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上交通管理分区安全风险评估优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范振宇 杨立波 +1 位作者 刘胜利 陈兵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0-145,154,共7页
根据海上交通管理业务特点和分区情况,基于船舶交通流量和险情事故因素,构建了分区水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分区水域内港口功能层次划分,提出风险系数调整因子。采用风险指标对比、归一化处理、层次分析等手段,构建单项风险和综合风... 根据海上交通管理业务特点和分区情况,基于船舶交通流量和险情事故因素,构建了分区水域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基于分区水域内港口功能层次划分,提出风险系数调整因子。采用风险指标对比、归一化处理、层次分析等手段,构建单项风险和综合风险指数测算方法。研究成果应用于评估全国海上交通管理分区水域安全风险等级,可为水上交通安全领域规划编制和监管救助业务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交通 分区水域 风险指标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轨道交通非常态乘客出行方式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啸林 熊志华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44,共9页
当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出现异常,乘客容易产生盲目、恐慌、从众等心理,并做出非完全理性的决策。现有MNL模型基于信息完备假设与完全理性假设,在面对非常态情景时的适应性较差。为刻画非常态情况下乘客的不完全理性并考虑乘客个体差异,解决... 当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出现异常,乘客容易产生盲目、恐慌、从众等心理,并做出非完全理性的决策。现有MNL模型基于信息完备假设与完全理性假设,在面对非常态情景时的适应性较差。为刻画非常态情况下乘客的不完全理性并考虑乘客个体差异,解决MNL模型的不适用性,本文针对轨道交通非常态情景,通过累积前景理论进行建模。首先,综合考虑时间、费用、舒适度与便捷性4个对乘客出行行为有直接影响的因素,构建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轨道交通非常态乘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刻画乘客的不完全理性行为。然后,开展问卷调查用以标定模型参数,并结合调查结果构建服从泊松分布的差异化参考点,描述模型的参考点依赖现象,差异化参考点的泊松分布检验值满足大于等于0.05的检验标准,解释了乘客出现不同决策结果的本质,使综合前景呈现随参考点波动的态势。最后,将引入差异化参考点的基于累积前景理论的轨道交通非常态乘客出行方式选择模型与多项Logit(multinomial logit,MNL)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针对非常态情景,本文模型体现了乘客面对非常态时的有限理性与个体差异性,宏观角度下的交通方式划分率计算结果总体偏差较MNL模型减小了4.9%,微观角度下乘客个体决策结果预测准确率较MNL模型提升了25.4%,整体效果优于MNL模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可以为轨道交通非常态下的交通需求预测与应急响应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出行方式选择 累积前景理论 差异化参考点 非常态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客流公交运营模式优化方法
3
作者 韩艳 果林峰 赵昊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66,共7页
为解决低客流传统公交线路运营效率低的问题,考虑低客流公交线路客流时空特性,提出了采用传统公交与需求响应公交(demand response transit,DRT)相结合的组合运营模式:全时段传统公交模式(M1)、分时段传统公交+DRT模式(M2)全时段DRT模式... 为解决低客流传统公交线路运营效率低的问题,考虑低客流公交线路客流时空特性,提出了采用传统公交与需求响应公交(demand response transit,DRT)相结合的组合运营模式:全时段传统公交模式(M1)、分时段传统公交+DRT模式(M2)全时段DRT模式(M3)的优化思路。分析了不同运营模式的要素,考虑乘客空间、时间特征,构建基于三维时空聚类的站点规划模型;考虑车辆行驶成本、乘客时间成本,以总班次运营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了带有时间窗的灵活型DRT线路与调度规划模型,运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以北京市某公交线路进行仿真实证,仿真结果表明:M2相比M1、M3分别降低了9.0%、23.0%的运营成本。研究可针对低客流公共交通服务的运营方案制定与优化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需求响应公交 低客流公交 组合运营模式 三维时空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