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田湾核电站海域潮流泥沙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孟国 李文丹 +1 位作者 时钟 李世森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23,共8页
建立了基于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考虑波浪及其破碎作用的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充分验证的基础上,对田湾核电站海域的潮流泥沙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潮流场泥沙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对连云港港口扩建(旗台港区建设)规划方案对田湾核电站... 建立了基于不规则三角形网格的考虑波浪及其破碎作用的潮流泥沙数学模型,在对模型进行充分验证的基础上,对田湾核电站海域的潮流泥沙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潮流场泥沙场特征进行了分析;对连云港港口扩建(旗台港区建设)规划方案对田湾核电站已建取水工程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计算了取水明渠口门附近岸滩的冲淤变化及取水口设计水深等深线的位移。研究结果表明:连云港港口扩建后,已建的田湾核电站取水明渠口门附近水域变成泥沙淤积环境,滩面将会淤高,设计的取水口门水深等深线将会外移,核电站正常取水将会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沙 潮流 数学模型 数值模拟 连云港港 田湾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沙质海岸泥沙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孟国 曹祖德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80,共9页
对粉沙质海岸的定义、特点、成因、粉沙的基本特性、粉沙的运移形态、粉沙的运动规律、航道淤积、港口航道布局、建筑物附近的冲刷等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述,以期对本学科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引导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 粉沙 粉沙质海岸 骤淤 泥沙 挟沙力 潮流 波浪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岛群环境下峡道泥沙问题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左书华 李蓓 杨华 《海洋地质动态》 2008年第12期5-10,共6页
岛群环境下峡道的研究不同与一般的峡道或单一的峡道(潮汐汊道),往往包含着多个峡道,峡道之间又存在内在"效应",因此,其泥沙问题更加复杂。对国外峡道泥沙问题研究作了简要的叙述;综述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的在岛群环境... 岛群环境下峡道的研究不同与一般的峡道或单一的峡道(潮汐汊道),往往包含着多个峡道,峡道之间又存在内在"效应",因此,其泥沙问题更加复杂。对国外峡道泥沙问题研究作了简要的叙述;综述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的在岛群环境下泥沙问题研究,包括泥沙运动与岸滩演变、"峡道效应"综合影响、遥感技术以及数值模拟等方面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道 峡道效应 泥沙 岛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浪流作用下系泊船舶撞击力和系缆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18
4
作者 李焱 郑宝友 +1 位作者 高峰 孟祥玮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7-63,共7页
以某25万吨矿石码头工程为例,分别进行了单流、单浪和浪流共同作用下,系泊船舶撞击力和系缆力试验。研究了不同水位、不同船舶载度、不同浪流夹角,单流、单浪和浪流共同作用时对船舶撞击力和系缆力的影响。分析了该码头工程护舷和缆绳... 以某25万吨矿石码头工程为例,分别进行了单流、单浪和浪流共同作用下,系泊船舶撞击力和系缆力试验。研究了不同水位、不同船舶载度、不同浪流夹角,单流、单浪和浪流共同作用时对船舶撞击力和系缆力的影响。分析了该码头工程护舷和缆绳的布置情况,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泊 撞击力 系缆力 浪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水边线技术在潮间带冲淤分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张明 蒋雪中 +1 位作者 郝媛媛 孔宪卫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6-181,共6页
以辽东湾盘锦滩为试验区,利用遥感水边线方法研究了潮间带的冲淤演变,结合遥感水边线和海图0m线边界建立了3个时段的潮滩数字高程模型,获得了辽东湾盘锦滩不同时段近20a来的冲淤空间变化,并用2008年实测地形资料对遥感水边线和反演地形... 以辽东湾盘锦滩为试验区,利用遥感水边线方法研究了潮间带的冲淤演变,结合遥感水边线和海图0m线边界建立了3个时段的潮滩数字高程模型,获得了辽东湾盘锦滩不同时段近20a来的冲淤空间变化,并用2008年实测地形资料对遥感水边线和反演地形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从Landsat5,4,2合成彩色影像上目视解译的水边线与实测地形走向相近;实测地形与反演地形之间的误差集中在-0.9m~0.8m之间,平均误差为-0.16m,标准偏差为0.40,误差在±0.6m之间的区域占总面积的81.1%。遥感技术作为一种补充手段,可用于潮间带岸滩演变空间分析,其精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水边线 潮间带 冲淤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船机中间渠道的航行水力特性和尺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焱 郑宝友 周华兴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29,共7页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研究了Ⅳ、Ⅴ级航道的升船机中间渠道的航行水力特性,并根据船舶航速条件将中间渠道分为A、B、C三类,提出了中间渠道相应的参考尺度及其确定原则.
关键词 航行条件 航道尺度 水力特性 升船机中间渠道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刷漏斗纵剖面形态数值模拟技术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小香 张小峰 +1 位作者 韦直林 李建兵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6,共8页
提出σ坐标系垂向分层的优化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σ坐标变换用于底孔泄流数值模拟时存在网格边界变化的问题;采用一维水流模型为立面二维模型提供自由水面边界,即'动刚盖法'确定自由表面;根据坝前趋孔水流的流动特性和水下纵... 提出σ坐标系垂向分层的优化方法,较好地解决了传统σ坐标变换用于底孔泄流数值模拟时存在网格边界变化的问题;采用一维水流模型为立面二维模型提供自由水面边界,即'动刚盖法'确定自由表面;根据坝前趋孔水流的流动特性和水下纵坡稳定性受力分析,分别导出σ坐标系下床面泥沙边界条件和底孔泄流初期河床滑塌的判别式。在此基础上建立底孔泄流条件下立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并将之应用于有刚性护坦条件下冲刷漏斗形成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漏斗冲刷平段长度、漏斗纵坡等数值试验结果与水槽试验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漏斗 纵剖面 底孔泄流 河床滑塌 立面二维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粗化层厚度及其级配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王艳华 程小兵 乐培九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4-18,共5页
在分析活动层与粗化层厚度关系的基础上,根据活动层沙量平衡原理,建立了粗化层级配预报一步和多步计算关系式,该模式不仅可以用来计算冲刷过程中床沙级配调整,还可以同时计算出冲刷剖面和推移质输沙率变化,适用于中、细沙河床。经部分... 在分析活动层与粗化层厚度关系的基础上,根据活动层沙量平衡原理,建立了粗化层级配预报一步和多步计算关系式,该模式不仅可以用来计算冲刷过程中床沙级配调整,还可以同时计算出冲刷剖面和推移质输沙率变化,适用于中、细沙河床。经部分中、细沙河床水槽试验资料检验,计算精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刷深度 推移质输沙率 活动层 粗化层级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沙起动流速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艳华 黎国森 普晓刚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37,共4页
塑料沙近年来己较广泛用于推移质和悬移质泥沙模型试验。但目前塑料沙试验基本限于圆球形细颗粒泥沙模拟,粒径较大的散粒体泥沙(砂砾石状塑料沙)模拟较少,本项目通过水槽试验,建立了砂砾石状塑料沙的起动流速公式,并通过与已有塑料沙... 塑料沙近年来己较广泛用于推移质和悬移质泥沙模型试验。但目前塑料沙试验基本限于圆球形细颗粒泥沙模拟,粒径较大的散粒体泥沙(砂砾石状塑料沙)模拟较少,本项目通过水槽试验,建立了砂砾石状塑料沙的起动流速公式,并通过与已有塑料沙起动流速公式的对比,证明得出的起动流速公式可行,为粒径较大的散粒体泥沙(砂砾石状塑料沙)的起动流速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试验 塑料沙 起动流速 水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山深水港海域悬沙浓度时空变化及其动力原因 被引量:19
10
作者 左书华 张宁川 +1 位作者 李蓓 杨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2-82,共11页
洋山港海域是多岛屿、多汊道,由大、小洋山两条岛链围成的喇叭口型的海域,是以落潮流为主、含沙量高、潮流强的潮汐水道,泥沙运动主要以悬沙为主.通道内潮流基本为WNW-ESE向往复流,潮流平均流速在1.0m/s,最大流速都在2.0m/s以上,含沙量... 洋山港海域是多岛屿、多汊道,由大、小洋山两条岛链围成的喇叭口型的海域,是以落潮流为主、含沙量高、潮流强的潮汐水道,泥沙运动主要以悬沙为主.通道内潮流基本为WNW-ESE向往复流,潮流平均流速在1.0m/s,最大流速都在2.0m/s以上,含沙量在1.0kg/m3以上.根据该海域不同时期实测含沙量资料,分析了洋山港海域悬沙浓度的时空分布格局,并讨论了其分布变化的原因,包括长江口和杭州湾泥沙扩散对洋山港海域泥沙环境的影响、潮差的影响以及"峡道效应"对洋山港高含沙量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山深水港 水动力 悬沙浓度 峡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北支围垦对其水动力影响的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1
11
作者 宋泽坤 程和琴 +2 位作者 胡浩 李九发 姜云鹏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59-63,共5页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上海市和江苏省两地对长江口北支实施了大规模围垦,使北支河宽大幅度缩窄,地形边界显著改变。在利用MIKE21_FM构建长江口—杭州湾二维垂向平均潮流数学模型,并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对北支大规模围垦前后... 20世纪50年代以来,上海市和江苏省两地对长江口北支实施了大规模围垦,使北支河宽大幅度缩窄,地形边界显著改变。在利用MIKE21_FM构建长江口—杭州湾二维垂向平均潮流数学模型,并用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的基础上,对北支大规模围垦前后的潮流场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规模围垦后,北支全河段平均高潮潮位抬升,平均低潮潮位降低;中上游河段涨、落潮流速增大,下游入海河段涨、落潮流速减小;南北支涨潮流汇流点上提至南北支交汇的崇头,涨潮动力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滩涂围垦 数值模拟 水动力 长江口 北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活动对磨刀门水道河床地形和潮汐动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韩志远 田向平 欧素英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2-587,共6页
基于实测地形和水文资料,探讨人类活动对近期磨刀门水道河床地形和枯季潮汐动力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磨刀门上游河段大规模河床挖沙引起河床高程显著降低,水深增大,河槽容积增加,底坡降减小;口门围垦整治导致磨刀门口门区水域... 基于实测地形和水文资料,探讨人类活动对近期磨刀门水道河床地形和枯季潮汐动力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磨刀门上游河段大规模河床挖沙引起河床高程显著降低,水深增大,河槽容积增加,底坡降减小;口门围垦整治导致磨刀门口门区水域面积变小,入海口门向海延伸,入海水道增深。(2)磨刀门水道河床地形变化引起枯季潮汐动力发生变化:上游河段低潮位降低,潮差增大,进潮量增加,潮汐动力明显增强;口门区潮差减小,横洲水道潮能汇聚,水位壅高;水面坡降减小,潮波传播速度增加,咸水界上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活动 河床演变 潮汐动力 磨刀门水道 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海区近岸表层水体悬沙分布及运动规律的遥感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左书华 杨华 +1 位作者 赵群 赵洪波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7-50,共4页
利用Landsat-5/7卫星影像资料和实测含沙量资料,建立温州海区悬沙遥感模式,对表层水体悬沙分布及泥沙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海区水体表层平均含沙量较高,为0.1~0.3kg/m^3,受落潮流和N—NE向风浪作用及江浙沿岸流的影... 利用Landsat-5/7卫星影像资料和实测含沙量资料,建立温州海区悬沙遥感模式,对表层水体悬沙分布及泥沙运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海区水体表层平均含沙量较高,为0.1~0.3kg/m^3,受落潮流和N—NE向风浪作用及江浙沿岸流的影响,泥沙有自北向南沿岸输移的趋势,并在距浙江沿岸30~40km范围内有一条明显的泥沙浑浊带,其范围由北向南逐渐减少,表层水体含沙量也由北向南逐渐降低,对浙江沿岸的泥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州海区 悬沙 遥感 泥沙浑浊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长江河口没冒沙动态演变及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左书华 李九发 +2 位作者 时连强 应铭 徐海根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701-706,共6页
根据该海区近百年来各个时期海图资料,运用Mapinfo软件分析没冒沙的形成及形成后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没冒沙的形成和发育经历了局部边滩冲刷、边滩沙嘴发育和沙脊形成三个阶段;无论是其横断面变化,还是平面变化,均反映了其沙头部位冲... 根据该海区近百年来各个时期海图资料,运用Mapinfo软件分析没冒沙的形成及形成后的演变过程。结果表明:没冒沙的形成和发育经历了局部边滩冲刷、边滩沙嘴发育和沙脊形成三个阶段;无论是其横断面变化,还是平面变化,均反映了其沙头部位冲刷下移(但其移动距离不大);近半个世纪来,沙体中轴位置在稳定强劲的涨落潮流作用下呈现出西北-东南走向,位置基本不变,形态变化不大,其冲淤量在1959年后变化很小,0 m沙体变化基本不变,-2 m沙体略有冲刷,冲刷量为0.07×106m3/a,反映出没冒沙稳定性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河口 没冒沙 GIS Mapinfo软件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洋山深水港区海域悬沙分布特征及运动规律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左书华 李蓓 杨华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2-69,共8页
以1998年以来定点实测含沙量资料为基础,结合1996-2007年不同时刻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对洋山港附近海域悬沙分布特征及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洋山港海域含沙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潮差越大,水体紊动越强,水体含沙量越高;洋山港水域... 以1998年以来定点实测含沙量资料为基础,结合1996-2007年不同时刻卫星遥感影像资料对洋山港附近海域悬沙分布特征及运动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洋山港海域含沙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潮差越大,水体紊动越强,水体含沙量越高;洋山港水域含沙量明显高于其周围的水域,特别是在大小洋山岛链之间,呈现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的趋势;"峡岛效应"也是引起高含沙量一个重要原因;长江入海泥沙直接扩散对洋山港水体含沙量的影响较小,研究区域水体含沙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波况及潮流对当地浅滩的掀扬及输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山深水港 悬沙分布 遥感卫片 峡岛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湾湾口水体含沙量的时空分布 被引量:12
16
作者 吴明阳 许家帅 冯玉林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7,共5页
利用卫星遥感资料,结合现场实测数据,研究杭州湾湾口水体含沙量的时空分布,综合分析得出:杭州湾水体含沙量具有冬大夏小、高浓度悬沙广泛分布的特性,岛屿效应引起的局部高含沙是杭州湾岛屿群的共性。
关键词 杭州湾 高含沙 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度不对称波浪作用下的底部边界层动力特性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弛 劳伯村 郑金海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58-264,共7页
为了研究加速度不对称波浪对底部边界层的影响,建立加速度不对称波浪作用下的底部边界层数学模型,复演物理模型试验中的流速剖面、紊动强度和床面剪切应力,在此基础上探讨加速度不对称波浪边界层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波峰半周期内正向... 为了研究加速度不对称波浪对底部边界层的影响,建立加速度不对称波浪作用下的底部边界层数学模型,复演物理模型试验中的流速剖面、紊动强度和床面剪切应力,在此基础上探讨加速度不对称波浪边界层的动力特性。结果表明,波峰半周期内正向加速阶段的加速度比较大,引起较快的边界层发育、较大的流速梯度和较大的紊动能量,产生了正向的周期平均床面剪切应力;这些现象随加速度不对称系数的增大而更加明显;在振荡水槽中,加速度不对称波浪边界层内存在底部反向和顶部正向的时均流动,加速度不对称系数的增大会增强底部反向流速;在开敞水域中,时均流速在整个边界层内都是正向的,底部出现"流速外突"的现象,顶部流速趋于均匀分布,加速度不对称系数的增大会减弱底部正向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度不对称波浪 底部边界层 水动力特性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9年以来我国海洋灾害类型、危害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18
作者 董月娥 左书华 《海洋地质动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8-33,共6页
根据1989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洋灾害资料,综合分析了危害我国沿海的海洋灾害类型,主要有海洋气象灾害、海洋水文灾害、海洋地质灾害、海洋生态灾害4种类型。我国海洋灾害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海洋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年际变化很大... 根据1989年以来我国沿海地区的海洋灾害资料,综合分析了危害我国沿海的海洋灾害类型,主要有海洋气象灾害、海洋水文灾害、海洋地质灾害、海洋生态灾害4种类型。我国海洋灾害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海洋灾害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年际变化很大;广东省、福建省和浙江省是我国海洋灾害最严重的省份;台风风暴潮影响范围广,灾情严重,风暴潮灾害带来的损失巨大;赤潮灾害有所上升;大型海洋溢油事件有上升趋势,形势严峻;海啸灾害发生次数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灾害 类型 危害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移质级配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艳华 程小兵 乐培九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3-18,共6页
基于对推移质级配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从推移质与床沙交换平衡原理出发,获得了推移质级配的计算公式。其中推移质输沙率公式沿用恩格隆公式,非均匀沙起动对于中、粗沙采用孙志林公式,中、细沙则对窦国仁公式进行修正,修正系数仍采用... 基于对推移质级配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分析,从推移质与床沙交换平衡原理出发,获得了推移质级配的计算公式。其中推移质输沙率公式沿用恩格隆公式,非均匀沙起动对于中、粗沙采用孙志林公式,中、细沙则对窦国仁公式进行修正,修正系数仍采用孙志林提出的隐暴系数。用长江新厂等实测资料进行了验算,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移质 推移质输沙率 床沙级配 隐暴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lft3D在鳌江口外平阳咀海域流场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20
作者 左书华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5-58,共4页
Delft3D是以FLOW水动力模块为主体,建立在Navier-Stokes方程的基础上,由一系列模块组成的模型软件,可以对水流、波浪、泥沙、水质、地貌等建立二、三维模型。本文介绍了Delft3D数值模拟软件的程序模块及数值理论基本方程,对鳌江口外平... Delft3D是以FLOW水动力模块为主体,建立在Navier-Stokes方程的基础上,由一系列模块组成的模型软件,可以对水流、波浪、泥沙、水质、地貌等建立二、三维模型。本文介绍了Delft3D数值模拟软件的程序模块及数值理论基本方程,对鳌江口外平阳咀海域的流场进行了模拟研究。研究表明: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该海区真实的流场情况,可以为工程研究提供基本的流场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Delft3D 河口海岸工程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