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倍子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严高红 赵虎 +4 位作者 夏剑萍 张品德 刘义稳 张子一 查玉平 《湖北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57-59,69,共4页
五倍子是我国特有的林特产品,具有抗菌、抗病毒、生理调控等生物活性。其主要组成和活性成分是一类水解性的植物单宁——五倍子单宁,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矿冶、电子、食品和饲料等行业。本研究对近10年来五倍子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及... 五倍子是我国特有的林特产品,具有抗菌、抗病毒、生理调控等生物活性。其主要组成和活性成分是一类水解性的植物单宁——五倍子单宁,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矿冶、电子、食品和饲料等行业。本研究对近10年来五倍子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展望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五倍子单宁 抗菌 抗病毒 生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倍子单宁酸微胶囊的制备、性质表征及“双抗”活性评估
2
作者 张娜 何郎志 +6 位作者 杨心彪 陈赤清 刘义稳 鲁群 黄艳春 丁士勇 刘睿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1-127,I0007-I0009,共10页
为掩蔽单宁酸的涩味,提高其接受性,并且提高其生物活性的稳定性,该文以魔芋葡甘聚糖为壁材,并结合冷冻干燥技术进行单宁酸微胶囊的制备。以单宁酸包埋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包埋工艺,并对微胶囊的微观形态、结构、热力学性能、缓释性以及抗... 为掩蔽单宁酸的涩味,提高其接受性,并且提高其生物活性的稳定性,该文以魔芋葡甘聚糖为壁材,并结合冷冻干燥技术进行单宁酸微胶囊的制备。以单宁酸包埋率为评价指标优化包埋工艺,并对微胶囊的微观形态、结构、热力学性能、缓释性以及抗氧化性和抑菌活性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单宁酸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芯壁比1∶15(质量比),壁材质量浓度20 g/L,反应温度45℃,搅拌时间2.0 h,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单宁酸包埋率为75.33%;呈无规则状,表面稍有裂缝。红外光谱及差式扫描量热分析均表明,单宁酸成功地被封装于胶囊内,且具有良好的热性能。与未处理的单宁酸相比,单宁酸微胶囊化后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单宁酸组以及微胶囊组在口腔消化阶段的质量浓度分别为0.98、0.57 mg/m L,有效解决单宁酸适口性的问题。包埋后并没有影响单宁酸的抗氧化性和抗菌生物活性,单宁酸对DPPH自由基、ABTS阳离子自由基清除率IC_(50)值分别为9.20、9.58μg/m L,单宁酸微胶囊则分别为9.08、8.99μg/m L;且单宁酸微胶囊化前后对4种肠道致病菌的均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较强,单宁酸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87.06±2.28)%、(84.44±6.85)%,而微胶囊的抑菌率分别为(96.02±3.11)%、(79.34±3.97)%,单宁酸能够使细菌的细胞膜受损,影响细菌的生长繁殖,起到较好的抑菌作用。因此,单宁酸微胶囊化为单宁酸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单宁酸 微胶囊 性质表征 抗氧化活性 抗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法对五倍子主成分含量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4
3
作者 唐保山 刘义稳 +3 位作者 和锐 邹勇 谢山宇 张弘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6,共8页
水分、单宁酸和没食子酸含量是评价五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的方法获得,繁琐且时效性得不到保证。为了探讨快速测量这些指标的可行性,通过采集五倍子样本130份,采用化学法测量化学值,利用近红外光谱... 水分、单宁酸和没食子酸含量是评价五倍子质量的重要指标,目前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的方法获得,繁琐且时效性得不到保证。为了探讨快速测量这些指标的可行性,通过采集五倍子样本130份,采用化学法测量化学值,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进行五倍子样本的光谱扫描,将其与传统方法测定的化学值进行拟合,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构建数学模型,对比模型相关系数和误差评估模型预测性能。最终得到五倍子中水分、单宁酸和没食子酸的最佳预处理方法分别为FD+MSC、FD和FD+ML,水分的特征波段为9 403.7~7 498.2、 6 012.0~5 774.1、 4 601.5~4 246.7 cm^(-1),单宁酸的特征波段为9 403.7~7 498.2、 6 102.0~4 597.7 cm^(-1),没食子酸的特征波段为6 102.0~5 446.3,4 601.5~4 246.7 cm^(-1);主因子数分别为9、 10和5;水分、单宁酸和没食子酸校正集相关系数(R_(c)~2)分别为0.968、 0.915和0.926,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0.72%、 2.55%和1.47%,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5.57%、 3.42%和3.69%;验证集相关系数(R_(p)~2)分别为0.951、 0.891和0.891,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563%、 1.28%和0.414%。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近红外光谱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五倍子中水分、单宁酸和没食子酸含量的检测具有可行性并达到很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快速检测 近红外光谱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气射流技术改进单宁酸氧化制备高纯度鞣花酸 被引量:7
4
作者 徐涓 张弘 +3 位作者 李坤 李凯 刘义稳 张雯雯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4-1001,1037,共9页
针对鞣花酸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耗时长、纯度低等问题,以单宁酸为基质采用液气射流氧化法制备鞣花酸,考察了金属离子、单宁酸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鞣花酸得率及纯度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溶剂法、结晶法、碱溶酸沉法、反溶剂法对... 针对鞣花酸在实际生产过程中耗时长、纯度低等问题,以单宁酸为基质采用液气射流氧化法制备鞣花酸,考察了金属离子、单宁酸质量浓度、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鞣花酸得率及纯度的影响。进一步探究了溶剂法、结晶法、碱溶酸沉法、反溶剂法对鞣花酸纯度的影响,并通过HPLC、FTIR、UV-Vis光谱和TG对鞣花酸高纯样进行表征。得到液气射流氧化的较优工艺条件为:质量浓度25 g/L单宁酸溶液中引入金属离子Na^(+)(即NaOH)调节反应液pH至8.5,反应温度20℃,反应时间6h。该条件制备的鞣花酸经碱溶酸沉后收率为46.72%、纯度84.55%;采用甲醇溶剂洗涤法在料液比1∶200(g∶m L)、65℃下处理1h,鞣花酸的纯度达98.13%,回收率约为75.03%,提高了鞣花酸的热稳定性。液气射流氧化法与溶剂洗涤法相结合,大幅缩短制备鞣花酸的反应时间并明显提高其纯度,有望在工业生产中提高鞣花酸的生产效率并拓宽其在医药和化妆品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单宁酸 氧化 射流 溶剂洗涤 分离提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位滴定法研究单宁酸去质子化特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张亮亮 张禾 +2 位作者 徐曼 胡新宇 刘义稳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共6页
采用pH电位滴定法及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单宁酸化合物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及其组成单体化合物没食子酸甲酯(MeG)在溶液中的去质子化特性,运用化学计量学软件Reactlab Equilibrium测定了相应的离解常数,分析了不同pH值条件... 采用pH电位滴定法及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单宁酸化合物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PGG),及其组成单体化合物没食子酸甲酯(MeG)在溶液中的去质子化特性,运用化学计量学软件Reactlab Equilibrium测定了相应的离解常数,分析了不同pH值条件下各化合物的存在形式及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H值的升高,PGG逐渐发生去质子化反应脱去质子,pH>11时,配体失去全部质子。光谱学研究发现PGG分子中共有两个酚羟基依次发生了去质子化,形成氧负离子,并进一步与金属离子发生络合,离解常数分别为pKa1=10.84±0.03和pKa2=10.62±0.02;MeG分子中只有一个酚羟基会发生去质子化反应,其离解常数为pKa=9.68±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酸 去质子化 离解常数 分光光度法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后处理方式对五倍子品质的影响
6
作者 张雯雯 李坤 +3 位作者 唐保山 张品德 刘义稳 张弘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29,共9页
对比了蒸汽烫漂(SB)和沸水浸烫(BWB)2种预处理方式对新鲜五倍子的影响,以及经过预处理后分别采用烘箱干燥(OD)、流化床干燥(FBD)、自然干燥(ND)和紫外光辐照(UVI)4种干燥方式所得五倍子产品的品质。对干燥速率及产品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 对比了蒸汽烫漂(SB)和沸水浸烫(BWB)2种预处理方式对新鲜五倍子的影响,以及经过预处理后分别采用烘箱干燥(OD)、流化床干燥(FBD)、自然干燥(ND)和紫外光辐照(UVI)4种干燥方式所得五倍子产品的品质。对干燥速率及产品指标的分析结果表明:预处理后五倍子含水率和单宁酸含量均有所降低,尤其是蒸汽烫漂后,含水率降为47.68%,与未处理五倍子含水率(55.77%)呈显著性差异;加热处理会使五倍子干燥产品中单宁酸的含量降低而没食子酸的含量增加,自然干燥的五倍子单宁酸质量分数在50.12%~56.84%之间,没食子酸质量分数在0.29%~0.46%之间,而烘箱干燥后五倍子中单宁酸质量分数仅为32.48%~42.43%,没食子酸质量分数高达2.97%~4.39%;不同采后处理方式对产品品质有不同的影响,沸水浸烫或蒸汽烫漂与紫外光辐照相结合可提高五倍子的干燥速率,且对产品单宁酸含量影响较小;烘箱和流化床干燥可将干燥时间降为5 h以内,但所得五倍子产品中单宁酸质量分数显著降低,均在32%~43%之间;沸水浸烫或蒸汽烫漂后自然干燥能保证单宁酸的结构最接近原始状态,但干燥时间高达200 h以上;所以可根据实际的操作条件和后续的应用选择五倍子的采后处理方式。工业化五倍子的采后处理因更注重干燥效率,以蒸汽烫漂预处理辅之以流化床干燥方式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预处理 干燥方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增韧紫胶树脂复合涂膜的制备及其防蚀性能 被引量:3
7
作者 李春吟 李坤 +3 位作者 孙彦琳 刘义稳 张弘 雷福厚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9,共9页
为改善紫胶(SHL)树脂韧性,采用桐油酸(EA)以Diels-Alder反应与SHL树脂进行加成,制备得到增韧紫胶(TS)树脂,通过凝胶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解析;向SHL和TS树脂中引入单宁酸(TA),制得SHL-TA和TS... 为改善紫胶(SHL)树脂韧性,采用桐油酸(EA)以Diels-Alder反应与SHL树脂进行加成,制备得到增韧紫胶(TS)树脂,通过凝胶色谱(GPC)、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对其结构进行解析;向SHL和TS树脂中引入单宁酸(TA),制得SHL-TA和TS-TA复合涂膜,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耐中性盐水和耐中性盐雾测试分析TA、EA对SHL树脂涂膜防蚀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物TS树脂具有较好韧性,当m(SHL)∶m(EA)为1.8∶1时制备的TS-3涂膜断裂伸长率高达381.81%;此外,EA改性还增加了SHL树脂膜的疏水性,TS-3涂膜的静态水接触角可达95.01°。TA的引入提高了涂膜在金属基材上的附着力,TA以及EA的共同作用增强了SHL树脂涂膜的防蚀性能。最佳的防蚀体系为TS-3-TA涂膜,在3.5%NaCl中浸泡48 h后,涂膜的极化电阻仍有36.3 kΩ,优于其他涂膜。在碱体系中制备的TS-3-TA涂膜的耐中性盐水时间为120 h,耐中性盐雾时间为168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酸 增韧紫胶树脂 单宁酸 涂膜防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负载硫酸型固体催化剂催化合成没食子酸丙酯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董刚 刘兰香 +5 位作者 李坤 张雯雯 刘义稳 陈清龙 张弘 孙彦琳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05-110,共6页
没食子酸丙酯是一种主要用于油脂或油基食品且性能优良的抗氧化剂。通过考察不同的载体、负载酸种类及浓度、焙烧温度等对没食子酸丙酯收率的影响,设计并制备了一种以硅胶为载体的非均相催化剂来高效催化合成没食子酸丙酯。结果表明,在... 没食子酸丙酯是一种主要用于油脂或油基食品且性能优良的抗氧化剂。通过考察不同的载体、负载酸种类及浓度、焙烧温度等对没食子酸丙酯收率的影响,设计并制备了一种以硅胶为载体的非均相催化剂来高效催化合成没食子酸丙酯。结果表明,在该硅胶负载硫酸型固体催化剂质量为反应原料总质量的6.1%、反应时间为18 h时,可获得没食子酸丙酯的最高收率为93.0%,产品纯度≥98.0%。与传统的均相催化剂相比,硅胶负载硫酸型固体催化剂非均相催化合成没食子酸丙酯具有催化剂易回收、催化效率高、经济绿色、酸排放量小等优点,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酯化 硅胶 多相反应 没食子酸丙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在改善水性环氧树脂涂膜防蚀性能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春吟 李坤 +6 位作者 张雯雯 马金菊 刘义稳 陈赤清 雷福厚 孙彦琳 张弘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1-85,95,共6页
研究了5种不同类型单宁对改善水性环氧树脂(EP)防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低浓度单宁(<1.0%,wt,质量分数,下同),有助于提高环氧树脂涂膜的机械性能。由于缩合类单宁"聚集"效应更强,更容易在环氧树脂表面形成"漏点... 研究了5种不同类型单宁对改善水性环氧树脂(EP)防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入低浓度单宁(<1.0%,wt,质量分数,下同),有助于提高环氧树脂涂膜的机械性能。由于缩合类单宁"聚集"效应更强,更容易在环氧树脂表面形成"漏点",导致涂膜防蚀性能变差。五倍子单宁的引入对环氧树脂防蚀性能改善最佳,且当浓度为0.5%时,涂膜的耐中性盐雾时间可达528h,耐水时间超过180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 环氧树脂 金属防蚀 涂膜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肤木人工林昆虫群落组成及动态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婷 郭峰 +2 位作者 杨子祥 张品德 唐国文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1-117,共7页
采用糖醋酒液诱捕法、简易陷阱法、扫网法定期收集林中的昆虫标本,对云南省盐津县五倍子生产基地的昆虫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时期盐肤木人工林昆虫的群落结构及动态。结果表明:7—9月的5次调查,共得到昆虫标本1581号,隶属8目34科60种,... 采用糖醋酒液诱捕法、简易陷阱法、扫网法定期收集林中的昆虫标本,对云南省盐津县五倍子生产基地的昆虫群落进行调查,分析不同时期盐肤木人工林昆虫的群落结构及动态。结果表明:7—9月的5次调查,共得到昆虫标本1581号,隶属8目34科60种,其中害虫亚群落占昆虫群落的数量最多,占总数的70.0%,主要有短角外斑腿蝗、黄伪瓢金花虫和绿盲蝽等,天敌昆虫亚群落占18.3%,主要有兰黑栉寄蝇、红铃虫甲腹茧蜂和日本黑瘤姬蜂等;中性昆虫亚群落数量最少,占11.7%,主要有哀弓背蚁等。7月中旬,昆虫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达到最大值,随后呈下降趋势,9月中旬达到最低;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下降趋势,中性昆虫和害虫在8月初多样性指数最高,天敌昆虫8月中旬最高;天敌昆虫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较低且稳定,中性昆虫在8月初达到最高,害虫9月初最高;中性昆虫和害虫的Pielou均匀度指数在8月初达到最高,天敌昆虫8月中旬最高。研究发现,不同时期昆虫的优势种不同,以害虫和中性昆虫为主。随着时间的变化,不同昆虫亚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说明群落结构较为稳定。同时,害虫与天敌昆虫的数量动态呈现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肤木 人工林 昆虫群落 害虫 天敌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固定化单宁的制备及其对Ge(Ⅳ)、Ga(Ⅲ)及In(Ⅲ)的吸附特性研究
11
作者 黄铖 李坤 +3 位作者 张雯雯 张弘 孙彦琳 刘义稳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100,共10页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壳聚糖为聚合物基质,固化余甘子单宁制备一种固体吸附材料余甘子固定化单宁(PEIT),并采用FT-IR、DSC、TG对PEIT的结构和热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余甘子单宁通过戊二醛与壳聚糖基质产生了交联,最佳制备条件为2 ... 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壳聚糖为聚合物基质,固化余甘子单宁制备一种固体吸附材料余甘子固定化单宁(PEIT),并采用FT-IR、DSC、TG对PEIT的结构和热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余甘子单宁通过戊二醛与壳聚糖基质产生了交联,最佳制备条件为2 g余甘子单宁,m(戊二醛)∶m(余甘子单宁)1∶4,m(壳聚糖)∶m(余甘子单宁)1.5∶1,反应液初始pH值4,55℃反应3 h。将制备的PEIT用于吸附金属离子,结果显示其对Ge(Ⅳ)、Ga(Ⅲ)和In(Ⅲ)有良好的吸附效果,当pH值为4时,In(Ⅲ)吸附量最大;当pH值为3时,Ge(Ⅳ)和Ga(Ⅲ)吸附量最大;对这3种金属离子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说明其吸附机理为化学吸附;吸附过程对温度并不敏感,且最佳吸附温度为30℃。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等温线模型,证明其表面存在均匀的吸附位点,且主要是单分子层吸附,Ga(Ⅲ)、In(Ⅲ)和Ge(Ⅳ)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7.65、70.00和54.11 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甘子 固定化单宁 壳聚糖 吸附 稀散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拉粉酶解废液HPLC指纹图谱及2个主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研究
12
作者 管勤昊 汤丽华 +3 位作者 张亮亮 徐曼 刘义稳 黄立新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24,共8页
建立了一种同时分析塔拉粉酶解废液中奎宁酸(QA)与没食子酸(GA)的HPLC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进一步绘制其HPLC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聚类分析等手段对不同批次塔拉粉酶解废液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选择215 nm、流动相乙腈-0.1... 建立了一种同时分析塔拉粉酶解废液中奎宁酸(QA)与没食子酸(GA)的HPLC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进一步绘制其HPLC指纹图谱,结合相似度、聚类分析等手段对不同批次塔拉粉酶解废液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选择215 nm、流动相乙腈-0.1%三氟乙酸水溶液、乙腈梯度5%~20%、流速1.0 mL/min、柱温30℃作为奎宁酸与没食子酸的色谱分析条件;奎宁酸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1.25~20 g/L、其检测限为0.5 g/L,没食子酸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0.0625~1 g/L、其检测限为5 mg/L;该方法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加样回收试验的RSD均小于5%;奎宁酸与没食子酸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87%、99.65%;12批次废液试样指纹图谱分析相似度均大于0.95;可通过聚类分析分为两类,10号和11号样品聚为一类,其余样品聚为一类;计算得到奎宁酸质量浓度为482.3 g/L,没食子酸质量浓度为35.7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学验证 指纹图谱 奎宁酸 没食子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倍子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13
作者 吴雪琴 茹梦珂 +5 位作者 贺泂杰 王玲 郑笑红 张长安 王胜义 崔东安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6期16-20,共5页
试验旨在建立五倍子颗粒质量控制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五倍子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没食子酸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select?HSS T3柱(25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酸溶液(pH值3.2),梯度洗... 试验旨在建立五倍子颗粒质量控制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五倍子药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没食子酸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select?HSS T3柱(25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酸溶液(pH值3.2),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检测波长273 nm,柱温30℃。同时,对五倍子颗粒粒度、水分、溶化性和装量进行检查。试验结果显示,没食子酸在16.05~256.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9)。精密度试验、稳定性试验、重复性试验RSD均小于等于1.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83%,RSD为1.29%。五倍子颗粒粒度、水分、溶化性和装量等均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颗粒剂项下的规定。本研究建立的TLC和HPLC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准确可靠,能够有效评价五倍子颗粒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颗粒 质量标准 薄层鉴别 没食子酸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