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附加谐波电流信号的主动配电网线路保护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邓靖雷 姚良忠 +3 位作者 徐箭 程帆 毛蓓琳 陈汝斯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09-1423,I0015,共16页
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经电力电子变换器接入主动配电网,使得配电网的故障特征和传统配电网相比发生了根本改变。由于受电力电子变换器电流限幅、控制策略等影响,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主动配电网故障特性复杂、故障特征明显弱化,传统... 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经电力电子变换器接入主动配电网,使得配电网的故障特征和传统配电网相比发生了根本改变。由于受电力电子变换器电流限幅、控制策略等影响,高比例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的主动配电网故障特性复杂、故障特征明显弱化,传统的配电网保护方案难以适用。该文提出一种基于附加谐波电流信号的配电网线路保护方法。该方法利用IIDG灵活可控的特点,通过改变全功率逆变型分布式电源(inverter-interfaced distributed generators,IIDGs)限幅控制的方式,利用IIDG在故障后向系统主动注入谐波电流信号;同时考虑到该谐波信号对IIDG自身控制的影响,设计相应的前馈滤波环节;进一步,根据此谐波电流信号的幅值及其与保护正序测量电压的相位关系,构建新型保护判据。通过对一个10 kV主动配电网的PSCAD/EMTDC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方案在对称及不对称故障下均能正确、快速动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变限幅控制 谐波电流注入 线路保护 新型方向判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区域自治的配电网动态区域划分方法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晶晶 姚良忠 +3 位作者 刘科研 程帆 徐箭 王俊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699-4709,I0066,共12页
具有间隙性及波动性特征的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为配电网的源荷功率平衡及节点电压调节等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为充分利用配电网中多类型调节资源的调节能力,提高新能源高比例接入下配电网的自治能力,提出了一种面向区域自治的配... 具有间隙性及波动性特征的大量分布式光伏接入配电网,为配电网的源荷功率平衡及节点电压调节等带来了新的技术挑战。为充分利用配电网中多类型调节资源的调节能力,提高新能源高比例接入下配电网的自治能力,提出了一种面向区域自治的配电网动态区域划分方法。首先,结合分布式光伏和负荷预测数据,衡量配电网中多类型可调资源的调节能力,建立考虑模块度、电压调节能力和功率持续调节能力的综合指标体系。其次,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各区域最优综合指标,结合运行状态及调控需求设计分区结构更新触发机制,更新分区结果。最后,结合实际配电网典型日运行数据的仿真算例及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区域动态划分方法在提高区域电压调节能力和功率持续调节能力方面的优势,并分析了不同指标权重,不同触发阈值以及不同时间尺度对分区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高比例分布式光伏 动态区域划分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多馈线负荷协同的直控型虚拟电厂自动功率控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箭 雷熙淳 +2 位作者 廖思阳 柯德平 孙元章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22-32,共11页
配电网内具有有功快速调节能力的分布式资源及柔性负荷的增多,为电网运行控制提供了新的方式。研究了配电网多馈线负荷协同的直控型虚拟电厂自动功率控制策略,实现了对自动功率控制指令的主动跟踪。首先,分析了馈线负荷调节特性,建立了... 配电网内具有有功快速调节能力的分布式资源及柔性负荷的增多,为电网运行控制提供了新的方式。研究了配电网多馈线负荷协同的直控型虚拟电厂自动功率控制策略,实现了对自动功率控制指令的主动跟踪。首先,分析了馈线负荷调节特性,建立了基于电能质量等级的调控成本模型,并考虑广泛存在的分布式资源,构建了计及多类型有功资源调节潜力的直控型虚拟电厂。其次,构建了分布式资源聚合与控制指令分解模型,通过聚类算法实现资源分群,并基于经济性原则分解聚合体控制指令;构建了基于解析电压灵敏度的多类型有功调节资源协同优化模型,以确定自动功率控制指令的分解策略。最后,结合MATLAB和实时数字仿真(RTDS)平台搭建中国广东某区域实际配电网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馈线负荷控制 分布式资源 虚拟电厂 配电网 调控成本 自动功率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提升方法 被引量:28
4
作者 王强强 姚良忠 +3 位作者 盛万兴 徐业琰 刘科研 程帆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32-141,共10页
分布式光伏密集接入配电网是未来配电网的一种结构形态,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提升是未来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以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提升为目标,从源侧分布式光伏逆变器无功控制和网侧最小附加无功补偿以及网络重... 分布式光伏密集接入配电网是未来配电网的一种结构形态,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提升是未来配电网规划与运行的一个关键技术问题。以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提升为目标,从源侧分布式光伏逆变器无功控制和网侧最小附加无功补偿以及网络重构协同优化角度,并综合考虑源荷双侧不确定性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承载力提升方法。建立了以分布式光伏接入容量最大以及投资运行总成本最小为目标的多目标机会约束规划模型,并提出采用基于拉丁超立方采样蒙特卡洛模拟(LHS-MC)嵌入改进初始种群生成策略的协同进化算法对模型进行寻优求解,提高了搜索性能和求解效率。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光伏 承载力 机会约束规划 协同进化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制氢效率优化的氢-储-风直流微网功率协调控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尹德强 姚良忠 +3 位作者 程帆 徐箭 吴鸣 翟冬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9-29,共11页
利用风电等新能源制氢是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为适应风电及负荷功率的波动性并确保制氢电解槽高效运行,提出一种考虑制氢效率优化运行需求的氢-储-风直流微网功率协调控制方法。根据制氢电解槽优化运行区间和直流母... 利用风电等新能源制氢是提高新能源消纳能力的一种有效技术手段。为适应风电及负荷功率的波动性并确保制氢电解槽高效运行,提出一种考虑制氢效率优化运行需求的氢-储-风直流微网功率协调控制方法。根据制氢电解槽优化运行区间和直流母线电压波动范围,将直流微网划分为正常运行模式(即制氢电解槽优化运行)和极端运行模式(即制氢电解槽非优化运行)。在正常运行模式下,通过电解槽的自适应下垂控制和电池储能含虚拟电容的变系数下垂控制,将电解槽运行点维持在优化运行区间内,保证电解槽高效安全运行;在极端运行模式下,通过氢/储控制策略灵活切换以确保直流微网电压安全。所提协调控制方法不但可快速抑制风电及负荷功率波动所引发的直流母线电压波动,而且可维持制氢效率处于较高水平。最后,通过PSCAD/EMTDC的仿真算例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制氢 直流微网 优化运行区间 效率优化 功率协调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需求侧市场化响应交易细则的高耗能负荷需求响应控制策略
6
作者 廖思阳 谢濠聪 +3 位作者 徐箭 孙元章 柯德平 蒋一博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45-1657,I0001,共14页
建设含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调节灵活性提出新的要求。为充分挖掘需求侧灵活负荷资源,部分省份发布需求响应方案以引导电力用户参与削峰需求。需求侧中,高耗能工业负荷具备负荷单体容量大,功率可控性强等优点,但其参... 建设含高比例新能源的新型电力系统对电力系统的调节灵活性提出新的要求。为充分挖掘需求侧灵活负荷资源,部分省份发布需求响应方案以引导电力用户参与削峰需求。需求侧中,高耗能工业负荷具备负荷单体容量大,功率可控性强等优点,但其参与需求响应受限于负荷正常生产需求与缺乏最大化响应收益控制策略。由此,该文以电解铜工业负荷为例,提出面向需求侧市场化响应交易细则的高耗能负荷功率控制策略。首先,分析电解铜负荷工艺流程环节功率调节可行性并建立对应功率控制模型;建立电解铜工艺流程资源任务网络(resourcetask network,RTN)模型以描述负荷生产周期内生产状态,通过物料数量明确负荷功率调控边界。基于四川省需求响应实施方案交易细则,明确负荷响应收益结算机制及有效响应约束;考虑功率调控产生的额外成本,提出满足负荷生产安全与有效响应约束的最大化负荷响应收益的功率控制策略;最后,在不同情景下进行仿真,相较于仅满足中标响应需求,该文功率控制策略能够提升响应收益16%以上,并且在较长时间尺度响应中能够最大程度满足响应需求,验证该文功率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为工业负荷参与需求响应提供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耗能负荷 需求侧响应 资源任务网络模型 调节成本 市场化响应交易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调频辅助服务的电解铝负荷调频容量投标策略
7
作者 廖思阳 司甜芳 +3 位作者 徐箭 柯德平 李玲芳 陈义宣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54-64,共11页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给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带来挑战,亟须挖掘负荷侧可调节资源的调频能力。部分省份发布调频辅助服务规则引导负荷自主申报调频容量参与调频响应。电解铝负荷作为一种典型的高耗能负荷,具备参与电网调频的自动功率控制功能...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给电力系统的频率稳定带来挑战,亟须挖掘负荷侧可调节资源的调频能力。部分省份发布调频辅助服务规则引导负荷自主申报调频容量参与调频响应。电解铝负荷作为一种典型的高耗能负荷,具备参与电网调频的自动功率控制功能,但缺乏能使其收益最大的容量申报方法,极大地限制了负荷参与调频辅助服务的积极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面向调频辅助服务规则的电解铝负荷调频容量投标策略。首先,引入电解铝负荷响应自动发电控制(AGC)调频信号的控制方法;然后,分析其功率调控对生产的影响,得出负荷安全生产的功率调控边界与功率调控成本模型;最后,分析中国云南省调频辅助服务规则中的补偿机制,结合调频信号的预测结果,提出满足负荷生产安全和调频市场规则约束的最大化负荷净收益期望值的调频容量投标策略。算例结果表明,采用所提策略进行投标能获得更高的负荷预期收益,从而提升负荷参与调频辅助服务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铝负荷 调频辅助服务 市场规则 投标 调频容量 自动发电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需求响应下计及高耗能工业负荷生产流程的经济调度模型
8
作者 廖思阳 肖雨朵 +3 位作者 徐箭 李玲芳 徐宪东 贾宏杰 《电力系统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30,共9页
水泥厂等高耗能工业负荷用电量大、改造成本低,具备相当可观的调节潜力,但其复杂的工艺要求与严格的过程约束限制了企业参与需求响应的积极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需求响应下计及水泥厂负荷生产流程的经济调度模型。首先,基于最新发布的... 水泥厂等高耗能工业负荷用电量大、改造成本低,具备相当可观的调节潜力,但其复杂的工艺要求与严格的过程约束限制了企业参与需求响应的积极性。为此,文中提出一种需求响应下计及水泥厂负荷生产流程的经济调度模型。首先,基于最新发布的需求侧市场化响应电价政策提出价格和激励联合需求响应策略,挖掘长期削峰填谷和短时供需不平衡混杂场景下负荷侧可调潜力。然后,分析水泥厂的典型生产过程,利用状态任务网方法刻画各生产环节的耦合关系,提出生产流程约束以保障功率调节过程中的生产安全,构建面向需求响应的水泥生产流程经济调度模型,为水泥厂制定经济性最优的安全生产计划。最后,基于水泥厂生产数据进行算例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模型能够在保障工业企业生产安全的前提下,降低其综合用电成本,提升企业参与需求响应积极性,实现企业生产用电需求与网侧调度需求的兼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负荷 需求响应 状态任务网 生产流程 经济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器虚拟同步构网控制的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极限提升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帅 姚良忠 +4 位作者 徐箭 程帆 喻恒凝 邓靖雷 潘尚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911-2924,I0005,共15页
以电力电子变换器为并网接口的风电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因其电源特性与同步发电机相比存在巨大差异,其高比例接入将使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特征发生重大改变,给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控制带来新的挑战。该文利用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虚拟同步... 以电力电子变换器为并网接口的风电及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因其电源特性与同步发电机相比存在巨大差异,其高比例接入将使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特征发生重大改变,给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控制带来新的挑战。该文利用电力电子变换器的虚拟同步构网特性及灵活切换控制功能,提出一种提升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极限的构网控制方法。首先,基于电力电子变换器虚拟同步构网控制的典型控制结构与控制策略,分析并给出变换器与同步机并联系统的暂态稳定分析模型。然后,基于虚拟同步构网控制变换器有功输出占比对系统暂态稳定性的影响分析,给出通过灵活控制变换器有功输出提升系统暂态稳定极限的基本原理。在此基础上,以电压跌落深度为判据,设计基于虚拟同步构网控制反馈模式自适应切换的变换器有功灵活控制方法,实现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极限的提升。最后,通过对电力电子变换器并网系统的仿真分析,验证所提暂态稳定极限提升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电子变换器 构网控制 虚拟同步控制 高渗透率 暂态稳定极限提升 相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转子稳定性约束的直驱风机虚拟同步发电机构网频率支撑控制 被引量:2
10
作者 闻章 姚良忠 +3 位作者 程帆 毛蓓琳 王强强 陈汝斯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869-1877,I0036,I0037,共11页
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电源占比的不断上升导致系统惯量持续下降,弱化了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水平。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源的构网控制是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当前在风机构网频率支撑控制中对风机源侧动态特性的影响考虑得... 电力系统中新能源电源占比的不断上升导致系统惯量持续下降,弱化了系统的频率稳定性水平。以风电为代表的新能源电源的构网控制是提升系统频率稳定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但当前在风机构网频率支撑控制中对风机源侧动态特性的影响考虑得不充分,特别是基于虚拟同步发电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的风机在频率支撑过程中存在由于转子失速导致的转子失稳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首先分析了构网控制下直驱风机频率响应特性,并通过功角与转子转速耦合关系分析明晰了风电转子失稳特性和控制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考虑转子稳定性约束的直驱风机VSG构网频率支撑控制策略,不但提升了系统不同扰动下的系统频率稳定性,同时可有效避免风机转速恢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频率二次跌落问题。最后,通过PSCAD/EMTDC算例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驱风机 转子稳定 虚拟同步机 频率支撑 转速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系统频率支撑能力的“车-氢”柔性可控负荷协同构网控制
11
作者 翟冬阳 姚良忠 +3 位作者 程帆 徐箭 吴鸣 林涛 《电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30-3243,I0064-I0067,共18页
面向提升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频率支撑能力需求,提出了一种“车-氢”柔性可控负荷协同构网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电动汽车负荷和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电解制氢负荷的调节特性,并基于匹配控制方法建立了上述... 面向提升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的频率支撑能力需求,提出了一种“车-氢”柔性可控负荷协同构网控制方法。首先分析了电动汽车负荷和质子交换膜(proton exchange membrane,PEM)电解制氢负荷的调节特性,并基于匹配控制方法建立了上述两类柔性可控负荷构网控制的统一模型。在此基础上,考虑扰动发生后系统频率变化及柔性可控负荷功率调节特性,提出了“车-氢”柔性可控负荷参与系统频率调节的协同构网控制方法。该方法通过改进型Sigmoid函数自适应调整“车-氢”柔性可控负荷控制参数,优先利用电动汽车负荷的快速响应能力降低系统频率变化率,利用PEM电解制氢负荷的大范围功率调节能力降低系统扰动后频率偏差。最后,基于PSCAD/EMTDC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负荷 PEM电解制氢负荷 调节特性 匹配控制 协同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灰箱新能源场站经交流线路外送系统次/超同步振荡自适应抑制
12
作者 刘承锡 刘制 韩江北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5061-5073,I0010,共14页
新能源场站与电网之间交互作用引发的次/超同步振荡事故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极大挑战。受限于商业因素及复杂的网络拓扑,实际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详细数学模型难以获取,给次/超同步振荡的分析与抑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 新能源场站与电网之间交互作用引发的次/超同步振荡事故对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极大挑战。受限于商业因素及复杂的网络拓扑,实际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详细数学模型难以获取,给次/超同步振荡的分析与抑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该文提出一种适用于黑/灰箱新能源电力系统的次/超同步振荡抑制策略。首先,考虑并联变流器与电力系统之间的耦合关系,建立系统的耦合阻抗模型,揭示并联变流器与电力系统之间的动态交互机制。其次,基于耦合阻抗模型提出一种自适应耦合重塑控制,通过重塑并联变流器与电网之间的耦合关系,提升电网在目标频段下的等效电阻从而抑制次/超同步振荡。所提自适应耦合重塑控制可通过在线量测的方式更新控制器参数,而无需依赖新能源场站及电网的详细数学模型。最后,通过控制器硬件在环平台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电力系统 次/超同步振荡 黑/灰箱 耦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电力网络约束的工业园区虚拟电厂调控边界求解方法 被引量:3
13
作者 廖思阳 贺聪 +3 位作者 李玲芳 徐箭 孙元章 柯德平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66-75,共10页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亟须挖掘负荷侧灵活调节资源参与电网调控。含电解铝、矿热炉等高耗能负荷的工业园区具备良好的调控潜力,但是考虑园区内部电力网络约束,其精确调控边界求解面临着变量维数高、约束非线性的难题,现有... 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亟须挖掘负荷侧灵活调节资源参与电网调控。含电解铝、矿热炉等高耗能负荷的工业园区具备良好的调控潜力,但是考虑园区内部电力网络约束,其精确调控边界求解面临着变量维数高、约束非线性的难题,现有方法不能较好地兼顾计算效率和精度。对此,文中将上述问题抽象为高维非线性状态空间在P-Q耦合平面的投影问题:分别建立考虑工业园区安全运行线性化和非线性约束的调控边界投影求解模型,采用一种新颖的高维状态空间投影算法,通过顶点“搜索-映射”的两步式求解过程,得到工业园区型虚拟电厂调控边界的精确投影。算例结果表明,采用所提方法求解的调控边界可由线性不等式组完全表征,与现有调度系统完全兼容,结合与叠加柔性资源调控能力和传统采样方法的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以及高求解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园区 虚拟电厂 调控边界 电力网络约束 高维状态空间投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MMD-GAN的可再生能源随机场景生成 被引量:8
14
作者 吴艳梅 陈红坤 +3 位作者 陈磊 褚昱麟 高鹏 吴海涛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85-96,共12页
针对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准确表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最大均值差异生成对抗网络(maximum mean discrepancy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MMD-GAN)的可再生能源随机场景生成方法。首先,阐述了GAN及MMD-GAN的基本原理,... 针对可再生能源出力不确定性的准确表征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最大均值差异生成对抗网络(maximum mean discrepancy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MMD-GAN)的可再生能源随机场景生成方法。首先,阐述了GAN及MMD-GAN的基本原理,提出了MMD-GAN的改进方案,即在MMD-GAN的基础上改进鉴别器损失函数,并采用谱归一化和有界高斯核提升生成器和鉴别器的训练稳定性。然后,设计了基于改进MMD-GAN的可再生能源随机场景生成流程。最后,分析了所提方法在可再生能源随机场景生成中的效果,比较了改进MMD-GAN方法与MMD-GAN方法及典型GAN方法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改进MMD-GAN方法在生成分布和真实分布的Wasserstein距离上较对比方法降低超过50%,生成的场景精度得到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生成 最大均值差异 生成对抗网络 可再生能源 数据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生命周期经济评估的海上风电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丰力 张莲梅 +3 位作者 韦家佳 邓长虹 李果 尹家悦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93,共14页
现阶段对海上风电经济性评估研究较少,而海上风电亟需经济性评估作为其大面积应用的基础。立足海上风电项目的经济性,首先,梳理了海上风电场的组成及发展,分析目前海上风电的3类6种发展模式;接着,将海上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分为初始投资... 现阶段对海上风电经济性评估研究较少,而海上风电亟需经济性评估作为其大面积应用的基础。立足海上风电项目的经济性,首先,梳理了海上风电场的组成及发展,分析目前海上风电的3类6种发展模式;接着,将海上风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分为初始投资、运营维护及退役回收3个阶段,分析各阶段的成本并搭建其数学模型;然后,引入净现值等6个经济指标评价了一个海上风电案例;最后,归纳海上风电当前发展及研究的不足,指明未来的研究方向,为海上风电更经济化的发展提供支撑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 发展模式 全生命周期成本 经济性评估 发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电力系统直控式负荷多层级协同调控关键技术综述 被引量:11
16
作者 廖思阳 皮山泉 +2 位作者 徐箭 柯德平 孙元章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69-3683,共15页
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规模持续扩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负荷侧调控潜力的深入挖掘为电力系统的调频、调峰以及紧急控制提供了新的调控手段。围绕负荷控制中多物理量耦合、强时变性以及弱可观性的关键难题... 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规模持续扩大,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负荷侧调控潜力的深入挖掘为电力系统的调频、调峰以及紧急控制提供了新的调控手段。围绕负荷控制中多物理量耦合、强时变性以及弱可观性的关键难题,面向集中式的蓄热型工业负荷、分布式配电网馈线负荷2类负荷,综述了新型电力系统下直控式负荷多层级协同调控关键技术,包括连续自适应的有功调节技术、安全精细化的分级切除技术、多时间尺度互动控制技术等。针对上述内容,结合文献调研结果对关键技术难点进行了展望,并介绍了部分技术在示范工程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负荷 馈线负荷 有功调节 多层级协同 互动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