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嵌入式MEMS无线传感器的路面损伤监测技术研究
1
作者 李玮健 李强 王志军 《山东交通科技》 2024年第5期66-71,共6页
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的路面健康监测对道路养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MEMS无线传感器的路面损伤监测技术,解决传统路面检测技术耗时耗力、无法实时监测的缺陷。通过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对所提出监测技术进行了评价。采用... 基于智能传感技术的路面健康监测对道路养护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嵌入式MEMS无线传感器的路面损伤监测技术,解决传统路面检测技术耗时耗力、无法实时监测的缺陷。通过数值模拟和室内试验对所提出监测技术进行了评价。采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对健康和劣化路面结构在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定量评价路面结构损伤特性的指数DI;通过对水泥混合料进行三点弯曲(TPB)断裂试验,研究了嵌入式MEMS无线传感器在监测裂缝扩展中的有效性,嵌入式MEMS传感器记录的应力可以用来表征裂缝扩展的不同阶段,有效地检测道路裂缝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路面监测 数值模拟 MEMS智能传感器 结构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透水性能的全透水沥青路面结构设计 被引量:25
2
作者 赵丽华 杨志浩 +3 位作者 许斌 石鑫 曹东伟 丁润铎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6-32,共7页
为了研究全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方法,从全透水沥青路面试验路的结构设计入手,综合考虑所设计路面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以北京当地的设计平均降雨强度作为结构设计的依据,综合考虑不同材料基层的适宜厚度,并最终确定透水基层的厚度,... 为了研究全透水沥青路面的结构设计方法,从全透水沥青路面试验路的结构设计入手,综合考虑所设计路面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以北京当地的设计平均降雨强度作为结构设计的依据,综合考虑不同材料基层的适宜厚度,并最终确定透水基层的厚度,以透水时间、饱和入渗强度和现场渗水试验作为透水性能的检测指标,发现使用该设计方法所设计的全透水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性能和透水性能均满足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结构设计 透水性能 全透水沥青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Ⅱ级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放热性能和抗压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刘晓龙 罗翥 +1 位作者 田波 侯子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6-169,共4页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C30和C60两种混凝土的热峰时间、温峰时间、热峰值和最大温升随Ⅱ级粉煤灰掺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混凝土的温峰时间均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呈延迟趋势,最大温升均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呈降低趋势,粉煤灰对C30混凝土... 通过室内试验研究C30和C60两种混凝土的热峰时间、温峰时间、热峰值和最大温升随Ⅱ级粉煤灰掺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两种混凝土的温峰时间均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呈延迟趋势,最大温升均随粉煤灰掺量增加而呈降低趋势,粉煤灰对C30混凝土的温升降低效应要强于C60;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有较大影响,在粉煤灰掺量<40%时,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降低较小。此外,从理论上探讨了Ⅱ级粉煤灰对混凝土放热性能及强度的影响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级粉煤灰 水泥混凝土 放热性能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致性分析的路面构造深度评价指标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长波 钱振东 +1 位作者 陈磊磊 关伟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93-1198,共6页
为比较平均断面深度(MPD)和传感器测量构造深度(SMTD)2种沥青路面构造深度评价指标,利用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采集沥青路面MPD与SMTD数据,并基于估计重复系数和Bland-Altman法进行MPD与SMTD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分析.研究发现:平行测量... 为比较平均断面深度(MPD)和传感器测量构造深度(SMTD)2种沥青路面构造深度评价指标,利用多功能路况快速检测设备采集沥青路面MPD与SMTD数据,并基于估计重复系数和Bland-Altman法进行MPD与SMTD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分析.研究发现:平行测量次数的增加会导致采集数据内部总误差增加,但可以有效降低随机误差变化范围的影响,提高数据采集的可靠性;MPD的估计重复系数平均值低于SMTD的估计重复系数平均值,说明MPD的测量可重复性更好;MPD比SMTD平均低0.009 mm,这个偏倚在工程应用中是可以接受的,说明MPD和SMTD两种不同评价指标具有可互换性;MPD与SMTD差值的95%一致限(LOA)范围(-0.105~0.087 mm)和估计重复系数范围(-0.094~0.094 mm)接近,说明影响MPD与SMTD一致性的主要因素是两者差值的可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构造深度 评价指标 可重复性 一致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指标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邵腊庚 张仕 +1 位作者 严二虎 王高超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54-257,共4页
为了对沥青高温性能提出合理的评价方法,采用MSCR、ZSV对5种沥青进行高温性能试验,分析温度对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评价结果与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两种试验方法对改性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 为了对沥青高温性能提出合理的评价方法,采用MSCR、ZSV对5种沥青进行高温性能试验,分析温度对沥青高温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评价结果与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两种试验方法对改性沥青结合料高温性能评价结果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随温度的上升,沥青高温抗变形能力减弱,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普遍优于基质沥青,但应力敏感性更大。MSCR方法与ZSV方法评价结果与沥青混合料车辙结果相关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高温性能评价 多应力蠕变恢复试验 零剪切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风积沙特性的固化剂组成设计及其固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潇 卢亚磊 +1 位作者 王稷良 杜新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83-90,共8页
风积沙颗粒细小均匀,呈圆球状,表面光滑,难以压实且与固化剂之间的胶结作用弱,因此其固化难度大,收缩严重。通过研究矿渣粒径与掺量、碱激发剂模数与碱当量、SO_(3)含量对固化风积沙强度与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适用于风积沙的专用固... 风积沙颗粒细小均匀,呈圆球状,表面光滑,难以压实且与固化剂之间的胶结作用弱,因此其固化难度大,收缩严重。通过研究矿渣粒径与掺量、碱激发剂模数与碱当量、SO_(3)含量对固化风积沙强度与收缩性能的影响规律,开发适用于风积沙的专用固化剂,并采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固体核磁共振(NMR)以及压汞法(MIP)等微观测试手段揭示其作用机理。结果显示,通过掺入磨细矿渣、引入碱激发体系、提升SO_(3)掺量能显著提升固化风积沙强度,降低其干燥收缩。与普通P.O42.5水泥相比,采用专用固化剂固化风积沙,其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提升73.8%,28 d干燥收缩应变降低40.8%。微观测试结果表明专用固化剂对风积沙的固化机理在于:采用磨细矿渣充填风积沙之间孔隙,改善了固化风积沙孔隙结构;采用水泥-碱激发矿渣双胶凝材料体系,增强了固化剂胶凝性能,改善了固化剂与风积沙之间界面;引入SO_(3),促进了AFt晶体生成,填充了固化风积沙内部孔隙以补偿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化风积沙 矿渣粒径 碱激发矿渣 SO_(3)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对沥青表面能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邵腊庚 王高超 +1 位作者 严二虎 张仕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87-289,共3页
基于表面能计算黏附功是目前评价沥青-集料黏附性的方法之一,传统计算方法基于材料表面物理化学与杨氏方程,利用已知液体与沥青接触角即可求得。该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沥青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基于两种不同计算模式和Fowke理论求得沥... 基于表面能计算黏附功是目前评价沥青-集料黏附性的方法之一,传统计算方法基于材料表面物理化学与杨氏方程,利用已知液体与沥青接触角即可求得。该文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沥青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基于两种不同计算模式和Fowke理论求得沥青表面能,并与传统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原子力显微镜在进行分析时基于JKR(S)理论可求得沥青表面能,其结果与传统方法计算的表面能结果更为接近,且与传统方法求得的表面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作为新的表面能计算方法;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不同沥青样品在同样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分析比较时,人为影响小、精确度高、评价结果可靠,可作为新的计算沥青表面能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表面能 黏附功 原子力显微镜AFM JKR(S)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植石工艺的桥面混凝土铺装层施工技术参数研究
8
作者 李娜 韩森 +1 位作者 李俊 张东省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8年第5期753-756,共4页
为了确定植石工艺桥面混凝土铺装层的施工技术参数,选取混凝土成熟度作为碎石撒布时间的控制指标,进行了四种坍落度混凝土的贯入度试验,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坍落度、植入时间、碎石级配、碎石撒布面积等参数对压入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 为了确定植石工艺桥面混凝土铺装层的施工技术参数,选取混凝土成熟度作为碎石撒布时间的控制指标,进行了四种坍落度混凝土的贯入度试验,通过正交试验,探讨坍落度、植入时间、碎石级配、碎石撒布面积等参数对压入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确定了针对不同坍落度混凝土的碎石撒布成熟度上限为75℃·h;针对桥面铺装100~120mm坍落度的混凝土,采用9.5~13.2mm单粒级碎石或混合料,植入深度比为0.2或0.4施工是可行的,撒布面积对压入荷载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桥面铺装 植石工艺 植入时间 施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蒸馏制混合沥青的性能研究
9
作者 李佰昌 张海燕 +1 位作者 李盈富 吴小维 《河南科技》 2014年第4X期58-59,共2页
本文考察了煤焦油和渣油混合蒸馏制取混合沥青的过程。煤焦油改变了渣油的胶体结构,使得蒸馏率有所提高。蒸馏得到的混合沥青的性能随蒸馏温度的不同而不同。
关键词 煤焦油 渣油 混合沥青 蒸馏 路用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深基坑中直径9.5m巨型桩群施工对紧邻地铁线路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波 徐薇 +2 位作者 周予启 杨春英 宋常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2-79,共8页
深圳市某新建工程的超深基坑开挖深度达33.8m,并在坑底里需施工直径为9.5m、桩长为32.0m的巨型桩群。该基坑距离运营地铁车站出入口仅5.65m。为确保运营地铁线路的安全,在工程原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增设第5道支撑和加长止水帷幕的优... 深圳市某新建工程的超深基坑开挖深度达33.8m,并在坑底里需施工直径为9.5m、桩长为32.0m的巨型桩群。该基坑距离运营地铁车站出入口仅5.65m。为确保运营地铁线路的安全,在工程原施工方案的基础上,提出增设第5道支撑和加长止水帷幕的优化施工方案。采用三维有限差分软件FLAC3D对原施工方案和优化施工方案进行数值模拟。数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优化施工方案,可以有效地减小地铁线路沉降、隧道相对变曲、两轨道横向高差、轨道竖向变形和轨道三角坑变形。在采用优化施工方案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地铁线路位移和沉降以及车站所在处地下水位的监测。监测结果表明:地铁线路沉降的实测值与模拟计算值基本吻合;其沉降基本控制在《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护区施工管理办法》的规定范围内。表明优化施工方案对控制地铁线路沉降是积极有效的,能够确保地铁的运营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地铁 深基坑 巨型桩 结构沉降 轨道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裂缝密封胶的低温力学行为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峰 黄颂昌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4年第3期516-519,共4页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裂缝密封胶的低温力学行为,进行了3种加热型密封胶和1种有机硅密封胶的低温拉伸试验,根据劲度模量-温度行为特征理论分析试验过程的荷载-位移曲线.结果表明,3种加热型密封胶分别处于玻璃体、玻璃化转换区和橡胶体状态,... 为了研究沥青路面裂缝密封胶的低温力学行为,进行了3种加热型密封胶和1种有机硅密封胶的低温拉伸试验,根据劲度模量-温度行为特征理论分析试验过程的荷载-位移曲线.结果表明,3种加热型密封胶分别处于玻璃体、玻璃化转换区和橡胶体状态,有机硅密封胶表现为虎克弹性体.为保证良好的低温路用性能,加热型密封胶的最低使用温度应大于玻璃化转换温度,有机硅密封胶应具有较大的位移变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裂缝 密封胶 低温拉伸试验 低温力学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高液限红黏土的路用性能 被引量:3
12
作者 宋常军 吴立坚 +1 位作者 王健 邓捷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56-61,共6页
通过室内试验,揭示了湘西高液限红黏土特殊的路用特性.针对其特点,进行了试验路填筑,研究了多种工况组合下高液限红黏土直接填筑路堤的碾压效果.研究表明,[1.0,1.3]稠度范围内的高液限红黏土可直接用于下路堤填筑,填筑压实度可按88%标... 通过室内试验,揭示了湘西高液限红黏土特殊的路用特性.针对其特点,进行了试验路填筑,研究了多种工况组合下高液限红黏土直接填筑路堤的碾压效果.研究表明,[1.0,1.3]稠度范围内的高液限红黏土可直接用于下路堤填筑,填筑压实度可按88%标准控制,宜在最大强度含水率附近进行碾压.填土松铺厚度控制在25~ 30 cm,18t以上压路机低速静碾1遍+振碾2~4遍即可达到较好的压实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液限红黏土 下路堤 稠度 路堤填筑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沥青路面加热型密封胶的低温黏弹性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峰 黄颂昌 石小培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58,共5页
为了描述加热型裂缝密封胶在低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以标准线性固体模型为基础,利用玻尔兹曼叠加原理对密封胶在拉伸-松弛过程中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建立密封胶拉伸-松弛阶段的理论方程.采用ASTM D5329的粘结试验方法,选择6种... 为了描述加热型裂缝密封胶在低温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以标准线性固体模型为基础,利用玻尔兹曼叠加原理对密封胶在拉伸-松弛过程中的力学行为进行分析,建立密封胶拉伸-松弛阶段的理论方程.采用ASTM D5329的粘结试验方法,选择6种加热型密封胶进行常应变拉伸-应力松弛试验,3种应变量分别为2.25 mm、3.75 mm和6.90 mm,采用标准线性固体模型拟合试验数据,求得拉伸和应力松弛回归方程.实验结果表明,标准线性固体模型可以较理想地拟合密封胶在低温条件下的黏弹性力学行为,应变量越小,模型的拟合精度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黏弹性 标准线性固体模型 加热型密封胶 应变 应力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特性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俊 韩森 +1 位作者 曹东伟 任万艳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5-48,共4页
为了分析植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特性,采用轮胎加速下落法测试不同纹理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1/3倍频程谱分布特性,同时还分析了纹理深度、轮胎速度对植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孔隙路面... 为了分析植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特性,采用轮胎加速下落法测试不同纹理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水平,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其1/3倍频程谱分布特性,同时还分析了纹理深度、轮胎速度对植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孔隙路面结构降噪效果更佳,植石水泥混凝土路面降噪特性要明显优于其他普通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植石水泥混凝土路面噪声水平随其构造深度增大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在构造深度为1.7mm左右时噪声水平最低;轮胎速度越高,空气泵吸作用和轮胎振动作用越明显,植石水泥混凝土路面轮胎/路面噪声水平也就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路面 植石技术 噪声特性 声压 频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老化作用的沥青胶浆动态粘弹性能试验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王志军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8-52,共5页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弯曲蠕变劲度试验,分析了不同老化状态下沥青胶浆的动态流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老化作用没有改变沥青胶浆的粘弹性属性,只是改变了沥青胶浆粘弹性指标变化的幅度;沥青胶浆老化后,沥青胶浆的复数剪切模量G*增大,... 采用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弯曲蠕变劲度试验,分析了不同老化状态下沥青胶浆的动态流变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老化作用没有改变沥青胶浆的粘弹性属性,只是改变了沥青胶浆粘弹性指标变化的幅度;沥青胶浆老化后,沥青胶浆的复数剪切模量G*增大,相位角δ变小,沥青胶浆向固态转化,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抗车辙能力;老化时间越长、温度越低,沥青胶浆的损失剪切模量G*sinδ越大,沥青胶浆的抗疲劳性能越差;沥青胶浆的蠕变劲度随老化时间的增加不断增大,蠕变速率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减小,老化胶浆更易发生低温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胶浆 老化作用 粘弹性能 疲劳 高温流变性 低温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泥混凝土成熟度积分计算方法适用性分析
16
作者 李俊 曹东伟 韩森 《交通运输研究》 2016年第6期60-66,共7页
室内标准养生条件下确定的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与施工现场实际凝结时间差异较大,为了提高凝结时间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指导性,提出了成熟度积分计算方法,分析了采用该方法计算水泥混凝土成熟度的适用性,并通过建立室外自然养生条件下&... 室内标准养生条件下确定的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与施工现场实际凝结时间差异较大,为了提高凝结时间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指导性,提出了成熟度积分计算方法,分析了采用该方法计算水泥混凝土成熟度的适用性,并通过建立室外自然养生条件下"成熟度—贯入阻力"关系曲线与标准养生条件下"成熟度—贯入阻力"关系曲线,分析了采用成熟度进行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预测的精度。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振荡式气温变化情形,水泥混凝土成熟度积分计算方法更适用于增减有致的抛物线式气温变化情形;成熟度—贯入阻力关系灰关联分析表明,积分法与分段法成熟度计算方法精度相当;相比于采用水泥混凝土拌合物凝结时间试验方法确定的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采用该时间对应的成熟度进行凝结时间的预测具有更高的精度。采用成熟度预测凝结时间与水泥混凝土路面实际施工状况更加符合,建议将成熟度作为测试水泥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技术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 凝结时间 成熟度 贯入阻力 积分法 灰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TPE改性沥青正交试验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作恒 陈智蓉 +1 位作者 曹东伟 张海燕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17-219,共3页
应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法研究了TPE配比、稳定剂、基质沥青等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通过考察沥青的各个性能指标,用极差分析法确定最优条件为:TPE配方中废胶粉和SBS比例为80/20,基质沥青为秦皇岛70#沥青,稳定剂掺量为2.5‰,稳定剂选用... 应用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法研究了TPE配比、稳定剂、基质沥青等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通过考察沥青的各个性能指标,用极差分析法确定最优条件为:TPE配方中废胶粉和SBS比例为80/20,基质沥青为秦皇岛70#沥青,稳定剂掺量为2.5‰,稳定剂选用单质硫和另一种市售改性沥青稳定剂按一定比例复合而成。在最优条件下制备的TPE改性沥青软化点为71.2℃,5℃延度为16.8cm,离析差为1.4℃。制备的TPE改性沥青性能优越,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胶粉 SBS TPE改性沥青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荷载对沥青路面受力状态影响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袁祖光 周兴业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2年第07Z期152-153,共2页
通过水平荷载对沥青路面受力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低速行驶条件下,随着水平荷载的增加,路面结构内部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均有增大的趋势,对于路面材料和结构而言更加不利。由于长大纵坡路段货车的行驶速度较低、水平荷载较大,显著增加... 通过水平荷载对沥青路面受力状态的影响研究表明,在低速行驶条件下,随着水平荷载的增加,路面结构内部的应力、应变和位移均有增大的趋势,对于路面材料和结构而言更加不利。由于长大纵坡路段货车的行驶速度较低、水平荷载较大,显著增加了路面结构内部的压应力与剪应力,致使这一路段的路面更容易出现车辙病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荷载 沥青路面 受力状态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对多孔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试验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付涛 王志军 荆禄波 《山东交通科技》 2021年第4期18-21,共4页
针对普通多孔混凝土强度较低的问题,通过添加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来改善多孔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并对制备的多孔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孔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试件的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在20 MPa... 针对普通多孔混凝土强度较低的问题,通过添加有机高分子聚合物来改善多孔混凝土的强度和韧性,并对制备的多孔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多孔聚合物水泥混凝土试件的28 d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分别在20 MPa和2.5 MPa以上,有机高分子聚合物能够提高多孔水泥混凝土的抗折强度,抗压强度随掺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呈现峰值特性;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加入可以提高多孔混凝土颗粒间的黏结、延缓裂缝的发展、增加多孔混凝土的韧性,其最佳掺量为2%;掺加聚合物能够显著提高多孔混凝土的抗冻融能力,冻融循环次数越多效果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孔混凝土 试验分析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沥青制样方法比选
20
作者 胡长涛 解常波 王志军 《山东交通科技》 2022年第6期42-45,共4页
对某基质沥青样品采用3种制样方法(溶剂法、酒精灯法、烘箱法)进行试验分析,以相位分析和黏附力作为评价参数,对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沥青制样方法进行比选。试验结果表明:溶剂法制样对沥青分子结构具有破坏作用,对定性分析沥青物质组成... 对某基质沥青样品采用3种制样方法(溶剂法、酒精灯法、烘箱法)进行试验分析,以相位分析和黏附力作为评价参数,对基于原子力显微镜AFM沥青制样方法进行比选。试验结果表明:溶剂法制样对沥青分子结构具有破坏作用,对定性分析沥青物质组成有影响;酒精灯法制样温度不易控制、样品易老化且平行性差,试验结果误差较大;烘箱法制样对沥青原有结构、老化影响最小,可作为推荐的沥青制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原子力显微镜AFM 制样方法 微观分析 评价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