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64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成像技术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陈险峰 熊青峰 +4 位作者 马兵毅 孙庆军 江帆 张雪莲 彭志远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64-MSCT)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中的成像技术。方法:对我院2007-07至2007-10连续经64-MSCT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复杂先心病患儿64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其中男性48例,女性16例,年龄2个月~6岁... 目的:探讨64层螺旋计算机断层摄影术(64-MSCT)在小儿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中的成像技术。方法:对我院2007-07至2007-10连续经64-MSCT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复杂先心病患儿64例进行回顾性对照研究,其中男性48例,女性16例,年龄2个月~6岁(平均2.5岁)。随机依照检查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扫描使用非心电门控方式组(no-ECG组),扫描使用心电门控方式组(ECG组),每组32例;比较两组间应用64-MSCT对复杂先心病的显示能力。结果:64例均经手术证实,其中:ECG组确诊29例,误漏诊3例,诊断符合率为90.6%(29/32)。no-ECG组确诊20例,误漏诊12例,诊断符合率为62.5%(20/32)。两组的诊断符合率、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扫描方式的有效照射剂量分别为2.23 mSv和2.55 mS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0,P>0.05)。结论:64-MSCT的心电门控技术对小儿复杂先心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非心电门控技术;两组扫描方式的有效照射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血管造影术 心电门控技术 X线计算机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合并升主动脉壁内走行的CT诊断 被引量:7
2
作者 陈艳 许娟 +2 位作者 邓文俊 陈浩 黄涛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13-516,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合并升主动脉壁内走行的CTA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并经外科手术证实为冠状动脉在升主动脉壁内走行(壁内走行组)的患者和50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无壁内走行(无壁内走行组)的患者资...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合并升主动脉壁内走行的CTA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4例冠状动脉异常起源并经外科手术证实为冠状动脉在升主动脉壁内走行(壁内走行组)的患者和50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无壁内走行(无壁内走行组)的患者资料,观察两组术前CTA图像特点,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结果壁内走行组CTA正确诊断13例(13/14,92.86%)。CTA后处理的MIP血管轴位像显示冠状动脉横截面呈椭圆形,血管高度/宽度均>1.6,平均2.06±0.29;无壁内走行组异常走行血管的高度/宽度均<1.4,平均1.26±0.14,两组高度/宽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47,P=0.005)。壁内走行组右冠状动脉发生率为64.29%(9/14);MIP血管轴位像见冠状动脉与升主动脉共用血管壁5例(5/14,35.71%)。结论血管横断面呈椭圆形是冠状动脉在升主动脉壁内走行的特征。CT可在术前识别壁内走行冠状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异常起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在卵圆孔未闭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周娣 马小静 +6 位作者 熊青峰 王杰 蔡仁慧 阎超群 许娟 库雷志 郭生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5-939,共5页
目的:通过与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联合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诊断卵圆孔未闭进行比较,探讨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诊断卵圆孔未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经常规介入封堵手术治疗的128例卵圆... 目的:通过与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cTTE)联合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诊断卵圆孔未闭进行比较,探讨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诊断卵圆孔未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本院经常规介入封堵手术治疗的128例卵圆孔未闭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比较CCTA诊断卵圆孔未闭的灵敏度及与cTTE、TEE诊断卵圆孔未闭灵敏度之间的差异性。结果:CCTA在收缩中晚期和(或)舒张中期诊断卵圆孔未闭占76.6%(98/128),其中房间隔皮瓣和房间隔内通道征象占32.7%(32/98),房间隔皮瓣和通道内对比剂喷射入右心房征象占67.3%(66/98)。cTTE检查表现为右向左分流占69.7%(83/119),cTTE分流量Ⅰ级、Ⅱ级、Ⅲ级占比分别为26.0%(31/119)、16.8%(20/119)、26.9%(32/119);Valsalva动作后出现的右向左分流Ⅰ级、Ⅱ级、Ⅲ级占比分别为1.7%(2/119)、10.1%(12/119)、88.2%(105/119)。cTTE联合TEE诊断卵圆孔未闭占82.4%(98/119),与CCTA诊断卵圆孔未闭灵敏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CCTA舒张中期诊断卵圆孔未闭的灵敏度低于cTTE联合TEE(66.4%vs.82.4%,P=0.006)。结论:CCTA诊断卵圆孔未闭可以作为c TTE联合TEE检测卵圆孔未闭患者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双源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 经胸超声心动图声学造影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SCTA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Neri分型细化分型的探讨 被引量:4
4
作者 许娟 胡道予 +3 位作者 陈艳 蔡仁慧 阎超群 周娣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852-856,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Neri分型细化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SCTA诊断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且经手术证实的影像资料141例。Neri分型包括A、B、C三种类型,根... 目的:探讨基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的Neri分型细化分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MSCTA诊断为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冠状动脉且经手术证实的影像资料141例。Neri分型包括A、B、C三种类型,根据内膜片与冠状动脉在MSCTA上的位置关系,并结合手术治疗方式将Neri C型进一步分为两种亚型,分为CⅠ型和CⅡ型。比较分析4种类型患者的冠脉受累情况、手术方式和院内死亡率。结果:A组80例(A型,内膜片局限在冠状动脉开口),B组36例(B型,夹层的内膜撕裂延伸进入管腔内,形成双腔改变),C组11例(CⅠ型,冠状动脉完全起自假腔,管腔内无内膜片),D组14例(CⅡ型,冠状动脉完全或大部分起自假腔,开口完全撕脱并重度狭窄,与主动脉窦部几乎不连接)。A组(69例,86.2%)、B组(30例,83.3%)多采用局部修复/三明治法补片成形。C组采用局部修复/三明治法补片成形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的比率分别为45.5%、54.5%。D组(14例,100%)全部采用CABG治疗。对于两种手术方式的选择,A组、B组、C组均和D组手术方式有显著差异(P<0.001)。D组死亡率较高(42.9%),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与其余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MSCTA Neri分型细化分型为精准诊断提供客观依据,对于手术决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 冠状动脉灌注不良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夹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能性心肌血流指数评价缺血性冠心病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熊青峰 马小静 +3 位作者 陈艳 吕丰甫 郭生鹏 陈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66-271,共6页
目的:运用功能性心肌血流指数(MBFI)评价缺血性冠心病(ICAD)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疑似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同期接受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及导管法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共81例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 目的:运用功能性心肌血流指数(MBFI)评价缺血性冠心病(ICAD)可行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冠心病疑似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检查,同期接受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及导管法心肌血流储备分数(FFR)检查共81例患者,其中男性43例,女性38例,年龄(59.27±9.09)岁;计算MBFI;以FFR≤0.80为金标准,分别以四格表诊断试验确定MBFI与ICA的最佳切点值来判断ICAD;评价MBFI、ICA的ROC曲线特征及诊断准确度。结果:81例患者,CCTA扫描平均剂量为(3.06±1.22)mSv。MBFI、ICA最佳切点值分别为0.074、70%,25例患者FFR≤0.80。MBFI、ICA两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5、0.699(Z=2.024,P=0.0429),其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00%、80.35%、66.67%、93.75%和76.00%、51.79%、41.30%、82.86%,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2.72%、59.26%(χ2=10.753,P<0.01)。33例患者(40.74%,33/81)ICA狭窄程度为65%或70%,其中27例患者(81.82%,27/33)心肌不缺血,运用MBFI值大于0.074可明确23例患者心肌并不缺血(69.70%,23/33)。结论:MBFI属于功能性指标,可用于排查缺血性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冠心病 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血流指数 诊断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A诊断冠状动脉异常起源肺动脉 被引量:6
6
作者 陈艳 库雷志 +2 位作者 熊青峰 许娟 邓文俊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35-1338,共4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异常起源肺动脉(ACAPA)的CTA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4例ACAPA的患者资料,分析其CTA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24例患者中,发生于左冠脉20例(20/24,83.33%)、右冠脉1例(1/24,4.17%)、前降支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简称冠脉)异常起源肺动脉(ACAPA)的CTA图像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24例ACAPA的患者资料,分析其CTA表现,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24例患者中,发生于左冠脉20例(20/24,83.33%)、右冠脉1例(1/24,4.17%)、前降支1例(1/24,4.17%)、回旋支2例(2/24,8.33%)。冠脉异常起源部位:起源于肺动脉窦或肺动脉主干后壁11例(11/24,45.83%)、左壁7例(7/24,29.17%)、右壁4例(7/24,16.67%),起源于左肺动脉2例(2/24,8.33%)。侧支循环:婴儿型5例,冠脉间未见侧支血管;成人型19例,其中左/右冠脉异常起源16例,前降支异常起源1例,回旋支异常起源2例。合并双前降支和冠脉在升主动脉壁内走行各1例。外科手术19例。术后CTA复查5例,1例人工管道与回旋支吻合口局限性狭窄,1例右心室流出道再狭窄,1例冠脉假性动脉瘤。结论 CTA可清晰显示冠脉异常起源部位、与升主动脉的距离、侧支血管、合并其他冠脉畸形,有助于术前制定手术方式及术后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血管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异常起源 肺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对疑似肺栓塞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杨遇春 鲁锦国 +4 位作者 尚健慧 陈鑫 陈燕 刘会霖 苏晞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7-340,共4页
目的:研究心内科疑似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血栓分布特点,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CA)扫描在诊断冠心病的同时能否同时排除肺栓塞。方法:2013-01至2014-10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时疑诊肺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行64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肺动... 目的:研究心内科疑似肺栓塞患者的临床及血栓分布特点,探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CA)扫描在诊断冠心病的同时能否同时排除肺栓塞。方法:2013-01至2014-10在我院心内科住院时疑诊肺栓塞患者,回顾性分析行64层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肺动脉造影(CTPA)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PA上血栓分布特点。将诊断肺栓塞者设为肺栓塞组(n=261),无肺栓塞者为非肺栓塞组(n=142)。结果:403例患者中,肺栓塞患者261例(64.8%)。所有疑似肺栓塞患者主要表现为胸闷、心悸、胸痛及晕厥。肺栓塞组中,女性、心悸患者的比例高于非肺栓塞组,而胸痛的比例少于非肺栓塞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栓塞组晕厥、胸闷患者比例高于非肺栓塞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5例(93.9%)肺栓塞患者于CTCA扫描区域均能发现血栓征象,余肺栓塞患者16例(6.1%)为小面积肺栓塞,其血栓仅位于两上肺动脉。结论 :由于就诊心内科的肺栓塞患者临床表现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似性,对心内科呼吸困难、心悸、胸痛、晕厥的患者,需同时诊断有无冠心病及肺栓塞。CTCA扫描在诊断冠心病能同时基本明确诊断肺栓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冠状动脉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排螺旋CT诊断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陈鑫 张雪莲 +4 位作者 马小静 彭志远 陶园 陈险峰 胡文娟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7期784-787,共4页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表现及MDCT特点,提高对此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及MDCT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术前MDCT表现。结果:9例患者均于术前结合临床病史及MDCT表现做出准... 目的:探讨静脉内平滑肌瘤病的临床表现及MDCT特点,提高对此疾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搜集9例经手术病理证实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患者的临床及MDCT检查资料,回顾性分析其术前MDCT表现。结果:9例患者均于术前结合临床病史及MDCT表现做出准确诊断。9例患者均有子宫肌瘤病史,其中3例发现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前已行子宫切除术。9例CT均发现盆腔静脉及下腔静脉内低密度充盈缺损,2例下腔静脉低密度充盈缺损内可见钙化影,8例右心腔内见低密度充盈缺损,1例突入肺动脉内;病灶均呈中等不均匀强化。所有病变均与子宫平滑肌瘤原发灶或复发灶相延续。结论:MDCT不仅可以检出盆腔内原发子宫肌瘤病,同时可以明确腔静脉-右心-肺动脉受累范围,能对病变作出准确评估,为临床提供丰富的信息,对指导本病的临床治疗及评价预后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静脉病变 子宫 平滑肌瘤病 下腔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量表在心内科对肺栓塞预测价值的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鲁锦国 陈静 +3 位作者 陈鑫 蒋萍 唐成 苏晞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2年第6期441-445,共5页
目的比较3种肺栓塞(PE)临床评估量表对心内科疑诊PE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0年1~10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时疑诊PE的患者同时行Wells、Geneva和改良Geneva量表评分,并行64层CT肺动脉造影(CTPA)。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比较3种... 目的比较3种肺栓塞(PE)临床评估量表对心内科疑诊PE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10年1~10月于我院心内科住院时疑诊PE的患者同时行Wells、Geneva和改良Geneva量表评分,并行64层CT肺动脉造影(CTPA)。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比较3种临床评估量表对PE的预测价值。结果 175例患者中,CTPA诊断PE的患者33例(18.9%)。PE患者的Wells、Geneva量表评分均高于非PE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改良Geneva量表评分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lls量表评分显示PE低、中、高度可能性患者中,PE患者分别占9.3%(10/108)、32.3%(21/65)和100%(2/2);Geneva量表评分显示,PE患者分别占15.8%(21/133)、23.1%(9/39)和100%(3/3);而改良Geneva量表评分显示,PE患者分别占14.8%(16/108)、24.2%(16/66)和100%(1/1)。Wells、Geneva和改良Geneva量表评分对PE的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0.06、0.63±0.06和0.61±0.05。其中Wells量表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心内科,3种量表评分中,Wells量表评分对PE的预测价值较高,可作为PE的临床基本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 体层摄影术 X线 Wells量表 Geneva量表 改良Geneva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肺动脉吊带的MSCT诊断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鑫 张雪莲 +7 位作者 马小静 彭光远 陶园 熊青峰 李炜 陈艳 陈险峰 胡文娟 《放射学实践》 2014年第2期162-165,共4页
目的:评价MSCT在左肺动脉吊带(LP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证实的LPAS的临床表现及MSCT特征。结果:7例LPAS术前MSCT均正确诊断,7例均合并心内、外畸形。MSCT及后处理(MPR、MIP、MinIP、VR)示:7例中完全性LPAS 6例... 目的:评价MSCT在左肺动脉吊带(LP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证实的LPAS的临床表现及MSCT特征。结果:7例LPAS术前MSCT均正确诊断,7例均合并心内、外畸形。MSCT及后处理(MPR、MIP、MinIP、VR)示:7例中完全性LPAS 6例,表现为左肺动脉自右主肺动脉发出,从右主支气管上方绕行并向后走行至气管和食管间达左肺门;部分性LPAS 1例,表现为左上肺动脉起自右主肺动脉,从右主支气管上方穿过,向后走行于气管和食管之间并供血左肺上叶,而左下肺动脉起源和走行正常;7例均伴不同程度的气管和/或支气管狭窄。结论:MSCT不仅能显示LPAS及其合并心血管畸形,还能显示LPAS伴随气管、支气管狭窄,对制定外科手术方案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动脉吊带 心血管畸形 气管狭窄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熊青峰 马小静 +4 位作者 陈艳 张雪莲 陈鑫 李炜 彭志远 《放射学实践》 2013年第4期413-416,共4页
目的:探讨MSCT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28例,所有患者行MSCT扫描,分析心包、心肌的形态变化。所有患者最后行心包剥离手术治疗。结果:28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中,心包平均厚度6.46mm,心... 目的:探讨MSCT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缩窄性心包炎患者28例,所有患者行MSCT扫描,分析心包、心肌的形态变化。所有患者最后行心包剥离手术治疗。结果:28例缩窄性心包炎患者中,心包平均厚度6.46mm,心包不同程度增厚伴钙化22例,4例心包增厚不明显,仅于房室沟处局限性点状钙化,2例心包无增厚及钙化,仅表现为心包致密。20例心室不同程度变形,其中严重变形11例。28例均有下腔静脉扩张,心房增大18例,CT增强扫描清晰显示冠状动脉,2例心肌灌注异常。术中中心静脉压明显下降,其中19例心包弥漫性增厚、粘连、纤维环形成,3例弥漫性钙化,6例心包局限性增厚、粘连伴钙化、纤维环形成。结论:MSCT可显示心包增厚、钙化、血流动力学异常以及纤维缩窄环所导致的心室形态改变,增强扫描直观显示冠状动脉与钙化心包关系以及异常心肌灌注,是诊断缩窄性心包炎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缩窄性心包炎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CE-MRI在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2
12
作者 库雷志 马明平 +2 位作者 俞顺 郑雪萍 马小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研究肺癌动态对比增强MRI特点,初步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及半定量时间一信号强度(TIC)曲线鉴别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癌的33例患者,均行常规MRI T1WI、T2WI平扫及DCE-... 目的研究肺癌动态对比增强MRI特点,初步探讨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定量参数及半定量时间一信号强度(TIC)曲线鉴别肺癌不同病理类型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癌的33例患者,均行常规MRI T1WI、T2WI平扫及DCE-MRI检查,计算K^(trans),V_e、K_(ep)值,分析DCE-MRI TIC曲线类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不同定量参数对肺小细胞癌与非小细胞癌的诊断效能,确定最佳诊断阈值。结果①33例患者中,腺癌18例,鳞癌8例,小细胞癌7例;中央型12例,周围型21例;肿瘤大小为1.3~6.6 cm,平均(3.6±1.3)cm;病灶呈不规则形、分叶状或斑片状12例,结节状6例,肿块型15例;边界不清26例,边界相对较清7例。②腺癌14例TIC曲线呈流出型,平台型3例,流入型1例;8例鳞癌TIC曲线均呈流出型;小细胞癌5例TIC曲线呈流出型,2例呈平台型。③不同病理类型肺癌K^(trans),K_(ep),V_e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K^(trans),K_(ep)、V_e值均高于鳞癌与小细胞癌(P<0.05);非小细胞癌K^(trans)、K_(ep)、V_e值均高于小细胞癌(P<0.05、P<0.01)。④K^(trans)、K_(ep)、V_e值对诊断小细胞与非小细胞肺癌具有中等诊断效能,其AUC分别为0.821、0.772、0.830,当K^(trans)、K_(ep)、V_e值分别设为0.082/min、0.388/min、0.253时,其诊断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73.1%、69.2%、69.2%和85.7%、84.3%、100.0%。结论DCE-MRI定量参数能较准确、无创地诊断不同病理类型肺癌,为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病理学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扩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值在不同类型肺癌鉴别中的价值 被引量:15
13
作者 库雷志 马明平 +2 位作者 俞顺 郑雪萍 马小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59-463,共5页
目的分析肺癌MRI图像特点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不同类型肺癌鉴别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癌的33例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b值取50、500、1000 s/mm^2。分析病灶部位、数目及形态、平... 目的分析肺癌MRI图像特点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在不同类型肺癌鉴别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肺癌的33例患者,均行常规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扫描,b值取50、500、1000 s/mm^2。分析病灶部位、数目及形态、平扫T1WI、T2WI及DWI、ADC图信号特点,比较不同类型肺癌的ADC值。结果 33例患者中,腺癌18例,鳞癌8例,小细胞肺癌7例,非小细胞肺癌26例;中央型肺癌12例,周围型肺癌21例。肿瘤大小为1.3~6.6 cm;病灶不规则形、分叶状或斑片状12例,结节状6例,肿块状15例;边界不清26例,边界相对较清7例。肺癌实性成分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等或稍高信号;腺癌在DWI图呈等或高信号,ADC图呈不均匀稍低信号;鳞癌与小细胞癌在DWI图呈高信号,ADC图呈明显低信号;若肿瘤伴有坏死、囊变时,坏死区在DWI图上为稍低或低信号,在ADC图上呈高信。b值取1000 s/mm^2时,腺癌、鳞癌、小细胞肺癌平均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平均ADC值高于鳞癌和小细胞肺癌(P<0.05),鳞癌平均ADC值低于小细胞癌(P<0.05)。中央型与周围型肺癌、小细胞和非小细胞肺癌平均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b=1000 s/mm^2时,DWI成像在肺腺癌、鳞癌及小细胞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弥散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静脉窦闭锁侧支循环途径的多排螺旋CT诊断和临床价值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李炜 房昆仑 +8 位作者 吴启源 王伟 陈琦 周华 张慧群 王成强 朱徐清 袁明远 马小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目的:探讨冠状静脉窦闭锁(CSOA)侧支循环途径的多排螺旋CT(MDCT)诊断价值。方法:对收集的37例CSOA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冠状静脉的回流途径。患者在行MDCT前均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MDCT和超声心动图对CSOA的检出... 目的:探讨冠状静脉窦闭锁(CSOA)侧支循环途径的多排螺旋CT(MDCT)诊断价值。方法:对收集的37例CSOA患者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冠状静脉的回流途径。患者在行MDCT前均常规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MDCT和超声心动图对CSOA的检出率,分析不同CSOA类型在性别和回流方式上的差异。结果:37例CSOA患者中,MDCT诊断率100%,超声心动图7例提示冠状静脉窦扩张,1例诊断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无一例诊断CSOA。按CSOA长度不同,将37例患者分为隔膜型闭锁7例、节段型闭锁25例和弥漫型闭锁5例。按闭锁后心脏静脉回流途径分有5种方式,本组中11例通过心大静脉—左侧垂直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6例通过直接侧支静脉回流入右心房;6例通过冠状静脉窦末端直接与左心房相通,即无顶冠窦方式;2例通过单支或多支冠状静脉侧支回流入左心房;12例分别通过不同侧支既与左心房相通,也同时存在连接右心房,即混合型。不同CSOA类型在性别和回流方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CSOA类型在性别和回流方式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MDCT检查对CSO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超声心动图检查,可作为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补充,二者结合可提供精准的诊断,为临床治疗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冠状静脉窦闭锁 左侧垂直静脉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1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库雷志 马明平 +2 位作者 俞顺 郑雪萍 马小静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9-179,181,共2页
1病例简介 男,34岁,主诉:腮腺触摸疼痛半年、口角歪斜3个月。专科检查:口腔颌面部不对称,右侧腮腺区隆起,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4.0 cm×3.0 cm,边界不清。MRI示右侧腮腺深叶内见浸润性病灶,大小约2.9 cm×2.0 cm×2.4 cm,... 1病例简介 男,34岁,主诉:腮腺触摸疼痛半年、口角歪斜3个月。专科检查:口腔颌面部不对称,右侧腮腺区隆起,可触及一肿物,大小约4.0 cm×3.0 cm,边界不清。MRI示右侧腮腺深叶内见浸润性病灶,大小约2.9 cm×2.0 cm×2.4 cm,MRI表现见图1A~E。术中肿物位于右腮腺区后方内,呈浸润性生长,侵及右侧面神经总干,其内侧缘后下方与右颈内静脉粘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神经外胚瘤 原始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外科 诊断 鉴别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性多模态影像学在IgG4相关性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6
作者 库雷志(综述) 马小静(审校)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35-1439,共5页
IgG4相关疾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纤维炎性疾病,可以影响身体多组织和器官,其累及心血管系统主要包括冠状动脉、心瓣膜、心肌、心包、主动脉、肺和周围血管,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各种无创性多模态影像学,已成功用于早期疾病的检测和随访。超... IgG4相关疾病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纤维炎性疾病,可以影响身体多组织和器官,其累及心血管系统主要包括冠状动脉、心瓣膜、心肌、心包、主动脉、肺和周围血管,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各种无创性多模态影像学,已成功用于早期疾病的检测和随访。超声心动图是最常用的无创成像方法,可以评估心脏结构异常如冠状动脉瘤、周周围炎性假瘤、心包炎及心包积液的诊断,检测黏附于心腔的心内膜表面的不规则肿块,心肌缺血及心脏收缩舒张功能评估。血管超声检查可较好地评估动脉瘤的大小,血管内血栓及动脉瘤内流情况。多层螺旋CT增强血管成像可以评估主动脉炎、动脉周炎和冠状动脉瘤,主动脉炎、动脉炎、周围动脉炎及动脉壁增厚、脉狭窄的程度;动脉瘤大小、血栓情况;动脉周围的软组织增厚以及周围脏器的压迫情况。此外,还可以对激素治疗预后的评估和判断。心脏磁共振成像提供了心血管系统的综合评估,包括心功能、纤维化程度、疾病相关并发症,以及进一步治疗的指南。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计算机断层扫描可以提供有关疾病程度、活动性炎症的存在和最佳活检部位的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G4相关性全身性疾病 IgG4相关性心血管疾病 无创性 多模态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年预激性心肌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运海 李佳 +4 位作者 易宏伟 鄢华 徐承义 王黎 王强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3年第3期274-276,共3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因“间断胸闷、呼吸困难半年,加重2周”于2021年1月28日收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劳力性胸闷、呼吸困难,休息后症状逐渐缓解,当地医院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扩大,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2岁,因“间断胸闷、呼吸困难半年,加重2周”于2021年1月28日收入院。患者半年前出现劳力性胸闷、呼吸困难,休息后症状逐渐缓解,当地医院查超声心动图提示左心室扩大,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减低,考虑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功能不全”,给予药物对症治疗,疗效不佳。2周前受凉后症状加重,活动耐量下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遂急诊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激综合征 心肌病 心力衰竭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诊断成人左心室肌型憩室一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柳志刚 夏黎明 朱杰敏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MR 诊断 左心室肌型憩室 X线平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CT及3D打印技术在左心耳封堵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库雷志 马小静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79-1183,共5页
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治疗口服抗凝禁忌症患者卒中风险的一种替代方法,在技术上要求很高,要获得一个完整的左心耳封堵是具有挑战性的。在左心耳封堵术前,利用MSCT不仅可以客观评价左心耳大体形态、弯曲角度及位置、解剖及锚定区开口形状... 左心耳封堵术已成为治疗口服抗凝禁忌症患者卒中风险的一种替代方法,在技术上要求很高,要获得一个完整的左心耳封堵是具有挑战性的。在左心耳封堵术前,利用MSCT不仅可以客观评价左心耳大体形态、弯曲角度及位置、解剖及锚定区开口形状、内径及深度、房间隔及左心耳拐角到开口距离等重要参数指标,还可以较准确判断房间隔及穿刺送鞘管的位置,为封堵器的型号、种类、大小、锚定点的选择、释放部位估测提供重要参考。基于MSCT的3D打印技术可直观反映左心耳的解剖结构,为左心耳封堵术操作者术前提供更真实的立体观感,对手术方案的设计、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都具有重要价值;并具有缩短操作者学习时间等优点,在左心耳封堵术中亦将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主要就目前MSCT及3D打印技术在左心耳封堵术前评估的临床价值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耳封堵术 左心耳 3D打印技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艳 金晶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的64层螺旋CT资料,重点了解肺动脉闭锁的分型、肺血管发育、体-肺动脉侧支供血情况,计算全肺动脉指数,观察合并其...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的64层螺旋CT资料,重点了解肺动脉闭锁的分型、肺血管发育、体-肺动脉侧支供血情况,计算全肺动脉指数,观察合并其他心内畸形等。结果:64层螺旋CT诊断42例PAVSD,其中Ⅰ型11例,Ⅱ型14例,Ⅲ型9例,Ⅳ型8例,由未闭动脉导管为主供血19例,主要的主-肺动脉侧支血管共计83支。手术治疗15例,结论:MSCT是一种无创、简便、优良的心脏成像方法,在显示固有肺动脉及体肺侧支血管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心脏病 肺动脉闭锁 室间隔缺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