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特性与抑制技术研究进展
1
作者 余亦晓 祁聪 +6 位作者 况栋梁 韩善剑 陈华鑫 吴永畅 王凤 张洪刚 张仰鹏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52-456,461,共6页
沥青作为一种组成复杂的有机胶凝材料,在拌合、运输和摊铺过程中受热会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不仅影响周围空气质量,还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健康隐患。因此,对沥青VOCs的排放特性和抑制措施进行深入研究... 沥青作为一种组成复杂的有机胶凝材料,在拌合、运输和摊铺过程中受热会释放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不仅影响周围空气质量,还可能对施工人员造成健康隐患。因此,对沥青VOCs的排放特性和抑制措施进行深入研究,是加快推进道路工程污染防治和实现绿色交通建设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沥青VOCs的排放特性和抑制技术,围绕沥青VOCs的组分分析、影响因素和抑制技术研究,梳理了沥青VOCs的组分特征、抑制机理和抑制技术,结果表明,VOCs的释放特性未能与沥青内在组分建立联系;现有沥青VOCs抑制技术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并且抑制剂对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有待进一步深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材料 挥发性有机物 组分组成 抑制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质重质原油掺配比例对石油沥青路用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臧广远 祁聪 +4 位作者 李冠玉 李启仲 况栋梁 韩善剑 陈华鑫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92-1796,1802,共6页
分别选取一种轻质原油和一种重质原油,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复配,采用常减压蒸馏工艺制备沥青。研究原油掺配比例对沥青物理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试并计算原油和沥青中各官能团指数,研究了原油炼制沥青过程中官能团... 分别选取一种轻质原油和一种重质原油,按照不同比例进行复配,采用常减压蒸馏工艺制备沥青。研究原油掺配比例对沥青物理性能和流变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试并计算原油和沥青中各官能团指数,研究了原油炼制沥青过程中官能团指数的变化,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建立沥青官能团指数与其路用性能间的关联。结果表明,随着轻质原油的掺入,沥青的针入度和延度呈增大趋势,软化点、旋转黏度、复数模量和车辙因子呈减小趋势;炼制过程中脂肪族相对含量减小,苯环上的C-H和亚砜基相对含量增加;芳香族含量主要决定针入度和软化点,脂肪族对延度影响较大,苯环上的C-H与旋转黏度、复数模量和车辙因子关联性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油 沥青性能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灰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基脱硫橡胶改性沥青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3
作者 孙佳豪 况栋梁 +3 位作者 祁聪 韩善剑 陈华鑫 吴永畅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29-2033,共5页
用丁基脱硫橡胶(R-IIR)对沥青进行改性,制备了丁基脱硫橡胶改性沥青。通过常规物理指标、高温流变、荧光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对沥青路用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R-IIR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软化点、13... 用丁基脱硫橡胶(R-IIR)对沥青进行改性,制备了丁基脱硫橡胶改性沥青。通过常规物理指标、高温流变、荧光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和玻璃化转变温度测试对沥青路用性能和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R-IIR掺量的增加,改性沥青软化点、135℃黏度和175℃黏度逐渐增大,但当掺量>35%后,软化点开始减小,结合感温性能和储存稳定性能的分析,确定R-IIR的最佳掺量为35%;R-IIR的加入大幅提高了沥青的高温稳定性;随着掺量的增加,R-IIR在沥青中的溶解是从简单溶胀到逐渐形成具有刚性网络结构的过程,掺量>35%后,在沥青中分散不均匀,并析出。R-IIR对沥青的改性过程中不仅存在简单的物理变化,还伴随着R-IIR交联键断裂后与沥青重组的化学变化,R-IIR的加入使沥青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丁基脱硫橡胶(R-IIR) 丁基脱硫橡胶改性沥青 路用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