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5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蝴蝶优化算法的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研究
1
作者 张明进 肖章玲 +4 位作者 王健 孙冬梅 杨云平 邢岩 刘芯阅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90-94,101,共6页
参数率定是提升水文模型径流模拟精度的重要环节,构建高效稳健的参数优化算法是水文模型应用研究的热点。针对蝴蝶优化算法易于早熟收敛的问题,引入Halton序列提升初始种群的均匀性、利用动态转换概率平衡全局与局部搜索进程、采用L... 参数率定是提升水文模型径流模拟精度的重要环节,构建高效稳健的参数优化算法是水文模型应用研究的热点。针对蝴蝶优化算法易于早熟收敛的问题,引入Halton序列提升初始种群的均匀性、利用动态转换概率平衡全局与局部搜索进程、采用Lévy飞行和标准化操作算子改善进化方程,建立了一种改进的蝴蝶优化算法(MSBOA),并将其应用于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比较分析了原蝴蝶优化算法(BOA)、改进后蝴蝶优化算法(MSBOA)、正余弦优化算法(SCA)和鲸鱼优化算法(WOA)在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中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在钦江上游陆屋水文站以上流域的应用结果表明:(1)与原算法BOA相比,MSBOA取得的纳什效率系数高0.03,相对误差降低至±5%以内,且均方根误差降低了8.2%。这说明MSBOA率定的新安江模型参数取得的日径流模拟精度更好,能够较准确地描述流域的水文过程。(2)各算法在新安江模型参数率定中均有较好的适用性(纳什效率系数高于0.85)。从收敛性来看,MSBOA的收敛速度较快且取得的纳什效率系数值最高,其次是WOA和SCA算法。从稳定性来看,MSBOA取得的纳什效率系数的标准差最低、且参数率定结果的波动范围最小,说明其稳定性较高,其次是WOA算法。改进后的蝴蝶优化算法MSBOA可丰富水文模型参数率定研究,为模型参数优化提供一条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安江模型 参数率定 蝴蝶优化算法 日径流模拟 钦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畸形波波长计算方法研究
2
作者 崔成 潘文博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3-721,共9页
在畸形波相关研究中,多采用线性波或者高阶Stokes波的色散关系估算畸形波波长,然而畸形波是一种波形持续时间较短的强非线性波浪。与规则波相比,畸形波的能量组成更为复杂,除了受高阶谐波影响,在其形成过程中,还会发生非线性的波-波相... 在畸形波相关研究中,多采用线性波或者高阶Stokes波的色散关系估算畸形波波长,然而畸形波是一种波形持续时间较短的强非线性波浪。与规则波相比,畸形波的能量组成更为复杂,除了受高阶谐波影响,在其形成过程中,还会发生非线性的波-波相互作用。为了检查采用规则波色散关系估算畸形波波长的精度,本研究采用组成波聚焦的方法在试验水槽中模拟畸形波,根据浪高仪阵列采集的波面时间过程统计畸形波波长,并与相同波高和周期的1阶线性波、3阶Stokes波和5阶Stokes波波长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与线性理论相比,采用3阶和5阶Stokes波色散关系估算畸形波波长的精度较高,3阶色散关系足以描述高阶谐波对波长的影响。另外,由于不能考虑非线性波-波相互作用,高阶色散关系会高估周期较长的畸形波和低估周期较短的畸形波。为了能更准确估算畸形波波长,本研究基于3阶色散关系,结合回归分析方法,提出一种精度更高的畸形波波长估算方法,与3阶Stokes波色散关系相比,计算精度提高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波 波长 非线性 波-波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工程蓄水前后长江下游落成洲河段滩槽演变特征分析
3
作者 王海龙 杨云平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9-73,共5页
为提高长江下游落成洲河段通航能力,从水沙条件、泥沙来源及河势调整等方面出发,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法研究滩槽形态演变及驱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大通站输沙量显著减少,引起落成洲河段滩体面积一致性减小;三峡水库175 m... 为提高长江下游落成洲河段通航能力,从水沙条件、泥沙来源及河势调整等方面出发,采用实测资料分析法研究滩槽形态演变及驱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蓄水后,大通站输沙量显著减少,引起落成洲河段滩体面积一致性减小;三峡水库175 m蓄水后,流量年内过程改变、主流摆动和泥沙量锐减等综合影响下,弯曲段边滩演变由“凸岸淤积,凹岸冲刷”过渡为“凸岸冲刷,凹岸淤积”;遇到流域大流量持续天数长和汛后退水天数短的年份,有利于滩体面积淤涨,泥沙来源为汛期悬沙沉积和滩槽交换泥沙沉积共同作用;随着三益桥边滩的淤涨并挤压水流、河床冲刷变形及主流调整等作用使得洪水流路冲刷,落成洲汊道进口段过流面积增加,不利于枯水汊道发展,进口处形成交错型浅滩,浅滩泥沙沉积与洪水流路冲刷供沙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沙条件 泥沙来源 边滩和浅滩 落成洲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运基础设施绿色化:基于引江济淮工程的生态航道景观规划策略研究与实践
4
作者 刘哲 雷泽鑫 +3 位作者 杨燕华 杨澜宇 金轶轩 张秦英 《风景园林》 2023年第S02期39-45,共7页
【目的】作为主要的水运基础设施,运河通过人工建设连接不同的水域或流域,从而满足航运、引水、灌溉等功能性要求。随着绿色化水运基础设施的发展,运河航道建设过程需要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以最小化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目标... 【目的】作为主要的水运基础设施,运河通过人工建设连接不同的水域或流域,从而满足航运、引水、灌溉等功能性要求。随着绿色化水运基础设施的发展,运河航道建设过程需要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以最小化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目标,促进生态保护与景观利用。【方法】以国家级大型运河航道实践——“引江济淮”工程为例,基于GIS空间数据处理与叠图分析,利用地形、气候、植被、人文景观资源等信息,对运河沿线的空间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结果】依托运河开挖后形成的线性空间,提出以恢复生态廊道连通性和廊道景观在地化为双重策略,形成七大主题展示的景观分区,选择其中的4个核心节点控制线性空间变化与景观叙事节奏,从而形成完整的运河生态-人文景观建设路径。【结论】通过全面分析运河生态景观的建设要素,充分融合运河的生态修复与文化属性,探索自然与人文融合的运河航道生态景观构建策略,为生态文明背景下建设绿色生态水运基础设施提供景观规划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工程 生态廊道 绿色基础设施 GIS 引江济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樟树精油递送载体构建及抑菌性能研究
5
作者 戴嘉宁 冯玥 +4 位作者 强晟超 汤家祥 梁宝翠 肖玉娟 李华祥 《美食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6-73,共8页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不同浓度牛樟树精油对6株食源性致病细菌及3株真菌的抑制作用,发现高浓度(50%以上)的牛樟树精油对不同菌株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利用超声处理及低聚木糖的糖基化改性大豆蛋白(XOS-SPI)对其进行包封,并对牛樟树... 采用滤纸片法测定不同浓度牛樟树精油对6株食源性致病细菌及3株真菌的抑制作用,发现高浓度(50%以上)的牛樟树精油对不同菌株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进一步利用超声处理及低聚木糖的糖基化改性大豆蛋白(XOS-SPI)对其进行包封,并对牛樟树精油包封物进行表征及食源性致病菌抑菌活性评估。结果表明:当牛樟树精油与糖基化大豆蛋白质量比为2∶1时,糖基化大豆蛋白-牛樟树精油胶粒具有较小的粒径和较优异的稳定性,同时抑菌性能较牛樟树精油显著提高,说明牛樟树精油作为安全健康的天然抑菌剂,在食品防腐保鲜及食品安全中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树精油 大豆蛋白 糖基化改性 递送载体 抑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岛桥结合部受波浪力作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戈龙仔 刘高 陈汉宝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0-67,共8页
波浪力作用下人工岛岛桥间易出现波能集中和雍水等情况,为了解该区域的力学性能及波浪特性,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岛桥结合部为背景,开展缩尺比为1∶40的岛桥结合部受波浪力作用试验。分析岛桥结合部所受波浪力及波浪特性参数,结合规范公... 波浪力作用下人工岛岛桥间易出现波能集中和雍水等情况,为了解该区域的力学性能及波浪特性,以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岛桥结合部为背景,开展缩尺比为1∶40的岛桥结合部受波浪力作用试验。分析岛桥结合部所受波浪力及波浪特性参数,结合规范公式对波浪特性参数的调整系数进行推导,并对桥梁进行结构优化。结果表明:深中通道西人工岛岛桥结合部最大顶托力、侧向力分别为4126.66 kN、96.54 kN,最大压强为123.72 kPa,与设计值对比,结合部越浪量、波峰面高程、波浪力、最大压强调整系数取值范围分别为1.84~1.95、1.14~1.65、1.64~2.91、1.27~1.42;若采取整体抬高桥梁结构0.5 m的结构优化方案,半封闭区域水动力条件改善明显,越浪量和波浪力均能减少50%以上,建议条件允许时采用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大桥 岛桥结合部 波浪特性 波浪力 调整系数 桥梁整体抬高 波浪力作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开挖引起上部建筑物沉降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宇亭 安晓宇 晋亚斐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54-57,共4页
地下隧道选线时,常不可避免的出现下穿建筑物的情况。为保证上部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需要控制下穿隧道引起的建筑物基础的沉降。不同基础型式的建筑物在下穿隧道施工中,沉降变化不同。通过三维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双管大型隧道开挖引起... 地下隧道选线时,常不可避免的出现下穿建筑物的情况。为保证上部建筑物的安全稳定性,需要控制下穿隧道引起的建筑物基础的沉降。不同基础型式的建筑物在下穿隧道施工中,沉降变化不同。通过三维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双管大型隧道开挖引起的浅基础办公楼和桩基础厂房的沉降情况。由于隧道开挖引起的应力释放,建筑物基础的实测沉降随隧道的开挖而增加。距离隧道开挖距离近的位置沉降值较大,距离开挖距离远的位置沉降值较小。桩基础厂房的沉降值都明显小于浅基础办公楼。而开挖近点的沉降值大于远点的沉降值,最大可相差2.8倍。开挖初期浅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量明显高于桩基础,最大值可相差6倍。最终隧道开挖完成后,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量小于浅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变形 离心模型 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对江亚南沙的冲淤效应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田雷 茅志昌 刘蕾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8-41,共4页
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施前后的地形资料,在GIS软件及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分析了工程对江亚南沙的冲淤效应:遏制了江亚南沙沙头的冲刷后退,滩面淤高面积扩展,沙尾不断下移,"外沙内泓"作用加强,加剧了对九段沙... 利用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实施前后的地形资料,在GIS软件及相关的统计分析软件的支持下,分析了工程对江亚南沙的冲淤效应:遏制了江亚南沙沙头的冲刷后退,滩面淤高面积扩展,沙尾不断下移,"外沙内泓"作用加强,加剧了对九段沙上沙南沿的侵蚀;同时,工程的修建局部改变了水流、泥沙场,在鱼嘴工程南线堤下侧出现2m串沟。建议采取封堵工程,确保江亚南沙和南导堤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亚南沙 深水航道工程 冲淤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油管线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许刚 刘长兵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7348-7349,共2页
以实际工程为例分析了输油管线工程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探讨了管线工程完工后土壤的恢复情况,验证了环保措施的有效性。
关键词 输油管线 土壤 影响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旅游区临海新城防波堤工程对滩涂底栖生物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董世培 乔建哲 +1 位作者 寿幼平 毛天宇 《绿色科技》 2016年第2期37-38,41,共3页
指出了滩涂资源开发而引发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由于防波堤的建设对于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尤其是底栖生物的影响引人关注,以天津滨海旅游区临海新城防波堤工程为例,定性、定量分析了该工程对于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的损害... 指出了滩涂资源开发而引发的环境和资源问题日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由于防波堤的建设对于近岸海域海洋生物尤其是底栖生物的影响引人关注,以天津滨海旅游区临海新城防波堤工程为例,定性、定量分析了该工程对于附近海域底栖生物的损害,并提出了相应的生态补偿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波堤 底栖生物 滩涂 损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港VOCs环境现状及污染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乔建哲 常华 +2 位作者 寿幼平 董世培 毛天宇 《绿色科技》 2016年第2期35-36,共2页
以天津港为例介绍了近年来港口VOCs环境现状监测技术及规范的变化情况,分析了现阶段环境监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码头VOCs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了简述。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码头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岱山—洋山跨海通道水沙环境影响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文丹 李孟国 +2 位作者 解鸣晓 赵张益 韩志远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1-180,共10页
杭州湾是世界闻名的强潮河口,具有不规则的岸线边界、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复杂的水动力泥沙环境。岱山—洋山跨海通道位于杭州湾湾口水域,将岱山与洋山近35km连通,实现了上海—洋山—岱山—舟山—宁波跨海通道的全线贯通,其建设具有非... 杭州湾是世界闻名的强潮河口,具有不规则的岸线边界、独特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复杂的水动力泥沙环境。岱山—洋山跨海通道位于杭州湾湾口水域,将岱山与洋山近35km连通,实现了上海—洋山—岱山—舟山—宁波跨海通道的全线贯通,其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考虑波浪作用的潮流泥沙数值模型,讨论了岱山—洋山跨海通道几种工况对杭州湾大范围海域水沙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跨海通道实施后潮位变化在大桥轴线附近较为敏感,远离则基本没有影响,高低潮位变化幅度大多在2 cm以内。杭州湾涨落潮量减小小于0.6%。水流流态和水下地形仅在大桥附近水域存在明显变化。从对杭州湾水沙环境影响角度考虑,岱山—洋山跨海通道几种工况均可行,建议关注桥墩和人工岛附近的局部冲刷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州湾 舟山群岛 数学模型 潮流 含沙量 岸滩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双金属催化剂活化过硫酸单盐(PMS)去除诺氟沙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吴世红 李靖 +2 位作者 张扬 关卫省 郭冀峰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29-1332,共4页
采用过渡金属Cu、Co和Mn对纳米零价铁(nZVI)掺杂改性,制备铁基双金属nZVI/Cu、nZVI/Co和nZVI/Mn催化剂,用于活化过氧单硫酸盐(PMS),研究了不同过渡金属、催化体系和过渡金属掺杂量对催化降解诺氟沙星(NO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的... 采用过渡金属Cu、Co和Mn对纳米零价铁(nZVI)掺杂改性,制备铁基双金属nZVI/Cu、nZVI/Co和nZVI/Mn催化剂,用于活化过氧单硫酸盐(PMS),研究了不同过渡金属、催化体系和过渡金属掺杂量对催化降解诺氟沙星(NO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的掺杂量为5%时,nZVI/Co-5%/PMS活化体系在120 min内实现了84.4%的NOR去除。优异的活化降解性能主要得益于过渡金属Co的引入抑制了nZVI的钝化和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氟沙星 降解 纳米零价铁 过硫酸盐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峰畸形波生成、演化过程的外部特征研究
14
作者 崔成 潘文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9-89,共11页
在实际海况中,由于波浪组分方向不同,使海浪常表现为三维短峰波,与二维长峰波相比,有诸多异同特征。为了研究三维畸形波生成和演化过程中异常大波的外部特征以及大波间的关联,本文采用色散和方向聚焦方法在物理水池中模拟了短峰畸形波... 在实际海况中,由于波浪组分方向不同,使海浪常表现为三维短峰波,与二维长峰波相比,有诸多异同特征。为了研究三维畸形波生成和演化过程中异常大波的外部特征以及大波间的关联,本文采用色散和方向聚焦方法在物理水池中模拟了短峰畸形波的整个生成和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生成和演化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大波沿着方向分布函数峰值方向演化,具有一定程度“对称”特征;根据异常大波的特征参数可将该过程分成3~4个典型的阶段,这意味着可以根据异常大波的特征参数判断其所处阶段及预测其演化趋势;三维畸形波生成和演化过程可能会跳过“波群”或者“深谷”阶段,与二维畸形波相比,时−空范围较小,这意味着在三维波浪场中,与畸形波相关的深谷和波群的发生概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畸形波 生成和演化 三维 多向波 短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流及其共同作用下桩墩局部冲刷问题试验研究现状 被引量:13
15
作者 袁春光 王义刚 +2 位作者 杨华 张义丰 庞启秀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31,140,共12页
要研究波流共同作用下桩墩的基础冲刷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水流和波浪单独作用下桩墩冲刷的机理和特征。针对波、流及其共同作用下桩墩的局部冲刷问题,从流速、水深、桩径、波长、波高、相对底层流速、粒径和粒径级配等方面系统地简述了恒... 要研究波流共同作用下桩墩的基础冲刷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水流和波浪单独作用下桩墩冲刷的机理和特征。针对波、流及其共同作用下桩墩的局部冲刷问题,从流速、水深、桩径、波长、波高、相对底层流速、粒径和粒径级配等方面系统地简述了恒定流、波浪和波流作用下桩、墩局部冲刷的研究进展。根据实验资料比较了各家经典计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发现我国规范65-1式计算值偏大,65-2式计算值偏小等结论。桩墩局部冲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今后可以针对淤泥质海岸底床、粉沙质海岸底床、复杂桩群结构、物理模型比尺效应、非恒定水动力条件、复杂基础形式方面对波流作用下基础冲刷的最大冲刷深度、冲刷过程、冲刷范围进行研究,以弥补桩墩局部冲刷在这些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流作用 恒定流 波浪 局部冲刷 试验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津高速公路(天津段)声环境现状研究
16
作者 余乐 吴世红 金辉虎 《绿色科技》 2011年第9期121-122,共2页
唐津高速公路(天津段)是规划的"7条首都射线、9条南北纵线、18条东西横线"国家高速公路网长春-深圳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津市规划高速公路网中"五纵"的一纵。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唐津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越来... 唐津高速公路(天津段)是规划的"7条首都射线、9条南北纵线、18条东西横线"国家高速公路网长春-深圳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天津市规划高速公路网中"五纵"的一纵。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唐津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通过现状监测,分析和比较了唐津高速公路(天津段)声环境现状,并进行了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津高速公路 声环境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囊形气膜结构风致气弹响应及风振系数研究
17
作者 陈昭庆 宋鹏飞 +3 位作者 闫科晔 武岳 苏宁 曾聪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9,共9页
针对1/3矢跨比胶囊形气膜结构进行了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结构的风致气弹响应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风振系数。研究发现:结构平均变形呈迎风面凹陷,顶部隆起,横风向向外凸出的趋势,且这种变形趋势随着内压减小和风速增大... 针对1/3矢跨比胶囊形气膜结构进行了气弹模型风洞试验,研究了结构的风致气弹响应变化规律,并给出了可供设计参考的风振系数。研究发现:结构平均变形呈迎风面凹陷,顶部隆起,横风向向外凸出的趋势,且这种变形趋势随着内压减小和风速增大越来越明显。0°风向角时的平均变形和振幅大于45°风向角时的平均变形和振幅大于90°风向角时的平均变形和振幅,结构合位移均值的极值出现在迎风面与顶面中心点;0°和45°风向角下,顶点竖向振幅>顺风向振幅>横风向振幅,结构以1阶模态振动为主;90°风向角下,顶点横风向振幅大于其他两个方向,结构以1阶和2阶模态叠加振动为主。各工况下结构的内压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最后给出了考虑流固耦合效应的响应风振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致气弹响应 胶囊形气膜 气弹模型 风洞试验 响应风振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胶囊振荡水柱式波能转换装置的水动力特性研究
18
作者 余海涛 白志刚 +2 位作者 王英志 刘宣 俞杰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56,共15页
波浪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为推进波能资源的利用,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波能转换装置(WEC),提出了创新性的弹性胶囊振荡水柱式(EC-OWC)波能转换装置,设计建立了物理试验模型。通过膨胀波试验,研究了弹性胶囊的膨胀特性和自... 波浪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为推进波能资源的利用,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波能转换装置(WEC),提出了创新性的弹性胶囊振荡水柱式(EC-OWC)波能转换装置,设计建立了物理试验模型。通过膨胀波试验,研究了弹性胶囊的膨胀特性和自由膨胀波的运动特性;通过波浪试验,研究了装置与波浪耦合作用时的水动力性能,以及波浪和模型参数对系统振荡和波高放大比的影响。结果显示:装置内外水头差由0增加至30 cm时,自由膨胀波波速由约3.02 m/s减小至1.90 m/s,与一维纵波理论结果规律相符;相对水深在0.0644~0.0782范围内时,稳定后的波高放大比基本均超过4,其中相对水深值为0.0706时达到最大波高放大比6;波高放大比随相对水头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相对水头值为6时达到最大波高放大比6.5;波高放大比在相对管长为1.77时达到最大值6.35。结果表明:一维纵波理论可为弹性胶囊的设计提供支撑;控制水头差可有效调整装置的自然振荡周期;当装置内外振荡周期相匹配时,系统达到近似共振,装置内部膨胀波为驻波,且当胶囊长度接近半波长时,波高放大比达到最大。通过对EC-OWC模型的初步水动力性能试验研究,展示了该装置的优越性能和共振特性,可为此类WEC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膨胀波 波能转换装置 振荡水柱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典型道路沿线野生动物监测研究
19
作者 吴世红 钟闻华 +6 位作者 李广涛 韩晓芳 曾晓明 葛丽燕 许刚 李东昌 李皑菁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6期64-67,共4页
通过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等方式,选取三江源地区共玉高速和S308省道2条典型公路的部分路段,开展沿线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共玉高速沿线分布的野生动物有兽类8种,鸟类35种,其中国家省级保护动物18种,占比41.86%,相对多... 通过样线调查和红外相机监测等方式,选取三江源地区共玉高速和S308省道2条典型公路的部分路段,开展沿线野生动物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共玉高速沿线分布的野生动物有兽类8种,鸟类35种,其中国家省级保护动物18种,占比41.86%,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为赭红尾鸲(1.59);S308沿线有兽类12种,鸟类8种,其中国家省级保护动物13种,占比65.00%,相对多度指数最高的为藏狐(5.81);2条道路桥涵中的大桥利用率均显著高于中小桥和涵洞,从通道利用率情况看,桥涵通道被利用主要出现在早晚2个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 红外相机监测 动物通道利用率 相对多度指数 三江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电单桩部分胶结抛石体防冲刷措施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王百智 王卫 +3 位作者 闫俊义 陈松贵 金峰 江朝华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3-389,共7页
基于水下自护砂浆自流可控灌浆技术,利用高性能砂浆将单桩基础周围抛石胶结固化成胶结抛石体防护结构,并通过模型比尺为1∶13的大型波流水槽冲刷试验,研究桩周胶结抛石体防护结构在极端波流条件下的防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重现期50和... 基于水下自护砂浆自流可控灌浆技术,利用高性能砂浆将单桩基础周围抛石胶结固化成胶结抛石体防护结构,并通过模型比尺为1∶13的大型波流水槽冲刷试验,研究桩周胶结抛石体防护结构在极端波流条件下的防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重现期50和100 a极端波流条件下,水下部分胶结抛石体防护结构均能保持整体稳定,并有效减少单桩周围冲刷,桩周最大冲刷分别深度减少了82%和81%,冲刷范围减少了70%和80%。试验结果证明了部分胶结抛石体防护结构对海上风电单桩基础的稳定性起到良好的防冲刷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冲刷 冲刷防护 单桩 水下胶结抛石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