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产业学院契机下食品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百色学院为例
1
作者 何玲玲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10期125-127,130,共4页
食品工业迅猛发展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百色学院为例,以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建设为推动力,深入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通过构建食品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优化实践应用型课程体系、多元主体共教共学... 食品工业迅猛发展对应用型本科院校食品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要求。以百色学院为例,以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学院建设为推动力,深入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通过构建食品专业实践教学平台、优化实践应用型课程体系、多元主体共教共学、提升食品专业实践教学团队应用实践能力等措施,培养真正“适销对路”的高素质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学院 食品专业 实践教学 应用型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领域产业学院建设特点与启示 被引量:4
2
作者 侯宪斌 李曦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19期69-73,共5页
农业领域产业学院建设是推动新农科建设有力抓手。农业产业学院分布区域、对接产业情况、建设主体情况和建设基础是影响其建设成效的主要因素。该文提出农业领域产业学院建设主要启示,即地方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协调引导高校推进产业学院... 农业领域产业学院建设是推动新农科建设有力抓手。农业产业学院分布区域、对接产业情况、建设主体情况和建设基础是影响其建设成效的主要因素。该文提出农业领域产业学院建设主要启示,即地方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协调引导高校推进产业学院建设;高校坚持面向地方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高校分类定位、因校制宜,根据产业发展需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产业学院发挥高校科技和人才优势,加强平台建设,有力支撑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联动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学院 新农科 农业领域 产教融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酵薏苡仁中β-烟酰胺单核苷酸的富集工艺优化及品质分析
3
作者 刘彩华 黄日影 +4 位作者 麦馨允 李荣峰 刘秋柳 王国娇 吕玲玲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8-186,共9页
为研制富含β-烟酰胺单核苷酸(β-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β-NMN)的发酵食品,以薏苡仁为原料,探究发酵菌种、发酵时间、B族维生素添加量对发酵薏苡仁中β-NMN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试验对B族维生素添加量进... 为研制富含β-烟酰胺单核苷酸(β-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β-NMN)的发酵食品,以薏苡仁为原料,探究发酵菌种、发酵时间、B族维生素添加量对发酵薏苡仁中β-NMN含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均匀设计试验对B族维生素添加量进行优化,并对发酵薏苡仁的品质及生物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米根霉是最优发酵菌种,最佳发酵时间是54 h;优化的B族维生素添加量为:烟酰胺150 mg/kg,烟酸50 mg/kg,维生素B1为50μg/kg。此条件下发酵薏苡仁具有良好的风味,β-NMN含量可达20.07μg/g,还原糖含量达到19.6 g/100 g,有机酸含量0.37 g/kg,酒精含量2.5%vol,γ-氨基丁酸、S-腺苷甲硫氨酸和总酚含量分别提高1.24、256和4.7倍,ABTS+·清除能力、FRAP、·OH清除能力和DPPH·清除能力分别提高14.37、2.40、4.55和4.67倍,为富含β-NMN的薏苡仁功能性食品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烟酰胺单核苷酸 薏苡仁 发酵 米根霉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台农芒果粉功能性成分及性质的影响
4
作者 胡方洋 刘彩华 +3 位作者 何玲玲 裴艳慧 张得祥 朱正杰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87-196,共10页
[目的]探究干燥方式对芒果粉功能性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远红外干燥制备芒果皮、芒果肉和芒果核粉,并分析其颗粒形态、功能性成分含量和功能性质。[结果]芒果皮与芒果核中的膳食纤维、类黄酮、总酚等功能性成... [目的]探究干燥方式对芒果粉功能性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远红外干燥制备芒果皮、芒果肉和芒果核粉,并分析其颗粒形态、功能性成分含量和功能性质。[结果]芒果皮与芒果核中的膳食纤维、类黄酮、总酚等功能性成分较芒果肉中的高,为果肉中的4倍以上,同一部位3种干燥方式间无明显差异。芒果粉具有良好的持水性(2.43~4.24 g/g)和持油性(1.69~2.01 g/g),加热后形成凝胶的持水力最高可达7.58 g/g,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凝胶收缩析水反而降低。真空干燥的芒果粉加工性质相对较差,但其抗氧化能力最强。[结论]3种干燥方式下,芒果皮、芒果肉和芒果核粉中的膳食纤维、类黄酮、总酚等功能性成分含量无明显差异,但因真空干燥为无氧状态干燥且干燥时间较长而使芒果粉具有相对较差的功能性质和更高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方式 芒果粉 功能性成分 功能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成熟度对凌云牛心李果实品质及耐贮性的影响
5
作者 滕峥 刘正鲁 +6 位作者 张梦伦 王心淳 胡方洋 张得祥 万秋萍 吴斌娥 杨翠凤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8-126,共9页
凌云牛心李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芳香多汁、口感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本研究旨在探讨凌云牛心李最适宜的采收成熟度,并阐明不同成熟度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确定凌云牛心李最佳采收成熟度、贮藏和保鲜提供理论和实践... 凌云牛心李是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芳香多汁、口感独特、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本研究旨在探讨凌云牛心李最适宜的采收成熟度,并阐明不同成熟度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以期为确定凌云牛心李最佳采收成熟度、贮藏和保鲜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以不同采收成熟度的凌云牛心李为试材,测定了色泽指数、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可溶性糖、硬度等果实品质指标,并以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不同采收成熟度凌云牛心李果实的贮藏品质。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成熟度增加,果皮颜色从黄绿色转变为深红色,纵径、横径、果形指数、单果质量、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固酸比、糖酸比、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分别上升了8.72%、14.27%、5.21%、41.40%、1.81%、10.22%、37.32%、18.35%、10.16%、59.34%、59.30%;可滴定酸、硬度、弹性、咀嚼性、内聚性、胶着性分别下降了30.46%、34.81%、7.03%、45.75%、51.69%、68.52%。主成分分析及果实品质指数分析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推移,成熟度II的果实品质指数综合得分最高,贮藏过程中综合品质最佳。凌云牛心李最适宜采收标准为成熟度II(花后100 d),此期果实鲜食品质佳及耐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凌云牛心李 采收成熟度 果实品质 耐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长调节剂对芒果果实膨大和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吴朋浩 黄慧俐 +5 位作者 陈千付 王烨熔 韦兰洁 谢晓娜 朱正杰 李曦 《中国果树》 2025年第2期76-84,共9页
以台农芒果为试验材料,设置喷施GA7(1、2、5、10 mg/L)、GA_(3)(25、50、75 mg/L)、200mg/L CPPU+TDZ(50、100 mg/L)和清水对照共10个处理,通过监测台农芒果有胚果和无胚果生育期果实横径、纵径、厚径的动态变化,以及成熟果实单果重、... 以台农芒果为试验材料,设置喷施GA7(1、2、5、10 mg/L)、GA_(3)(25、50、75 mg/L)、200mg/L CPPU+TDZ(50、100 mg/L)和清水对照共10个处理,通过监测台农芒果有胚果和无胚果生育期果实横径、纵径、厚径的动态变化,以及成熟果实单果重、可食率、果实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固酸比、维生素C含量和果形指数等指标的对比分析,研究不同种类以及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台农芒果有胚果和无胚果全生育期果实膨大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探究促进果实膨大的适宜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结果表明,喷施10 mg/L GA7、25 mg/L GA_(3)处理后第2周和第5周均促进了有胚果果实横径、纵径和厚径的增加,喷施50 mg/L GA_(3)处理对无胚果果实膨大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成熟有胚果平均单果重、可食率、总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和果形指数均无显著促进作用;但喷施5 mg/L GA7、50 mg/L GA_(3)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有胚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喷施1、2 mg/L GA7,25、75 mg/L GA_(3)和200 mg/L CPPU+50 mg/L TDZ处理均显著增加了果实固酸比。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成熟无胚果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C含量基本无显著增加效果,对果实a^(*)、b^(*)值影响均不显著,喷施75 mg/L GA_(3)和200 mg/L CPPU+100 mg/L TDZ处理均显著促进了单果重的增加,喷施25 mg/L GA_(3)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实总酸含量,喷施1、2 mg/L GA7处理均显著促进了果实固酸比,喷施75 mg/L GA_(3)处理显著增加了果形指数。因此,谢花末期喷施50 mg/L GA_(3)处理第2周至第5周能显著促进无胚果果实膨大且提高单果重,建议生产上可在谢花末期喷施50 mg/L GA_(3)以提高单果重来提高产量,同时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台农 生长调节剂 果实膨大 果实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模式对桂七芒果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7
作者 莫罗艳 刘世恒 +2 位作者 黄慧俐 王烨熔 李曦 《中国果树》 2025年第5期70-75,共6页
为了研究广西百色地区不同栽培模式对桂七芒果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桂七芒果作为试验材料进行露地栽培和避雨栽培,测定栽培环境的温湿度变化、果实膨大期净光合速率及其他生态因子变化规律和果实品质指标,研究广西百色地区避雨... 为了研究广西百色地区不同栽培模式对桂七芒果光合作用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桂七芒果作为试验材料进行露地栽培和避雨栽培,测定栽培环境的温湿度变化、果实膨大期净光合速率及其他生态因子变化规律和果实品质指标,研究广西百色地区避雨栽培条件下对桂七芒果叶片光合能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避雨栽培的环境温度较露地高0.3~1.1℃;避雨栽培叶片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胞间CO_(2)浓度、光合有效辐射强度、气孔导度均值均高于露地栽培;灰度关联分析显示,避雨栽培叶片胞间CO_(2)浓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强度对桂七芒果净光合速率影响最大;相关性分析显示,避雨栽培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气孔导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叶室CO_(2)浓度、气孔限制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广西百色地区对芒果进行避雨栽培可以提高芒果净光合速率,增加单果重,改善果实品质,促进芒果优质果的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果 桂七芒果 光合作用 果实品质 避雨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褪黑素对杧果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农艳丰 李健 +3 位作者 李曦 王烨熔 姚丽兰 左月莲 《安徽农学通报》 2025年第9期103-107,共5页
为探讨不同褪黑素浓度对杧果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台农杧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褪黑素浓度(0、0.01、0.05、0.25、0.50 mmol/L)喷洒处理后放置于4℃恒温培养箱贮藏,其中以0 mmol/L褪黑素为对照(CK),每隔5 d测定其冷害指数、失重率、呼吸... 为探讨不同褪黑素浓度对杧果低温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台农杧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褪黑素浓度(0、0.01、0.05、0.25、0.50 mmol/L)喷洒处理后放置于4℃恒温培养箱贮藏,其中以0 mmol/L褪黑素为对照(CK),每隔5 d测定其冷害指数、失重率、呼吸强度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杧果在4℃低温贮藏条件下,所有试验组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冷害现象越来越严重,CK的冷害指数在前20 d明显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失重率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呈上升趋势;呼吸强度先升高后降低,在第15 d达到峰值;可溶性糖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并在20~25 d趋于平稳;可滴定酸含量随着贮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CK组的可滴定酸含量在贮藏期间含量均低于褪黑素处理组;抗坏血酸含量随贮藏时间推移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随贮藏时间推移呈上升趋势,各处理组差异不明显。0.25 mmol/L褪黑素处理组在贮藏15 d时,其冷害指数为0.587,失重率为4.77%,呼吸强度为0.783 mg/(kg·h),可溶性糖含量为19.53%,可滴定酸含量为0.537%,抗坏血酸含量为6.27 mg/100 g,丙二醛含量为4.9μmol/g FW。综合来看,0.25 mmol/L褪黑素可有效延缓杧果采后低温贮藏过程中的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杧果 低温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热处理对“台农一号”杧果贮藏品质的影响
9
作者 李颜萍 王烨熔 +5 位作者 农艳丰 黄慧俐 钟勇 蒋强 陈千付 李曦 《农产品加工》 2025年第3期23-28,37,共7页
为研究不同热处理对“台农一号”杧果贮藏品质的影响,选择形状大小相近、无损伤的有胚“台农一号”杧果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0(对照组),10,15,20 min的50℃热处理(水浴锅),以病斑指数、失重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维C含量、呼吸强... 为研究不同热处理对“台农一号”杧果贮藏品质的影响,选择形状大小相近、无损伤的有胚“台农一号”杧果为试验材料,分别进行0(对照组),10,15,20 min的50℃热处理(水浴锅),以病斑指数、失重率、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维C含量、呼吸强度等作为评价指标。结果表明,热处理对“台农一号”杧果保鲜品质具有积极的作用,其中10 min和15 min的50℃热浸泡处理效果最佳。在50℃下热水处理10,15 min能降低“台农一号”杧果果实的发病率,延长贮藏时间,且对杧果果实内外品质无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杧果 热处理 保鲜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糖马齿苋紫薯酱加工工艺优化及其产品品质评价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开平 韦行静 +2 位作者 刘燕丽 班燕冬 吴文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87-196,共10页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口味多样化、健康饮食的需求,开发一种低糖、零防腐剂的新型复合果酱的科学配方和先进制造方法。以富含人体健康功能因子的马齿苋和紫薯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马齿苋紫薯酱的配方,并对最终产品及...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口味多样化、健康饮食的需求,开发一种低糖、零防腐剂的新型复合果酱的科学配方和先进制造方法。以富含人体健康功能因子的马齿苋和紫薯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马齿苋紫薯酱的配方,并对最终产品及其贮藏期间的营养物质、理化和卫生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低糖马齿苋紫薯酱的最佳配方为:马齿苋茎叶汁紫薯块根浆质量比为5:5,柠檬酸添加量为0.3%,山梨糖醇添加量为25%,增稠剂添加量为0.4%。按此配方制得的马齿苋紫薯酱色泽呈紫红色,酱体均匀,口感细腻,酸甜适中,具有马齿苋和紫薯特有的香味,感官评分为90.5±0.4分。最终产品的可溶性固形物为42.32%±1.43%,总糖为13.41±0.52 g/100 g,pH3.61±0.18,粗蛋白为0.83±0.08 g/100 g,VC为3.77±0.11 mg/100 g,黄酮为4.18±0.10 mg/g,多酚为2.05±0.13 mg/g,花青素为37.27±0.84 mg/100 g,以上理化指标及卫生指标均达到果酱类的国家标准。马齿苋紫薯酱对DPPH自由基的IC50值为7.071 mg/mL,表明该酱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马齿苋紫薯酱分别在25℃和37℃条件下贮藏1个月后,感官评分及各营养成分均有一定程度下降,菌落总数有所增加,但仍符合果酱国家标准。本项研究结果可为马齿苋和紫薯的精深加工及马齿苋紫薯酱的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糖 马齿苋 紫薯 复合果酱 配方优化 品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酸和抑制剂对氮肥在喀斯特土壤中迁移规律的影响
11
作者 谢富金 钟宁 +5 位作者 王家凤 张嘉佳 田嫄 陶毅才 周柳强 蔡秋亮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2-390,共9页
【目的】探究草酸、硝化抑制剂(DMPP)和脲酶抑制剂(NBPT)与氮肥配施后氮素在喀斯特土壤中的迁移规律,为喀斯特地区合理施用氮肥及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土柱培养法,在土壤湿度为30%条件下,以草酸、DMPP和NBPT... 【目的】探究草酸、硝化抑制剂(DMPP)和脲酶抑制剂(NBPT)与氮肥配施后氮素在喀斯特土壤中的迁移规律,为喀斯特地区合理施用氮肥及提高肥料利用效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室内土柱培养法,在土壤湿度为30%条件下,以草酸、DMPP和NBPT与3种氮肥(硝酸钾、氯化铵和尿素)组合配施,培养15、30和90 d后,测定土柱中不同土层的可溶性无机氮含量及其百分率,探究氮肥配施草酸和2种抑制剂对喀斯特土壤中氮素迁移规律的影响。【结果】在15、30和90 d的培养时间下,与单施氮肥相比,氮肥配施草酸和抑制剂对氮素在喀斯特土壤中迁移具有明显影响。硝酸钾、氯化铵和尿素配施草酸后,土壤的可溶性无机氮含量增加,分别为0.516、3.266和0.958 mg/g,同时,3种氮肥在土壤中的可溶性无机氮百分率均升高(硝酸钾、氯化铵和尿素的可溶性无机氮百分率最高分别为16.68%、41.28%和11.02%)。氯化铵配施草酸+DMPP后,土壤的可溶性无机氮含量增加,其百分率提高,且在培养15 d时百分率最高,为45.48%;尿素配施草酸+DMPP后,在培养90 d时土壤的可溶性无机氮含量和百分率均最高,分别为0.935 mg/g和11.19%。【结论】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中,硝酸钾、氯化铵和尿素分别配施草酸均能提高土壤可溶性无机氮含量,促进氮素向深层次土壤迁移,氯化铵和尿素分别配施草酸+DMPP也可提高土壤可溶性无机氮含量,这些高效利用氮肥的施肥方式可在农业生产上参考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喀斯特土壤 迁移规律 草酸 抑制剂 可溶性无机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玉米种质萌发期和苗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宪斌 易强 +3 位作者 滕峥 杨翠凤 孔宇 李玉峰 《种子》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6-43,72,共9页
为探究不同玉米种质萌发期和苗期的抗旱性差异,本研究以热带、温带和温热玉米种质各20份为试验材料,分别在萌发期和苗期进行正常处理和干旱胁迫处理。播种后第8天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数、胚根长、胚芽长、胚根干重、胚芽干重等性... 为探究不同玉米种质萌发期和苗期的抗旱性差异,本研究以热带、温带和温热玉米种质各20份为试验材料,分别在萌发期和苗期进行正常处理和干旱胁迫处理。播种后第8天测定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数、胚根长、胚芽长、胚根干重、胚芽干重等性状,苗期干旱处理7 d后测定株高、根干重、叶面积、根冠比、叶绿素含量、F_(v)/F_(o)和F_(v)/F_(m)等性状,分析不同玉米种质的抗旱性。结果表明,不同玉米种质间14个性状均差异极显著,不同材料间14个性状均差异显著,干旱胁迫显著影响14个性状的表现。不同玉米种质间萌发期和苗期对干旱胁迫响应的变化趋势一致,萌发期和苗期对干旱胁迫响应最大的性状分别是胚芽长和叶面积。不同玉米种质间的抗旱系数在多数性状中差异显著。热带种质的多数性状相对温带种质具有更高的萌发期抗旱性和苗期抗旱性,且热带种质中具有更多高抗材料。热带种质、温带种质和温热种质抗旱表现优良材料数分别为8个、5个和7个,其中TroG04、TemG15和MixG02萌发期和苗期均具有强抗旱性,可用于选育萌发期和苗期抗旱性较好的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种质 干旱胁迫 萌发期 苗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品质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效应分析
13
作者 汪自松 罗厚仟 +3 位作者 陆小云 沈伟 王涛涛 杨静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10期91-96,101,共7页
开展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干物质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品质性状研究,分析其遗传机制。以苦瓜雌性系Z-1-4为母本,优质苦瓜高世代自交系2538、5325和5321为父本,构建3个组合的4个世代[P_(1)(亲本)、P_(2)、F_(1)... 开展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干物质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品质性状研究,分析其遗传机制。以苦瓜雌性系Z-1-4为母本,优质苦瓜高世代自交系2538、5325和5321为父本,构建3个组合的4个世代[P_(1)(亲本)、P_(2)、F_(1)、F_(2)]遗传群体,并结合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苦瓜干物质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硝酸盐含量进行遗传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苦瓜干物质含量最适遗传模型为等加性主基因加性+多基因模型,且遗传率较高;苦瓜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适遗传模型为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遗传率较低,适合在早期世代进行遗传选择。商品瓜硝酸盐含量最适遗传模型为2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遗传率也较低。可溶性蛋白质与硝酸盐的遗传率均相对不高,适合在高世代进行表型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 品质性状 主基因+多基因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龙珠果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翠凤 滕峥 +1 位作者 廖志东 韦春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69,73,共8页
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L.为西番莲属的近缘野生种,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西番莲抗病育种潜在的抗病基因资源库。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NBS-LRR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以龙珠果为试材,克隆龙珠果基因组中NBS-LRR类抗病基... 龙珠果Passiflora foetida L.为西番莲属的近缘野生种,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是西番莲抗病育种潜在的抗病基因资源库。根据已知植物抗病基因NBS-LRR保守结构域设计简并引物,以龙珠果为试材,克隆龙珠果基因组中NBS-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RGAs),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获得的龙珠果NBS-LRR类抗病基因序列有TIR和non-TIR两种类型,其中TIR-NBS-LRR类型5条,编号为LRGA-1~LRGA-5;non-TIR-NBS-LRR类型7条,编号为LRGA-6~LRGA-12。聚类分析发现,LRGA-1~LRGA-5与已知的烟草抗TMV(烟草花叶病毒)基因N及亚麻抗锈病基因L6同源性较高(相似性59%~86%),LRGA-6~LRGA-12与已知拟南芥抗丁香假单胞病菌基因RPM1及水稻抗白叶枯病基因Xa-1同源性较高(相似性51%~70%),尤其是LRGA-3与LRGA-5序列,与多种植物抗TMV蛋白基因编码的氨基酸相似性极高,推测可能为西番莲属抗TMV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珠果 西番莲 NBS-LRR 抗病基因 同源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叶果比对沃柑果实分级和养分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曦 李锐霞 +3 位作者 池玉珍 王烨熔 欧阳秋飞 朱正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20期48-51,95,共5页
研究不同叶果比对沃柑果实分级和养分分配的影响,筛选沃柑在栽培中最适合的叶果比。通过进行疏果处理,调查不同叶果比条件下不同分级果实个数和产量,分析相关性;研究叶片和果实中大量营养元素差异特征,并分析沃柑周年营养变化特征。结... 研究不同叶果比对沃柑果实分级和养分分配的影响,筛选沃柑在栽培中最适合的叶果比。通过进行疏果处理,调查不同叶果比条件下不同分级果实个数和产量,分析相关性;研究叶片和果实中大量营养元素差异特征,并分析沃柑周年营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沃柑叶果比与株产量、果实个数呈负相关,与平均果径和70~80及80 mm以上果实比例呈正相关。当叶果比在30~40时,70~80及80 mm以上果实比例最高,沃柑最适叶果比为30~40。在膨果期,当叶果比为15、30、60时,叶片中的全氮含量显著高于果实;叶果比为60时,果实中全磷含量高于叶片;叶果比为30和60时,果实中的全钾含量高于叶片。此外,沃柑中大量营养元素在果实膨大初期5—7月的含量最高。综合比较认为,栽培中沃柑最适宜的叶果比为30~40,沃柑大量营养管理时主要在膨果期对树体提供充足的养分。该研究为广西地区沃柑栽培中重要园艺疏花疏果和营养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柑 叶果比 果实分级 果径 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袖珍菇菇渣栽培基质对生菜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郑州 谢晓娜 方利娟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3期19-23,共5页
以袖珍菇菇渣作为生菜的栽培基质,设置6个不同的菇渣梯度,以探究菇渣循环利用和有机生菜高效栽培方法。结果表明,10%袖珍菇添加量可使生菜的叶绿素含量达到最高值,25%袖珍菇添加量使生菜叶面积、鲜重和干重等生长性能达到最大值,并显著... 以袖珍菇菇渣作为生菜的栽培基质,设置6个不同的菇渣梯度,以探究菇渣循环利用和有机生菜高效栽培方法。结果表明,10%袖珍菇添加量可使生菜的叶绿素含量达到最高值,25%袖珍菇添加量使生菜叶面积、鲜重和干重等生长性能达到最大值,并显著高于对照组,叶绿素、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添加袖珍菇菇渣可以提高生菜生长性能及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袖珍菇 菇渣 生菜品质 生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剂和水分对铵态氮肥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中迁移规律的影响
17
作者 王小翠 张嘉佳 蔡秋亮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33-41,共9页
通过室内土柱培养试验,研究脲酶抑制剂(NBPT)和硝化抑制剂(DMPP)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对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和尿素4种氮肥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中迁移及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单施铵态氮肥,配施抑制剂对各类铵态氮肥在喀斯特... 通过室内土柱培养试验,研究脲酶抑制剂(NBPT)和硝化抑制剂(DMPP)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对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和尿素4种氮肥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中迁移及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单施铵态氮肥,配施抑制剂对各类铵态氮肥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中的迁移均具有明显影响,且土壤含水量会影响氮素的迁移距离;碳酸氢铵、硫酸铵和氯化铵配施DMPP在土壤含水量为30%条件下的氮素转化率最高,分别为16.42%、37.98%、40.41%,显著提高了土壤中可溶性无机氮含量,促进了无机氮向深层土壤中迁移;尿素配施DMPP在土壤含水量50%条件下的氮素转化率最高,为10.68%;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的转化率分别为8.64%~16.42%、24.32%~37.98%、27.91%~40.41%,氮素转化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下降;尿素的转化率为2.63%~10.68%,氮素转化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升高。综上,在喀斯特地区土壤中施用铵态氮肥时,可以通过添加硝化抑制剂来延长氮肥在土壤中的迁移距离,提高可溶性无机氮含量和氮素转化率,减少氮素损失,从而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铵态氮 抑制剂 可溶性无机氮 喀斯特 转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凯特芒果淀粉的提取及其性质研究
18
作者 胡方洋 邓健 +3 位作者 张得祥 刘彩华 麦馨允 朱正杰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63-172,共10页
以凯特芒果为原料,从芒果肉和芒果核中提取芒果淀粉,比较芒果肉淀粉、芒果核淀粉及其提取后残渣干粉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芒果肉淀粉质量分数高于芒果核淀粉,分别为90.02、78.64μg/mg,且两者均以支链淀粉为主,尤其是芒果核淀粉中支链... 以凯特芒果为原料,从芒果肉和芒果核中提取芒果淀粉,比较芒果肉淀粉、芒果核淀粉及其提取后残渣干粉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芒果肉淀粉质量分数高于芒果核淀粉,分别为90.02、78.64μg/mg,且两者均以支链淀粉为主,尤其是芒果核淀粉中支链淀粉质量占总淀粉质量的93.15%。进一步对芒果淀粉及其残渣干粉的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尽管芒果肉淀粉与芒果核淀粉在糊化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但芒果肉淀粉粒径最小、颗粒均匀呈圆形,且具有更强的膨胀能力,在80℃时已经完全糊化形成蜂窝状网络结构。此外,提取后的芒果残渣干粉也表现出良好的溶解度和膨胀度。该研究不仅为开发食品新原料及丰富淀粉品种提供理论依据,还有助于拓展芒果及其副产物资源在食品及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实现芒果及其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特芒果 芒果肉淀粉 芒果核淀粉 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果叶疫病胁迫下水杨酸对芒果幼苗生理作用的影响
19
作者 杨郑州 谢晓娜 +1 位作者 李曦 欧阳秋飞 《山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5期130-135,共6页
芒果属漆树科芒果属,性喜温暖,是世界五大热带水果之一,我国是世界芒果生产大国,近年来芒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由于疏于管理,使得芒果病虫害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多,给芒果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叶疫病是芒果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为... 芒果属漆树科芒果属,性喜温暖,是世界五大热带水果之一,我国是世界芒果生产大国,近年来芒果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由于疏于管理,使得芒果病虫害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增多,给芒果生产造成了严重损失。叶疫病是芒果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真菌病害,为研究叶疫病菌侵染芒果后相关抗性指标的变化及水杨酸对芒果叶疫病的抗性诱导机制,为芒果叶疫病菌的防治提供参考。试验将水杨酸溶液喷洒于台农1号芒果幼苗叶面,然后将已纯化的叶疫病菌,通过针刺法接种到健康种苗,将感染叶疫病病菌的种苗进行胁迫处理。设不接种+喷无菌水、接种叶疫病菌+喷无菌水、接种叶疫病菌+0.5 mmol/L水杨酸3组,分别在第1、3、5、7、9、11天采样测定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只接种叶疫病菌后芒果幼苗的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降低,脯氨酸含量增加,经0.5 mmol/L水杨酸处理后提高了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降低了脯氨酸含量。可见,外施水杨酸可以减缓叶疫病菌对芒果幼苗的伤害,提高芒果幼苗对叶疫病菌的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芒果叶疫病 生理指标 针刺法 抗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烹饪方式对一点红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20
作者 岑湘涛 沈伟 韦海霞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4-109,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烹饪方式对一点红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采用9种不同烹饪方式(漂烫0.5 min、漂烫1.5 min、漂烫2.5 min、煮制5 min、煮制10 min、煮制15 min、油炒2 min、油炒4 min、油炒6 min)对其处理后测定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DPP... 为了探究不同烹饪方式对一点红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分别采用9种不同烹饪方式(漂烫0.5 min、漂烫1.5 min、漂烫2.5 min、煮制5 min、煮制10 min、煮制15 min、油炒2 min、油炒4 min、油炒6 min)对其处理后测定总多酚含量、总黄酮含量、DPPH清除率、总抗氧化能力、维生素C含量、叶绿体色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总多酚含量最高、总抗氧化能力最强、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的烹饪方式是油炒6 min;总黄酮含量、DPPH清除率最高的是漂烫2.5 min;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是漂烫0.5 min。主成分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综合得分排名最高的是油炒6 min。因此,油炒6 min是保留一点红最高抗氧化活性的最佳烹饪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点红 烹饪方式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