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际标准电子航海图升级转换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1
作者 高翔 石金榜 +2 位作者 王昭 张宇婷 王艺聪 《海洋测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2,共5页
IHO S-101作为新一代电子航海图产品规范,即将取代传统S-57标准,成为未来电子航海图生产的基本依据。为探究国际标准电子航海图在升级转化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本文基于CARIS公司的S-57 COMPOS-ER 4.1版转换软件,以现有S-57标准电子航... IHO S-101作为新一代电子航海图产品规范,即将取代传统S-57标准,成为未来电子航海图生产的基本依据。为探究国际标准电子航海图在升级转化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本文基于CARIS公司的S-57 COMPOS-ER 4.1版转换软件,以现有S-57标准电子航海图为测试数据,开展了数据转换、分析与处理方法研究,梳理总结了升级转换过程中遇到的制图调整类、注意类、警告类问题,给出了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优化了升级转换生产流程。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为S-101电子航海图数据常态化生产提供经验参考,也可进一步为自动化转换软件设计提供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电子航海图 S-57标准 S-101产品规范 标准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舶安全航行海域高分辨率宽测绘技术
2
作者 李宝旭 雷一鸣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50-154,共5页
星载SAR在采集原始图像时,由于雷达波束与海面相互作用,会产生复杂的散射现象,这些散射现象在图像中表现为高频能量,降低图像的质量,难以有效执行海域测绘任务。为此,提出船舶安全航行海域高分辨率宽测绘技术。利用星载SAR技术构建宽测... 星载SAR在采集原始图像时,由于雷达波束与海面相互作用,会产生复杂的散射现象,这些散射现象在图像中表现为高频能量,降低图像的质量,难以有效执行海域测绘任务。为此,提出船舶安全航行海域高分辨率宽测绘技术。利用星载SAR技术构建宽测绘带成像模型,采用改进的小波变换方法,对星载SAR获取的宽测绘图像结果进行高分辨率重建,将高分辨重建宽测绘图像作为图卷积神经网络输入,实现地形地貌、航道分布、障碍物位置等信息的识别和提取,完成船舶安全航行海域高分辨率宽测绘。实验结果显示:该技术可显著提高测绘图像分辨率和细节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航行海域 宽测绘 小波变换 星载SA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15年间北部湾海域热带气旋的变化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乔守文 边志刚 +3 位作者 隋意 王立杨 钟超 石洪源 《广西科学》 CAS 2019年第6期663-668,共6页
由于地理特征独特,北部湾地区常年遭受热带气旋的影响。热带气旋引起的波浪灾害和风暴潮灾害对广西沿海经济、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本文采用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研究了1980—2015年间进入北部湾的热带气旋的变化及特征,... 由于地理特征独特,北部湾地区常年遭受热带气旋的影响。热带气旋引起的波浪灾害和风暴潮灾害对广西沿海经济、生活造成了巨大影响。本文采用中国气象局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研究了1980—2015年间进入北部湾的热带气旋的变化及特征,对北部湾海域内热带气旋的频数、强度、持续时长、功耗指数等年际趋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0—2015年,北部湾地区热带气旋的频数、持续时长呈波动减小趋势,其强度呈波动增加趋势,整体上功率耗散系数(Power Dissipation Index,PDI)的正效应大于负效应。本研究为北部湾地区的海洋防灾减灾提供了相关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海域 热带气旋 台风 台风特征 功耗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建设与中心工作如何融合
4
作者 丁克茂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67-67,共1页
一个组织的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可能一经建成便一劳永逸。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是我国交通运输和海事系统的基层单位。近年来,我们体会到,加强海测文化建设。必须立足行业和自身发展实际。以... 一个组织的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也不可能一经建成便一劳永逸。天津海事测绘中心是我国交通运输和海事系统的基层单位。近年来,我们体会到,加强海测文化建设。必须立足行业和自身发展实际。以推动交通运输科学发展、建设“四型海事”为主线,既要保持坚持不懈的瞳心,又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思路、探索新途径,实现文化建设与中心工作的有机融合与和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建设 中心工作 海事系统 交通运输 系统工程 基层单位 科学发展 与时俱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遥感水深反演海道测量业务化应用中的评估与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昭 白亭颖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9-133,139,共6页
水深是海道测量最重要的地理要素,反映海底地貌形态和航区通航能力,在海道测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遥感水深反演(SDB)对于补充传统声学测深系统效率不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总结,从实地因素、影像因素和反演方法3个维度分析... 水深是海道测量最重要的地理要素,反映海底地貌形态和航区通航能力,在海道测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遥感水深反演(SDB)对于补充传统声学测深系统效率不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现有研究总结,从实地因素、影像因素和反演方法3个维度分析了反演考量的要素,对照海道测量精度要求和业务化需求两个维度对水深反演适用性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精度方面,SDB水平精度已经满足要求,大部分多光谱反演相对垂直精度约达20%,但受水体浑浊程度影响较大,距海道测量业务化应用尚有不足,海底覆盖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实践。最后,从不确定性可控性、反演模型外推和多源数据同化方面分析了SDB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并给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水深反演 海道测量 业务化 精度评估 水深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深度监督与改进YOLOv8的海上目标检测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建东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2-489,共8页
针对海上目标姿态复杂且尺度多变,导致现有人工智能算法难以稳定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深度监督与改进YOLOv8的海上目标检测算法.首先,设计了多尺度卷积模块,提取目标多种感受野的特征信息,减少漏检率;然后,添加深度监督网络,提高网... 针对海上目标姿态复杂且尺度多变,导致现有人工智能算法难以稳定检测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深度监督与改进YOLOv8的海上目标检测算法.首先,设计了多尺度卷积模块,提取目标多种感受野的特征信息,减少漏检率;然后,添加深度监督网络,提高网络对深层类别信息及浅层位置信息的利用率,优化主干网络的目标特征提取性能;最后,在网络检测头部分引入通道注意力机制,过滤无关信息,增强对关键特征的识别率.在海上目标数据集中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mAP值达到93.69%,召回率达到85.16%,相比原模型分别提高了7.38、8.52个百分点,且优于对比的经典算法和新颖算法,检测时间约14 ms,满足海上实时目标检测需求,可为航运管理、预防海上事故等提供有效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目标 深度学习 深度监督 多尺度卷积 通道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测绘技术在海岸带矿产地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晓金 宫帅良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15-218,共4页
无人机测绘技术在海岸带矿产地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展示了极大的潜力与效益。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无人机在海岸带矿产地区的应用实例,结合高精度的传感器数据,有效地监测了海岸带地质沉降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技术能够提供迅速、精确... 无人机测绘技术在海岸带矿产地质沉降监测中的应用展示了极大的潜力与效益。本文通过详细分析无人机在海岸带矿产地区的应用实例,结合高精度的传感器数据,有效地监测了海岸带地质沉降现象。研究结果表明,无人机技术能够提供迅速、精确的测绘数据,对于预防和减轻沿海地质灾害、矿区发展规划、沿海港口基础设施安全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此外,通过对无人机搭载的摄影测量和激光雷达等设备的数据处理,本文展示了无人机测绘在地形图生成和沉降趋势分析中的应用效果。最后,本文还探讨了该技术在未来地质监测中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来解决现有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测绘 地质沉降监测 海岸带矿产 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群运动特征的渔网示位标智能识别算法研究
8
作者 郭小飞 刘家兵 胡青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0,共10页
随着海上船舶数量的增长,复杂的海上业务使海上通信链路负载和信道占用率明显增加,信道拥挤程度加剧。而海上通信系统相互独立,各系统之间存在管理不统一和带宽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国际航标协会(IALA)指出,当海上信道负载超过50%时... 随着海上船舶数量的增长,复杂的海上业务使海上通信链路负载和信道占用率明显增加,信道拥挤程度加剧。而海上通信系统相互独立,各系统之间存在管理不统一和带宽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因此,国际航标协会(IALA)指出,当海上信道负载超过50%时,信息阻塞等问题将造成信号传输滞后。为保护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信道资源,保障海上交通安全,针对渔网示位标信息不规范造成识别困难,进而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群运动特征的渔网示位标智能识别算法。该算法基于渔网示位标群运动特征模型,结合监督和非监督机器学习算法,实现在海量船舶和渔网示位标混杂的AIS数据中智能识别渔网示位标。结果表明:针对随机海域内的AIS数据,该算法可有效识别渔网示位标,准确率超95%,有效提升对渔网示位标的管控能力,降低海上航行安全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渔网示位标 群运动 智能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精密单点定位和相对定位的天津港验潮站VLM信息获取与分析
9
作者 闫国锋 张清华 +1 位作者 徐健 孔富镔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277-281,共5页
GNSS技术是用于VLM信息获取的常见且重要手段,本文列举了天津港两个验潮站通过PPP和基线解决方案的GNSS观测数据。结果表明,精密单点定位的结果较相对定位结果误差稍大,但能得到独立的计算结果,两者解算得到的VLM信息在两个测站都是一... GNSS技术是用于VLM信息获取的常见且重要手段,本文列举了天津港两个验潮站通过PPP和基线解决方案的GNSS观测数据。结果表明,精密单点定位的结果较相对定位结果误差稍大,但能得到独立的计算结果,两者解算得到的VLM信息在两个测站都是一致的。因此在使用GNSS获取VLM信息时,两种结束应同时使用并进行结果比较,则可得到更为可信的监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VLM 精密单点定位 相对定位 验潮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CORS高精度定位浮标智能抛设作业关键技术研究
10
作者 王金涛 梁彬 《中国航海》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8-17,共10页
在传统浮标抛设模式下,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操作难度大,工作效率低,作业危险性比较大等问题。本文针对浮标抛设全过程展开研究,分析其各阶段沉石、锚链的受力情况,结合运动学原理,对浮标智能抛设系统架构、数学运动模型、自动制链装置等... 在传统浮标抛设模式下,存在自动化程度低,操作难度大,工作效率低,作业危险性比较大等问题。本文针对浮标抛设全过程展开研究,分析其各阶段沉石、锚链的受力情况,结合运动学原理,对浮标智能抛设系统架构、数学运动模型、自动制链装置等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基于北斗CORS高精度定位设计研发浮标智能抛设系统。经试验验证,成功实现全过程自动化抛设作业,抛设精度优于2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标 智能抛设作业 系统架构 数学模型 自动制链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100系列国际标准数据质量研究
11
作者 黄永军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2,共6页
在详细介绍S-100标准数据质量概念模式、数据质量度量、数据质量元素、数据质量属性和产品规范数据质量章节编写要求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数据质量”模块存在的问题,从修订S-100第4c部分和S-97第C部分、完善产品规范的“数据质量”... 在详细介绍S-100标准数据质量概念模式、数据质量度量、数据质量元素、数据质量属性和产品规范数据质量章节编写要求与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数据质量”模块存在的问题,从修订S-100第4c部分和S-97第C部分、完善产品规范的“数据质量”章节、开发S-100产品数据质量评估指南等3个方面提出了具体可行修订建议,可为S-100国际标准体系迭代升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S-100标准 产品规范 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视觉信息自适应聚合的船舶自主避碰决策
12
作者 张博文 阚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65-169,共5页
船舶航行环境复杂多变,多模态视觉相机采集的多源视觉信息融合过程繁杂,特征提取不够精细,为此研究光视觉信息自适应聚合的船舶自主避碰决策方法。利用Kinect相机采集多源图像,通过自适应聚合增强环境感知。结合MaskRCNN与ResNet-101,... 船舶航行环境复杂多变,多模态视觉相机采集的多源视觉信息融合过程繁杂,特征提取不够精细,为此研究光视觉信息自适应聚合的船舶自主避碰决策方法。利用Kinect相机采集多源图像,通过自适应聚合增强环境感知。结合MaskRCNN与ResNet-101,精确提取图像信息中的目标特征,经RPN生成候选区域。特征向量进入FCN与分类回归分支,识别目标并定位,转换坐标后获取运动态势。依据碰撞风险计算和船舶操纵经验,智能输出避碰指令。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航行环境下展现出良好的避碰决策性能,光视觉信息聚合后,交并比、F1 score分别为92.7%、94.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视觉信息 避碰决策 MaskRCNN 碰撞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UV推进电机在线参数辨识自适应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刘彦呈 刘厶源 +3 位作者 王川 郭昊昊 任俊杰 于盈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4-40,共7页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UUV)的推进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电流控制器性能因参数变化而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在线参数辨识的电流环自适应控制方法。以离散型永磁同步推进电机动态模型作为被控对象,采用动态惯性权重粒子群算法对永磁同... 针对水下无人航行器(UUV)的推进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电流控制器性能因参数变化而下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智能在线参数辨识的电流环自适应控制方法。以离散型永磁同步推进电机动态模型作为被控对象,采用动态惯性权重粒子群算法对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的定子电阻和dq轴电感进行在线辨识,根据电流控制器工程设计方法,将辨识所得的电机参数实时用于计算电流控制器的PI值,实现电流环的自适应控制。最后,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克服水下快速洋流对推进电机的负载扰动,进而实现永磁同步推进电机的快速、高精确度电流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无人航行器 永磁同步推进电机 矢量控制 粒子群算法 参数辨识 自适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沿海差分导航与精密定位服务系统 被引量:4
14
作者 柴进柱 黄永军 《海洋测绘》 CSCD 2016年第3期41-43,47,共4页
为了保障我国自主的沿海导航与精密定位服务,研究了基于北斗系统的沿海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关键设备。并针对用户对北斗米级导航和厘米级定位的需求,分别采用了BDS+GPS联合伪距差分、北斗三频网络RTK的数... 为了保障我国自主的沿海导航与精密定位服务,研究了基于北斗系统的沿海高精度导航定位服务系统,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和关键设备。并针对用户对北斗米级导航和厘米级定位的需求,分别采用了BDS+GPS联合伪距差分、北斗三频网络RTK的数据处理理论和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系统软、硬件设备,对北斗沿海差分导航与精密定位服务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定位精度和适用范围等方面整体优于原有的RBNDGPS系统,且实现了北斗在海上的米级导航和厘米级定位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航 精密定位 RBN-(DBDS+DGPS) 北斗三频网络RTK 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定子泵对多输出齿轮马达传动特性的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巧燕 李喜田 +3 位作者 高俊峰 闻佳 筑地徼浩 闻德生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共4页
为了使定量泵输出多级定流量、不用减压阀实现一泵多压,定量马达实现多级定转速、转矩,设计了双定子泵和多输出齿轮马达,同时提出了双定子泵对多输出齿轮马达传动系统。在规定了元件的职能符号之后,分别以双作用双定子泵与1-3型多输出... 为了使定量泵输出多级定流量、不用减压阀实现一泵多压,定量马达实现多级定转速、转矩,设计了双定子泵和多输出齿轮马达,同时提出了双定子泵对多输出齿轮马达传动系统。在规定了元件的职能符号之后,分别以双作用双定子泵与1-3型多输出齿轮马达为例,分析了双定子泵和多输出齿轮马达在不同工作方式下的输出特性,得出了B-A型多输出齿轮马达的工作方式、双定子泵输出流量和多输出齿轮马达输出转速、转矩的一般公式。同时,探讨了排量系数对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多泵、多马达的连接方式,实现了液压传动系统多级定转速、定转矩的输出,扩大了输出的范围,为新型液压传动系统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压传动 双定子泵 多输出齿轮马达 输出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深测量作业中的测线布设与实施策略研究 被引量:10
16
作者 柴进柱 《海洋测绘》 2013年第3期43-46,共4页
检查线是水深成果质量检验与可靠性评估主要手段。在全面梳理国内外海道测量机构有关水深测线布设和实施的技术要求基础上,重点针对检查线的布设方法和实施检查线测量的时机选择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在水深测量实施过程中,主、检线布设的... 检查线是水深成果质量检验与可靠性评估主要手段。在全面梳理国内外海道测量机构有关水深测线布设和实施的技术要求基础上,重点针对检查线的布设方法和实施检查线测量的时机选择进行系统研究,提出在水深测量实施过程中,主、检线布设的具体要求和实施策略,以期为实际测深作业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深测量 测线布设 主测线 检查线 实施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景智能化对接技术的隧道沉管标定方法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彦昌 杨鲲 于桂菊 《海洋测绘》 CSCD 2019年第5期35-38,共4页
目前我国深水跨江海隧道沉管对接已经实现了全景智能化对接测量技术。其中RTK 天线及姿态仪设备的标定十分重要。设备标定的实质是测定设备在沉管坐标系中的安装初始位置和初始姿态。标定精度直接影响对接定位的精度。介绍了沉管对接技... 目前我国深水跨江海隧道沉管对接已经实现了全景智能化对接测量技术。其中RTK 天线及姿态仪设备的标定十分重要。设备标定的实质是测定设备在沉管坐标系中的安装初始位置和初始姿态。标定精度直接影响对接定位的精度。介绍了沉管对接技术中各种设备的标定原理和方法,对于弯曲沉管、静态、动态等各种情况下的标定方法给出了较详细的介绍,该方法将原来的静态、直管隧道标定方法拓展到弯管隧道和动态标定,适用于各种形状不规则的沉管标定。标定精度满足工程要求,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沉管 全景智能化对接测量 沉管坐标系 静态标定 动态标定 弯曲沉管标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非质心构型MIMU设计与误差补偿
18
作者 刘福朝 赵旭 +1 位作者 樊霞 王超亮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5期143-150,共8页
针对惯性测量单元在不同载体上的装配需求,设计了一种非质心构型的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MIMU采用3个单轴陀螺仪和2个三轴加速度计的配置方案,其机械结构外形为中空圆柱形,各个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远离测量装置的质心位置,因此称为非质心... 针对惯性测量单元在不同载体上的装配需求,设计了一种非质心构型的微惯性测量单元(MIMU)。MIMU采用3个单轴陀螺仪和2个三轴加速度计的配置方案,其机械结构外形为中空圆柱形,各个传感器的安装位置远离测量装置的质心位置,因此称为非质心构型的MIMU。结合各个传感器的安装位置,分析了非质心构型下的传感器误差特性,建立误差模型,提出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分立式快速标定方法,利用三轴转台和离心机等实验设备分别对各项误差参数进行了有效的标定和补偿。最后利用Allan方差分析方法,结合实际的测量数据,得到了MIMU中传感器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而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测量装置和数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质心构型 MIMU 误差特性 最小二乘拟合 分立式标定 ALLAN方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电子航海图水深数据质量属性赋值研究
19
作者 窦润青 王艺聪 《海洋测绘》 2025年第3期74-78,共5页
基于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国际标准S-68《官方海道测量机构水深数据质量属性赋值指南》,结合我国电子航海图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电子航海图水深数据质量属性赋值方法。根据新测水深数据和图载水深数据两种情况给出了详细的赋值步骤和建议,... 基于国际海道测量组织国际标准S-68《官方海道测量机构水深数据质量属性赋值指南》,结合我国电子航海图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电子航海图水深数据质量属性赋值方法。根据新测水深数据和图载水深数据两种情况给出了详细的赋值步骤和建议,并对测深数据质量属性值维护进行了研究。通过对S-57格式和S-101格式的青岛港电子航海图赋值测试,验证了赋值方法的可操作性,可为我国电子航海图水深质量属性赋值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测绘 电子航海图 国际标准S-68 赋值方法 水深数据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回转拖轮操纵运动建模与仿真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景 任俊生 霍虎伟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4-120,共7页
为提高拖轮操纵模拟器的行为真实感,运用操纵性理论和分离型建模思想,建立全回转拖轮适用于四象限全工况操纵运动的数学模型。通过处理导管桨JD75系列和四象限螺旋桨Nordstrom系列试验图谱后,提出了导管桨四象限推力模型,同时提出了一... 为提高拖轮操纵模拟器的行为真实感,运用操纵性理论和分离型建模思想,建立全回转拖轮适用于四象限全工况操纵运动的数学模型。通过处理导管桨JD75系列和四象限螺旋桨Nordstrom系列试验图谱后,提出了导管桨四象限推力模型,同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全速域的拖轮船体水动力模型。搭建拖轮运动模拟平台,开展一系列操纵性仿真试验,包括速度试航试验、螺线试验、Z形试验、回转试验及停船试验。将仿真数据与Force Technology公司提供的试验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一致性良好,表明该模型精度可满足航海上仿真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回转拖轮 数学建模 导管桨 操纵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