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强潮急流跨海桥梁基础局部冲刷研究
1
作者 李有为 肖苡辀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92,共9页
跨海桥梁基础冲刷问题极为复杂,探究各个建设阶段中的床面冲刷情况,对于预防桥梁由于冲刷造成的损坏至关重要。以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在建)南航道桥主墩基础为例,针对桩基施工与承台施工的不同阶段,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原... 跨海桥梁基础冲刷问题极为复杂,探究各个建设阶段中的床面冲刷情况,对于预防桥梁由于冲刷造成的损坏至关重要。以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在建)南航道桥主墩基础为例,针对桩基施工与承台施工的不同阶段,通过物理模型试验、数值模拟及现场原位测量3种手段进行桥梁基础局部冲刷的研究,分析了各阶段的冲刷特性和水力特性。结果表明:物理模型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与实测测量数据基本吻合;桩基施工阶段期间,粉砂层已被冲刷掉,当前泥面主要由更难以被冲刷的淤泥质土构成;在大桥基础冲刷过程中,70%的冲刷深度出现在冲刷初期的30%时间内;围堰减小了床面切应力的整体变化范围,降低了周边水流流速,并在迎水面和背水面形成了淤积区;围堰安装后,预测将进一步冲刷4 m,使冲刷深度和范围增加约30%,这将超出桩基设计的冲刷深度,影响其承载能力,需采取预防或保护措施以免受进一步冲刷。研究成果可为类似跨海大桥的设计、建设和运营管理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潮急流 跨海桥梁基础 局部冲刷 物理模型 数值模拟 原位实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双液注浆泵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杨钊 邹新祥 +2 位作者 李杰华 孙恒 徐刚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206-1214,共9页
为解决传统双液注浆设备注浆配比精度低、达到指定配比时间长、注浆流量稳定性差、注浆压力不可控等问题,设计一种由2套独立的液压系统控制、可实现双液浆任意配比注入的智能双液注浆泵。其采用双联齿轮泵组设计,保证了液压系统的高效... 为解决传统双液注浆设备注浆配比精度低、达到指定配比时间长、注浆流量稳定性差、注浆压力不可控等问题,设计一种由2套独立的液压系统控制、可实现双液浆任意配比注入的智能双液注浆泵。其采用双联齿轮泵组设计,保证了液压系统的高效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双液浆注入的稳定性,使双液注入配比精准度显著提升,配比误差控制在10%以内;通过PLC控制程序的设置,缩短了达到指定配比的时间,时间控制在25 s以内;通过设置梯次注浆程序,使注浆压力可控并保证了注浆质量。通过注浆模拟试验证明,该泵能够实现双液浆配比的精细化控制,同时具备“梯次注浆工艺”自动化控制的性能特点。经过现场的应用对比可知,该智能双液注浆泵能够提升双液注浆质量,降低注浆材料的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双液注浆泵 配比控制 注浆流量 注浆压力 梯次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胶结钙质砂中表面基础承载力研究
3
作者 张永涛 王晓丽 +3 位作者 陈培帅 罗会武 王栋 裴会敏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4-120,共7页
本文针对南海未胶结钙质砂开展室内表面基础模型试验、大变形有限元模拟和三轴排水试验,获得钙质砂承载特性与力学性质。通过进行室内模型试验,获得松砂和中密砂中反力-位移曲线,且发现基础周围颗粒破碎不明显。然后采用商业软件Abaqus... 本文针对南海未胶结钙质砂开展室内表面基础模型试验、大变形有限元模拟和三轴排水试验,获得钙质砂承载特性与力学性质。通过进行室内模型试验,获得松砂和中密砂中反力-位移曲线,且发现基础周围颗粒破碎不明显。然后采用商业软件Abaqus中的大变形有限元模块耦合欧拉-拉格朗日(CEL)开展表面基础有限元计算,本构模型采用摩尔-库伦模型,本构参数通过三轴排水试验确定。有限元模型经室内模型试验结果验证可靠后,开展变参计算,探究基础尺寸和土体相对密实度对表面基础承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表面基础承载力随基础直径增加而增大,满足幂函数变化规律,进而给出了容许承载力和极限承载力随基础直径变化的预测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砂 表面基础 模型试验 颗粒破碎 大变形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聚类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刘文 杨志勇 +2 位作者 刘东军 翟世鸿 曾德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982-2988,共7页
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并探究全过程的各种风险因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提出了基于K-means均值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聚类分析的主要流程,分析验证了安全风险分布的重点阶段与主导因素,同... 为确定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并探究全过程的各种风险因素。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提出了基于K-means均值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事故聚类分析的主要流程,分析验证了安全风险分布的重点阶段与主导因素,同时,确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事故的主要类型。研究可以建立安全风险分布阶段及风险因素基本框架,确定分类变量,形成结构化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K-MEANS 轮廓系数 安全事故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水卵漂石地层盾构近距离下穿运营地铁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文 姚翔川 +3 位作者 杨志勇 徐波 王强 郑龙威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1-176,共6页
[目的]富水卵漂石地层盾构下穿既有地铁线路施工过程中,易导致既有地铁线路上方土体不规则沉降超出控制范围,进而可能引发地下水喷涌和地面塌陷问题。为此,需要对富水卵漂石地层盾构近距离下穿运营地铁隧道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方法]... [目的]富水卵漂石地层盾构下穿既有地铁线路施工过程中,易导致既有地铁线路上方土体不规则沉降超出控制范围,进而可能引发地下水喷涌和地面塌陷问题。为此,需要对富水卵漂石地层盾构近距离下穿运营地铁隧道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方法]以新建成都地铁17号线凤溪大道站盾构下穿既有地铁4号线为案例,在阐述工程概况的基础上,选取了4个地面沉降测点和4个深层土体沉降测点,分析了盾构掘进过程中地层的沉降变化规律。采用MIDAS GTS软件建立了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采用38 m超长管棚与斜向注浆相结合的加固施工进行模拟,对4号线隧道预加固效果进行了分析。基于此,明确了地面跟踪注浆的时机,进一步分析了地面跟踪注浆的效果。[结果及结论]该加固措施有效提高了4号线结构底部土体的整体性,改善了4号线结构的受力状况,有效控制了4号线的结构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盾构隧道 富水卵漂石地层 盾构下穿 土体加固 长大管棚 地面跟踪注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5号桥塔中塔柱钢筋部品装配化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2
6
作者 严双桥 吴中正 余昌文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208 m的公铁两用双塔钢桁梁斜拉桥,5号桥塔采用钢-混混合空间钻石型桥塔,高352 m,分为上、中、下塔柱,中塔柱单塔肢为正八边形截面。5号桥塔中塔柱采用“装配化设计、工业化生产、快速化安装”的钢筋部品装... 常泰长江大桥主航道桥为主跨1208 m的公铁两用双塔钢桁梁斜拉桥,5号桥塔采用钢-混混合空间钻石型桥塔,高352 m,分为上、中、下塔柱,中塔柱单塔肢为正八边形截面。5号桥塔中塔柱采用“装配化设计、工业化生产、快速化安装”的钢筋部品装配化施工方案。在钢筋厂内,首先采用研发的钢筋片体和钢筋块体柔性制造生产线进行钢筋片体自动化成型和钢筋块体机械化成型;然后将钢筋块体运输至塔下施工平台,通过步履式组拼胎架组拼成钢筋部品;最后采用塔吊将部品整体吊装上塔,通过锥套锁紧钢筋接头进行快速连接。采用钢筋部品装配化施工技术,减少塔上高空作业人数60%~70%,降低了劳动强度和高空作业安全风险,每节段塔上钢筋施工时间缩短至1~1.5 d,提升了钢筋施工效率,塔柱浇筑后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超过97%,保证了工程施工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桥 空间钻石型桥塔 钢筋片体 钢筋块体 钢筋部品 整体吊装 装配化施工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压平衡盾构斜切大直径主筋桩群施工技术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志勇 余俊 +1 位作者 刘杰 孙恒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4,共8页
针对盾构直接切削大直径主筋桩群的工程难题,以广州地铁12号线官洲站—大学城北站区间工程为例,开展盾构直接切削桩径1 200mm、主筋直径25 mm和28 mm桩群的实践研究,分析盾构施工关键措施、切桩效果。实践表明:滚刀和撕裂刀搭配的刀具... 针对盾构直接切削大直径主筋桩群的工程难题,以广州地铁12号线官洲站—大学城北站区间工程为例,开展盾构直接切削桩径1 200mm、主筋直径25 mm和28 mm桩群的实践研究,分析盾构施工关键措施、切桩效果。实践表明:滚刀和撕裂刀搭配的刀具配置具备切削主筋直径25 mm和28 mm混凝土桩基的能力;镶齿滚刀难以直接切断钢筋,撕裂刀二次作用时对钢筋的剪切作用力可将滚刀切口位置切断;采用“低推速、高转速、稳扭矩”方式掘进可有效切断桩体及钢筋;采用分体式液压钢筋剪可较好处理盾构仓内缠绕钢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盾构 地铁车站 切除桩基 滚刀 大直径钢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粗砂-风化岩复合地层双模盾构渣土改良技术研究
8
作者 朱禹 孙恒 +2 位作者 梅诗源 杨志勇 刘翼豪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27-436,共10页
为解决中粗砂-风化岩复合地层土压-泥水双模盾构土压平衡模式施工适应性问题,依托广州地铁12号线赤沙滘站—仑头站区间隧道工程,针对富水中粗砂-风化岩复合地层易发生的刀盘结泥饼、螺旋输送机出渣喷涌等施工风险,设计防喷涌和防泥饼试... 为解决中粗砂-风化岩复合地层土压-泥水双模盾构土压平衡模式施工适应性问题,依托广州地铁12号线赤沙滘站—仑头站区间隧道工程,针对富水中粗砂-风化岩复合地层易发生的刀盘结泥饼、螺旋输送机出渣喷涌等施工风险,设计防喷涌和防泥饼试验装置研究分散剂及膨润土泥浆的渣土改良效果;针对性地提出不同掘进平衡模式控制要点及“泡沫剂、分散剂为主,膨润土泥浆为辅”的渣土改良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分散剂具备较好的防结泥饼能力,掺入比在4%时分散效果较佳;2)膨润土泥浆可有效改善砂土流动性,掺入比在10%、黏度大于80 s时具有较好的改善效果;3)采用泡沫、分散剂、膨润土组合进行渣土改良,合理控制土舱内渣土舱位,可较好适应土压平衡模式在中粗砂-风化岩复合地层掘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渣土改良 复合地层 结泥饼试验 分散剂 防喷涌试验 膨润土 双模盾构 土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尺寸波动的超大液压缸用V形组合密封可靠性评价
9
作者 程茂林 李涛 +2 位作者 王跃明 张波 郭飞 《润滑与密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1-96,共6页
密封系统可靠性决定了液压系统整机的可靠性受密封系统可靠性的影响。针对超大液压缸V形组合密封结构密封可靠性评价,基于往复密封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和响应面分析方法,考虑密封件加工制造过程中尺寸公差波动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建立V形组... 密封系统可靠性决定了液压系统整机的可靠性受密封系统可靠性的影响。针对超大液压缸V形组合密封结构密封可靠性评价,基于往复密封流固耦合仿真模型和响应面分析方法,考虑密封件加工制造过程中尺寸公差波动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建立V形组合密封可靠性分析模型。设计结构尺寸关键因素的Box-Behnken实验表,利用仿真模型计算表中每个尺寸组合下的泄漏率,进而建立泄漏率与V形圈关键结构尺寸的极限状态函数,最终通过抽样对随机变量的10000组样本进行分析获取系统可靠度。结果表明:V形组合密封系统可靠度达到99%以上,密封结构形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形组合密封 可靠性 响应面法 往复密封 密封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孟加拉卡纳普里河水下隧道大直径泥水盾构钢套筒始发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10
作者 何源 杨钊 +2 位作者 杨擎 钟涵 吴诗琦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26-434,共9页
孟加拉卡纳普里河水下隧道工程具有近海域、大潮差、大坡度、大直径、穿越富水粉细砂地层等特点,盾构始发涌水、涌砂风险极高。为有效减小盾构始发穿越富水砂层的突涌问题,采用大直径气垫式泥水加压平衡盾构设备,从加固松软地层、切断... 孟加拉卡纳普里河水下隧道工程具有近海域、大潮差、大坡度、大直径、穿越富水粉细砂地层等特点,盾构始发涌水、涌砂风险极高。为有效减小盾构始发穿越富水砂层的突涌问题,采用大直径气垫式泥水加压平衡盾构设备,从加固松软地层、切断地下水来源和减轻突涌后果3方面入手,提出三重管旋喷桩加固技术、降水技术和大直径钢套筒始发技术。大直径钢套筒始发技术包括大直径钢套筒及支撑体系设计与安装技术、大型钢套筒及反力架变形监测技术、钢套筒内始发泥水建仓技术。钢套筒密封代替常规帘布橡胶洞门密封装置,变局部密封为整体密封,大幅度降低了盾构进入富水粉细砂层时洞门涌水、涌砂的风险,提高了盾构始发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隧道 大直径泥水盾构 钢套筒 盾构始发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援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主桥V形墩施工关键技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郑和晖 李宁 陈少林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7-32,共6页
援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主桥为(100+2×180+140+100+60)m混合梁连续刚构桥,其中19~21号墩为V形墩,最大倾角达70°。V形墩采用“斜拉扣挂现浇斜腿+内支架现浇0号块”的方案施工。斜拉扣挂支架系统由钢管支架、大刚度扣挂平台及... 援马尔代夫中马友谊大桥主桥为(100+2×180+140+100+60)m混合梁连续刚构桥,其中19~21号墩为V形墩,最大倾角达70°。V形墩采用“斜拉扣挂现浇斜腿+内支架现浇0号块”的方案施工。斜拉扣挂支架系统由钢管支架、大刚度扣挂平台及长短扣索组成。为保证V形墩施工质量,采用有限元法进行施工过程精细化模拟,对施工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斜腿内布置预应力钢束以及在主梁悬浇过程中精确控制斜拉扣挂支架拆除时机,可有效化解斜腿根部以及三角区腋部开裂风险;在掌握扣索张拉变形规律基础上,基于扣索索力调整的V形墩斜腿线形控制方法能保证其毫米级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海大桥 连续刚构桥 大倾角V形墩 斜拉扣挂 支架 裂缝控制 线形控制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滨海地区富水粉细砂层大直径泥水盾构钢套筒接收关键技术——以孟加拉卡纳普里河底隧道工程盾构段为例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华 何源 +1 位作者 钟涵 张飞雷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225-1233,共9页
孟加拉卡纳普里河底隧道工程盾构段为双线公路隧道,采用“一机双隧”掘进模式,左线接收段处在滨海地区强透水粉细砂地层,采用常规的盾构接收工艺时极易造成涌沙涌水而导致盾构接收失败。为确保盾构安全高效接收,也为了衔接盾构接收后平... 孟加拉卡纳普里河底隧道工程盾构段为双线公路隧道,采用“一机双隧”掘进模式,左线接收段处在滨海地区强透水粉细砂地层,采用常规的盾构接收工艺时极易造成涌沙涌水而导致盾构接收失败。为确保盾构安全高效接收,也为了衔接盾构接收后平移转体再始发的施工工艺,采用钢套筒接收工艺,同时针对该施工技术的较大风险点进行预判并制定相应防控及应急措施,保证大直径泥水盾构钢套筒接收的顺利实施。孟加拉隧道施工现场不断优化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接收工艺,从套筒设计和变形防控、工作井端头加固、洞门凿除、盾构进洞施工监测、掘进参数控制、洞门封堵和进洞段管片稳定性控制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模拟试验和工法优化,最终形成一套滨海地区富水砂层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钢套筒接收的关键施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水砂层 大直径泥水盾构 接收 钢套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参数智能化采集的盾构管片自动选型算法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钊 熊栋栋 +2 位作者 许超 陈少林 贺创波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17-825,共9页
为解决人工管片选型给盾构姿态和成型管片质量带来的隐患,将成熟的人工管片选型经验逻辑和合理简化计算模型根植于管片自动选型决策算法的内核,以影响管片选型的施工参数为研究对象,提出综合考虑盾尾间隙、推进油缸行程差和盾构趋势的... 为解决人工管片选型给盾构姿态和成型管片质量带来的隐患,将成熟的人工管片选型经验逻辑和合理简化计算模型根植于管片自动选型决策算法的内核,以影响管片选型的施工参数为研究对象,提出综合考虑盾尾间隙、推进油缸行程差和盾构趋势的管片选型计算方法和决策算法,预先考虑各影响因素实际施工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取值范围以及不同施工工况下的权重变化。该软件首次针对大直径盾构特点开发8组盾尾间隙和6组油缸行程的算法,借助盾尾间隙智能化测量和监控屏幕参数图像识别技术,实现通用型管片选型参数智能化采集。在盾构隧道施工中配套使用,经多个项目现场验证和应用,管片选型算法合理,契合现场施工要求,起到规范或代替人工管片选型施工、保障成型隧道质量和盾构掘进姿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 管片选型 权重分配 大直径盾构 图像识别 智能监测 自动选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WD技术在隧道爆破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洋 邱敏 +4 位作者 姬付全 杨钊 詹才钊 赵旭 朱俊涛 《工程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6-116,共11页
钻爆法是隧道工程中最常见的岩石破碎方法,其作业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体的强度特性和结构特性。对比常规钻探取心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基础上,叙述了一种更快速、更廉价地获取地质信息的勘探技术——随钻测量技术(MWD)。综述了2种利... 钻爆法是隧道工程中最常见的岩石破碎方法,其作业效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岩体的强度特性和结构特性。对比常规钻探取心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基础上,叙述了一种更快速、更廉价地获取地质信息的勘探技术——随钻测量技术(MWD)。综述了2种利用随钻测量技术评估钻爆作业炸药单耗的方法:一是首先利用随钻参数判别岩体质量,进而判断岩体可爆性、估算炸药单耗;二是直接利用随钻参数,建立随钻参数与炸药单耗之间的相互关系。之后介绍了随钻测量技术在隧道工程领域的应用以及取得的成效,总结了随钻测量研究与应用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并给出了结论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钻测量 隧道 岩体 钻爆 炸药单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盾构姿态组合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哲 许超 熊栋栋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9-150,共12页
针对盾构姿态预测模型存在易过拟合、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盾构姿态组合预测模型。为强化有效特征的提取,抑制冗余特征信息的表达,引入基于选择性卷积核网络(selective kernel networks,SKNet)的特征注意力机... 针对盾构姿态预测模型存在易过拟合、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融合注意力机制的盾构姿态组合预测模型。为强化有效特征的提取,抑制冗余特征信息的表达,引入基于选择性卷积核网络(selective kernel networks,SKNet)的特征注意力机制提取网络,消除固定尺寸卷积核带来的限制,并自适应形成带有注意力的特征映射。为更好地捕捉长期信息和特征模式,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 GRU)得到2组隐含输出结果,再利用多头注意力机制,捕获组合模型输出的隐含特征与模型输出的盾构姿态之间的依赖关系,进一步提高预测模型对重要隐含特征的信息抓捕能力;同时,为解决地质勘察钻孔数据连续性差、精确性不足,难以应用于机器学习模型训练的问题,将基于人工先验知识的二级特征引入模型特征输入,提升模型对地层信息的感知能力。最后,基于广州地铁12号线官洲站—大学城北站盾构实例,对模型不同参数结构下的性能进行研究,并进行对比试验验证模型性能,采用可解释性试验评估特征对预测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相比其他预测模型,所提出的预测模型优越性更好,预测精度更高,解决了长时间序列高特征维度数据在传统模型下易过拟合且预测精度较低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姿态预测 选择性卷积核网络 特征注意力 组合模型 多头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马友谊桥海域波浪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16
作者 孙婉静 骆钊 林红星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38,共9页
中马友谊桥海域波浪以涌浪为主,但其海浪特性及传播机理尚不明确,给桥梁防护与运营带来极大困扰。采用波浪模型Mike21 SW,以ERA5资料作为驱动风场,对中马友谊桥海域的波浪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数据结果,并对该海域的海浪特性进行溯源分析。... 中马友谊桥海域波浪以涌浪为主,但其海浪特性及传播机理尚不明确,给桥梁防护与运营带来极大困扰。采用波浪模型Mike21 SW,以ERA5资料作为驱动风场,对中马友谊桥海域的波浪进行数值模拟获得数据结果,并对该海域的海浪特性进行溯源分析。结果表明:受季风洋流驱动的影响,中马友谊桥海域的波高为0.45~0.85 m,7月和8月的波况较差;波周期多介于6.0~10.0 s,其频率占全年的53.15%,为显著的中长周期波。马尔代夫海域的涌浪主要来源于印度洋涌浪,且受其向北传播影响,因此该海域波向常年呈E—S向(东—南向波浪),桥梁位置受岛屿遮蔽,常年保持SE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场 中马友谊桥 波浪传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泰长江大桥超大水下钢沉井终沉及封底关键技术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浩 杨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7-92,共6页
现行沉井规范主要针对中小沉井,由于沉井平面尺寸越来越大,超大型沉井终沉阶段的受力机理有待研究。本文以常泰长江大桥5#墩沉井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对5#墩沉井终沉以及封底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两圆端支撑下沉法,同时研究了隔墙... 现行沉井规范主要针对中小沉井,由于沉井平面尺寸越来越大,超大型沉井终沉阶段的受力机理有待研究。本文以常泰长江大桥5#墩沉井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关理论方法对5#墩沉井终沉以及封底过程进行分析,提出两圆端支撑下沉法,同时研究了隔墙底部应力分布、沉井侧摩阻力,并对两圆端支撑下的沉井、沉井封底过程进行了有限元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及时动态调整可以保证沉井良好的姿态;沉井在终沉过程中端阻力、侧摩阻力分别占总阻力的55%、45%,动摩阻力系数与静摩阻力系数之比为0.63;两圆端支撑下沉法通过减少端阻力,实现了大型水中钢沉井没有任何助沉措施下,顺利快速下沉;沉井封底施工过程中,通过合理的浇筑顺序可以保证沉井钢壳以及混凝土均在可控的安全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泰长江大桥 沉井 施工监测 封底 侧摩阻力 端阻力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槽索股入鞍装备及质量检测系统研发与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永涛 朱明清 黄剑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5-52,共8页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为主跨2×800 m三塔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中塔采用刚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塔,主索鞍设计为深槽索鞍(深726~907.5 mm),鞍槽内设置14道竖向隔板(厚12~16 mm,横向净距61 mm)。为解决深槽索股入鞍施工工效低、质量控制... 温州瓯江北口大桥为主跨2×800 m三塔双层桥面钢桁梁悬索桥,中塔采用刚度较大的钢筋混凝土塔,主索鞍设计为深槽索鞍(深726~907.5 mm),鞍槽内设置14道竖向隔板(厚12~16 mm,横向净距61 mm)。为解决深槽索股入鞍施工工效低、质量控制难等问题,提出采用机械化设备及数字化检测系统替代人工的思路,进行入鞍装备与质量检测系统研发,同时进行装备工艺试验验证和鼓丝、散丝检测验证,最后将其应用于该桥施工中。结果表明:入鞍装备采用自动顶推机构替代人工,实现了索股入鞍的机械化施工,确保了索股均匀压入鞍槽,入鞍施工效率提高了20%~30%;入鞍质量检测系统通过线激光传感器对索股表面进行实时成像,并及时对鼓丝和散丝问题进行报警,确保了索股入鞍质量随时可测可控,简单方便,识别准确且效率高,可有效确保索股入鞍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索桥 深槽索鞍 索股 入鞍装备 机械化设备 质量检测系统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渣微粉-硅灰水泥基胶凝材料的水化机理研究
19
作者 姚兆龙 马超 +2 位作者 谢孟奇 石章入 贺祖浩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8-285,共8页
为减轻钢渣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并提高其利用价值,将钢渣碾磨成细粉作为胶凝材料替代等量水泥,同时复掺硅灰,形成钢渣微粉-硅灰-水泥三元胶凝材料,对该材料胶砂体系的水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渣微粉能有效抑制水泥基材料的早期水... 为减轻钢渣对环境造成的负担,并提高其利用价值,将钢渣碾磨成细粉作为胶凝材料替代等量水泥,同时复掺硅灰,形成钢渣微粉-硅灰-水泥三元胶凝材料,对该材料胶砂体系的水化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钢渣微粉能有效抑制水泥基材料的早期水化放热,降低水化热速率峰值和放热总量,但早期强度出现下降。复掺硅灰后,可以利用其填充效应弥补早期强度损失,且硅灰的二次水化反应能明显改善砂浆的中后期强度。为进一步增强三元复合体系的早期强度,可以适当降低水胶比。当水胶比降至0.38时,早期放热速率峰值出现抬升,不利于材料的温升控制,但总体放热量保持稳定。水泥基材料复掺钢渣微粉和硅灰不仅可以改善其早期水化放热量,还具有优异的中后期强度值,且每立方米的碳排放量相较于纯水泥砂浆减少了17.1%~24.5%,节约能源12.4%~19.7%,实现了废弃钢渣的二次清洁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渣微粉 硅灰 水胶比 早期放热 强度 水化进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叠合区刚度参数影响研究
20
作者 代百华 王昆 胡钦侠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0-87,共8页
为研究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叠合区刚度过渡及其伴随的吊索疲劳问题,以某主跨988 m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为背景,建立多组有限元模型,分析过渡区刚度过渡问题,分别考虑叠合区荷载分配比例、吊索数量及布置形式、矢跨比、主梁刚度... 为研究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叠合区刚度过渡及其伴随的吊索疲劳问题,以某主跨988 m公铁两用斜拉-悬索协作体系桥为背景,建立多组有限元模型,分析过渡区刚度过渡问题,分别考虑叠合区荷载分配比例、吊索数量及布置形式、矢跨比、主梁刚度等参数对活载作用下主梁竖向转角与挠度、缆索系统与主梁应力幅的影响,提出改善叠合区刚度过渡问题的措施,提高了行车平顺性。研究表明:叠合区宜设置一定数量吊索,可改善行车平稳性,并解决端吊索应力幅过大问题;叠合区斜拉索与吊索荷载分配比例对活载作用下的主梁竖向转角影响较小,仅对端吊索应力幅有一定影响;叠合区吊索不宜采用斜吊索形式,否则会加剧过渡区的行车不平顺性和斜吊索的易疲劳问题;区别于常规悬索桥,增大矢跨比可以显著提高协作体系桥梁整体刚度,大幅降低活载作用下主梁竖向转角,合理的矢跨比宜为1/6~1/7;增大主梁刚度可以有效改善运营期行车平稳性,降低端吊索的活载应力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拉-悬索协作体系 叠合区刚度 公铁两用桥 叠合区 斜吊索 矢跨比 主梁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