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21世纪初我国水下工程技术亟待开展的若干课题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国光
《海洋工程》
CSCD
2000年第4期69-73,共5页
水下工程技术是海洋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水下工程技术发展动态趋势及2 1世纪初我国水下工程技术将面临任务的研究分析 ,系统地提出了为促进我国水下工程技术的发展 ,在 2 0 10年前亟待开展的若...
水下工程技术是海洋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水下工程技术发展动态趋势及2 1世纪初我国水下工程技术将面临任务的研究分析 ,系统地提出了为促进我国水下工程技术的发展 ,在 2 0 10年前亟待开展的若干重要研究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工程技术
潜水技术
研究开发
21世纪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种ROV—水下隧洞检测器简介
被引量:
1
2
作者
任平
谢长江
+1 位作者
马厦飞
郑泉坤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4-98,共5页
本文介绍由交通部石油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特种无人遥控潜水器——水下隧洞检测器的总体性能,以及结构、推进系统、电控系统、电缆等参数及其说明。该设备研制成功后,完成了四川省南部县一座长2000m、内径为6m的...
本文介绍由交通部石油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特种无人遥控潜水器——水下隧洞检测器的总体性能,以及结构、推进系统、电控系统、电缆等参数及其说明。该设备研制成功后,完成了四川省南部县一座长2000m、内径为6m的大型水下隧洞的内壁结构检测,解决了大型水下隧洞结构长期无法检测的问题,填补了围内这一水下技术空白,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让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水下隧洞
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研制的300m饱和潜水科学实验舱群的技术性能和评价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龙宝
庄勤宏
薛利群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1-88,共8页
由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300m饱和潜水科学实验舱是1981年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300m氦氧饱和潜水科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该舱群于1985年底完成安装调试。1987年5月23日至6月12日我院利用该舱群,成功地进行了300m氦氮氧饱和潜水综...
由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300m饱和潜水科学实验舱是1981年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300m氦氧饱和潜水科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该舱群于1985年底完成安装调试。1987年5月23日至6月12日我院利用该舱群,成功地进行了300m氦氮氧饱和潜水综合性科学实验,四名潜水员在舱内安全地居住了廿个昼夜,进行了十六人次的巡回游水与水下作业,完成了八个科研项目的试验。 300m科学实验中舱群使用结果表明,该舱群设计严密,布局合理;配套齐全,性能稳定;舱群的气密性能达到了国际、国内有关规范的标准;舱室环境控制符合使用要求,达到了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它的建成为我国饱和潜水技术和水下作业技术的研究、水下技术的培训提供了基本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潜水
实验舱
重点科研项目
巡潜
技术性能
水下技术
环境控制
潜水呼吸器
气密性能
减压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拔4500m空气潜水的减压研究
4
作者
陈宝松
李元辰
曲青林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1-76,共6页
15名潜水员平分成3批在高低压舱内海拔4500m或5000m低气压下居住7~9d,模拟30~50m空气潜水80人次,按目拟的减比方案减压,发生了1例因水面间隔时间过长的轻型减压病,经再加压治疗后安全返回居住高度。6名潜水员在海拔4442m的羊卓雍湖安...
15名潜水员平分成3批在高低压舱内海拔4500m或5000m低气压下居住7~9d,模拟30~50m空气潜水80人次,按目拟的减比方案减压,发生了1例因水面间隔时间过长的轻型减压病,经再加压治疗后安全返回居住高度。6名潜水员在海拔4442m的羊卓雍湖安全地进行了80人次18~30m实际潜水。实验验证了水面吸氧减压法对高海拔潜水也是安全有效的。对本实验的减压方案,特别是深度较大,水下工作叫时间较长的方案,按Cross校正法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潜水舱
模拟
减压方案
水面吸氧减压法
Cross校正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海底管道开沟技术的发展及其综合评价
被引量:
6
5
作者
张国光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6-111,共6页
本文对海底管道开沟技术的发展及各种开沟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和评价。对我国海底管道开沟技术和开沟机械的研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海底管道
开沟机
综合评价
天然气管道
管沟
土壤液化
开沟犁
北海油田
岩石层
挖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1世纪初我国水下工程技术亟待开展的若干课题
被引量:
10
1
作者
张国光
机构
交通部
上海
海洋
水下
工程
科学研究院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2000年第4期69-73,共5页
文摘
水下工程技术是海洋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对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世界水下工程技术发展动态趋势及2 1世纪初我国水下工程技术将面临任务的研究分析 ,系统地提出了为促进我国水下工程技术的发展 ,在 2 0 10年前亟待开展的若干重要研究课题。
关键词
水下工程技术
潜水技术
研究开发
21世纪
中国
Keywords
underwate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diving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分类号
P75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种ROV—水下隧洞检测器简介
被引量:
1
2
作者
任平
谢长江
马厦飞
郑泉坤
机构
交通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
出处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94-98,共5页
文摘
本文介绍由交通部石油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自行设计和制造的,特种无人遥控潜水器——水下隧洞检测器的总体性能,以及结构、推进系统、电控系统、电缆等参数及其说明。该设备研制成功后,完成了四川省南部县一座长2000m、内径为6m的大型水下隧洞的内壁结构检测,解决了大型水下隧洞结构长期无法检测的问题,填补了围内这一水下技术空白,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让会效益。
关键词
海洋
水下隧洞
检测器
分类号
P715.9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研制的300m饱和潜水科学实验舱群的技术性能和评价
被引量:
1
3
作者
张龙宝
庄勤宏
薛利群
机构
交通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
石油部
海洋
水下
工程
科学研究院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1-88,共8页
文摘
由我国自行设计、生产的300m饱和潜水科学实验舱是1981年列为国家重点科研项目《300m氦氧饱和潜水科学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该舱群于1985年底完成安装调试。1987年5月23日至6月12日我院利用该舱群,成功地进行了300m氦氮氧饱和潜水综合性科学实验,四名潜水员在舱内安全地居住了廿个昼夜,进行了十六人次的巡回游水与水下作业,完成了八个科研项目的试验。 300m科学实验中舱群使用结果表明,该舱群设计严密,布局合理;配套齐全,性能稳定;舱群的气密性能达到了国际、国内有关规范的标准;舱室环境控制符合使用要求,达到了世界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它的建成为我国饱和潜水技术和水下作业技术的研究、水下技术的培训提供了基本手段。
关键词
饱和潜水
实验舱
重点科研项目
巡潜
技术性能
水下技术
环境控制
潜水呼吸器
气密性能
减压病
分类号
P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拔4500m空气潜水的减压研究
4
作者
陈宝松
李元辰
曲青林
机构
石油部
海洋
水下
工程
科学研究院
交通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71-76,共6页
文摘
15名潜水员平分成3批在高低压舱内海拔4500m或5000m低气压下居住7~9d,模拟30~50m空气潜水80人次,按目拟的减比方案减压,发生了1例因水面间隔时间过长的轻型减压病,经再加压治疗后安全返回居住高度。6名潜水员在海拔4442m的羊卓雍湖安全地进行了80人次18~30m实际潜水。实验验证了水面吸氧减压法对高海拔潜水也是安全有效的。对本实验的减压方案,特别是深度较大,水下工作叫时间较长的方案,按Cross校正法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高海拔潜水舱
模拟
减压方案
水面吸氧减压法
Cross校正法
分类号
P754.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海底管道开沟技术的发展及其综合评价
被引量:
6
5
作者
张国光
机构
交通部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6-111,共6页
文摘
本文对海底管道开沟技术的发展及各种开沟方法的应用进行了回顾和评价。对我国海底管道开沟技术和开沟机械的研制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
海底管道
开沟机
综合评价
天然气管道
管沟
土壤液化
开沟犁
北海油田
岩石层
挖沟
分类号
P7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21世纪初我国水下工程技术亟待开展的若干课题
张国光
《海洋工程》
CSCD
200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特种ROV—水下隧洞检测器简介
任平
谢长江
马厦飞
郑泉坤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我国研制的300m饱和潜水科学实验舱群的技术性能和评价
张龙宝
庄勤宏
薛利群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海拔4500m空气潜水的减压研究
陈宝松
李元辰
曲青林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海底管道开沟技术的发展及其综合评价
张国光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