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加固公路软土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左殿军 齐昌广 +1 位作者 张宇亭 刘晓强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46-1752,共7页
根据某一高速公路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加固软土地基工程实例,对桩土应力、地表沉降、横向位移、不同深度孔隙水压力进行观测,讨论了塑料套管混凝土桩桩承式路堤的工作机理。结果表明:塑料套管桩加筋路堤的临界高度约为1.26倍桩净距,观测期... 根据某一高速公路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加固软土地基工程实例,对桩土应力、地表沉降、横向位移、不同深度孔隙水压力进行观测,讨论了塑料套管混凝土桩桩承式路堤的工作机理。结果表明:塑料套管桩加筋路堤的临界高度约为1.26倍桩净距,观测期末,荷载分担比接近89%;桩帽和桩间土最大差异沉降为30 mm左右,且应力集中比随着差异沉降的增大而线性增大;路堤堤脚附近不同深处横向位移随着路堤填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施工结束时,地表以下2.5 m处横向位移最大,为12.86 mm;横向位移–沉降比和横向位移增加率随着路堤填筑高度的增加逐步减小并趋于稳定,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加筋路堤系统能够有效防止路堤横向位移的发展和改善路堤的整体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 小直径刚性桩 桩承式路堤 荷载分担比 差异沉降 横向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嵌固深度排桩受力与变形特性现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左殿军 邓成发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354-359,共6页
根据某一水闸基坑开挖工程,在排桩桩体内埋设测斜仪、钢筋应力计对非等长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特性进行了现场观测,采用规范法讨论了后排桩不同嵌固对前、后排桩的变形、内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等长双排桩桩顶位移、桩身剪力、弯... 根据某一水闸基坑开挖工程,在排桩桩体内埋设测斜仪、钢筋应力计对非等长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变形特性进行了现场观测,采用规范法讨论了后排桩不同嵌固对前、后排桩的变形、内力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等长双排桩桩顶位移、桩身剪力、弯矩与传统等长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规律一致;增大后排桩的嵌固深度,前、后排桩的桩顶位移均减小;前排桩桩身剪力、弯矩减小,后排桩增大,但当嵌固深度超过桩长3/4时,前、后排桩的桩顶水平位移、桩身剪力、弯矩减小或增大趋势均不明显;研究成果为双排桩基坑支护结构设计优化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固深度 双排桩 支护结构 变形特性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码头群桩基础受力特性数值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左殿军 陈龙 +1 位作者 田志伟 齐昌广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51-55,共5页
依据天津某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码头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码头全直桩基础在波浪和车辆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讨论了循环周期对基桩受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竖向和水平向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基桩受力重新分布,桩身... 依据天津某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码头工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研究了码头全直桩基础在波浪和车辆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讨论了循环周期对基桩受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竖向和水平向双向循环荷载作用下,基桩受力重新分布,桩身轴力逐渐变大,侧摩阻力减小,其中中排桩桩身轴力增加幅度最大;基桩侧摩阻力变化主要集中在1/3桩长以上范围;循环周期对基桩受荷分布产生较大影响,随着循环周期的变大,基桩受荷分布逐渐调整,前、后排桩桩身轴力逐渐变大,中排桩桩身轴力减小,排桩侧摩阻力均减小,当荷载循环周期达到一定值时,排桩的桩身轴力、侧摩阻力不再变化,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循环荷载 竖向循环荷载 群桩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不同密实度饱和砂土地层的盾构隧道地震响应三维数值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吴宏 叶治 +1 位作者 张宇亭 刘华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4-1216,共13页
地震液化对隧道结构有重大威胁,且位于不同抗液化能力地层交界处的盾构隧道段更易发生严重的地震破坏。采用三维数值方法研究穿越不同密实度状态饱和砂土地层的盾构隧道的地震响应规律。饱和砂土用一种描述不同密实度砂土液化行为的边... 地震液化对隧道结构有重大威胁,且位于不同抗液化能力地层交界处的盾构隧道段更易发生严重的地震破坏。采用三维数值方法研究穿越不同密实度状态饱和砂土地层的盾构隧道的地震响应规律。饱和砂土用一种描述不同密实度砂土液化行为的边界面模型进行模拟,首先通过隧道液化上浮的振动台试验结果验证该本构模型的合理性。其次,应用多自由度连接弹簧表征管片环间相互作用,采用文献中的拼装管片的逐级加载试验结果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最后,建立穿越两种不同密实度饱和砂土地层的盾构隧道三维数值模型,研究相对密实度、输入加速度峰值和交界面倾角对砂土地层-盾构隧道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可液化地层中隧道结构位移模式是水平地震激励下产生的水平位移与由于液化上浮效应产生的竖向位移的耦合作用,加之隧道在不同土层中变形存在差异,从而导致隧道呈现扭转的变形形态。在靠近交界面处,隧道整体上浮量急剧变化且该处结构上浮量随着交界面倾角增大而增大,同时管片结构弯矩出现突变,接头螺栓的环间剪切和拉伸位移也显著增加。分析结果进一步印证地震作用下盾构隧道在不同性质饱和砂土地层交界面处更易破坏,在设计阶段应予以重点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土层交界 盾构隧道 地震响应 变形模式 砂土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塑料套管分析及计算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春虎 齐昌广 左殿军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5-60,97,共7页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简称TC桩)是由预先打设在地基中的塑料套管内浇注混凝土组成的,在TC桩施工和工作期间,塑料套管将承受超静孔隙水压力、挤土压力和振动等作用,因此,利用有限元分析,结合塑料套管的基本参数和实际应用情况,对塑料套管的...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简称TC桩)是由预先打设在地基中的塑料套管内浇注混凝土组成的,在TC桩施工和工作期间,塑料套管将承受超静孔隙水压力、挤土压力和振动等作用,因此,利用有限元分析,结合塑料套管的基本参数和实际应用情况,对塑料套管的受力特性拟定了5种计算方案,并对塑料套管外侧的波纹形状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塑料套管的最大应力发生在沉管上拔初期;在同一壁厚情况下,塑料套管的波高/波距=0.38时最优;建议不宜采用圆形波纹或大波角的塑料套管,而梯形或弧形的塑料套管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工程 塑料套管混凝土桩 有限元分析 环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