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沥青路面降温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1
作者 金娇 皮培屹 +3 位作者 刘培 高玉超 张扮 LIU Pengfei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36-755,共20页
沥青路面高温会带来车辙等病害,并增加城市热岛效应,这对路面的使用质量、使用寿命和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急需开发行之有效的沥青路面降温技术,以减少车辙等病害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现有的沥青路面降温技术分为被动降温技... 沥青路面高温会带来车辙等病害,并增加城市热岛效应,这对路面的使用质量、使用寿命和人类的生活环境产生不利影响,所以急需开发行之有效的沥青路面降温技术,以减少车辙等病害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现有的沥青路面降温技术分为被动降温技术和主动降温技术,而主动降温技术能够更为有效地降低沥青路面温度,且具有智能性、自发性等特点。主动降温技术对应的降温沥青路面主要有热反射路面、相变调温路面、热阻路面、透水路面、能量收集路面、高导热路面。针对上述沥青路面主动降温技术,总结了沥青路面主动降温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方式、运用于沥青路面的实际降温及路用效果,以及降温技术的新方法、新思路,探讨了沥青路面主动降温技术的缺陷和局限性,并对未来沥青路面降温技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降温技术 热反射 热传导 能量收集 能量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型绿色道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84
2
作者 王海成 金娇 +5 位作者 刘帅 高玉超 李锐 冯明珠 熊剑平 LIU Pengfei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37-2169,共33页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经济建设的先行者,是中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道路领域绿色、高效发展,对国内外绿色道路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综述,并对绿色道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从多学... 交通运输行业作为经济建设的先行者,是中国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为进一步推进我国道路领域绿色、高效发展,对国内外绿色道路相关技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综述,并对绿色道路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从多学科交叉以提高道路性能入手,系统归纳现阶段不同类型功能型道路的材料组成、生产工艺和应用技术,着重阐述自调温道路、自愈合道路以及自俘能道路的应用机理、方式和现状;基于再循环利用理念,介绍再生沥青混合料(RAP)、建筑固废和废塑料等材料在道路中的应用技术及方式方法,阐述大宗工业固废在道路应用中的影响因素,针对目前大宗工业固废路用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改善方法和建议;对冷补、温拌和清洁化等绿色道路施工工艺与技术从工艺、实施角度等方面进行总结与评估。本综述可为绿色道路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道路工程绿色化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道路 功能型道路 工业固废 绿色施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大振幅振荡剪切(LAOS)的沥青非线性流变行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樊泽鹏 王梓佳 +2 位作者 徐加秋 王大为 OESER Markus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258-2267,共10页
借助先进的流变测试平台和非线性流变学方法(傅立叶流变学和Lissajous曲线),研究LAOS测试条件(温度、速率)和沥青性质(产地、老化状态)对其非线性流变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4℃条件下沥青的三阶相对谐波强度比I_(3)/I_(1)远比3... 借助先进的流变测试平台和非线性流变学方法(傅立叶流变学和Lissajous曲线),研究LAOS测试条件(温度、速率)和沥青性质(产地、老化状态)对其非线性流变行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24℃条件下沥青的三阶相对谐波强度比I_(3)/I_(1)远比36℃和48℃的三阶相对谐波强度比I_(3)/I_(1)大,该指标随测试温度升高明显减小。对比沥青的I_(3)/I_(1)和Lissajous曲线发现,沥青材料的非线性程度随温度降低而显著增大,随速率增大而增大;对比2种针入度分级相同、来源产地不同的基质沥青,发现其I_(3)/I_(1)和Lissajous曲线均未见明显差异,说明沥青的来源产地不会明显影响其非线性流变行为;对比未老化、短期老化和长期老化沥青的I_(3)/I_(1)和Lissajous曲线,发现随老化程度增加,I_(3)/I_(1)明显增大,Lissajous曲线出现扭曲,表明老化会显著增强沥青的非线性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 非线性流变 大振幅剪切振荡 傅立叶变换 Lissajous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路用叠堆式压电单元设计及性能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李琛琛 赵鸿铎 +2 位作者 马鲁宽 曾孟源 刘鹏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70-2178,共9页
为提升路用压电单元的俘能效率和工作性能,设计并制作5种路用叠堆式压电单元结构。采用室内试验分析结构参数、负载阻抗和荷载特征对单元压电性能的影响,探究单元结构在极限受压和重复荷载作用下压电性能衰减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并联... 为提升路用压电单元的俘能效率和工作性能,设计并制作5种路用叠堆式压电单元结构。采用室内试验分析结构参数、负载阻抗和荷载特征对单元压电性能的影响,探究单元结构在极限受压和重复荷载作用下压电性能衰减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并联式结构能够有效降低单元开路电压,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开路电压与压电圆片厚度正相关但与堆叠片数无关;相同外径下圆片式单元的开路电压比圆环式高33.5%,具备更好的电学性能;输出功率随负载电阻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单峰特征,并且在915 kΩ阻值下产生11.0 mW的最大输出功率,表现出最佳的机电转换性能;开路电压随着荷载幅值增加近似线性增加,但随荷载频率增大小幅度减小;开路电压在3.0 kN与5 Hz荷载工况下达到240 V。压电性能衰减测试证明,所制备的压电单元结构满足高应力、多轴载作用的路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 能量采集 叠堆式压电单元 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