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芥子穴位贴敷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
作者 孙新茹 董云鹏 +5 位作者 李鑫蕊 郭凤丹 王淑 赵秋晨 王玉清 王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302-2309,共8页
穴位贴敷法属于中医外治法,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透皮吸收起到治疗作用,具有安全性高、起效快、使用便捷等优点,其中临床使用频次最高的贴敷药物为白芥子。本文通过对CNKI、万方数据库1995年至2023年穴位贴敷的相关文献包括主要应用剂型... 穴位贴敷法属于中医外治法,通过穴位刺激和药物透皮吸收起到治疗作用,具有安全性高、起效快、使用便捷等优点,其中临床使用频次最高的贴敷药物为白芥子。本文通过对CNKI、万方数据库1995年至2023年穴位贴敷的相关文献包括主要应用剂型、处方类型、联合用药方式、常用穴位、适用病症、不良反应及作用机制等进行总结,以此归纳白芥子穴位贴敷在临床的应用现状。目前,白芥子穴位贴敷临床以传统剂型药饼为主,多与细辛、甘遂、延胡索、麻黄、葶苈子、紫苏子、皂角等搭配复方配伍,常与口服化药、口服中药复方、推拿及耳穴压豆等联合应用,常用贴敷穴位为肺俞、神阙、大椎、肾俞、定喘、天突、膻中穴,在慢性阻塞性肺病、过敏性鼻炎、哮喘、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等疾病中应用广泛,不良反应主要为对皮肤的刺激性。但白芥子穴位贴敷目前仍以整体药效评价为主,单一活性成分药效分析较少,作用机制、起效路径等仍不清晰。今后,白芥子穴位贴敷研究方向主要在优势病种筛选、药效成分作用机制探、剂型改良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穴位贴敷 呼吸系统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用于蛋白对氨基酸手性识别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申刚义 高妍 +3 位作者 戴东升 崔箭 刘裕明 裴凌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709-1713,共5页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以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为探针构筑了手性识别传感膜,对L-和D-苯丙氨酸以及L-和D-色氨酸手性识别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蛋白在与每种氨基酸分子的L和D型异构体相互作用过程中都存在明显的动...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技术,以牛血清白蛋白和溶菌酶为探针构筑了手性识别传感膜,对L-和D-苯丙氨酸以及L-和D-色氨酸手性识别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蛋白在与每种氨基酸分子的L和D型异构体相互作用过程中都存在明显的动力学差异.动力学数据显示,两种蛋白与每种氨基酸L型异构体的亲和力均大于D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手性识别 氨基酸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奇霉素注射液与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多中心随机对照治疗急性细菌性感染临床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崔洪 李家泰 +12 位作者 侯芳 吕媛 薛峰 杨武 孙永华 阎汝蕴 吴雅伦 韩晓文 霍颖芳 王增贵 石玉珍 蒋俊康 杨红申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4-288,共5页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50mg,每日1次,首次剂量加倍,疗程5d;对照药红霉素每日1g^1.5g,分1~2次静脉滴注,疗程7~14d。结果阿奇霉素注...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注射液治疗急性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次250mg,每日1次,首次剂量加倍,疗程5d;对照药红霉素每日1g^1.5g,分1~2次静脉滴注,疗程7~14d。结果阿奇霉素注射液与红霉素随机对照治疗呼吸道、泌尿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134例,其中试验组69例,对照组65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停药后1周)分别为94.2%与75.5%,细菌清除率分别91.9%与83.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45%与24.62%,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奇霉素注射液静脉点滴,每次250mg,每日1次,首次剂量加倍,对敏感致病菌引起的轻、中度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及皮肤软组织感染均有很好临床疗效和细菌学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奇霉素注射液 红霉素注射液 细菌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动物替代技术在中国实验动物部分调查初步报告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国伟 扆雪涛 +5 位作者 彭涛 王艳峰 郑芳 王治平 程欣 张晓雷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144-149,共6页
为了解中国部分地区实验动物饲养机构及使用情况,特对包括高校在校研究生、教师、生物制药企业职员等专业内人员进行调查,分析中国实验动物使用现状及实验动物操作人员的实验动物福利观。
关键词 实验动物 调查 实验动物福利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坚持实施最相宜的管理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晓军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Z期4-6,共3页
十年前,公司还是一个年销售额只有人民币3000多万元的国有小企业,而今已发展为年销售额已接近人民币7亿元的大型上市公司。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小企业的飞速发展之路上,公司始终坚持实施最相宜的管理。最相宜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十年前,公司还是一个年销售额只有人民币3000多万元的国有小企业,而今已发展为年销售额已接近人民币7亿元的大型上市公司。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县级小企业的飞速发展之路上,公司始终坚持实施最相宜的管理。最相宜的不一定是最好的,但对于公司来说一定是最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上市公司 年销售额 县级 山西 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主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胡黄连中胡黄连苷Ⅱ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雪春 杨晓宁 李善茂 《世界中医药》 CAS 2011年第2期168-170,共3页
胡黄连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的干燥根茎,是一味传统中药,具有清热凉血、燥湿消疳的作用,用于小儿惊痫、疳积、泻痢、骨蒸劳热、自汗、盗汗、吐血、目疾、痔瘘、疮肿等。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
关键词 胡黄连 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绞股蓝总苷分散片指纹图谱及3个成分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于学海 禹玉洪 +5 位作者 宋海龙 辛艳 李葆春 孟亚雄 马小乐 王化俊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58-762,共5页
目的建立不同批次绞股蓝总苷分散片HPLc-ELsD指纹图谱,并对3种特征成分定量分析。方法采用HPLc-ELsD法,Phenomenex1una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酸-异丙醇.水(1:8:91)和乙腈进行梯度洗脱,ELsD检测器;... 目的建立不同批次绞股蓝总苷分散片HPLc-ELsD指纹图谱,并对3种特征成分定量分析。方法采用HPLc-ELsD法,Phenomenex1una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酸-异丙醇.水(1:8:91)和乙腈进行梯度洗脱,ELsD检测器;体积流量0.8mL/min;柱温25℃;进样量10此。结果10批绞股蓝总苷分散片指纹图谱中标示出20个特征峰;绞股蓝皂苷A、人参皂苷Rd、人参皂苷F:的线性范围分别为2.04~7.14μg(r=0.9994)、1.01~3.53μg(r=0.9995)、0.48~1.69μg(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7%、98.40%、98.92%、RsD分别为1.10%、0.78%、1.30%。结论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绞股蓝总苷分散片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与制剂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绞股蓝总苷分散片 指纹图谱 绞股蓝皂苷A 人参皂苷RD 人参皂苷F2 HPLC-EL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激酶液态发酵工艺的优化 被引量:6
8
作者 任武贤 王星星 戴东升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28-130,共3页
对由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液体摇瓶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5L发酵罐放大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4%(w/v)的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种龄10 h,接种量3%(v/v),通气量0.5 vvm,发酵罐转速由220 r·min-1提升至70... 对由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natto)液体摇瓶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并对5L发酵罐放大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4%(w/v)的可溶性淀粉作为碳源,种龄10 h,接种量3%(v/v),通气量0.5 vvm,发酵罐转速由220 r·min-1提升至700 r·min-1,使发酵罐中溶解氧保持在20%以上,以上条件更有利于纳豆激酶的表达。条件优化后,摇瓶中纳豆激酶的表达量由低于1 000 IU·m L-1,提高到2 051.3 IU·m L-1(以尿激酶活为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液态发酵工艺 碳源 溶解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水溶性成分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冯伟 韩华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7-479,共3页
目的:研究五味子水溶性成分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D iscovery SB-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0 mL/m in。结果:以五味子醇甲为参照物,标定五味子水溶性成分指纹... 目的:研究五味子水溶性成分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的测定方法。方法:色谱柱:D iscovery SB-C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水-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03 nm;流速:1.0 mL/m in。结果:以五味子醇甲为参照物,标定五味子水溶性成分指纹图谱有8个共有峰,其稳定性、精密度、重复性均符合要求。结论:所选择的10批五味子药材水溶性成分的指纹图谱具有良好的相似性,该方法可靠、简便,可作为五味子质量控制的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 水溶性成分 指纹图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卡巴拉汀制备工艺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家权 周平 +5 位作者 刘洋 接传明 曹焕岩 彭涛 李晓红 张海军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21-425,共5页
卡巴拉汀改进后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间羟基苯乙酮(4)与甲乙氨基甲酰氯缩合得中间体(3),然后用科里-巴克什-柴田(CBS)手性还原得(R)-N-乙基-N-甲基氨基甲酸-3-(1-羟乙基)苯酯(2),再经甲基磺酰氯甲磺酰化,并用二甲胺气体原位亲核取代得... 卡巴拉汀改进后的制备工艺如下:首先将间羟基苯乙酮(4)与甲乙氨基甲酰氯缩合得中间体(3),然后用科里-巴克什-柴田(CBS)手性还原得(R)-N-乙基-N-甲基氨基甲酸-3-(1-羟乙基)苯酯(2),再经甲基磺酰氯甲磺酰化,并用二甲胺气体原位亲核取代得终产物卡巴拉汀(1)。整个工艺最关键的步骤为手性还原中间体(3)生成手性中间体(2),该过程通过正交试验来理解和优化。改进后的卡巴拉汀制备工艺操作和纯化方便,三步总收率达到8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巴拉汀 不对称合成 CBS还原 工艺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军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09Z期89-89,共1页
笔者认为,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中定义的“可变现净值”是不科学的,它未使企业的期末存货价值得到正确的反映。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关键词 存货跌价准备 企业会计准则 期末存货价值 可变现净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快山西医药经济发展的思考
12
作者 任武贤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1-11,共1页
关键词 医药工业 经济发展 山西 地方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