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D打印构筑的高面间热导率氮化硼陶瓷的制备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兵 任燕 +8 位作者 郑新梅 赵阳 杜雨恒 韩锐 赵必科 陈刚 黄冰雪 李光照 彭必友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21-7229,共9页
氮化硼(BN)陶瓷具有高纵横比、耐高温、高导热和电绝缘性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航天航空、冶金、机械等领域。3D打印技术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具有低成本和省时等特点,是制备具有复杂三维结构陶瓷制件的重要成型技术。为此,基... 氮化硼(BN)陶瓷具有高纵横比、耐高温、高导热和电绝缘性等优异性能,广泛应用于电子信息、航天航空、冶金、机械等领域。3D打印技术与传统加工方式相比具有低成本和省时等特点,是制备具有复杂三维结构陶瓷制件的重要成型技术。为此,基于自主研发的气压式新型直写3D打印材料成型平台,使用BN和聚乙烯醇(PVA)作为原料和粘结剂,制备了不同BN含量的陶瓷浆料,利用逐层堆积原理,设计并制备具有不同三维结构的陶瓷预制件,通过改变浆料的流变学特性,在打印过程中实现了BN二维纳米片在剪切力作用下的取向,得到了高面间热导率的陶瓷材料。研究了BN含量对陶瓷制件成型质量的影响,并且采用了XRD和SEM对打印得到的陶瓷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BN/PVA 85浆料有着良好的剪切变稀特性和黏弹性,在线性黏弹性区的屈服应力达到240 Pa,适配于直写成型3D打印技术。BN在制件内部的水平取向度提高有助于增强陶瓷材料的面间热导率,其中,BN/PVA 85陶瓷制件的面间热导率约为4.3 W/(m·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热 3D打印 直写成型 氮化硼 聚乙烯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生纸机压榨部运行参数及能效关系分析与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马文明 沈天宇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52,共6页
通过对纸机压榨部压力和压榨脱水原理的分析,得到出压榨部纸幅干度可作为压榨部的能耗指标,同时确定压榨线压力和纸机车速是压榨部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纸机实际生产测试并记录压榨脱水数据,绘制测试数据曲线图并拟合压榨线压力、... 通过对纸机压榨部压力和压榨脱水原理的分析,得到出压榨部纸幅干度可作为压榨部的能耗指标,同时确定压榨线压力和纸机车速是压榨部能耗的主要影响因素。结合纸机实际生产测试并记录压榨脱水数据,绘制测试数据曲线图并拟合压榨线压力、纸机车速和出压榨部纸幅干度三者之间的函数关系,最终确定压榨线压力和纸机车速的最优取值范围。通过对测试数据的分析和拟合,控制压榨线压力在90kN/m、纸机车速在1075m/min时,纸幅质量可满足正常生产的要求,还可以节约2.1%的电能,实现卫生纸机压榨部的能耗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榨部 纸幅干度 压榨线压力 纸机车速 能耗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紧器-高压隔水管耦合系统横向振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川 方海辉 +2 位作者 侯雯 黎俊 张鹏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80-388,共9页
为了准确分析张紧器-高压隔水管耦合动力学特性,考虑平台漂移以及张紧器、海水阻尼等影响,基于动力学基本原理建立深水钻井工况下张紧器-高压隔水管横向振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在MATLAB中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离散求解,分析了管内高压流体、... 为了准确分析张紧器-高压隔水管耦合动力学特性,考虑平台漂移以及张紧器、海水阻尼等影响,基于动力学基本原理建立深水钻井工况下张紧器-高压隔水管横向振动力学仿真模型,并在MATLAB中利用有限差分法进行离散求解,分析了管内高压流体、张紧器耦合作用、海流流速、平台漂移量、张紧器张力比等因素对高压隔水管和常规隔水管横向振动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在管内高压流体、张紧器耦合作用的影响下,高压隔水管的横向振动位移减小、应力增大;随着海流流速的增大,隔水管的横向振动位移增大,位于海面附近的隔水管的横向振动应力增大,隔水管底部的横向振动应力基本不受海流流速的影响;随着平台漂移量的增大,隔水管的横向振动位移增大,且越靠近海面变化越明显,但横向振动应力基本保持不变;随着张紧器张力比的增大,隔水管横向振动位移减小、应力增大,且对于常规隔水管,易产生应力集中。研究结果可为深水钻井工况下张紧器-高压隔水管的耦合振动特性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隔水管 张紧器 耦合仿真 动力学 有限差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2O/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刘钦 姚巡 +5 位作者 张博健 刘飞 刘洋 李鹏 薛睿庭 范希梅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59-466,共8页
以乙二醇为还原剂,采用溶剂热法在混酸(V_(H_2SO_4)/V_(HNO_3)=3∶1)超声处理的碳纳米管(CNTs)表面负载氧化亚铜(Cu_2O),通过改变CNTs的含量制备出球形Cu_2O/CNTs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 以乙二醇为还原剂,采用溶剂热法在混酸(V_(H_2SO_4)/V_(HNO_3)=3∶1)超声处理的碳纳米管(CNTs)表面负载氧化亚铜(Cu_2O),通过改变CNTs的含量制备出球形Cu_2O/CNTs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N_2吸附-脱附、紫外-可见光漫反射(DRS)、有机总碳量(TOC)等对Cu_2O/CNTs进行表征;研究CNTs含量对Cu_2O/CNTs复合材料的结构、形貌、比表面积与孔径、光吸收特性的影响;结合光催化机理讨论CNTs对Cu_2O/CNTs光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NTs含量为0.2 g时,Cu_2O/CNTs的光催化性能最佳,在可见光照射60 min后,对甲基橙的降解率达到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作用 氧化亚铜 碳纳米管 可见光照射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西门子PLC的超纯水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凤西 郑萍 +2 位作者 冯济武 吴晨 刘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2-117,142,共7页
根据RO-混床超纯水制备的最新工艺,讨论了其控制系统的集成方案和构架,采用分布式I/O和S7-400H集中监控的方式进行了控制系统设计,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基于S7-400H的硬件冗余方式进行系统的冗余设计;采用设备层、控制层、及基于西门子组态... 根据RO-混床超纯水制备的最新工艺,讨论了其控制系统的集成方案和构架,采用分布式I/O和S7-400H集中监控的方式进行了控制系统设计,在此基础上选择了基于S7-400H的硬件冗余方式进行系统的冗余设计;采用设备层、控制层、及基于西门子组态软件WinCC的监控管理层的典型的三层网络控制系统,且通过OPC方式将超纯水控制系统组态到整个工厂的控制系统中,成为整个工厂控制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方便企业级管理。并给出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编程以及基于Intouch组态软件的上位监控系统。经过4年的实际运行,该超纯水自动化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完全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纯水处理 PLC 上位监控 现场总线 冗余 OPC SERV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后热处理对Al-Zn-Mg合金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杜春平 王培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483-2492,共10页
采用金相、硬度、电导率、剥落腐蚀、电化学腐蚀以及透射电镜(TEM)观察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焊后热处理对Al-Zn-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Zn-Mg合金焊接接头固溶区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随焊后热处理时效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提高... 采用金相、硬度、电导率、剥落腐蚀、电化学腐蚀以及透射电镜(TEM)观察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焊后热处理对Al-Zn-Mg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Zn-Mg合金焊接接头固溶区的硬度和耐腐蚀性能随焊后热处理时效时间的延长和温度的提高而提升。自然时效4 d+(130℃,24 h)和自然时效150 d+(150℃,2 h)两种焊后热处理工艺较佳:经自然时效4 d+(130℃,24 h)处理后,合金固溶区最大硬度由82.5HV提高至123HV,最大电导率由34%IACS提高至35.8%IACS,剥蚀等级提升至EA;经自然时效150 d+(150℃,2 h)处理后,合金固溶区最大硬度提高至110HV,最大电导率至34.7%IACS,剥蚀等级提升至N。合金焊接接头固溶区硬度与耐腐蚀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是焊后时效热处理促进焊接固溶区晶内析出相粗化,弥散分布,且晶界析出相呈不连续分布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ZN-MG合金 焊后热处理 时效 硬度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T-LCD移动显示窄边框技术进展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亮 王向楠 +2 位作者 赵德友 王永茂 杨国波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8-232,共5页
窄边框显示屏因其简洁、美观、相同尺寸可视面积大等优点,已成为高品质显示屏的主要发展趋势。文章结合近几年平板显示展会信息,介绍了移动显示窄边框技术的进展。同时,介绍了实现窄边框所涉及到的显示屏电极线设计技术、边框胶固化工... 窄边框显示屏因其简洁、美观、相同尺寸可视面积大等优点,已成为高品质显示屏的主要发展趋势。文章结合近几年平板显示展会信息,介绍了移动显示窄边框技术的进展。同时,介绍了实现窄边框所涉及到的显示屏电极线设计技术、边框胶固化工艺和液晶滴下工艺及其改善,并对边框胶涂布和液晶滴下设备的改进方向进行了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显示 窄边框 边框胶涂布 液晶滴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ara漏光和Rubbing Mura改善研究 被引量:17
8
作者 石天雷 杨国波 +1 位作者 程石 杭苗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8-211,共4页
研究了摩擦强度对Zara漏光和摩擦痕Mura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摩擦强度偏低时,Zara漏光易发生,而摩擦强度偏高时,则易引发摩擦痕Mura。通过选择合适的摩擦强度,可降低Zara漏光和摩擦痕Mura的发生率。另外,利用FIB对基板表面进行分析,找到... 研究了摩擦强度对Zara漏光和摩擦痕Mura的影响。实验表明,当摩擦强度偏低时,Zara漏光易发生,而摩擦强度偏高时,则易引发摩擦痕Mura。通过选择合适的摩擦强度,可降低Zara漏光和摩擦痕Mura的发生率。另外,利用FIB对基板表面进行分析,找到了FFS型产品容易发生Zara漏光和摩擦痕Mura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D Zara漏光 摩擦痕Mu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T-LCD中隔垫物密度与Push Mura和低温气泡的关系 被引量:13
9
作者 程石 王涛 +3 位作者 张敏 张铁军 史华威 杨国波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4-607,共4页
研究了隔垫物密度对Push Mura和低温气泡的影响。实验表明,通过增加隔垫物密度,能提高液晶面板的抗压强度,降低Push Mura发生率。但是,隔垫物密度过高会引起低温气泡发生。当隔垫物密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时,既能大大改善Push Mura,又不... 研究了隔垫物密度对Push Mura和低温气泡的影响。实验表明,通过增加隔垫物密度,能提高液晶面板的抗压强度,降低Push Mura发生率。但是,隔垫物密度过高会引起低温气泡发生。当隔垫物密度控制在适当范围内时,既能大大改善Push Mura,又不会发生低温气泡,且不影响产品的光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CD 不良改善 隔垫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显示器模组黑态均匀性改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李兴华 暴军萍 +1 位作者 徐兵 樊浩原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71-276,共6页
随着显示行业发展,市场对液晶显示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车载等领域,背光亮度几乎在10 000cd/m2以上,此时显示装置的细微缺陷可能被凸显进而影响画面显示品质。黑态均匀性是液晶显示模组显示画质的重要指标,为提升液晶显示模组黑... 随着显示行业发展,市场对液晶显示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车载等领域,背光亮度几乎在10 000cd/m2以上,此时显示装置的细微缺陷可能被凸显进而影响画面显示品质。黑态均匀性是液晶显示模组显示画质的重要指标,为提升液晶显示模组黑态均匀性,改善显示画质,特对可能造成黑态漏光的相应结构及设计进行研究。从液晶面板受外力方向,针对机构干涉及柔性电路板(FPC)应力两方面的影响因素设计实验,确定出利于提升黑态均匀性的设计方法或管控标准。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对背光及铁框平整度的管控及缓冲胶带优化可减少机构干涉应力,通过对FPC结构及外形设计优化可减少FPC弯折应力,通过玻璃厚度减薄及增大下偏光片尺寸可提升液晶面板抗变形能力,从而将模组黑态均匀性提升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器 黑态均匀性 机构干涉 FPC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管控液晶面板设备工艺参数的制造执行系统的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蔚 张雯旭 +1 位作者 冯举 张璞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118-1123,共6页
由于液晶显示行业材料成本高且生产工艺复杂,不同尺寸的产品需切换不同的工艺参数,频繁换模造成了对工艺参数难以把控,一旦出现将造成较大亏损。本文提出对制造执行系统MES进行模块增加,形成一种具有智能化管控工艺参数的设计方案。这... 由于液晶显示行业材料成本高且生产工艺复杂,不同尺寸的产品需切换不同的工艺参数,频繁换模造成了对工艺参数难以把控,一旦出现将造成较大亏损。本文提出对制造执行系统MES进行模块增加,形成一种具有智能化管控工艺参数的设计方案。这种新方案使得MES可以实时管控生产工艺参数,并提供后期数据分析,减少生产过程中的人为风险,以提高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晶显示 制造执行系统 工艺参数 实时管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T-LCD制造工艺中金属残留的解决方案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冬华 李淳东 李炳天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0-173,共4页
在TFT-LCD阵列的四次掩模技术中,复合层刻蚀是非常难控制的一道工序,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复合层刻蚀后信号线的两边有金属残留,金属残留会对之后的绝缘层产生影响,导致断层等不良。调整复合层刻蚀工艺是目前解决金属残留问题的通用方法,但... 在TFT-LCD阵列的四次掩模技术中,复合层刻蚀是非常难控制的一道工序,最突出的问题是在复合层刻蚀后信号线的两边有金属残留,金属残留会对之后的绝缘层产生影响,导致断层等不良。调整复合层刻蚀工艺是目前解决金属残留问题的通用方法,但是都没有根本地解决这个问题。文章通过研究信号线刻蚀时间对复合层刻蚀后金属残留的影响,认为通过调整信号线的刻蚀时间能够根本解决复合层刻蚀后金属残留的问题,并且不会使金属线线宽超出控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次掩模 复合层 刻蚀 信号线 金属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模组ESD失效分析及防护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卿硕 吴倩 王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1-715,共5页
研究了液晶模组结构与静电放电(ESD)路径间的关系,当液晶模组受ESD冲击电荷无法顺利导出,抗ESD能力仅有2 kV的Driver IC便成为最容易损坏的器件,IC失效会导致液晶模组无法正常工作。实验证明,当在ESD放电路径上特定位置增加静电保护装置... 研究了液晶模组结构与静电放电(ESD)路径间的关系,当液晶模组受ESD冲击电荷无法顺利导出,抗ESD能力仅有2 kV的Driver IC便成为最容易损坏的器件,IC失效会导致液晶模组无法正常工作。实验证明,当在ESD放电路径上特定位置增加静电保护装置,可将瞬间的电荷浪涌导入大地以提高液晶模组抗ESD的能力。论文探讨了一种在TFT基板增加静电环设计的方法可以代替FPC增加TVS管的现有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 静电放电 静电保护环 瞬变电压抑制二极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OLED亮点不良修复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世楠 李楠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8-204,共7页
为了提高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AMOLED)亮点不良修复成功率,优化设备性能,本文研究一种AMOLED亮点修复方法,实现阴极隔离原理。由装置激光调形机构(Slit)的激光修复设备构造一束固定形状和频率的脉冲激光束。该激光束透过AMOLED... 为了提高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面板(AMOLED)亮点不良修复成功率,优化设备性能,本文研究一种AMOLED亮点修复方法,实现阴极隔离原理。由装置激光调形机构(Slit)的激光修复设备构造一束固定形状和频率的脉冲激光束。该激光束透过AMOLED面板封装层,照射目标亚像素上方阴极膜层,使目标亚像素发光层与面板整体阴极隔断,阴极电子无法迁移至目标亚像素发光层,目标亚像素由亮点变为暗点,达到亮点修复目的。提出并比较了矩形修复法与线修复法,结果表明矩形修复方法成功率为33.5%,容易出现封装层损伤,信赖性风险高;线修复方法成功率为100%,无封装层损伤风险,信赖性风险低。将线修复方法导入量产后,亮点不良修复良率由96.9%提升至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 亮点 修复 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TFT-LCD黑矩阵的细线化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靳福江 卢兵 +5 位作者 朱凤稚 罗峰 柳星 代伟男 刘华 范峻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21-526,共6页
介绍了新型TFT LCD黑矩阵细线化研究.在原有工艺设备的基础上,突破设备局限和工艺瓶颈,通过引入相掩膜技术和背面曝光设备,达到进一步减小黑矩阵线宽的效果.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在普通掩膜板设计上应用相位移掩膜板技术,降低透光区边缘... 介绍了新型TFT LCD黑矩阵细线化研究.在原有工艺设备的基础上,突破设备局限和工艺瓶颈,通过引入相掩膜技术和背面曝光设备,达到进一步减小黑矩阵线宽的效果.实验测试结果显示:在普通掩膜板设计上应用相位移掩膜板技术,降低透光区边缘衍射和散射现象,使曝光后黑矩阵线宽降低1.0~1.5 μm.在原有工艺基础上添加背面曝光工艺,使黑矩阵材料在显影后进行背面曝光预固化,改善黑矩阵图形形貌,进一步减小黑矩阵线宽达到0.3~0.5 μm.通过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引入和应用,黑矩阵线宽整体降低1.5~2.0 pm,达到5.0~5.5 μm,可以满足目前高PPI(单位面积像素个数)产品对透过率和对比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矩阵 线宽 相位移掩膜板 背面曝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T-LCD的Line Zara失效机制及改善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欢 于翔 +4 位作者 朱凤稚 苏彦新 沈武林 郁信波 刘旭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49-555,共7页
为了彻底改善TFT-LCD的Line Zara不良,本文建立了Line Zara失效模型,并分析了Line Zara失效机制,其中Line Zara发生率与外力大小及玻璃弯曲形变程度成正比,与框胶至柱状隔垫物距离、框胶粘结力成反比。基于Line Zara的失效机制,针对性... 为了彻底改善TFT-LCD的Line Zara不良,本文建立了Line Zara失效模型,并分析了Line Zara失效机制,其中Line Zara发生率与外力大小及玻璃弯曲形变程度成正比,与框胶至柱状隔垫物距离、框胶粘结力成反比。基于Line Zara的失效机制,针对性地提出了改善措施并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减薄时的抛光工艺、减薄后运输箱的填充密度和框胶粘结力对Line Zara有显著的影响。随着抛光压力的减小和时间缩短,Line Zara发生率逐渐减少。随着运输箱中玻璃数量或隔垫物数量的增加,运输箱的填充密度逐渐增大,玻璃受外力发生的弯曲形变逐渐减小,相应的Line Zara发生率逐渐减小;当隔垫物为无尘纸时,玻璃的弯曲形变最小,Line Zara发生率最低。此外,当框胶与ITO粘结力增加12.5%、与PI粘结力增加66%后,Line Zara的发生率可降低至2%以下。TFT-LCD的Line Zara不良可通过降低抛光压力与时间、增加运输箱的填充密度和增加框胶粘结力彻底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FT-LCD LINE ZARA 失效机制 弯曲形变 抛光工艺 填充密度 框胶粘结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T-LCD曝光工艺参数TP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小龙 张兴强 +1 位作者 江俊波 王军才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783-786,共4页
从Total Pitch(TP)的理论含义与监控原理出发,通过对相同Device下Pitch量和TP测试Mark的更改,讨论了X方向以及Y方向TP的变化。通过相同Lay out不同产品和相同产品不同Lay out的对比,发现TP并不随着Pitch量的改变而变化,但设备扭曲度(Dis... 从Total Pitch(TP)的理论含义与监控原理出发,通过对相同Device下Pitch量和TP测试Mark的更改,讨论了X方向以及Y方向TP的变化。通过相同Lay out不同产品和相同产品不同Lay out的对比,发现TP并不随着Pitch量的改变而变化,但设备扭曲度(Distortion)影响着TP的变化,由此TP也可称为Distortion在实际生产中的简化监测点,并且得到TP从NG到OK变化的pitch量区间,这也为降低图形在基板上的扭曲程度和优化Mask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倾斜度 扭曲程度 曝光 产品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Horizontal Block Stripe in TFT-LCD Panel in Switching-off Process 被引量:1
18
作者 LU Lin-lin XU Shuai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4-468,共5页
The horizontal block stripe,as an image quality defect,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output signals and bias voltage stress(BVS)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fect was correlated with discharging efficiency.Further,two... The horizontal block stripe,as an image quality defect,was analyzed by means of output signals and bias voltage stress(BVS)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efect was correlated with discharging efficiency.Further,two approaches were proposed,one was to improve TFT characteristic,the other was to add reset function.The combined experiments indicated that discharging promotion can improve the defect.Especially the latter is most optimal to eliminate the phenomen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rizontal block stripe DISCHARGE switch off bias voltage stress drain curr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铅BaTiO3/GO/PDMS复合的柔性叉指式压电发电机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翠线 魏文伯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02-2010,共9页
传统的压电振动发电机具有工作频带窄,压电陶瓷易碎且含铅等缺陷,无法满足当前微型传感器件可穿戴、小型化、便携式等要求。本文制备了一种高性能的钛酸钡/石墨烯/聚二甲基硅氧烷(BaTiO 3/GO/PDMS)三元无铅压电复合薄膜。GO材料的比表... 传统的压电振动发电机具有工作频带窄,压电陶瓷易碎且含铅等缺陷,无法满足当前微型传感器件可穿戴、小型化、便携式等要求。本文制备了一种高性能的钛酸钡/石墨烯/聚二甲基硅氧烷(BaTiO 3/GO/PDMS)三元无铅压电复合薄膜。GO材料的比表面较大且流动性较强,在铁电材料中易形成微电容从而提高复合薄膜的压电性能。当BaTiO 3/GO/PDMS复合薄膜中GO质量分数为0.6 wt%时,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和导电率分别为185和8.5×10^-5 S/m。BaTiO 3/GO/PDMS复合薄膜的剩余极化强度值为13.47μC/cm^2,比未添加GO材料时提高了28%。所制备的BaTiO 3/GO/PDMS三元复合薄膜发电机的最大输出电压达7.71 V,是BaTiO 3/PDMS二元复合薄膜发电机的2.78倍。将BaTiO 3/GO/PDMS复合柔性纳米薄膜应用于非对称叉指式压电拾振结构,填充GO后非对称叉指式拾振结构的输出电压明显增加,拾振结构的-3dB带宽由未填充GO时的8.7 Hz增加到填充GO后的11.2 Hz。所提出的BaTiO 3/GO/PDMS无铅复合柔性压电纳米发电机在柔性能量采集拾振结构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电发电机 BATIO 3/GO/PDMS 无铅复合材料 柔性叉指式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FT-LCD产品开机边缘白化现象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兴华 贺伟 +4 位作者 朴承翊 樊浩源 暴军萍 江定荣 王静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2-576,共5页
通过对TFT-LCD开机状态的测试,分析了TFT-LCD开机边缘白化现象的发生机制,提出了改善TFT-LCD开机边缘白化现象的方法。分析表明TFT-LCD开机边缘白化现象的根源在于开机时边缘感应电场的干扰使靠近面板边缘两侧的液晶分子发生旋转而漏光... 通过对TFT-LCD开机状态的测试,分析了TFT-LCD开机边缘白化现象的发生机制,提出了改善TFT-LCD开机边缘白化现象的方法。分析表明TFT-LCD开机边缘白化现象的根源在于开机时边缘感应电场的干扰使靠近面板边缘两侧的液晶分子发生旋转而漏光。液晶盒内表面的形貌影响感应电荷的淤积状态和液晶分子的取向,黑矩阵材料的阻抗影响感应电荷向显示区的扩散程度。进行了TFT-LCD开机边缘白化现象的改善实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减少栅极引线、增加感应电荷的屏蔽层、使用高阻抗的BM材料、增大栅极引线与显示区的距离等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边缘白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机边缘白化 感应电场 栅极引线 栅极关断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