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五倍子树炭疽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八种杀菌剂的敏感性
1
作者 徐小文 李科 +3 位作者 张子一 李金英 张品德 查玉平 《中国森林病虫》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8-33,共6页
为明确湖北五倍子树炭疽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筛选防治该病害的高效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种炭疽病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菌落直径及其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利用血球计数板测定分生孢子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及附着胞形成率。结果... 为明确湖北五倍子树炭疽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筛选防治该病害的高效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2种炭疽病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菌落直径及其对8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利用血球计数板测定分生孢子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及附着胞形成率。结果表明,睡莲炭疽菌Colletotrichum nymphaeae和松针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ioriniae在25℃和p H值为7.0条件下均生长最快,最适碳氮源均为可溶性淀粉和蛋白胨,睡莲炭疽菌菌丝生长最适光照条件是24 h全黑培养,松针炭疽菌菌丝生长最适光照条件是12 h光暗交替;松针炭疽菌产孢量和分生孢子萌发率均高于睡莲炭疽菌;睡莲炭疽菌和松针炭疽菌对苯醚甲环唑、丙环唑、戊唑醇、咪鲜胺和肟菌酯等5种杀真菌剂较为敏感,EC50值均小于1.0μg/m L,两者均对咪鲜胺最为敏感,EC50值分别为0.37μg/m L和0.055μg/m L。该研究结果为五倍子树炭疽病的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莲碳疽菌 松针炭疽菌 五倍子树炭疽病 生物学特性 药剂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的五倍子专利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晨雨 陈赤清 +5 位作者 向杰 陈志伟 徐雷 胡俊杰 叶利春 石召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05-1514,共10页
五倍子是现代临床常用的中药,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治疗痔疮、出血、口腔溃疡等多种疾病。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对全球近20年的五倍子专利进行检索,共检索到8123件相关专利;运用基本的图表分析法,从申请趋势、专利价值、技术领域、法律状... 五倍子是现代临床常用的中药,应用广泛,可以用于治疗痔疮、出血、口腔溃疡等多种疾病。基于incopat专利数据库对全球近20年的五倍子专利进行检索,共检索到8123件相关专利;运用基本的图表分析法,从申请趋势、专利价值、技术领域、法律状态等方面对五倍子专利进行格局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五倍子的开发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五倍子在治疗痔疮、口腔溃疡、出血等方面具有较深入的研究,五倍子中药材、中成药和化妆品是当今的研发热点,中韩两国为五倍子的专利主要分布国家。我国的五倍子专利数量虽然众多,但是专利的质量、价值与世界的专利水平具有一定的差距;从五倍子的当前发展趋势上来看,该领域仍有较大的专利申请空间,我国五倍子专利申请人可结合自身优势、发展趋势及发展短板制定科学的发展策略,从根本上提高五倍子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倍子 专利 incopat专利数据库 格局分析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五倍子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品德 查玉平 +2 位作者 陈京元 宋德应 陈赤清 《湖北林业科技》 2019年第5期31-33,53,共4页
本文分别从五倍子资源分布、产业发展历程、发展前景以及挑战等方面作了综述。同时,针对湖北省五倍子发展现状,提出了发展建议,为相关部门制定五倍子产业发展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五倍子 林特产品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寡聚透明质酸修饰的鞣花酸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透皮效果和美白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晓婧 陈赤清 +4 位作者 苗开元 胡俊杰 郑国华 陈欣妍 石召华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856-3865,共10页
目的构建寡聚透明质酸(5 KDa)修饰的鞣花酸脂质体(EA-HA-L)以提高鞣花酸的水溶性、体外透皮效果和美白活性。方法采用酯化反应制备寡聚透明质酸修饰的胆固醇(HA-Chol),通过FTIR和1H NMR进行结构表征;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寡聚透明质... 目的构建寡聚透明质酸(5 KDa)修饰的鞣花酸脂质体(EA-HA-L)以提高鞣花酸的水溶性、体外透皮效果和美白活性。方法采用酯化反应制备寡聚透明质酸修饰的胆固醇(HA-Chol),通过FTIR和1H NMR进行结构表征;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寡聚透明质酸修饰的鞣花酸脂质体,通过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处方工艺,测定最优处方工艺下脂质体的粒径、多分散指数(PDI)、Zeta电位及包封率;比较EA-HA-L和游离EA溶解度的差异;采用大鼠腹部皮肤考察其离体透皮效果;采用多巴氧化法评价其对酪氨酸酶及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F10)内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结果合成并表征了HAChol;优化后的处方工艺为磷脂与HA-Chol的质量比为10∶1、脂药比为40∶1、水化温度为30℃、水化时间为60 min、超声强度为35%、超声时间为20 min,在最优处方工艺下制得的EA-HA-L粒径为(140.30±1.30)nm,PDI为(0.29±0.01),包封率为91.16%±3.06%,Zeta电位为(-5.67±0.09)mV;EA被脂质体包覆后,在水中的溶解度提高了约40多倍;EA-HA-L在24 h内的累积透皮量为46.98±2.17μg·cm^(-2),24 h后皮肤内滞留量为66.15±0.61μg·cm^(-2),是游离EA的1.72倍(P<0.0001),普通脂质体(EA-L)的1.23倍(P<0.01);在50-400μg·mL^(-1)浓度范围内,EA-HA-L抑制酪氨酸酶的活性均高于游离EA和EA-L。结论利用寡聚透明质酸修饰的胆固醇和大豆磷脂成功制备了粒径小、包封率高的鞣花酸脂质体,该脂质体显著提高了鞣花酸的水溶性,并具有比游离EA和EA-L更好的透皮效果和更强的美白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鞣花酸 寡聚透明质酸 脂质体 离体透皮 美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