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CD触控感应技术发展趋势(英文) 被引量:19
1
作者 白石 王延峰 +3 位作者 黄敏 冷长林 贾勇 金春梅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2-575,共4页
作为直接和界面友好的输入装置,触摸屏被广泛地应用于移动显示产品。在过去几年中,触控技术的发展也是多种多样的。文章主要介绍了传统式触控技术及内嵌式触控技术的特点,并讨论了触控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技术发展趋势 LCD 感应 输入装置 显示产品 直接和 触摸屏 内嵌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发光在显示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2
作者 张锋 薛建设 +2 位作者 喻志农 周伟峰 惠官宝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3-167,共5页
介绍了量子点材料的发光原理、基本结构,以及量子点LED的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其在显示领域的最新进展。量子点LED由于具有发光纯度高、使用寿命长、可由溶液法制备等独特的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显示领域新的研究热点。
关键词 量子点 发光二极管 显示器件 色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T用掩模版与TFT-LCD阵列工艺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文波 王刚 +4 位作者 张卓 胡望 刘宏宇 邵喜斌 徐征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22-526,559,共6页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其规模已经远远超出10年前的预想,技术发展也呈现出加速进步的趋势。各种新一代光刻技术的出现显著提升了掩模版的制作精度,对其市场价格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TFT-LCD阵列基板制造方...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FT-LCD)产业经过20年的发展,其规模已经远远超出10年前的预想,技术发展也呈现出加速进步的趋势。各种新一代光刻技术的出现显著提升了掩模版的制作精度,对其市场价格也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在TFT-LCD阵列基板制造方面,4掩模版光刻工艺技术逐渐成为当今主流,而3掩模版光刻工艺因其技术难度大、良品率低,目前还掌握在少数几家TFT-LCD厂商手中。通过对掩模版的国内外市场行情、技术进展以及掩模版数目与TFT-LCD阵列工艺的关系作全面的阐述,指出加强TFT-LCD掩模版等配套材料的自主研发、采用更加先进的制造技术是简化生产工艺、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手段,也是我国TFT-LCD产业下一步努力发展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掩模版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阵列工艺 技术进展 市场行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胶囊电泳显示与TFT-LCD之比较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文波 徐征 +4 位作者 张卓 王刚 邵喜斌 刘宏宇 李云飞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76-581,共6页
对微胶囊电泳显示与TFT-LCD显示进行了对比研究,讨论并分析了它们在显示原理、电路的驱动方式和灰阶实现、像素设计以及显示性能等多方面的不同特性,并对微胶囊电泳显示的应用前景做了简要介绍和预测。
关键词 微胶囊电泳显示 TFT—LCD显示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处理对液晶显示阵列基板中黑矩阵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张锋 舒适 +1 位作者 齐永莲 刘震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15-919,共5页
主要分析了黑矩阵残留程度与SiNx、SiON、SiOx等基底表面亲水特性的关系,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对基底表面亲水特性以及黑矩阵残留的影响。首先,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黑矩阵在不同基底表面的残留颗粒大小、表面粗糙度进行了... 主要分析了黑矩阵残留程度与SiNx、SiON、SiOx等基底表面亲水特性的关系,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对基底表面亲水特性以及黑矩阵残留的影响。首先,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黑矩阵在不同基底表面的残留颗粒大小、表面粗糙度进行了测试。然后,使用接触角测试仪对不同基底表面的亲水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了表面亲水特性和黑矩阵残留程度的关系。最后,研究了等离子体处理条件对基底表面亲水特性的影响,提出了采用O2/He等离子体对基底表面进行改性来解决黑矩阵的残留问题。实验结果表明:基底表面的水接触角越小、亲水性越强,黑矩阵在基底表面的残留越少;O2/He等离子体表面处理使基底表面的水接触角从17°降低到3°,增强了基底表面的亲水特性,并且黑矩阵工艺之后基底表面的粗糙度从3.06nm降低到0.69nm,消除了黑矩阵的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处理 亲水性 接触角 黑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叠层方式形成彩色滤光片隔垫物的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舒适 齐永莲 +2 位作者 徐传祥 张锋 崔承镇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56-960,共5页
本文研究了液晶显示面板彩色滤光片工艺中以叠层方式形成隔垫物的关键技术问题,即叠层隔垫物高度控制、主-附隔垫物段差的形成和主-附隔垫物段差受后续平坦层工艺的影响变化等,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在黑矩阵、红色、绿色、蓝色滤光层形成... 本文研究了液晶显示面板彩色滤光片工艺中以叠层方式形成隔垫物的关键技术问题,即叠层隔垫物高度控制、主-附隔垫物段差的形成和主-附隔垫物段差受后续平坦层工艺的影响变化等,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在黑矩阵、红色、绿色、蓝色滤光层形成一定的叠层高度后,采用形貌追随型平坦化材料对像素区平坦,通过控制像素开口部分OC的厚度,可以实现叠层隔垫物高度的控制。采用改变叠层图案设计的方法形成主-副隔垫物高度差(Main-sub段差),段差达成范围是0.4~1.2μm,达到了灰阶曝光方式可以达到段差的水平,但成本却大幅降低。并且验证了采用形貌追随型OC材料覆盖可以较好的保持OC工艺前形成的Main-sub段差。基于以上技术制备了4 Mask彩色滤光片原型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滤光片 叠层隔垫物 形貌追随型平坦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色光阻材料在OGS工艺中的应用
7
作者 冯京 徐传祥 +3 位作者 张方振 惠官宝 张锋 姚琪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5-531,共7页
分析了白色光阻材料在不同温度、不同厚度和不同化学品浸泡下色度值、分辨率和附着力的变化情况。验证了白色光阻材料在OGS(One glass solution)触摸屏生产中的工艺条件。首先,关注白色光阻材料的光密度值(OD值)、分辨率、耐化性、耐高... 分析了白色光阻材料在不同温度、不同厚度和不同化学品浸泡下色度值、分辨率和附着力的变化情况。验证了白色光阻材料在OGS(One glass solution)触摸屏生产中的工艺条件。首先,关注白色光阻材料的光密度值(OD值)、分辨率、耐化性、耐高温性能以及在不同厚度下白色光阻材料的色度变化。然后对白色光阻材料和触摸屏制作工艺进行工艺整合,提出了采用白色光阻加黑矩阵的双层结构,可以保证白色光阻材料的OD值,防止后面的金属线被透视出来,其中白色光阻的厚度控制在15μm,黑矩阵的厚度在1.2μm。在后续的Photo工艺时,调整工艺参数,加大了PR的厚度并加大曝光显影时间,成功解决了这种高段差造成的金属线Open和Remain问题,并采用OGS工艺制作了白色光阻触摸屏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光阻 色度 耐化性 光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