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业银行金融创新与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突破——以交通银行苏州科技支行为例 被引量:56
1
作者 韩刚 《金融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20-23,共4页
在分业经营的框架下,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难点是风险(成本)与收益存在严重的不对称。尽管商业银行在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的过程中要承担较高的风险和成本,但是目前商业银行不能通过持有股权或大幅度提高贷款定... 在分业经营的框架下,商业银行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面临的主要难点是风险(成本)与收益存在严重的不对称。尽管商业银行在支持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的过程中要承担较高的风险和成本,但是目前商业银行不能通过持有股权或大幅度提高贷款定价来覆盖高风险、高成本,这种局面极大地降低了商业银行对科技型小微企业贷款的积极性。交通银行苏州科技支行比照"硅谷银行"模式进行本土化创新,建立起"政府+银行+担保+保险+创投"的业务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商业银行收益与风险的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融资 金融创新 小微企业 商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科技支行到科技银行——基于文献研究和实地调研 被引量:13
2
作者 杜琰琰 束兰根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5-10,共6页
科技金融作为中国特色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得到学术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科技金融创新举措效果明显,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关键融资主体,在科技金融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目前商业银行... 科技金融作为中国特色概念,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以来,得到学术界与业界的广泛关注。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科技金融创新举措效果明显,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关键融资主体,在科技金融发展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目前商业银行服务科技金融的主要形式是科技支行,科技支行与原先科技银行的设想存有性质、定位和权限等差异,导致其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服务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约。基于文献和实地调研,分析了科技银行取代科技支行的必要性,并给出了科技银行的设立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支行 科技银行 科技金融 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对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冀淑慧 《南方金融》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7-21,共5页
声誉风险事关银行的生死存亡。随着自媒体、社交网络等新媒体的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广大网民不再单纯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信息的制造者、发布者与传播者,互联网正在成为中国主流媒体,其对银行声誉风险的影响也空前巨大。本文从分析新媒... 声誉风险事关银行的生死存亡。随着自媒体、社交网络等新媒体的蓬勃兴起和迅猛发展,广大网民不再单纯是信息的接收者,更是信息的制造者、发布者与传播者,互联网正在成为中国主流媒体,其对银行声誉风险的影响也空前巨大。本文从分析新媒体给商业银行声誉风险管理带来的挑战出发,阐述商业银行应该如何应对新媒体做好声誉风险管理"防"和"立"两方面的工作,推动商业银行建立健全针对新媒体的声誉风险管理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新媒体 声誉风险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市场结构调整与商业银行经营转型 被引量:8
4
作者 王树同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22,共3页
在股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以债券市场和投资基金为主的资本市场结构调整,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集中表现为商业银行的“金融脱媒”,体现为定期存款活期化和长期存款短期化等,迫使商业银行进行转型,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进行业务创新,迎... 在股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以债券市场和投资基金为主的资本市场结构调整,对商业银行形成挑战,集中表现为商业银行的“金融脱媒”,体现为定期存款活期化和长期存款短期化等,迫使商业银行进行转型,积极利用资本市场的平台进行业务创新,迎接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市场 短期融资券 金融脱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行综合化经营中的风险传染与隔离 被引量:4
5
作者 韩刚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20,共4页
本文在分析银行综合化经营中风险传染机制的基础上,简要总结了各国金融集团进行风险隔离的主要做法,阐述了风险隔离面临的主要问题或障碍在于"长尾"风险、声誉风险、信息监测以及追求协同效应与控制风险传染的必然矛盾。文章... 本文在分析银行综合化经营中风险传染机制的基础上,简要总结了各国金融集团进行风险隔离的主要做法,阐述了风险隔离面临的主要问题或障碍在于"长尾"风险、声誉风险、信息监测以及追求协同效应与控制风险传染的必然矛盾。文章的最后相应给出了完善银行集团风险隔离机制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行集团综合化经营 风险传染 隔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议“关系型信贷”与大型商业银行小微业务--基于互联网背景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悦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0-24,共5页
互联网技术为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获取小微企业"软信息"的可能,大型商业银行可据此信息与小微企业建立关系型信贷,取得关系租金-续贷及购买其他金融产品。因此,本文建议大型商业银行打造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小微信贷的规模化;... 互联网技术为大型商业银行提供了获取小微企业"软信息"的可能,大型商业银行可据此信息与小微企业建立关系型信贷,取得关系租金-续贷及购买其他金融产品。因此,本文建议大型商业银行打造互联网金融平台,实现小微信贷的规模化;营销联通不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机构,完善小企业信用信息;产品创新、满足小微企业融资"短、快、频"需求;提高人员队伍配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商业银行 关系型信贷 小微企业 互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资私人银行组织模式探索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田野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7-31,52,共6页
本文分别对私人银行常见的三种组织模式,即职能型、事业部型和矩阵型组织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国内外私人银行组织模式的具体实践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分别基于私人银行业务专业化、综合性、风险控制以及组织架构转型... 本文分别对私人银行常见的三种组织模式,即职能型、事业部型和矩阵型组织模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国内外私人银行组织模式的具体实践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分别基于私人银行业务专业化、综合性、风险控制以及组织架构转型的可行性要求,构造出我国现阶段开展私人银行业务应该考虑选择的模式类型及具体结构安排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人银行 组织模式 矩阵型组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险视角的贷款行业集中度对银行收益的影响
8
作者 张健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7-184,共8页
银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能更加注重单项业务收益与违约风险的匹配,而忽视了贷款业务过度集中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国内银行季度数据研究贷款行业集中度对银行收益的影响并探讨银行风险在该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贷款行业集中度对... 银行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能更加注重单项业务收益与违约风险的匹配,而忽视了贷款业务过度集中的负面影响。本文利用国内银行季度数据研究贷款行业集中度对银行收益的影响并探讨银行风险在该影响机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贷款行业集中度对银行收益的边际影响是风险的二次函数。银行风险很低时,增加信贷占比较低行业的贷款投放会提高银行收益波动率,降低平均收益;银行风险很高时,由于代理监督机制激励不相容以及银行破产的社会成本极高,银行会将信贷资源集中于收益较高且稳定的行业来提升收益。只有风险处于中等水平时,分散配置才会有效发挥代理监督机制的作用,提高收益。样本期大多数银行风险处于中等水平,集中度增加会显著降低收益,但对国有银行的冲击较小。研究结论对优化银行贷款结构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贷款行业集中度 银行收益 银行风险 非线性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时代契机积极推动创新 大力发展航运金融 被引量:16
9
作者 连平 肖建军 《金融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4,共5页
航运金融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和产业附加值高等特点,上海发展航运金融不仅有利于本地航运相关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也会促进相关金融业务的拓展。因此,航运金融是连接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的纽带,它对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金融... 航运金融具有产业关联度高和产业附加值高等特点,上海发展航运金融不仅有利于本地航运相关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也会促进相关金融业务的拓展。因此,航运金融是连接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的纽带,它对促进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运金融 金融创新 国际金融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长三角”金融一体化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黄余送 孙兆斌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20,共6页
本文以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为出发点,探讨了以安徽为代表的欠发达地区金融业融入长三角的理论基础,指出加速推进泛长三角地区金融一体化的必要性和现实障碍,并就泛长三角各地政府如何推进区域内金融一体化提出一些对策。
关键词 泛长三角 金融一体化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发展与国际资本流动结构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健 王有鑫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55-160,共6页
笔者借鉴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引力模型,考察了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及其构成的决定因素。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对资本流动规模及其构成起着决定性作用,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其资本流动规模越大,同时,权益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 笔者借鉴国际贸易理论中的引力模型,考察了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及其构成的决定因素。实证研究表明:金融发展对资本流动规模及其构成起着决定性作用,金融发展水平越高的国家,其资本流动规模越大,同时,权益投资在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债权投资在总投资中的比重较低。此外,虽然金融发展对各类资本流动均有着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其对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的作用大小是不同的,股权投资对金融发展最敏感,次之是FDI和债权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国际资本流动结构 权益投资 债权投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科创中心建设视角下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一个类政策传导工具的解释框架 被引量:4
12
作者 尹亭 王学武 《现代管理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57-59,共3页
在发达金融市场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由于政府、银行、中介组织和科技企业的动机和利益存在冲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市场发育不充分。在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背景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可以成为政府推... 在发达金融市场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是中小科技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在我国,由于政府、银行、中介组织和科技企业的动机和利益存在冲突,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市场发育不充分。在全球科创中心建设的背景下,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可以成为政府推动创新经济的类政策传导工具,其关键在于重新界定政府的功能和作用方式,包括降低资源运行的成本和提高要素配置的结构;实现各经济主体的激励相容;提供最小信息量和必要的信用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 政策传导工具 激励相容 金融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央行冲销政策可持续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孙兆斌 张亮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5-15,共11页
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面对人民币升值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采取了以央行票据为主要手段的冲销政策。持续的央行票据发行,在部分实现政策目标的同时,也产生了高昂的成本,并可能威胁到其他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在中美货币政策差异以... 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面对人民币升值和国内通货膨胀的压力,采取了以央行票据为主要手段的冲销政策。持续的央行票据发行,在部分实现政策目标的同时,也产生了高昂的成本,并可能威胁到其他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在中美货币政策差异以及人民币汇率变动的情况下,随着央行票据发行规模和存量不断增加,央行票据冲销成本越来越高,2008年之后发行的央行票据已经接近或超过了可持续的界限。调整央行票据的期限结构,适度增加3年期以上的票据发行比重,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冲销工具体系是摆脱对央行票据依赖的根本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销操作 央行票据 成本 可持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对接文化产业的难题及对策 被引量:6
14
作者 朱贾昂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51,共3页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产业结构面临调整,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迎来发展的战略机遇,并将成为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结构不尽合理,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融资约束,金融与文化产... 当前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发展阶段,产业结构面临调整,文化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迎来发展的战略机遇,并将成为未来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但是,现阶段我国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结构不尽合理,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很大的融资约束,金融与文化产业间的有效对接存在诸多障碍,制约了文化金融的发展。基于此,文章系统的分析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产业与金融对接的问题及原因,对金融对接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金融端、产业端、外部环境等方面逐个分解剖析,最后对如何解决我国文化金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具体来讲,一是政府加强外部文化产业环境的建设;二是加快金融端对接文化产业的创新;三是文化产业端的主动调整来匹配金融端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金融 无形资产评估 无形资产流转 收益匹配风险 金融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率市场化背景下FTP中的决策优化问题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贾昂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1-53,共3页
文章以利率市场化为背景,探讨了商业银行FTP机制中银行内部关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问题与负债业务的成本管理问题。研究发现,在资产业务中通过合理的资金定价与收益共享契约,可以解决现有的风险分配不均,提高整个系统的盈利能力,另外还... 文章以利率市场化为背景,探讨了商业银行FTP机制中银行内部关于资产业务的风险管理问题与负债业务的成本管理问题。研究发现,在资产业务中通过合理的资金定价与收益共享契约,可以解决现有的风险分配不均,提高整个系统的盈利能力,另外还发现,银行可以通过同业合作中的业务创新在不降低原利润水平的情况下减小风险的波动程度;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在负债业务的成本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也给出了优化方法,改进后的系统绩效达到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风险管理 成本管理 决策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币国际化热中的冷思考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兆斌 《当代经济管理》 2009年第11期44-46,共3页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当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举措进行了分析。认为,从目前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还缺乏基本的经济条件与制度支持,也不存在合理的必要性,盲目推动可能会得不偿失。加快我国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发展,推动... 对人民币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以及当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若干举措进行了分析。认为,从目前来看,人民币国际化还缺乏基本的经济条件与制度支持,也不存在合理的必要性,盲目推动可能会得不偿失。加快我国金融制度和金融体系发展,推动人民币汇率和利率形成机制的改革,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和结构优化才是目前最为关键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国际化 必要性 可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做好声誉风险管理关口的前移——以理财业务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冀淑慧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8-42,共5页
近两年,国内银行理财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自2012年底以来,一系列理财违规事件不仅给银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透支了银行的信誉,理财业务暗藏的声誉风险给银行业敲响了警钟。本文从分析理财纠纷起因出发,归纳... 近两年,国内银行理财业务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自2012年底以来,一系列理财违规事件不仅给银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透支了银行的信誉,理财业务暗藏的声誉风险给银行业敲响了警钟。本文从分析理财纠纷起因出发,归纳总结潜在的声誉风险因素,并针对风险防范提出了具体的建议,以做好声誉风险管理关口的前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财业务 信息披露 声誉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金融动荡下的中国股票市场及政策选择
18
作者 孙兆斌 黄余送 《当代经济管理》 2008年第12期82-85,共4页
中国股票市场自2007年10月以来的深度调整在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有加速之势。当欧美主要国家频频推出救市举措之际,要求中国政府进行救市的言论再次兴起。文章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持续下行的根源以及政府救市的困境。在全球金融市场动... 中国股票市场自2007年10月以来的深度调整在全球金融动荡的背景下有加速之势。当欧美主要国家频频推出救市举措之际,要求中国政府进行救市的言论再次兴起。文章分析了中国股票市场持续下行的根源以及政府救市的困境。在全球金融市场动荡以及国内市场仍然高估的情况下,直接的救市措施并不可行,还可能产生严重的政策风险和经济风险,不利于中国股市的发展,救市不如救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动荡 “大小非”减持 政策风险 经济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贷款利率水平对我国贷款利率水平影响的实证检验
19
作者 肖建军 黄彦菁 《金融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41-44,共4页
本文对美国国内贷款利率与中国国内贷款利率进行了协整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由于中国经济实际开放性所限,国内贷款利率水平受国际贷款利率影响存在三个月左右的时滞。此外,在我国汇率改革之前,我国贷款利率与国外贷款利率之间关系微... 本文对美国国内贷款利率与中国国内贷款利率进行了协整分析,通过实证检验发现,由于中国经济实际开放性所限,国内贷款利率水平受国际贷款利率影响存在三个月左右的时滞。此外,在我国汇率改革之前,我国贷款利率与国外贷款利率之间关系微弱。但是,自从我国进行汇改之后,我国贷款利率与国外贷款利率之间关系紧密,两者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贷款利率 国内贷款利率 协整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