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井冈山47种植物提取物对几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28
1
作者 张应烙 尹彩萍 +2 位作者 赖伟明 王祥胜 邓贤兰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1-53,共3页
测定了井冈山47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几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0.05g/ml时,山鸡椒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对所有供试菌抑制率均在90%以上,其中对小麦纹枯病菌表现强烈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00%;凹叶厚朴、深山含笑提取物抑... 测定了井冈山47种植物丙酮提取物对几种病原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0.05g/ml时,山鸡椒提取物抑菌效果最好,对所有供试菌抑制率均在90%以上,其中对小麦纹枯病菌表现强烈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00%;凹叶厚朴、深山含笑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至少4种供试菌抑制率均在60%以上,其中凹叶厚朴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表现强烈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00%。在供试浓度为0.1g/ml时,山鸡椒、凹叶厚朴、深山含笑、枫杨、南方荚迷、青榨槭、腊莲绣球、长柄双花木等8种植物提取物对棉花枯萎病菌的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显著,抑制率均在90%以上;四照花、柏拉木、毛茛、紫萼、尼泊尔蓼、拟赤杨、鸭儿芹、金毛耳草、泥炭藓、戟叶蓼、庐山楼梯草、井栏边草、藜芦、下田菊、牛皮消、薄荷、木槿等17种提取物对孢子萌发抑制活性次之,抑制率均在60%以上。山鸡椒、凹叶厚朴和深山含笑作为植物源杀菌剂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杀菌剂 病原菌 生物活性 植物丙酮提取物 井冈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黄族豪 宋玉赞 +2 位作者 陈春泉 龙进 肖宜安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8-369,共2页
2002~2005年对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地5种新记录:乌龟(Chinemys reevsii)、平胸龟(Platyternon megacephalum)、多疣壁虎(Gekko japonicus)、银环蛇(Bungarus muhicinctus)和短尾蝮(Agkistrod... 2002~2005年对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爬行动物进行了调查,发现当地5种新记录:乌龟(Chinemys reevsii)、平胸龟(Platyternon megacephalum)、多疣壁虎(Gekko japonicus)、银环蛇(Bungarus muhicinctus)和短尾蝮(Agkistrodon brevicaudus)。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爬行动物41种,隶属于3目9科27属,其中蛇类占80.49%。保护区的爬行动物以东洋界种为主占总数的82.93%,其次是广布种占总数的17.07%,无古北界种。结果表明井冈山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种类丰富,这与保护区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等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冈山 保护区 爬行动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有毒蕨类植物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殷帅文 刘旻生 +3 位作者 肖南 肖宜安 曾建忠 邓贤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2361-2361,2363,共2页
从形态、分布、所含有毒成分的角度概述了井冈山地区6种常见的有毒蕨类植物,并对充分开发利用井冈山地区有毒蕨类植物资源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有毒植物 蕨类植物 井冈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邓贤兰 许东风 龙婉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4期4190-4192,共3页
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对井冈山南方红豆杉群落不同样地、不同层次、不同人为干扰程度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偏低,在各样地间多样性指数测值变幅较大;测度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时,... 应用物种多样性指数对井冈山南方红豆杉群落不同样地、不同层次、不同人为干扰程度下群落的物种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群落乔木层物种多样性指数偏低,在各样地间多样性指数测值变幅较大;测度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时,各种多样性指数基本表现出相同的趋势;总体来看,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各层次变化幅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人为因子的干扰对南方红豆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南方红豆杉群落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藤本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邓贤兰 温磊 龙婉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8期5521-5523,共3页
井冈山藤本植物共有64科190属429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8属19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59科181属409种。井冈山藤本植物科属组成中,寡种科和寡种属较多,大种科和大种属较少。区系分析表明,藤本植物区系来源广泛,地理成分复杂,科属组... 井冈山藤本植物共有64科190属429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8属19种,裸子植物1科1属1种,被子植物59科181属409种。井冈山藤本植物科属组成中,寡种科和寡种属较多,大种科和大种属较少。区系分析表明,藤本植物区系来源广泛,地理成分复杂,科属组成以热带性成分为主,温带成分占有一定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本植物 区系分析 井冈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邓贤兰 郑卓 +1 位作者 龙婉婉 肖春玲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70-273,276,共5页
基于《中国植物红皮书》一、二册和1999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调查统计井冈山有国家重点保护维管植物31科44属48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3科6属6种,被子植物24科34属38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9种,Ⅲ级保... 基于《中国植物红皮书》一、二册和1999年《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调查统计井冈山有国家重点保护维管植物31科44属48种,其中蕨类植物4科4属4种,裸子植物3科6属6种,被子植物24科34属38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植物19种,Ⅲ级保护植物29种。井冈山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区系具有地理成分复杂、种类丰富、过渡性强、珍稀古特植物丰富等特征,还提出保护措施4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区系特征 井冈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木本植物区系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邓贤兰 钟金梅 曾建忠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13-117,共5页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南部,木本植物区系丰富,经调查有木本植物991种,隶属于95科305属,其中裸子植物8科13属15种,被子植物87科292属976种;科属组成中以寡种科、寡种属和单种属所占比例较大。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科属组成... 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江西省南部,木本植物区系丰富,经调查有木本植物991种,隶属于95科305属,其中裸子植物8科13属15种,被子植物87科292属976种;科属组成中以寡种科、寡种属和单种属所占比例较大。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科属组成以热带性成分为主,温带成分占有较大的比例;区系起源古老,保留有大量第四纪冰前期区系成分;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特有植物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本植物 区系分析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优势种种间联结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黄彩霞 邓贤兰 +1 位作者 汪维 付炜 《江西林业科技》 2007年第3期1-3,10,共4页
采用2×2联列表,通过方差分析、x2-检验、联结系数AC值、Jaccard指数及点相关指数对井冈山南方红豆杉群落样地中出现频率较高的13个种群的种间联结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井冈山南方红豆杉群落13个优势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无关... 采用2×2联列表,通过方差分析、x2-检验、联结系数AC值、Jaccard指数及点相关指数对井冈山南方红豆杉群落样地中出现频率较高的13个种群的种间联结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井冈山南方红豆杉群落13个优势种群的总体种间关联性呈无关联,反映该群落处演替阶段;13个优势种群的种间联结关系中4个种对具有较强的正联结,11个种对具有较强的负联结。78个种对中,种对联结关系都未达到显著水平,种对间的独立性相对较强,这种种间联结的松散性可能与目前群落的发展阶段及种本身的生态学特性有关。目前,群落处于演替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方红豆杉群落 种群 联结性 生态学特性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被引量:65
9
作者 殷帅文 何旭梅 +1 位作者 郎锋祥 肖宜安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07年第6期133-135,132,共4页
对常用中药厚朴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抗肿瘤、抗炎、抗凝血、抗溃疡、心脑血管、酶系统等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厚朴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牡丹皮等16种中草药提取物抑制植物病原菌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朱立成 王祥胜 +2 位作者 刘文 张明浪 刘信忠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83-86,共4页
以牡丹皮等16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牡丹皮提取物对所有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除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85.3%外,对其他植物病... 以牡丹皮等16种中草药的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5种植物病原菌的生长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05 g/mL时,牡丹皮提取物对所有供试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效果最好,除对杨树溃疡病菌菌丝生长抑制率为85.3%外,对其他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均为100%。高良姜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4种供试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0%以上,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最低,也达到68%。黄芩提取物对供试的3种植物病原菌的抑制率超过60%。连翘、知母、蔓荆、乳香和地榆等5种中药提取物分别对供试的5种植物病原菌中的2种有较好的抑菌活性。在供试质量浓度为0.1 g/mL时,牡丹皮、高良姜等2种中药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相当明显,抑制率均在80%以上;白花蛇舌草、乳香、川楝等3种中药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次之,抑制率均在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活性 中药提取物 植物源杀菌剂 牡丹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草剂草甘膦对中华大蟾蜍的慢性毒性 被引量:20
11
作者 肖永红 廖永强 +1 位作者 周昌旭 蒋平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30-433,共4页
为揭示除草剂对农林生态系统中脊椎动物天敌潜在的、长期的慢性毒性,测定了草甘膦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蝌蚪生长发育和运动频率的影响以及对中华大蟾蜍成体空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的草甘膦溶液对中华... 为揭示除草剂对农林生态系统中脊椎动物天敌潜在的、长期的慢性毒性,测定了草甘膦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蝌蚪生长发育和运动频率的影响以及对中华大蟾蜍成体空胃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亚致死剂量的草甘膦溶液对中华大蟾蜍蝌蚪的生长发育和运动频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蝌蚪体长、体宽、尾长、尾宽和体质量的增长率均与草甘膦浓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蝌蚪的运动频率亦与草甘膦浓度显著负相关。同时,草甘膦的喷施对中华大蟾蜍成体的捕食造成负面影响,其空胃率与草甘膦浓度呈极显著正相关,即使在草甘膦的推荐使用浓度范围之内.中华大蟾蜍(成体)处理组亦出现30%~60%的空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中华大蟾蜍 生长率 运动频率 空胃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甘膦胁迫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肖永红 龙婉婉 +2 位作者 罗斯成 尹彩萍 龙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177-1184,共8页
应用电生理方法研究了除草剂草甘膦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坐骨神经干冲动产生和传导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溶液对中华大蟾蜍进行胁迫处理,草甘膦有效成分经由皮肤进入蟾蜍体内而作用于神经系统,利用生物信号采... 应用电生理方法研究了除草剂草甘膦对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 Cantor)坐骨神经干冲动产生和传导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草甘膦溶液对中华大蟾蜍进行胁迫处理,草甘膦有效成分经由皮肤进入蟾蜍体内而作用于神经系统,利用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测定草甘膦胁迫下中华大蟾蜍离体坐骨神经干的应激反应时间、动作电位幅度和冲动传导速度,结果表明:随着草甘膦溶液浓度的升高,中华大蟾蜍坐骨神经干接受刺激后产生冲动所需的时间逐渐延长,动作电位峰值降低,神经冲动传导速度亦逐渐减慢。草甘膦施用后,中华大蟾蜍7d内的平均应激反应时间与草甘膦浓度呈正相关,而动作电位幅度及传导速度均与草甘膦浓度呈负相关。草甘膦溶液浓度达到推荐农田使用浓度1.64~2.87ml/L时,各处理组蟾蜍的应激反应时间、动作电位幅度和冲动传导速度均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随着试验处理时间的延长,中华大蟾蜍神经干对刺激的反应变得更为迟钝,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也进一步减慢。回归分析可知,中华大蟾蜍坐骨神经干的应激反应时间与草甘膦施用后天数呈正相关,而神经传导速度与药后天数呈负相关。由此可以说明,草甘膦胁迫条件下,中华大蟾蜍神经细胞对刺激反应的灵敏性降低,动作电位的产生及传导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和阻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甘膦 坐骨神经 动作电位 神经传导 中华大蟾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斑叶兰自然种群生物量生殖分配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肖宜安 李晓红 +3 位作者 胡文海 吴杨 龙婉婉 何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8-31,共4页
斑叶兰开花前各构件的生物量在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具有明显差异,且在生境间具显著差异。在柳杉林中,茎构件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它构件的比例;其它生境中正常叶的比例显著高于同生境下其它构件的比例。花期,斑叶兰茎和叶构件所占比例... 斑叶兰开花前各构件的生物量在总生物量中所占比例具有明显差异,且在生境间具显著差异。在柳杉林中,茎构件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其它构件的比例;其它生境中正常叶的比例显著高于同生境下其它构件的比例。花期,斑叶兰茎和叶构件所占比例最大,其中仅在灌丛中正常叶构件分配比例略大于其茎构件的,但二者差异不显著;生殖构件中,花瓣所占比例最大;除花托叶(p=0.002)外,其余生殖构件的分配比例在生境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合蕊柱在各群落生境中的分配比例差异极小,几乎是恒定的。斑叶兰的生物量生殖分配表现出随分布群落演替阶段的提高而下降的趋势,即竹林〉人工柳杉林〉灌丛〉混交林;其生殖分配在20.35%~28.90%之间,而以干重计算则为21.09%~31.80%之间,明显高于其它一些多年生植物的(0%~20%),而表现出一年生植物的生殖分配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分配 生物量 构件 演替群落 斑叶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探讨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分类关系 被引量:12
14
作者 黄族豪 龙进 +2 位作者 张立勋 刘重斌 刘迺发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1-94,共4页
用聚合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白腹锦鸡(C.amherstiae)各5个样本线粒体DNA控制区的468 bp的序列,共发现26个变异位点.红腹锦鸡的序列变异率为0.90%,白腹锦鸡的序列变异率是0.17%,两者差异极... 用聚合链式反应(PCR)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测定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和白腹锦鸡(C.amherstiae)各5个样本线粒体DNA控制区的468 bp的序列,共发现26个变异位点.红腹锦鸡的序列变异率为0.90%,白腹锦鸡的序列变异率是0.17%,两者差异极显著.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3种碱基(A,T,C)含量差异显著.根据Kumar双参数法计算两种锦鸡的遗传距离为0.035±0.008,按线粒体DNA控制区的进化速率2%/Myr计算,它们的分歧进化的时间大约是(1.75±0.40)Myr,结果支持它们是两个独立的种.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可能分别起源于秦岭以南地区和横断山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腹锦鸡 白腹锦鸡 线粒体DNA控制区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香等3种中草药提取物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朱立成 刘文 +2 位作者 王祥胜 张明浪 钱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5581-5582,共2页
以丁香、虎杖和百部的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0.05 g/ml时,丁香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的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效果最好,抑制率均为100%;虎杖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6种供试菌抑... 以丁香、虎杖和百部的丙酮提取物为材料,测定了其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在供试浓度为0.05 g/ml时,丁香提取物对所有供试菌的病原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效果最好,抑制率均为100%;虎杖提取物抑菌活性次之,对6种供试菌抑制率均在70%以上,其中对苹果褐腐病菌表现出强烈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00%,对小麦赤霉病菌和小麦纹枯病菌抑制率均在80%以上;百部提取物仅对小麦纹枯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抑制作用。在供试浓度为0.1 g/ml时,丁香提取物对杨树溃疡病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效果最好,抑制率为100%;虎杖提取物对孢子萌发抑制活性次之,抑制率为94%。丁香和虎杖提取物可作为植物源抗真菌剂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真菌活性 中药提取物 丁香 虎杖 百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叶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 被引量:18
16
作者 邹小明 谢骞 +2 位作者 朱立成 肖春玲 曾建忠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9-171,共3页
为了提高茶资源的利用率,开展不同方法提取茶梗中蛋白的研究。结果表明,碱溶后再进行酶解的工艺提取茶蛋白效率最高。该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碱溶pH值12,温度75℃,时间50 m in,固液比1∶40;再次酶提的pH值9,温度30℃,时间60 m in,酶用量150... 为了提高茶资源的利用率,开展不同方法提取茶梗中蛋白的研究。结果表明,碱溶后再进行酶解的工艺提取茶蛋白效率最高。该工艺的最佳条件为:碱溶pH值12,温度75℃,时间50 m in,固液比1∶40;再次酶提的pH值9,温度30℃,时间60 m in,酶用量1500 U/g。在该条件下茶蛋白样品中蛋白质含量为60.4%,蛋白质提取率为81.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蛋白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眼炎型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6
17
作者 曹军平 姜小勇 +2 位作者 麦倍华 李晓红 肖春玲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大肠杆菌病 养鸡业 药敏试验 分离鉴定 眼炎 埃希氏菌属 临床用药 饲养规模 经济损失 饲养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干旱对不同品种辣椒生长及呼吸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6
18
作者 胡文海 曹玉林 +2 位作者 曾建军 师恺 喻景权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9-204,共6页
研究了高温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辣椒生长及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对正椒13号的生长无影响,对鸡爪×吉林的生长稍有抑制;干旱及高温干旱严重地抑制了辣椒的生长。干旱导致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增加高于高温,而高温加剧了干旱... 研究了高温干旱胁迫对不同品种辣椒生长及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对正椒13号的生长无影响,对鸡爪×吉林的生长稍有抑制;干旱及高温干旱严重地抑制了辣椒的生长。干旱导致叶片相对电导率的增加高于高温,而高温加剧了干旱伤害程度,并且对鸡爪×吉林的伤害更大。高温处理引起了辣椒总呼吸、细胞色素呼吸和交替呼吸的增加。干旱胁迫抑制了细胞色素呼吸,但诱导了交替呼吸的增强;高温干旱共同胁迫加剧了总呼吸和细胞色素呼吸的下降,交替呼吸只在胁迫第一天被促进,随后立即下降。高温、干旱和高温干旱胁迫下正椒13号表现出了较鸡爪×吉林更强的交替呼吸和总呼吸。说明高温、干旱和高温干旱胁迫下辣椒保持较高的总呼吸和交替呼吸与其抗高温和/或干旱能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干旱 生长 呼吸作用 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个亚洲水牛群体的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冬蕾 常洪 +9 位作者 杨军香 张桂香 王志刚 于波 廖信军 宋卫涛 韩旭 宋光明 王均辉 李荣岭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03-1109,共7页
应用13个微卫星标记结合荧光–多重PCR技术,对德昌水牛、兴隆水牛、富钟水牛、温州水牛、东流水牛、福安水牛和两个引进品种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8个水牛群体在13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157个等位基因,其... 应用13个微卫星标记结合荧光–多重PCR技术,对德昌水牛、兴隆水牛、富钟水牛、温州水牛、东流水牛、福安水牛和两个引进品种摩拉水牛、尼里-拉菲水牛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8个水牛群体在13个微卫星座位中共检测到157个等位基因,其中7个群体具有各自的特有等位基因,其和为23;8个群体的有效等位基因数在2.2908~4.2308之间,杂合度在0.4951~0.7194之间,多态信息含量在0.4495~0.6776之间;有11个座位为高度多态座位,是适合分析水牛遗传多样性的多态标记;聚类分析表明富钟水牛和东流水牛先聚在一起,再与兴隆水牛聚在一起,然后与温州水牛和福安水牛聚在一起,德昌水牛独自聚为一类;两个引进品种聚为一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牛 微卫星 遗传多样性 多重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野生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属间杂交亲和性及杂种分子鉴定 被引量:8
20
作者 郑卓 李健 +1 位作者 李栒 官春云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65-468,共4页
采用蕾期剥蕾授粉的方法,研究了新疆野生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属间杂交亲和性.属间杂种F1植株形态表现一致,介于双亲之间,并且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从新疆野生油菜×湘油15号F1群体中选取9株进行RAPD分析,扩增出的带型完全一致,并且是父... 采用蕾期剥蕾授粉的方法,研究了新疆野生油菜与甘蓝型油菜属间杂交亲和性.属间杂种F1植株形态表现一致,介于双亲之间,并且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从新疆野生油菜×湘油15号F1群体中选取9株进行RAPD分析,扩增出的带型完全一致,并且是父母本随机扩增DNA片段的综合,说明这9株全为真杂种.试验结果表明,蕾期授粉可以克服新疆野生油菜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交的不亲和性,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定远缘杂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野生油菜 甘蓝型油菜 RAPD 远缘杂交不亲和 蕾期授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