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14
1
作者 方木水 肖凤 +4 位作者 刘丹 肖智勇 胡检生 王琦 徐吉燕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74-76,共3页
基于价值哲学范畴的价值取向概念,探讨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目标。紧密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实践和临床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从解析现代医学目的、塑造医学人文品格、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三个维度,论证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点,... 基于价值哲学范畴的价值取向概念,探讨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实践目标。紧密结合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实践和临床医学人文教学实践,从解析现代医学目的、塑造医学人文品格、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三个维度,论证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教育的融合点,认识医学活动主体、客体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拓宽医学教育实践的内涵与外延,建构医学教育主体、客体和医疗实践主体、客体的同轴目标,增加医学行为主体的软实力提升路径,化除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医方瑕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人文教育 价值取向 医学目的 医学人文品格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介入对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9
2
作者 万绍勇 胡万亮 +3 位作者 刘丹 王晓梅 张文宏 宋江浩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0,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度的影响作用。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手术治疗后的90例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康复措施的时间、方法不同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组...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介入对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关节活动度的影响作用。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手术治疗后的90例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采用康复措施的时间、方法不同分为早期康复组和常规组,每组45例,早期康复组于术后第1—7天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常规组患者于术后1个月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情况、关节活动度。结果:早期康复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低于常规组,但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早期康复组术后第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的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6个月、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高于第3个月(P<0.05);末次随访时早期康复组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SS)功能评价优良率为91.11%,高于常规组的73.33%(P<0.05);早期康复组下肢肿胀率为6.67%、疼痛发生率为8.89%,分别低于常规组的24.44%、31.11%(P<0.05);早期康复组平均伸曲度数为108.5°±12.4°,高于常规组的99.1°±13.6°(P<0.05)。结论:早期运动康复方案对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下肢功能恢复、关节活动恢复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运动康复 下肢长骨粉碎性骨折 下肢功能恢复 关节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的微生态学改变及双歧杆菌的治疗作用研究 被引量:41
3
作者 邱春雷 严红 +1 位作者 吴雄健 刘洪荣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6期3077-3082,共6页
目的检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UC)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RUC)患者粪便菌群,观察其微生态学改变及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探讨UC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3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AUC患者64例... 目的检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AUC)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RUC)患者粪便菌群,观察其微生态学改变及双歧杆菌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治疗作用,探讨UC的发病机制。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3月在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就诊或住院AUC患者64例(AUC组)和RUC患者71例(RUC组),另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健康者30例(对照组),收集其新鲜粪便,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Premier 5.0设计肠道菌群16SrDNA基因特异性PCR引物,分析肠道菌群变化。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AUC组患者分为AUC1组32例和AUC2组32例,RUC组分为RUC1组36例和RUC2组35例;AUC1组和RUC1组患者口服诺氟沙星胶囊(氟哌酸胶囊),3粒/次,2次/d;AUC2组和RUC2组口服双歧杆菌活菌胶囊(丽珠肠乐胶囊),2粒/次,3次/d。4个亚组治疗疗程均为1个月,同时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1.0 g/次,4次/d。检测各组受试者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含量和线粒体膜蛋白(Apo-2.7)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UC组和RUC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拟杆菌、球形梭菌、柔嫩梭菌、普拉梭菌及总细菌菌落数减少(P<0.05),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菌落数增加(P<0.05);与RUC组相比,AUC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减少(P<0.05),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增加(P<0.05)。4个亚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AUC2组、RUC2组临床疗效和组织学疗效分别优于AUC1组、RUC1组(P<0.05);且治疗后AUC2组、RUC2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分别较AUC1组、RUC1组增加,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分别较AUC1组、RUC1组减少(P<0.05)。对照组与AUC1组、RUC1组sIgA、Apo-2.7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UC2组sIgA含量高于AUC1组,Apo-2.7含量低于AUC1组(P<0.05);RUC2组sIgA含量高于RUC1组,Apo-2.7含量低于RUC1组(P<0.05)。结论 UC患者肠道共生菌数量减少,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加,双歧杆菌活菌制剂治疗UC疗效显著,UC发病可能与机体菌群失调、肠道免疫功能破坏及结肠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双歧杆菌 免疫球蛋白A 分泌 线粒体膜转运蛋白类 微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Meta分析 被引量:36
4
作者 曾林淼 俞晓莲 +3 位作者 俞婷婷 张烨铃 潘炜飘 彭清妹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26-832,共7页
目的评价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1980-2013.9)、Wiley Online Library(1990-2013.9)、Embase(1990-2013.9)、中国知网(1990-2013.9)、维普数据库(1990-2013.... 目的评价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1980-2013.9)、Wiley Online Library(1990-2013.9)、Embase(1990-2013.9)、中国知网(1990-2013.9)、维普数据库(1990-2013.9)和万方数据库(1990-2013.9),纳入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或单用缩宫素预防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对比采用两种方法在预防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按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有效数据,并采用Rev 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3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文献,共纳入218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益母草联合缩宫素组与单用缩宫素组相比,在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h出血量方面均明显减少。益母草联合缩宫素组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RR=0.30,95%CI 0.19~0.47,P〈0.00001)。但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3,95%CI0.37~1.05,P=0.08)。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在预防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方面均优于单用缩宫素组,且并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母草注射液 催产素 自然分娩 产后出血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元益心汤对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郭一民 颜程光 王俊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53-1055,共3页
目的观察补元益心汤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86例,按患者入院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补元益心汤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86例,按患者入院号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元益心汤。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22例,有效16例,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12例,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09,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2.12±0.78)mmol/L vs.(2.57±0.82)mmol/L〕、总胆固醇(TC)〔(5.34±0.82)mmol/L vs.(7.12±0.9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56±0.53)mmol/L vs.(3.61±0.6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62±0.37)mmol/L vs.(1.33±0.32)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全血黏度〔高切:(4.12±0.96)mPa.s vs.(5.34±1.05)mPa.s;低切:(10.83±1.97)mPa.svs.(12.93±2.14)mPa.s〕、血浆黏度〔(1.87±0.64)mPa.s vs.(2.21±0.75)mP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元益心汤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脂血症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血脂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不稳定型 高脂血症 血液流变学 补元益心汤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碟子注射液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艾广凤 孙逢国 严红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271-2274,共4页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方法1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地尔组、苦碟子组及苦碟子+前列地尔组,每组4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 目的探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和血管紧张素Ⅱ的影响。方法16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前列地尔组、苦碟子组及苦碟子+前列地尔组,每组40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尿白蛋白排泄率、血清肌酐等指标,同时检测尿液和血清中的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血管紧张素Ⅱ的水平。结果前列地尔组、苦碟子组及苦碟子+前列地尔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苦碟子组的血清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的血清肌酐、糖化血红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等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碟子注射液能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苦碟子注射液与前列地尔联合使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具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注射液 苦碟子 糖尿病肾病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他尼酸联合顺铂化疗促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玲萍 谢丽霞 +2 位作者 邱钰超 胡萍 叶小群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720-1727,共8页
目的探讨依他尼酸(ethacrynic acid,EA)杀伤肺癌A549细胞球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A549细胞球,应用Western blot检测CD133、SOX2、Ep CAM和ABCG2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1、2、5、10、20 mg/m L的浓度顺铂(cisplatin,DDP... 目的探讨依他尼酸(ethacrynic acid,EA)杀伤肺癌A549细胞球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无血清培养基中培养A549细胞球,应用Western blot检测CD133、SOX2、Ep CAM和ABCG2的蛋白表达水平。应用1、2、5、10、20 mg/m L的浓度顺铂(cisplatin,DDP)分别处理A549及细胞球48 h,用MTT检测48 h内细胞的存活率。应用比色法检测10、50、100、200μmol/L EA对A549细胞球中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活性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Real-timePCR、相差显微镜观察检测200μmol/L EA处理A549细胞球前后ROS水平、细胞成球能力、β-catenin、Sox2和ABCG2 mRNA和蛋白以及β-catenin启动子活性的变化情况。应用β-catenin腺病毒感染A549细胞球后,再用200μmol/L EA的处理A549细胞球,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 S、Sox2和ABCG2 mRNA和蛋白的变化,并用MTT检测A549细胞球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成功培养出悬浮的A549细胞球,其高表达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SOX2、Ep CAM以及耐药相关蛋白ABCG2,并可耐受不同浓度DDP的杀伤作用。200μmol/L EA处理A549细胞球后ROS水平明显升高,而GST活性、β-catenin、Sox2和ABCG2 mRNA和蛋白的表达、β-catenin的启动子活性、A549细胞球的成球能力显著下降,并且200μmol/L EA联合5 mg/m L DDP可增强对抑制A549细胞球增殖的作用和增加细胞凋亡的水平(P<0.05)。过表达β-catenin后,200μmol/L EA对β-catenin、Sox2和ABCG2 mRNA和蛋白的抑制作用较空载体组显著减弱。此外,过表达β-catenin可显著缓解200μmol/L EA联合5 mg/m L DDP对A549细胞球的增殖抑制作用。结论 EA通过抑制GST活性和β-catenin水平,发挥抑制A549细胞球增殖和干性,促进其凋亡的作用。EA可望成为治疗肺癌及肺癌干细胞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干细胞 依他尼酸 GST Β-CAT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