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烟草病毒病发生情况调查和病原病毒的鉴定 被引量:18
1
作者 蒙姣荣 赵家新 +4 位作者 蔡琦 邹承武 李战彪 廖咏梅 陈保善 《广西植保》 2012年第4期1-2,共2页
2010-2011年对广西百色市、河池市和贺州市的主要烤烟产区进行烟草病毒病发生情况和种类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烟草病毒病以由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花叶类型症状为主,一般发病率1.0%-10.0%,个别严重发病田块发病率达... 2010-2011年对广西百色市、河池市和贺州市的主要烤烟产区进行烟草病毒病发生情况和种类调查。结果显示,广西烟草病毒病以由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引起的花叶类型症状为主,一般发病率1.0%-10.0%,个别严重发病田块发病率达到82.0%-100.0%;马铃薯Y病毒病、番茄斑萎病毒病和曲叶病则为局部发生病害,其中马铃薯Y病毒病在靖西县、南丹县、富川县和钟山县零星发生,发病率0.1%-5.0%,个别田块达到20.0%;番茄斑萎病毒病主要在靖西县、隆林县、田林县和南丹县发生;曲叶病仅在靖西县、隆林县、田林县和乐业县等百色市烟区发现。采用间接ELISA、PCR和RT-PCR等方法对田间采集的185个各类疑似病毒病样进行病毒种类检测,其中145个样品检测出病毒,分别是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番茄环纹斑点病毒、中国番茄曲叶病毒和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以及分别由上述2种病毒与云南辣椒曲叶病毒重组而来的2种重组病毒,其中以TMV的检出率最高,占检出样品的86.7%,是广西烟草病毒病的优势病原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 病毒病 调查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H9-30全细胞催化合成低聚异麦芽糖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楠 周波 +3 位作者 叶童 陈桂光 梁智群 曾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6-41,共6页
以黑曲霉H9-30全细胞为催化剂转化麦芽糖生产低聚异麦芽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其摇瓶最佳转化条件为:温度48 ℃,初始pH值4.2,麦芽糖质量浓度为600 g/L,黑曲霉细胞添加量为15 g/L。此条件下,有效三糖(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占总糖... 以黑曲霉H9-30全细胞为催化剂转化麦芽糖生产低聚异麦芽糖,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其摇瓶最佳转化条件为:温度48 ℃,初始pH值4.2,麦芽糖质量浓度为600 g/L,黑曲霉细胞添加量为15 g/L。此条件下,有效三糖(异麦芽糖、潘糖和异麦芽三糖)占总糖质量分数的50.5%,总低聚异麦芽糖含量为63.3%,达到低聚异麦芽糖工业生产标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黑曲霉全细胞催化生产低聚异麦芽糖具有较好的操作稳定性,生产IMO-50的半衰期达到20批次(10 d),有望应用于工业化生产低聚异麦芽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异麦芽糖 全细胞催化 黑曲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黄单胞菌2个致病变种的表型和趋化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许力丹 赵敏 +5 位作者 李美霖 曾晨 莫琇羽 刘美娜 朱平川 何勇强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9-187,共9页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条斑病菌是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种下的2个致病变种,其侵染水稻的途径、定殖部位和引起的症状明显不同。本文采用平板法和毛细管法分别对2个病菌的基本表型和趋化性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剪叶接种法和压渗... 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水稻条斑病菌是水稻黄单胞菌Xanthomonas oryzae种下的2个致病变种,其侵染水稻的途径、定殖部位和引起的症状明显不同。本文采用平板法和毛细管法分别对2个病菌的基本表型和趋化性进行比较分析,并采用剪叶接种法和压渗接种法,检测了它们在水稻日本晴Oryza sativa L.japonica品种上的致病性。结果表明,2个病菌在部分检测指标上保持一致,均能形成隆起的黄色菌落,能合成相当数量的胞外多糖和胞外淀粉酶,对蔗糖、多种氨基酸、水稻提取物的趋化反应一致。然而,两菌在胞外蛋白酶和纤维素酶分泌、运动性,以及对葡萄糖、木糖、果糖、柠檬酸、多种植物激素趋性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白叶枯病菌 水稻条斑病菌 表型 趋化性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莱斯芽孢杆菌BR-01菌株高产抗菌肽培养基的优化及其抗菌肽的鉴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周健平 谢云巧 +8 位作者 廖雨虹 李昕洋 李一鸣 李淑萍 马修国 雷诗敏 林菲 姜伟 何勇强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93-705,共13页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BR-01菌株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为了提高该菌株的抗菌肽发酵产量和生防价值,对其产抗菌肽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初步鉴定了其抗菌肽的成... 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BR-01菌株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icola,Xoc)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为了提高该菌株的抗菌肽发酵产量和生防价值,对其产抗菌肽培养基进行了优化,并初步鉴定了其抗菌肽的成分。以B.velezensis BR-01菌株无菌发酵滤液对Xoc的抑菌圈直径为评价指标,从7种常见培养基中筛选出最适培养基,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初始培养基各组分含量和发酵条件,再利用Plackett-Burman (PB)试验筛选出影响发酵滤液抑菌活性的显著因素,运用响应面分析法获得最优发酵条件。利用PCR分析B.velezensis BR-01基因组中抗菌肽合成相关基因;使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LC-MS)技术鉴定其产生的抗菌肽。结果表明,B.velezensis BR-01菌株最佳抗菌肽培养基配方与发酵条件为麦芽糖11.89 g/L、酵母提取物13.54 g/L、NaCl 5 g/L、KH_2PO_4 1 g/L、初始pH值为7、发酵时间48 h、发酵温度32.3℃。该优化方案下,B.velezensis BR-01菌株的无菌发酵滤液对Xoc的抑菌圈直径为(42.5±0.2) mm,显著高于优化前的(28.0±0.9) mm,比优化前增大51.79%。抗菌肽主要成分初步鉴定为溶杆菌素(Bacilysin)、表面活性素(Surfactin)、伊枯草菌素(Iturin)和丰原素(Fengycin)。本研究为B.velezensis BR-01菌株用于快速、批量发酵制备生防菌液,以及其抗菌肽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田间生防利用等后续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抗菌肽 发酵条件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