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13篇文章
< 1 2 20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产学研结合下的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体系建设研究--以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为例 被引量:9
1
作者 沈燕平 周华春 《工业和信息化教育》 2020年第9期13-16,共4页
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的背景、理念和目标,并总结了促进产学研联合、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过程管理体系建设经验,即结合人才培养规律,提炼培养过程关键点。在关键点上建立、细化和落实管理制... 介绍了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的背景、理念和目标,并总结了促进产学研联合、保证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过程管理体系建设经验,即结合人才培养规律,提炼培养过程关键点。在关键点上建立、细化和落实管理制度,运行管理流程并形成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 过程管理体系 产学研结合 质量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23年第5期专栏征稿主题:轨道交通先进移动信息通信技术与应用(二) 被引量:2
2
作者 艾渤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2年第10期I0007-I0007,共1页
近年来,轨道交通先进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受到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在其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智能高铁率先建成,智慧铁路加快实现。未来铁路发展对无缝高数据速率通信、覆盖... 近年来,轨道交通先进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受到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在其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智能高铁率先建成,智慧铁路加快实现。未来铁路发展对无缝高数据速率通信、覆盖范围等提出更高要求。随着智能高铁业务的持续增多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高铁移动通信系统将建立可信的通信网络,以实现高移动速度下高数据速率的持续在线可靠传输。同时,随着5G在全球的部署和6G的进一步研究,人工智能、智能超表面、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有望被应用于高铁智能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高数据速率 通信网络 人工智能 智能通信 轨道交通 移动通信系统 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轨道交通的多小区协作分布式非正交传输
3
作者 唐霈 孙宵芳 马瑞雪 《无线电工程》 2025年第1期50-58,共9页
随着轨道交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终端设备不断增多,业务需求不断多样化。基于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开展多小区协作的分布式传输研究。针对轨道交通不同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提... 随着轨道交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终端设备不断增多,业务需求不断多样化。基于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开展多小区协作的分布式传输研究。针对轨道交通不同业务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提出联合资源优化设计方案,旨在保证与行车安全相关的业务速率需求,同时最大化视频监控等业务的传输速率。针对这一目标,进行了协作波束和发射功率的联合优化设计。由于此优化问题为非凸的NP-hard难题,采用了一系列等价变化,并提出了基于逐次凸逼近(Successive Convex Approximation,SCA)的迭代算法对非凸问题进行求解。为了在多小区协作的基础上,提升单小区资源优化能力,进一步提出了基于对偶分解的分布式算法,极大地降低了每个基站的计算复杂度。仿真结果证明了分布式算法的收敛性,并验证了其能够达到中心式优化算法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正交多址 多输入多输出 协作多点传输 分布式联合优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际铁路直通运行的区域轨道交通电子地图数据管理方案 被引量:1
4
作者 黄苏苏 李刚 +1 位作者 李克 杜萌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0-214,共5页
[目的]在新一轮都市圈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中,通过发展列车直通运行来缩短旅客转运时间,跨制式的城际铁路直通运行需要实施高效的列车运行调度管理,不同线路电子地图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是关键。[方法]基于区域内多制式线路电子地图数据... [目的]在新一轮都市圈轨道交通一体化建设中,通过发展列车直通运行来缩短旅客转运时间,跨制式的城际铁路直通运行需要实施高效的列车运行调度管理,不同线路电子地图基础数据的统一管理是关键。[方法]基于区域内多制式线路电子地图数据统一管理的实际需求,调研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和CTCS(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电子地图应用现状,对比分析不同制式信号系统电子地图的信息内容、获取方式及传输媒介的差异,提出一种基于区域中心、局管平台、本地工作站三级架构的区域轨道交通线路数据管理系统,并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数据存放结构、数据下载方式和平台软件特征。[结果及结论]建立统一的管理区域内不同线路电子地图基础数据系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区域轨道交通数据综合、资源共享、管控一体的发展,保障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联动指挥,形成多层次综合交通体系,助力大城市群区域轨道交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互联互通 直通运行 电子地图 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智能运维的轨道交通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设计与验证 被引量:1
5
作者 邹劲柏 魏诗燕 +3 位作者 刘江 沙泉 吴杰 季国一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8-192,共5页
[目的]由于轨道交通各类设备的故障数据难以轻易获取,导致在开展故障诊断与预测等机器智能算法研究时缺乏充足的数据支持。为了满足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对大量训练数据的迫切需求,有必要设计轨道交通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并对其进行验证。... [目的]由于轨道交通各类设备的故障数据难以轻易获取,导致在开展故障诊断与预测等机器智能算法研究时缺乏充足的数据支持。为了满足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对大量训练数据的迫切需求,有必要设计轨道交通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并对其进行验证。[方法]对S700K型转辙机正常动作与缓变性故障的功率曲线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故障发生原因。通过对比两种模拟数据生成方法,基于Borderline-Smote算法设计出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搭建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平台,利用LSTM(长短期记忆)预测模型学习功率数据的时间序列特征,对生成的缓变性故障功率数据的峰值因子、标准差和方差等3个特征进行试验。[结果及结论]通过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生成的功率数据训练出的LSTM预测模型,可以预测出S700K型转辙机的功率变化趋势。通过对比LSTM预测模型与周期性复制法计算得到的峰值因子、标准差、方差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3355、0.0239和0.0241,误差较小,证明转辙机模拟数据生成器的真实性及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转辙机 模拟数据生成器 智能运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电子单元接口C电气特性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6
作者 刘浩 韩冰 +3 位作者 朱林富 肖建军 李正交 许康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2期41-46,共6页
地面电子单元(LEU)作为欧洲及我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车地通信的关键设备,其接口C的性能决定信道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成为欧洲及我国铁路产品认证、互联互通测试的重点检测项目。LEU产品标准、检测标准仅规定了接口检测的方法及... 地面电子单元(LEU)作为欧洲及我国铁路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中车地通信的关键设备,其接口C的性能决定信道传输的安全性、可靠性,成为欧洲及我国铁路产品认证、互联互通测试的重点检测项目。LEU产品标准、检测标准仅规定了接口检测的方法及判定准则,而未对检测结果的可信性、不确定度给出评定指导。选取LEU接口C的C1信号幅度、C1信号平均数据速率、C6信号幅度、C6信号频率等特性,建立各特性计算模型,逐一剖析检测过程,分析不确定度来源,并进行A类不确定度、B类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的测量方法及工具,A类不确定度很小、测量方法可重复性好,B类不确定度较小、测量系统稳定可靠,总体测量结果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电子单元 接口C 电气特性 不确定度评定 可信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交通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9
7
作者 张燕 蔡伯根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57,共5页
为了克服城市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只面向交通管理层的局限,提出了基于B/S的城市交通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并根据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一套面向广大交通参与者的WebGIS系统.该系统采用Struts+Hibernate+MapXtreme等流行技术,并采用时间序... 为了克服城市交通信息发布系统只面向交通管理层的局限,提出了基于B/S的城市交通信息发布系统的设计,并根据北京市的实际情况,开发出一套面向广大交通参与者的WebGIS系统.该系统采用Struts+Hibernate+MapXtreme等流行技术,并采用时间序列ARIMA模型对城市道路的时间占有率进行预测,经实测数据验证,误差满足本系统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浏览器/月艮务器 网络地理信息系统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 时间序列模型 交通预测 时间占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交通流信息诱导效果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12
8
作者 高利平 刘明君 +1 位作者 孙壮志 毛保华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4期63-69,共7页
交通流信息诱导能提高区域交通运行效率.本文在区域交通流信息诱导建模理论基础上,基于调研数据,利用VISSIM软件对北京市西南二环内某区域交通进行仿真,对比评价交通流信息诱导措施实施前后的区域道路交通流运行状况,通过5种不同场景分... 交通流信息诱导能提高区域交通运行效率.本文在区域交通流信息诱导建模理论基础上,基于调研数据,利用VISSIM软件对北京市西南二环内某区域交通进行仿真,对比评价交通流信息诱导措施实施前后的区域道路交通流运行状况,通过5种不同场景分析,结果显示当I.A南进口左转车受诱导量从10%增至30%时,其南进口左转车流旅行时间的降低幅度从18%降至42%,延误从234s降至164s,在保证对区域内其他路段干扰较小的情况下,有效缓解I.A南进口左转车流的拥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流 信息诱导 交通仿真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轨交通信息交换平台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振江 刘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6年第5期129-132,共4页
针对目前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各个信息系统独立应用,存在大量信息孤岛,信息无法综合利用的现状,提出了北京城轨交通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同时基于多层体系结构提出了信息交换的方法和手段,并针对现有的和即将开发的信息系统提出了相应... 针对目前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各个信息系统独立应用,存在大量信息孤岛,信息无法综合利用的现状,提出了北京城轨交通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同时基于多层体系结构提出了信息交换的方法和手段,并针对现有的和即将开发的信息系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给出了三种信息交换方法的具体实现.系统的初步应用表明:本系统先进实用,能够实现北京城市轨道交通信息的立体化、全方位管理,达到挖掘北京城轨交通潜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数据交换 异构数据 信息系统 交换引擎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据挖掘的城市交通信息集成三维模型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振华 侯忠生 +1 位作者 许辉 孙国萍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8年第5期38-43,共6页
经过规范化的发展,已经涌现出不少成熟的企业信息集成(EII)模型,而城市交通信息集成(UTII)方面还缺乏规范、成熟的模型.基于此,本文从流程再造、数据交互以及数据挖掘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城市交通信息集成三维模型(3D-UTII).这三个维度... 经过规范化的发展,已经涌现出不少成熟的企业信息集成(EII)模型,而城市交通信息集成(UTII)方面还缺乏规范、成熟的模型.基于此,本文从流程再造、数据交互以及数据挖掘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种城市交通信息集成三维模型(3D-UTII).这三个维度的集成即为:基于流程再造的交通信息系统内部的深度集成(DDII),基于异构数据库技术的交通信息系统间的广度集成(EDII),以及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分析式集成(ADII).本文对这三个维度的实施框架和具体实现技术分别做出了进一步阐述,最后使用北京市奥运交通应急系统的信息集成方案为实例对模型的实施做出了说明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信息集成 企业信息集成 流程再造 数据交互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导信息下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选择行为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许心越 谢兰诗雨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3-73,共11页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诱导信息对乘客的影响,考虑信息提供时间、方式、更新频率及其与路径属性之间的交互关系,提出融合诱导信息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选择行为决策框架。考虑乘客在决策时表现出遵循混合决策规则的倾向差异和不同属性感... 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诱导信息对乘客的影响,考虑信息提供时间、方式、更新频率及其与路径属性之间的交互关系,提出融合诱导信息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路径选择行为决策框架。考虑乘客在决策时表现出遵循混合决策规则的倾向差异和不同属性感知差异,建立改进的混合效用-后悔模型。将路径属性与诱导信息同时纳入调研情景设计,基于调研结果标定模型中关键参数,结果表明,基于混合决策规则的模型拟合效果最高(调整优度比达0.396)。进一步分析乘客对信息的偏好:相较于下载手机APP,乘客更喜欢社交媒体推送的形式接收诱导信息;引入信息推送频率时间价值,并对比得出,女性、中老年及非通勤乘客更倾向于接受更高频率的诱导信息推送服务;分析各属性弹性值,表明诱导信息提供方式和更新频率应作为管理者的辅助手段,在特定场景下(例如高峰拥堵和突发事故)诱导信息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研究揭示了诱导信息提供方式如何影响轨道交通乘客的路径决策机理,有助于设计更加精准和高效的诱导信息策略辅助客流组织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诱导信息 混合效用-后悔模型 路径选择 信息提供频率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FID技术的实时交通信息采集处理技术 被引量:12
12
作者 张丽珍 李欣 《交通标准化》 2007年第12期44-47,共4页
鉴于RFID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出基于RFID技术的实时交通流信息采集技术的新方法,同时给出该技术实现的框架结构和需要的主要技术,有利于其推广应用。
关键词 RFID技术 交通信息采集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奥运的交通地理信息服务平台的设计 被引量:1
13
作者 梁艳平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06年第3期29-33,共5页
在确立面向奥运的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了信息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采用兼顾信息中心与移动信息终端之间信息负载平衡的设计方案.根据服务对象、应用目标、硬件性能的不同,分别对中心系统以及移动信息终端系统的功能进... 在确立面向奥运的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目标的基础上,设计了信息服务平台的体系结构,采用兼顾信息中心与移动信息终端之间信息负载平衡的设计方案.根据服务对象、应用目标、硬件性能的不同,分别对中心系统以及移动信息终端系统的功能进行了详细设计,并对各模块的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文章可为面向奥运的交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与移动信息终端产品的功能定位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奥运 GIS 交通地理信息服务 功能设计 移动信息终端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22年第5期专栏征稿主题:轨道交通先进移动信息通信技术与应用
14
作者 艾渤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I0010-I0010,共1页
近年来,轨道交通先进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受到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在其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智能高铁率先建成,智慧铁路加快实现。未来铁路发展对无缝高数据速率通信、覆盖... 近年来,轨道交通先进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受到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在其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智能高铁率先建成,智慧铁路加快实现。未来铁路发展对无缝高数据速率通信、覆盖范围等提出更高要求。随着智能高铁业务的持续增多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高铁移动通信系统将建立可信的通信网络,以实现高移动速度下高数据速率的持续在线可靠传输。同时,随着5G在全球的部署和6G的进一步研究,人工智能、智能超表面、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有望被应用于高铁智能通信。为进一步促进轨道交通先进移动信息通信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创新研究,促进全国轨道交通信息通信相关联行业的相互交流、学习借鉴,《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计划推出"轨道交通先进移动信息通信技术与应用"专题栏目,现特向广大专家学者征集符合该专题方向的原创性研究论文及综述,旨在集中反映该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原创性研究 专题栏目 轨道交通 高数据速率 通信网络 人工智能 太赫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2022年第5期专栏征稿主题:轨道交通先进移动信息通信技术与应用
15
作者 艾渤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I0007-I0007,共1页
近年来,轨道交通先进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受到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在其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智能高铁率先建成,智慧铁路加快实现。未来铁路发展对无缝高数据速率通信、覆盖... 近年来,轨道交通先进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受到全球学术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关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在其发布的《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智能高铁率先建成,智慧铁路加快实现。未来铁路发展对无缝高数据速率通信、覆盖范围等提出更高要求。随着智能高铁业务的持续增多和应用需求的不断提升,高铁移动通信系统将建立可信的通信网络,以实现高移动速度下高数据速率的持续在线可靠传输。同时,随着5G在全球的部署和6G的进一步研究,人工智能、智能超表面、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有望被应用于高铁智能通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通信技术 高数据速率 通信网络 人工智能 智能通信 轨道交通 移动通信系统 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速、宽带技术的“交通运输管理信息无线数传局部网”的研究
16
作者 李振玉 李健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43,共5页
介绍无线数据通信的发展概况及高速、宽带无线数传网的关键技术 ,讨论数、话兼容的无线数据通信系统的软、硬件开发与实现 ,分析高速无线数传网的系统功能及其应用 .
关键词 无线数据通信 综合业务数字网 扩频通信 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无线数传局部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轨道交通跨线站配线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莹 王宇 +2 位作者 卢锦生 刘梦雨 吴兆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四网融合”发展背景下,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成为重要发展趋势,而跨线站则是实现不同轨道交通线路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因此有必要对跨线站设计进行探究。从优化车站运输组织出发,对跨线站配线方案进行研究,为实际配线布设提供参考... “四网融合”发展背景下,区域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成为重要发展趋势,而跨线站则是实现不同轨道交通线路互联互通的关键节点,因此有必要对跨线站设计进行探究。从优化车站运输组织出发,对跨线站配线方案进行研究,为实际配线布设提供参考。首先,以跨线运营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跨线前后信号制式异同,将跨线分为同信号制式跨线和跨信号制式跨线,分析两种跨线模式列车作业种类及流程,并研究两种模式下行车组织、承载客流形式、应急管理等因素对于车站配线设置的相关需求。之后,结合配线需求,针对同信号制式和跨信号制式跨线站,分别提出了配线布置原则。最后,基于布置原则,在进一步分析两种跨线站列车作业特征基础上,研究并提出适用于不同车站构型、不同客流特征的典型配线设置方法,并进一步考虑运输组织适应性、建筑规模、工程量等因素提出适应不同实际运营场景的建议方案。通过研究,对于同信号制式跨线站,建议以在发车端设单渡线、交叉渡线等配线为主;对于跨信号制式跨线站,结合当前技术条件建议增设到发线,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折返线等其他配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轨道交通 运输组织 跨线运营 跨线站 配线 信号系统制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智能交通车载信息采集平台 被引量:6
18
作者 黄婴 蔡伯根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6-30,共5页
实时的交通和车辆信息的采集是很多种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的基础.本文作者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智能交通车载信息采集平台,详细描述了该平台的设计思想、构建方法及其应用.这种信息采集平台为智能交通系统中驾驶行为特性的研究、... 实时的交通和车辆信息的采集是很多种智能交通系统应用的基础.本文作者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智能交通车载信息采集平台,详细描述了该平台的设计思想、构建方法及其应用.这种信息采集平台为智能交通系统中驾驶行为特性的研究、交通数据采集、现场测试等提供良好的辅助测试和验证平台.该平台还能作为智能交通多功能测试车的一个辅助检测手段,进行移动检测的研究.而虚拟仪器技术结合了计算机和电子仪器的优势,它能够使测量过程更加便捷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技术应用 虚拟仪器 数据采集 LABWINDOWS/CVI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惯性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黄轶群 王剑 蔡伯根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23期158-160,164,共4页
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采用磁阻传感器,通过测量地磁的变化来检测车辆信息,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数据,该系统不需要大规模挖开路面铺设车辆检测器,具有安装简易,维修方便等优点。同时采用B/S结构实现了交通... 实现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交通信息采集系统,采用磁阻传感器,通过测量地磁的变化来检测车辆信息,用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数据,该系统不需要大规模挖开路面铺设车辆检测器,具有安装简易,维修方便等优点。同时采用B/S结构实现了交通信息的管理,用户可以在远程终端利用浏览器在线监测,实时分析交通信息数据,并进行网络监控和维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交通信息 数据管理 B/S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辨识 被引量:11
20
作者 陈嘉怡 燕飞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9-123,134,共6页
从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出发,介绍城轨交通信号系统组成,并对信号系统各子系统功能进行阐述。城轨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准点、高密度运行的重要技术装备,主要由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列车自... 从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出发,介绍城轨交通信号系统组成,并对信号系统各子系统功能进行阐述。城轨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列车安全、准点、高密度运行的重要技术装备,主要由列车自动监控子系统、列车自动防护子系统、列车自动运行子系统、联锁子系统组成。根据信息安全风险分析模型,识别城轨交通信号系统信息安全的威胁来源及核心资产。由于城轨交通系统属于工业控制系统的典型系统,城轨信号系统则具备工控系统的一般性特点,继承工控系统的脆弱性。针对国内城轨交通信息安全研究的空白之处,结合工控系统不同层级结构的脆弱性,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信号系统的信息安全风险辨识,通过分析发现存在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和应用安全等层次上的风险。风险辨识结果反映出城轨交通信息安全存在大量的薄弱环节,以期为日后的研究和防护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信息安全 风险辨识 脆弱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