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互助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
- 1
-
-
作者
马钟辉
-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4期279-280,共2页
-
文摘
分析并指出了互助县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存在的问题,认为在发展中应采取措施,发展现代农业体系,提升农发展层次,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发展,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发展,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模式,以促进当地特色现代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特色
问题
对策
青海互助
-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互助县杂交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5
- 2
-
-
作者
熊增先
-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7期56-56,61,共2页
-
文摘
青海省互助县近年来在政府“扩油、稳薯、减麦”政策引导下,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迅猛发展,其面积位于马铃薯、小麦之首。同时,由于市场的原因,农民种植油菜的积极性很高。高原地区油菜产量高、品质好,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但是近年来,互助县油菜由于受到大面积病虫害困扰,生产中出现了防治方法不正确、效果不明显的严重问题,直接影响了经济效益。因此,正确掌握油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生产出无公害产品,才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
关键词
杂交油菜
病虫害
防治
青海互助
-
分类号
S436.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互助县小麦地膜覆盖与露地栽培经济效益分析
被引量:2
- 3
-
-
作者
李世兰
许正辉
阎彦梅
-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经营管理站
互助县种子管理站
互助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0年第12期59-59,共1页
-
文摘
对互助县小麦地膜覆盖栽培与露地栽培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虽然增加了春小麦的地膜投入,但增产、节水、省工、成本降低,经济效益较高,有很大的推广前景。
-
关键词
小麦
地膜覆盖
露地
经济效益
青海互助
-
分类号
S5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青海互助县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动态分析
被引量:2
- 4
-
-
作者
许正辉
李世兰
阎彦梅
-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种子管理站
青海省互助县经营管理站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0期93-94,99,共3页
-
文摘
通过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青海东部农业区互助县半干旱区农田土壤水分特点是:贮水容量大,有效水多,但土壤水分损耗期和休闲期无效蒸发多,水分相对稳定期保水能力强,作物利用土层浅。在可利用有效水的低含量区,进行麦—豆合理轮作及寻找防止无效蒸发措施,对提高有效土壤水分利用有重要意义。
-
关键词
土壤水分动态
贮水效率
可利用有效水
-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互助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 5
-
-
作者
熊增先
-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上海蔬菜》
2007年第2期50-51,共2页
-
基金
青海省农牧厅马铃薯示范田项目资助
-
文摘
由于我省互助县高寒冷凉独特的自然地理优势,生产的马铃薯表皮光滑、薯形大、产量高、淀粉含量高、无污染、病虫害少、适口性好,在2006年全国秋季农副产品博览会上获金奖。“互助马铃薯”商标经国家工商总局批准正式注册,这为互助县优质马铃薯走出互助,走向全国大市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提高其商品率,我们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区,从综合栽培管理技术入手,进行规范化栽培,取得了较好的效益。现将2006年我单位实施的26.7hm^2马铃薯示范田综合栽培管理技术及经济效希介绍如下。
-
关键词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
栽培管理技术
国家工商总局
规范化栽培
地理优势
淀粉含量
农副产品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新时期农广校围绕新农村建设培养新型农民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 6
-
-
作者
马钟辉
-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4期255-256,共2页
-
文摘
对新时期农广校工作重点展开了探讨,认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农广校应作为培养新农民的主体。提出培养新型农民的思路,指出落实这一工作的途径,以期为新时期农村人才资源培养工作提供指导。
-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农广校
培养
思路
途径
-
分类号
G725.83
[文化科学—成人教育学]
-
-
题名高寒高海拔地区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三号栽培技术
被引量:5
- 7
-
-
作者
熊增先
-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农技服务》
2007年第4期15-15,共1页
-
文摘
介绍了油菜新品种青杂三号在互助县的高产栽培技术。
-
关键词
青杂三号
栽培技术
高产
-
分类号
S634.3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油松种子沙藏处理研究
被引量:3
- 8
-
-
作者
代彦辉
徐守成
蔡晋翔
蔡全珍
-
机构
互助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大通东峡林场
-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2008年第4期12-13,53,共3页
-
文摘
通过对油松种子作沙藏处理催芽试验,结果表明,沙藏5周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沙藏处理2周的发芽速度最快,但是它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不是最高,选用2mm孔径筛子分离沙子和种子的效果最好。
-
关键词
油松种子
沙藏处理
研究
发芽
-
Keywords
Chinese pine seed
Sand storage treatment
Study
Germination
-
分类号
S723.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
-
题名坡耕地新修梯田土壤水分状况研究
被引量:3
- 9
-
-
作者
朱安香
阎彦梅
-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1期54-55,133,共3页
-
文摘
通过在2007年、2008年、2009年3年期间对新修梯田土壤水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新修梯田增墒保水能力较强,0~200 cm的土壤储水量(本次土壤水分测定,选3个样点,样点面积1 m×1 m,土壤储水量按公式W=10×H[土层厚度(cm)×ρ(容重g/cm3)×b(土壤含水量%)计算],干旱年份比坡耕地少1.5 mm,平水年、丰水年比坡耕地多22.7~39.5 mm,不论是(平水年、丰水年、干旱年)阴坡新修梯田储水量均高于阳坡,切土部分高于填土部位。坡耕地修成梯田后,小麦产量比坡耕地增产31%,马铃薯增产57%,每1 mm水分增产粮食0.22 kg。
-
关键词
梯田
土壤储水量
水分利用率
-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沼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2
- 10
-
-
作者
朱安香
阎彦梅
-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5期69-70,共2页
-
文摘
沼肥是人畜粪便等有机物通过厌氧发酵的产物,富含各种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为摸索沼肥在马铃薯生产过程中的施用技术,探讨沼肥对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效果,进一步开展"三沼"的综合利用,充分发挥农村沼气的综合利用效益,为推广沼肥生产无公害优质农产品提供依据,于2009年4~10月进行了沼肥在马铃薯上的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用沼渣及复合肥作底肥的基础上,利用沼液作追肥,能改善植株农艺性状,增加单株结果数,提高马铃薯品质,大幅度提高产量。
-
关键词
沼肥
综合利用
马铃薯
应用试验
-
分类号
S5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地膜玉米对土壤水分利用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 11
-
-
作者
朱安香
阎彦梅
-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1期69-70,共2页
-
文摘
通过地膜玉米、垄沟玉米在丰、欠降水年的产量性状、水分收支平衡情况的比较分析,说明地膜玉米由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欠水年有明显的暗效果,而在丰水年也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
关键词
地膜玉米
垄沟玉米
水分利用效率
-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特早熟品种互麦15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 12
-
-
作者
熊增先
-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3期7132-7132,共1页
-
文摘
介绍了特早熟互麦15号的特征、特性和在本地区栽培技术要点。
-
关键词
特早熟品种
互麦15号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
分类号
S51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怎样提高“绿色证书”培训的社会效益
- 13
-
-
作者
熊增先
-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农村实用工程技术(温室园艺)》
2002年第10期5-5,共1页
-
-
关键词
青海
互助县
农广校
招生
培训形式
培训教材
考核
“绿色证书”培训
社会效益
-
分类号
F324.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不同耕作措施对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和转化率的效应
- 14
-
-
作者
朱安香
阎彦梅
-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3期115-117,共3页
-
文摘
在田间及人工模拟试验条件下,对提高旱地降水的利用率和转化效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土壤缺水条件下,播种前深翻会造成水分大量散失,夏闲地深翻会加剧水分消耗。旱地闭口过暑具有明显的保墒作用,耕层经常保持5~10 cm的细土(尤其是腐殖质土)或人工地表覆盖,可降低蒸发量,并对提高地温、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增加小麦分蘖、促进根系发育、降低冻害、增加产量有明显的作用。
-
关键词
耕作措施
水分利用率
转化率
效应
-
分类号
S34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干旱地区合理轮作农田水分效应的研究
- 15
-
-
作者
许正辉
李世兰
阎彦梅
徐尚辉
-
机构
青海省互助县种子管理站
青海省互助县经营管理站
青海省互助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青海省互助县水土保持工作站
-
出处
《农业科技通讯》
2010年第11期66-68,共3页
-
文摘
在干旱地区旱作农田进行合理轮作,可以提高有限降水的利用率和提高粮食产量水平。本试验结果是:麦—豆—油轮作比连作小麦3年总增产45.8~46.8kg/亩,增产幅度36.4%~37.2%,3年增值33.81元/亩,增值幅度37.37%,水分利用率提高0~054kg/mm;洋芋(马铃薯)—油—豆轮作比连作小麦3年总增产138.1kg/亩,增产幅度1倍,3年轮作产值增加153.55元/亩,增值幅度近2倍,水分利用率比连作小麦增加0.161kg/mm,合理轮作是此类型地区调控水分和提高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
关键词
干旱地区
合理轮作
农田水分效应
-
分类号
S344.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