为10、15、25、40 g·kg^(-1)... 为研究氯吲哚酰肼(chloroinconazide,CHI)对小麦分蘖的影响,在拌种和喷雾两种施用模式下,用不同浓度氯吲哚酰肼处理小麦,研究小麦分蘖数和株高的变化。结果表明,所有拌种处理中,10%氯吲哚酰肼拌种用量为10、15、25、40 g·kg^(-1)种子处理组的小麦分蘖数极显著高于清水对照(CK);拌种用量为5、10 g·kg^(-1)种子的10%氯吲哚酰肼悬浮剂处理组的发芽势较清水对照分别提高了46.2%、43.6%;拌种用量为25 g·kg^(-1)种子的处理组中,小麦的发芽率较CK提高了7.6%。使用0.1%S-诱抗素可溶液剂拌种显著提高小麦的发芽势、发芽率,但并未促进小麦分蘖。在喷雾试验中,喷施450、900 g·hm^(-2)10%氯吲哚酰肼悬浮剂显著增加了小麦的分蘖数,同时小麦的株高显著高于对照组。拌种与喷施氯吲哚酰肼均可以促进小麦的分蘖。其中拌种用量为10%氯吲哚酰肼悬浮剂10、15、30 g·kg^(-1)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小麦的发芽势、发芽率与分蘖数;喷施450、900 g·hm^(-2)10%氯吲哚酰肼悬浮剂可以显著促进拔节期小麦株高的增长,并增加了小麦的分蘖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吲哚酰肼 小麦 伴种 喷雾 分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面免疫诱抗剂对烟草生长和抗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王克 王晶 +8 位作者 吴磊 王智 金亚波 陈天才 尹朝先 李承荣 王振国 成道泉 孙现超 《植物医学》 2023年第1期67-74,共8页
为明确施用不同叶面免疫诱抗药剂对烟草抗性和生长的影响,在重庆市奉节县基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探究在烟草生长期施用不同叶面免疫诱抗药剂对烟草生长和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草生长中期,喷施生物诱抗药剂智能聪(ZNC)和化学诱抗剂氯... 为明确施用不同叶面免疫诱抗药剂对烟草抗性和生长的影响,在重庆市奉节县基地开展田间小区试验,探究在烟草生长期施用不同叶面免疫诱抗药剂对烟草生长和抗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烟草生长中期,喷施生物诱抗药剂智能聪(ZNC)和化学诱抗剂氯吲哚酰肼(CHI),会显著降低烟草病毒病、烟草野火病和烟草赤星病的发病率,而且ZNC和CHI对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CHI还可显著提高烟叶的质量与产值.当喷施济农有机肥时,能显著促进株高和叶面积对烟株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并且显著提高了烟叶的产量与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免疫诱抗药剂 抗病性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纳豆激酶发酵培养基 被引量:4
3
作者 潘冬梅 张心青 +8 位作者 杨传伦 王红霞 杨丹丹 田杰伟 王秀芝 高保军 马春峰 于帅帅 牟文杰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83-189,共7页
纳豆激酶具有良好的溶解血栓的功效,由于纳豆激酶目前的发酵水平不高,限制了其应用。该研究以纳豆激酶活力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法对纳豆激酶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通... 纳豆激酶具有良好的溶解血栓的功效,由于纳豆激酶目前的发酵水平不高,限制了其应用。该研究以纳豆激酶活力为响应值,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法对纳豆激酶培养基配方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豆粕粉、无水氯化钙、甘油为影响纳豆激酶活力的主要因素。最后运用响应面分析确定纳豆激酶最优发酵培养基为:甘油43 g/L、豆粕粉24 g/L、无水氯化钙0.14 g/L、七水硫酸镁0.80 g/L、十二水磷酸氢二钠3.00 g/L、无水磷酸二氢钾1.00 g/L、L-甲硫氨酸0.20 g/L,此条件下纳豆激酶活力最高为(4 281±103)FU/mL,是优化前的1.97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纳豆激酶 培养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纳豆芽孢杆菌产纳豆激酶培养条件 被引量:2
4
作者 潘冬梅 部丽群 +8 位作者 杨传伦 田杰伟 张心青 郭南南 冉新新 王红霞 马春峰 牟文杰 于帅帅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81-185,共5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取影响纳豆激酶活力的5个重要条件因子(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初始pH、接种量、菌龄)设计5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建立以纳豆激酶活... 采用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试验对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取影响纳豆激酶活力的5个重要条件因子(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初始pH、接种量、菌龄)设计5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建立以纳豆激酶活力为响应值的多元二次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纳豆芽孢杆菌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34℃、培养基初始pH值为7.5、接种量3%、培养时间95 h、菌龄17.5 h。在此最佳条件下,纳豆激酶活力达到5087 FU/mL,较优化前提高了18.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芽孢杆菌 纳豆激酶 响应面法 优化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优化及发酵工艺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和富明 田杰伟 +3 位作者 刘文林 杨传伦 刘海玉 陈振发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1期35-39,48,共6页
为了优化刺糖多孢菌发酵工艺,以刺糖多孢菌YJY-12为试验菌株,以多杀菌素发酵水平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对产多杀菌素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种龄、接种量、温度、pH值等)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并对... 为了优化刺糖多孢菌发酵工艺,以刺糖多孢菌YJY-12为试验菌株,以多杀菌素发酵水平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试验对产多杀菌素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种龄、接种量、温度、pH值等)进行优化,确定最佳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并对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显示:最佳的发酵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55 g·L^(-1),棉籽蛋白30 g·L^(-1),油酸甲酯40 g·L^(-1),大豆油15 g·L^(-1),酵母粉10 g·L^(-1),蛋白粉15 g·L^(-1),玉米浆干粉5 g·L^(-1),蛋白胨15 g·L^(-1),KH_(2)PO_(4)3 g·L^(-1),(NH_(4))_(2)SO_(4)1 g·L^(-1),CuSO_(4)0.002 g·L^(-1),(NH_(4))_(6)Mo_(7)O_(24)0.002 g·L^(-1),FeSO_(4)0.002 g·L^(-1),THIX-2981 mL·L^(-1),CaCO_(3)5 g·L^(-1)。最适培养条件为pH值7.0,种龄4 d,接种量5%,温度28℃,转速220 r·min^(-1),发酵时间240 h。多杀菌素发酵水平可达2.625 g·L^(-1),较对照组提高了43.99%。综上,研究结果为刺糖多孢菌发酵提供了可靠的发酵培养基配方及发酵工艺,实现了多杀菌素增产目标,为加快多杀菌素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糖多孢菌 多杀菌素 发酵工艺 种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株高主效QTL-qPh-3D遗传效应解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蔡益彪 孙振仓 +13 位作者 史欣瑶 管宇翔 程佳佳 杨爽 王萌鲁 张磊 王晨阳 丁洪科 王发祥 赵春华 孙晗 吴永振 秦冉 崔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90-1701,共12页
qPh-3D为1个控制株高的主效QTL,可在科农9204×京411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KJ-RILs)的14组环境数据中被稳定检测到,定位于科农9204基因组3D染色体KN3D:515.08~539.08 Mb区间内,其降低株高的等位基因来自京411。本研究继续深入分析该... qPh-3D为1个控制株高的主效QTL,可在科农9204×京411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KJ-RILs)的14组环境数据中被稳定检测到,定位于科农9204基因组3D染色体KN3D:515.08~539.08 Mb区间内,其降低株高的等位基因来自京411。本研究继续深入分析该QTL降秆机制,并利用包含187个家系的KJ-RILs群体及316份育成品种(系)组成的自然作图群体,对其进行遗传效应解析,进一步明确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基于KJ-RILs群体分析结果表明,来自京411的qPh-3D降秆基因型通过降低穗部以下各节间长度进而显著降低株高,但对穗长无显著影响。qPh-3D在降低株高的同时,可一定程度降低单株产量。在qPh-3D靶区间内选择2个紧密连锁的标记AX-110160363和AX-111109273,对316份自然作图群体进行产量性状遗传效应和靶区段选择效应分析。结果表明,降秆基因型在降低株高的同时,对穗长具有一定正效应,但对单株产量具有显著负效应。qPh-3D靶区段育种选择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北京和陕西对qPh-3D降秆基因型利用率较高;而四川、青海、山东以及国外地区对其利用率较低,且在不同年代中,降秆基因型利用率均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qPh-3D的增秆基因型利用率呈上升趋势。此外,本研究还开发了1个与qPh-3D紧密连锁的基于PCR技术检测的InDel分子标记。研究结果可对未来qPh-3D分子育种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株高 qPh-3D 分子标记 遗传效应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常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评价
7
作者 孙守民 李鑫荣 +2 位作者 杨秀 吴磊 王红艳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91-495,共5页
家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南方水稻田常与桑园相邻,在稻田施药时经常会出现因药液飘移污染桑叶,进而引起家蚕死亡的现象,给养蚕业造成重大损失。为明确稻田常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对家蚕的影响,采用浸叶法探究了10种药... 家蚕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昆虫,南方水稻田常与桑园相邻,在稻田施药时经常会出现因药液飘移污染桑叶,进而引起家蚕死亡的现象,给养蚕业造成重大损失。为明确稻田常用甲氧基丙烯酸酯类药剂及其复配制剂对家蚕的影响,采用浸叶法探究了10种药剂对家蚕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98%肟菌酯原药、30%肟菌酯悬浮剂、42%肟菌酯·戊唑醇悬浮剂、30%啶氧菌酯·丙环唑悬浮剂、25%嘧菌酯悬浮剂、40%嘧菌酯·苯醚甲环唑悬浮剂和50%嘧菌酯·戊唑醇悬浮剂对家蚕2龄起蚕96 h的LC_(50)>200 mg/L,对家蚕均为低毒;98%啶氧菌酯原药、96%嘧菌酯原药及60%嘧菌酯·氟酰胺水分散粒剂对家蚕的LC_(50)分别为123.191 mg/L、153.155 mg/L和78.424 mg/L,对家蚕均为中毒。在采桑养蚕期,低毒级药剂及其混合剂在桑园周边稻田等环境使用对家蚕均较为安全,中毒级药剂及其混剂应选择无风天喷雾,避免雾滴飘移污染桑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家蚕 急性毒性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锌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对叶霉病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王红霞 杨传伦 +3 位作者 张心青 牟文杰 蔡颖辉 潘冬梅 《天津农业科学》 CAS 2022年第10期49-53,共5页
为研究壳寡糖锌(Cos-Zn)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以3~4叶株龄的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盆栽法,研究不同浓度(0.2、0.4、0.6、0.8 g·L^(-1))的壳寡糖锌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和叶霉病防治效果。... 为研究壳寡糖锌(Cos-Zn)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叶霉病的防治效果,以3~4叶株龄的番茄为研究对象,采用农药室内生物测定试验-盆栽法,研究不同浓度(0.2、0.4、0.6、0.8 g·L^(-1))的壳寡糖锌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和叶霉病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与对清水照组相比壳寡糖锌对番茄幼苗的生长和叶绿素含量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是浓度过高,对番茄幼苗的生长促进作用减弱,其最佳浓度范围为0.4~0.6 g·L^(-1);相同喷施量的壳寡糖锌与嘧菌酯相比,生长和叶绿素含量均偏高;壳寡糖锌对番茄叶霉病具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药剂喷施浓度0.6 g·L^(-1)时防治效果最好,其预防和治疗的防效分别达到80.88%和71.02%;与嘧菌酯相比,其预防效果显著偏高,治疗防效偏低,差异不显著。由此可见,壳寡糖锌对叶霉病菌的预防作用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寡糖锌 番茄 促生长 叶霉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酰胺与氨基寡糖素配施对水稻防病和增产的效果 被引量:8
9
作者 张元珍 冯晓菲 +1 位作者 吴磊 王祥传 《湖南农业科学》 2020年第9期52-54,57,共4页
为了探索稻瘟酰胺与氨基寡糖素配施对水稻防病、增产的效果,研究以两优2118为材料,开展了喷施不同剂量的稻瘟酰胺、稻瘟酰胺+不同剂量的氨基寡糖素配合施用的水稻田间抗病试验。结果表明:稻瘟酰胺与氨基寡糖素配施能显著提高水稻叶瘟、... 为了探索稻瘟酰胺与氨基寡糖素配施对水稻防病、增产的效果,研究以两优2118为材料,开展了喷施不同剂量的稻瘟酰胺、稻瘟酰胺+不同剂量的氨基寡糖素配合施用的水稻田间抗病试验。结果表明:稻瘟酰胺与氨基寡糖素配施能显著提高水稻叶瘟、穗颈瘟及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增加水稻的千粒重,与施用高剂量稻瘟酰胺相比在水稻病害防治效果、增产率方面无明显差异。稻瘟酰胺与氨基寡糖素的配合施用有利于降低有机化合物的使用,符合当前绿色农业、农药减量的趋势,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瘟酰胺 氨基寡糖素 配合施用 抗病 增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2022年博兴县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换换 孙振仓 赵方园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7期34-37,共4页
为筛选出适合博兴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提升小麦生产水平,于2021—2022年在博兴县庞家镇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区内开展了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了各参试小麦品种的生育特性、抗逆性及产量特征。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小麦... 为筛选出适合博兴县大面积推广种植的优良小麦品种,提升小麦生产水平,于2021—2022年在博兴县庞家镇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园区内开展了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综合评价了各参试小麦品种的生育特性、抗逆性及产量特征。结果表明,参试的7个小麦品种中,山农46成熟期最晚,较对照济麦22晚2 d,但其产量最高,达7 975.00 kg/hm^(2),显著高于对照济麦22,有较好的增产潜力;植株长势好、穗长、籽粒饱满,综合性状表现较优,适宜在当地及周边区域进一步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品种 性状 产量 山东博兴 2021—2022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吲哚酰肼对3种植物病毒病的防治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兴胜 吴磊 +3 位作者 王祥传 冯晓菲 张元珍 张建建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24期94-96,共3页
以感病马铃薯、番茄、烟草幼苗为材料,采用茎叶喷雾的方法进行试验,对比了13%氯吲哚酰肼·氨基寡糖素SC和0.5%氨基寡糖素AS防治病毒病的效果。结果表明,13%氯吲哚酰肼·氨基寡糖素SC对马铃薯病毒病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烟草... 以感病马铃薯、番茄、烟草幼苗为材料,采用茎叶喷雾的方法进行试验,对比了13%氯吲哚酰肼·氨基寡糖素SC和0.5%氨基寡糖素AS防治病毒病的效果。结果表明,13%氯吲哚酰肼·氨基寡糖素SC对马铃薯病毒病及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烟草花叶病毒病均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发病初期,茎叶喷雾3次,每次间隔7d,能够较好地抑制病毒病的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吲哚酰肼 病毒病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春播胡萝卜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方园 孙振仓 张换换 《现代园艺》 2023年第9期15-17,共3页
对引进的7个胡萝卜品种在博兴地区设施栽培早春播种种植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测定其生育期、生长势、商品性、产量等指标,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经济效益好的胡萝卜品种,为博兴县胡萝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 对引进的7个胡萝卜品种在博兴地区设施栽培早春播种种植的表现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测定其生育期、生长势、商品性、产量等指标,以期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经济效益好的胡萝卜品种,为博兴县胡萝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北龙一号、塞上红艳表现最佳,肉质根整齐均匀,表皮光滑,根眼小不明显,皮色肉色相一致,商品率高,产量高,比较适合在博兴地区保护地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萝卜 品种比较 设施栽培 早春播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氯吲哚酰肼拌种悬浮剂对玉米增产效果研究
13
作者 郑志明 盖蕾 +1 位作者 黄涛 丁丽智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3年第3期129-131,共3页
使用不同剂量的10%氯吲哚酰肼悬浮剂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观察其对玉米发芽率、发芽势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0%氯吲哚酰肼悬浮剂拌种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发芽势,且当拌种剂量为450 g/hm2时,10%氯吲哚酰肼悬浮剂对玉米发芽势... 使用不同剂量的10%氯吲哚酰肼悬浮剂对玉米种子进行拌种处理,观察其对玉米发芽率、发芽势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10%氯吲哚酰肼悬浮剂拌种可以有效提高玉米的发芽势,且当拌种剂量为450 g/hm2时,10%氯吲哚酰肼悬浮剂对玉米发芽势提升显著;使用225 g/hm2的10%氯吲哚酰肼悬浮剂拌种,玉米产量提高了7.78%,与清水对照(CK)差异极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产量 10%氯吲哚酰肼悬浮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