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互助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1
作者 马钟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4期279-280,共2页
分析并指出了互助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认为在发展中应采取措施,发展现代农业体系,提升农发展层次,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模式,以促进当地特色现代农业的进一步... 分析并指出了互助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认为在发展中应采取措施,发展现代农业体系,提升农发展层次,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模式,以促进当地特色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特色 问题 对策 青海互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助县杂交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5
2
作者 熊增先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7期56-56,61,共2页
青海省互助县近年来在政府“扩油、稳薯、减麦”政策引导下,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迅猛发展,其面积位于马铃薯、小麦之首。同时,由于市场的原因,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很高。高原地区油菜产量高、品质好,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互... 青海省互助县近年来在政府“扩油、稳薯、减麦”政策引导下,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迅猛发展,其面积位于马铃薯、小麦之首。同时,由于市场的原因,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很高。高原地区油菜产量高、品质好,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互助县油菜由于受到大面积病虫害困扰,生产中出现了防治方法不正确、效果不明显的严重问题,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因此,正确掌握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生产出无公害产品,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油菜 病虫害 防治 青海互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助县小麦地膜覆盖与露地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世兰 许正辉 阎彦梅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2期59-59,共1页
对互助县小麦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栽培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虽然增加了春小麦的地膜投入,但增产、节水、省工、成本降低,经济效益较高,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小麦 地膜覆盖 露地 经济效益 青海互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互助县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许正辉 李世兰 阎彦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0期93-94,99,共3页
通过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东部农业区互助县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特点是:贮水容量大,有效水多,但土壤水分损耗期和休闲期无效蒸发多,水分相对稳定期保水能力强,作物利用土层浅。在可利用有效水的低含量区,进行麦—豆合理轮作及寻... 通过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东部农业区互助县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特点是:贮水容量大,有效水多,但土壤水分损耗期和休闲期无效蒸发多,水分相对稳定期保水能力强,作物利用土层浅。在可利用有效水的低含量区,进行麦—豆合理轮作及寻找防止无效蒸发措施,对提高有效土壤水分利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动态 贮水效率 可利用有效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助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5
作者 熊增先 《上海蔬菜》 2007年第2期50-51,共2页
由于我省互助县高寒冷凉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薯形大、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无污染、病虫害少、适口性好,在2006年全国秋季农副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互助马铃薯”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正式注册,这为互助县... 由于我省互助县高寒冷凉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薯形大、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无污染、病虫害少、适口性好,在2006年全国秋季农副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互助马铃薯”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正式注册,这为互助县优质马铃薯走出互助,走向全国大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提高其商品率,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从综合栽培管理技术入手,进行规范化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2006年我单位实施的26.7hm^2马铃薯示范田综合栽培管理技术及经济效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 栽培管理技术 国家工商总局 规范化栽培 地理优势 淀粉含量 农副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农广校围绕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6
作者 马钟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4期255-256,共2页
对新时期农广校工作重点展开了探讨,认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广校应作为培养新农民的主体。提出培养新型农民的思路,指出落实这一工作的途径,以期为新时期农村人才资源培养工作提供指导。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农广校 培养 思路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高海拔地区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三号栽培技术 被引量:5
7
作者 熊增先 《农技服务》 2007年第4期15-15,共1页
介绍了油菜新品种青杂三号在互助县的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青杂三号 栽培技术 高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松种子沙藏处理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代彦辉 徐守成 +1 位作者 蔡晋翔 蔡全珍 《青海农林科技》 2008年第4期12-13,53,共3页
通过对油松种子作沙藏处理催芽试验,结果表明,沙藏5周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沙藏处理2周的发芽速度最快,但是它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不是最高,选用2mm孔径筛子分离沙子和种子的效果最好。
关键词 油松种子 沙藏处理 研究 发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耕地新修梯田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朱安香 阎彦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期54-55,133,共3页
通过在2007年、2008年、2009年3年期间对新修梯田土壤水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修梯田增墒保水能力较强,0~200 cm的土壤储水量(本次土壤水分测定,选3个样点,样点面积1 m×1 m,土壤储水量按公式W=10×H[土层厚度(cm)×... 通过在2007年、2008年、2009年3年期间对新修梯田土壤水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修梯田增墒保水能力较强,0~200 cm的土壤储水量(本次土壤水分测定,选3个样点,样点面积1 m×1 m,土壤储水量按公式W=10×H[土层厚度(cm)×ρ(容重g/cm3)×b(土壤含水量%)计算],干旱年份比坡耕地少1.5 mm,平水年、丰水年比坡耕地多22.7~39.5 mm,不论是(平水年、丰水年、干旱年)阴坡新修梯田储水量均高于阳坡,切土部分高于填土部位。坡耕地修成梯田后,小麦产量比坡耕地增产31%,马铃薯增产57%,每1 mm水分增产粮食0.22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田 土壤储水量 水分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沼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朱安香 阎彦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5期69-70,共2页
沼肥是人畜粪便等有机物通过厌氧发酵的产物,富含各种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为摸索沼肥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施用技术,探讨沼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开展"三沼"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农村沼气的综合利用效益,... 沼肥是人畜粪便等有机物通过厌氧发酵的产物,富含各种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为摸索沼肥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施用技术,探讨沼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开展"三沼"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农村沼气的综合利用效益,为推广沼肥生产无公害优质农产品提供依据,于2009年4~10月进行了沼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用沼渣及复合肥作底肥的基础上,利用沼液作追肥,能改善植株农艺性状,增加单株结果数,提高马铃薯品质,大幅度提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沼肥 综合利用 马铃薯 应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膜玉米对土壤水分利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朱安香 阎彦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1期69-70,共2页
通过地膜玉米、垄沟玉米在丰、欠降水年的产量性状、水分收支平衡情况的比较分析,说明地膜玉米由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欠水年有明显的暗效果,而在丰水年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关键词 地膜玉米 垄沟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早熟品种互麦15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12
作者 熊增先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132-7132,共1页
介绍了特早熟互麦15号的特征、特性和在本地区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特早熟品种 互麦15号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怎样提高“绿色证书”培训的社会效益
13
作者 熊增先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2年第10期5-5,共1页
关键词 青海 互助县 农广校 招生 培训形式 培训教材 考核 “绿色证书”培训 社会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措施对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和转化率的效应
14
作者 朱安香 阎彦梅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3期115-117,共3页
在田间及人工模拟试验条件下,对提高旱地降水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缺水条件下,播种前深翻会造成水分大量散失,夏闲地深翻会加剧水分消耗。旱地闭口过暑具有明显的保墒作用,耕层经常保持5~10 cm的细土(尤其是... 在田间及人工模拟试验条件下,对提高旱地降水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缺水条件下,播种前深翻会造成水分大量散失,夏闲地深翻会加剧水分消耗。旱地闭口过暑具有明显的保墒作用,耕层经常保持5~10 cm的细土(尤其是腐殖质土)或人工地表覆盖,可降低蒸发量,并对提高地温、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增加小麦分蘖、促进根系发育、降低冻害、增加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措施 水分利用率 转化率 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地区合理轮作农田水分效应的研究
15
作者 许正辉 李世兰 +1 位作者 阎彦梅 徐尚辉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1期66-68,共3页
在干旱地区旱作农田进行合理轮作,可以提高有限降水的利用率和提高粮食产量水平。本试验结果是:麦—豆—油轮作比连作小麦3年总增产45.8~46.8kg/亩,增产幅度36.4%~37.2%,3年增值33.81元/亩,增值幅度37.37%,水分利用率提高0~054kg/mm... 在干旱地区旱作农田进行合理轮作,可以提高有限降水的利用率和提高粮食产量水平。本试验结果是:麦—豆—油轮作比连作小麦3年总增产45.8~46.8kg/亩,增产幅度36.4%~37.2%,3年增值33.81元/亩,增值幅度37.37%,水分利用率提高0~054kg/mm;洋芋(马铃薯)—油—豆轮作比连作小麦3年总增产138.1kg/亩,增产幅度1倍,3年轮作产值增加153.55元/亩,增值幅度近2倍,水分利用率比连作小麦增加0.161kg/mm,合理轮作是此类型地区调控水分和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旱地区 合理轮作 农田水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