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塑料内胆复合材料气瓶有限元分析与爆破试验 被引量:4
1
作者 胡正云 陈明和 +1 位作者 翁益明 潘勃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95,共7页
本文针对塑料内胆70 MPa碳纤维全缠绕气瓶进行铺层设计、模拟仿真分析与爆破试验研究。首先,基于网格理论对塑料内胆气瓶进行铺层设计;接着,采用ABAQUS建立气瓶的内胆模型与复合材料层模型;然后,通过UMAT子程序定义了气瓶筒身段与封头... 本文针对塑料内胆70 MPa碳纤维全缠绕气瓶进行铺层设计、模拟仿真分析与爆破试验研究。首先,基于网格理论对塑料内胆气瓶进行铺层设计;接着,采用ABAQUS建立气瓶的内胆模型与复合材料层模型;然后,通过UMAT子程序定义了气瓶筒身段与封头位置复合材料属性,基于Hashin损伤理论定义了渐进损伤模型,用于预测气瓶爆破压力;最后,对气瓶进行了爆破试验,并在试验过程中使用应变片采集了气瓶加载过程中的应变情况。结果表明,渐进损伤模型预测的爆破压力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在10%之内,且预测的爆破位置与试验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气瓶 铺层设计 渐进损伤 爆破压力 Hashin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用车电池包新型轻量化结构设计及优化
2
作者 徐世伟 李可维 +4 位作者 杨锋 肖志 肖培杰 袁秋奇 阮智胜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2-22,共11页
为改善某商用车电池包轻量化效果和提升安全性能,根据国标中电池包安全性试验要求,对原始全铝电池包下壳体进行模态、冲击、模拟碰撞、挤压分析,发现其存在抗挤压能力不足的设计缺陷.针对不足之处重新设计结构,得到设计更合理的多材料... 为改善某商用车电池包轻量化效果和提升安全性能,根据国标中电池包安全性试验要求,对原始全铝电池包下壳体进行模态、冲击、模拟碰撞、挤压分析,发现其存在抗挤压能力不足的设计缺陷.针对不足之处重新设计结构,得到设计更合理的多材料融合新型轻量化结构电池包;对铝型材电池包框架结构进行截面优化,得到既可满足电池包结构安全性要求又具备低成本高效生产可行性的合理的铝合金型材截面方案;通过对不同电池包框架结构方案进行有限元仿真,得到满足工厂生产要求的最优化电池包框架结构方案.实物挤压实验结果表明,经过轻量化结构设计和优化,电池包结构在质量明显减少的同时,安全性能达到国标要求,相比于原始设计方案,优化后电池包框架结构方案的轻量化效果良好,质量减少1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池包 轻量化结构 有限元方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燃油箱模态仿真分析及试验验证 被引量:16
3
作者 屠翔宇 严莉 +1 位作者 朱志勇 杨文华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2016年第4期88-91,共4页
汽车刹车时燃油箱内油液晃动产生的噪声会通过空气以及车身结构传递到车厢内,使驾驶员和乘客感到不适。了解油箱的振动特性有助于研究油箱的噪声传递特性。利用Hyper Mesh有限元软件对某型号油箱进行模态仿真分析,计算油箱的自由模态,... 汽车刹车时燃油箱内油液晃动产生的噪声会通过空气以及车身结构传递到车厢内,使驾驶员和乘客感到不适。了解油箱的振动特性有助于研究油箱的噪声传递特性。利用Hyper Mesh有限元软件对某型号油箱进行模态仿真分析,计算油箱的自由模态,得到油箱前5阶模态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对油箱进行模态试验分析,将所得结果与仿真分析的结果对比,固有频率和振型的吻合验证了油箱有限元模型的正确性。根据模态振型,挑选出油箱表面的典型振动测点,为后续油箱振动测试实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燃油箱 模态分析 固有频率 模态振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燃油箱减振元件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文华 刘悦卫 屠翔宇 《声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9-74,共6页
汽车刹车之后油箱的燃油晃动噪声会引起车内驾驶员和乘客的不适,采用油箱减振元件是降低车内燃油晃动噪声的较为方便的手段。通过理论推导研究燃油晃动时油箱对车身的传递力,得出减振元件的效果主要由车身、油箱的局部机械导纳以及减振... 汽车刹车之后油箱的燃油晃动噪声会引起车内驾驶员和乘客的不适,采用油箱减振元件是降低车内燃油晃动噪声的较为方便的手段。通过理论推导研究燃油晃动时油箱对车身的传递力,得出减振元件的效果主要由车身、油箱的局部机械导纳以及减振元件的柔度确定的结论。根据传递路径分析方法,设计了车身的力和加速度传递函数测量实验和整车制动实验,计算了减振元件工作时车身的受力情况。根据理论研究结果提出了一套油箱减振元件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晃动噪声 减振元件 传递路径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Ⅳ型车载储氢气瓶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9
5
作者 陈明和 胡正云 +3 位作者 贾晓龙 杨强 沈安磊 徐恪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50,共12页
氢燃料电池汽车(FCV)以其零排放的特点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用于存储高压氢气的储氢气瓶是燃料电池汽车必不可少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归纳了Ⅳ型储氢气瓶研发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难点,包括内胆原材料选型及成型工艺、密封结构设计、树脂... 氢燃料电池汽车(FCV)以其零排放的特点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用于存储高压氢气的储氢气瓶是燃料电池汽车必不可少的关键零部件之一。归纳了Ⅳ型储氢气瓶研发所面临的关键技术难点,包括内胆原材料选型及成型工艺、密封结构设计、树脂改性研制、轻量化设计与纤维缠绕,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Ⅳ型车载储氢气瓶 复合材料 塑料内胆 缠绕成型 树脂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Ⅳ型70 MPa气瓶非测地线缠绕强度分析与爆破试验 被引量:6
6
作者 胡正云 陈明和 潘勃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4-101,共8页
本文研究了Ⅳ型70 MPa气瓶的非测地线缠绕与爆破强度。首先,通过微分几何和龙格库塔法求解非测地线缠绕角度微分方程,将非测地线缠绕分为固定拐点和固定角度两种模式;然后,采用试验的手段对两种模式非测地线缠绕进行表征,得出稳定缠绕范... 本文研究了Ⅳ型70 MPa气瓶的非测地线缠绕与爆破强度。首先,通过微分几何和龙格库塔法求解非测地线缠绕角度微分方程,将非测地线缠绕分为固定拐点和固定角度两种模式;然后,采用试验的手段对两种模式非测地线缠绕进行表征,得出稳定缠绕范围;最后,对比了测地线与非测地线两种工艺的预测爆破压力,并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固定拐点的缠绕模式滑线系数可以达到0.35,而固定角度的缠绕模式滑线系数在[-0.1,0.1]范围之内。采用非测地线缠绕工艺,同时起到了增强封头和筒身的作用,提高了气瓶爆破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测地线缠绕 龙格库塔 复合材料损伤 Hashin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油箱油液晃动声的测量技术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费翔 蒋伟康 +1 位作者 朱志勇 杨文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4期187-191,共5页
为了排除汽车燃油箱台架实验中台架本身振动信号对油箱晃动噪声的影响,设计了台架测试实验并提出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通过建立多输入、单输出系统模型,进行偏奇异值分析辨识独立声源和典型振动测点,并对振动和噪声信号进行相干分析计算... 为了排除汽车燃油箱台架实验中台架本身振动信号对油箱晃动噪声的影响,设计了台架测试实验并提出一种信号处理的方法,通过建立多输入、单输出系统模型,进行偏奇异值分析辨识独立声源和典型振动测点,并对振动和噪声信号进行相干分析计算,从噪声信号中分离出油箱燃油晃动噪声时域信号。提出了得到声压级修正曲线的方法,能快速实现燃油箱台架实验噪声评价结果的修正。该信号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剔除台架实验中其他环境噪声的干扰,得到仅由燃油晃动引起的噪声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晃动噪声 偏奇异值分解 相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乘用车油箱的燃油晃动噪声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被引量:15
8
作者 屠翔宇 蒋伟康 +1 位作者 朱志勇 杨文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184-188,共5页
汽车刹车之后油箱的燃油晃动噪声会引起车内驾驶员和乘客的不适;为了研究乘用车油箱晃动噪声的传递特性,采用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对某型号油箱进行研究。根据油箱的安装方式,以油箱的安装部件绑带和减振垫作为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建立... 汽车刹车之后油箱的燃油晃动噪声会引起车内驾驶员和乘客的不适;为了研究乘用车油箱晃动噪声的传递特性,采用工况传递路径分析方法,对某型号油箱进行研究。根据油箱的安装方式,以油箱的安装部件绑带和减振垫作为结构噪声传递路径,建立工况传递路径分析(OTPA)模型;对比车内噪声信号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频谱,发现两者吻合的很好,从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根据OTPA模型,计算出各路径的传递噪声贡献。通过分析结构路径振动加速度频谱和传递函数频谱,提出了改进燃油晃动噪声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晃动噪声 工况传递路径分析 贡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层共挤吹塑油箱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力学模拟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志敏 苏卫东 +2 位作者 陈学宏 王帅 李强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3,共6页
以六层共挤吹塑燃油箱材料为研究载体,对其结构设计和材料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且应用于力学模拟,指导产品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汽车吹塑燃油箱材料的六层结构中,HDPE层是强度的主要来源,EVOH层控制碳氢排放,回料层降低生产成本。与... 以六层共挤吹塑燃油箱材料为研究载体,对其结构设计和材料性能进行了系统地研究,并且应用于力学模拟,指导产品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汽车吹塑燃油箱材料的六层结构中,HDPE层是强度的主要来源,EVOH层控制碳氢排放,回料层降低生产成本。与HDPE纯新料相比,由于汽车吹塑燃油箱材料六层结构中存在回料层和粘接层,其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均低于HDPE纯新料。LLDPE粘接层的剥离强度约为10 N/mm,因此,粘接层具有良好的粘接效果。经燃油浸泡后,汽车吹塑燃油箱材料的屈服强度为未泡油时的76%,这表明汽车吹塑燃油箱材料具有较好的耐油性能。力学模拟和试验的位移偏差在10%以内,因此,模拟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吹塑燃油箱 复合材料 结构 性能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冰船首部参数对碎冰阻力影响的数值研究
10
作者 张宇 李冬琴 王家奇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0期32-39,共8页
本文基于Voronoi原理对不规则几何形状和随机厚度的三维碎冰进行参数化设计,并且采用Lsdyna流固耦合方法对船体的首柱倾角、外倾角和水线进角这3个参数进行改变,数值仿真并分析船舶所受的碎冰阻力。发现较小的首柱倾角使海冰下压的能力... 本文基于Voronoi原理对不规则几何形状和随机厚度的三维碎冰进行参数化设计,并且采用Lsdyna流固耦合方法对船体的首柱倾角、外倾角和水线进角这3个参数进行改变,数值仿真并分析船舶所受的碎冰阻力。发现较小的首柱倾角使海冰下压的能力增强,冰层较容易发生弯曲破坏,有利于增强极地破冰船的破冰性能。较大的水线进角增强了船首排开碎冰的能力,有利于增强极地破冰船的破冰能力。破冰船首所受碎冰阻力并非单纯地随着外倾角的增减而呈现出单调变化,而是一种波动性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oronoi原理 流固耦合 首部参数 冰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