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ST-SNP的福建云霄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泽涵 于文涛 +6 位作者 方德音 蔡捷英 王金焕 樊晓静 刘财国 徐飙 叶乃兴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31-1438,共8页
【目的】分析云霄县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为云霄茶树种质资源收集和提高优异种质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NP分子标记技术对云霄县61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云霄茶树种质资源SNP... 【目的】分析云霄县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及群体结构,为云霄茶树种质资源收集和提高优异种质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SNP分子标记技术对云霄县61份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亲缘关系和遗传多样性的分析。【结果】云霄茶树种质资源SNP位点多态性信息指数为0.415,观测杂合度平均值为0.309,期望杂合度平均值为0.260,固定指数平均值为-0.072,次等位基因频率平均值为0.197,筛选出66个可以有效准确地鉴别云霄茶树种质遗传关系的高质量SNP位点。云霄县6个茶树群体的遗传距离为0.150~0.926。构建了61份茶树种质的DNA指纹图谱。通过主坐标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存在组群内分布相对集中,组群间又相互交流的现象,且小帽山群体的茶树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结论】云霄县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云霄6个组群的茶树种质资源各自相对独立,同时种群间存在基因交流现象。利用SNP分子标记技术可以有效地区分鉴定云霄茶树种质资源,为云霄地方茶树种质资源的创新利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霄 茶树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S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与HS-SPME-GC-MS技术对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香气差异分析 被引量:118
2
作者 邵淑贤 徐梦婷 +6 位作者 林燕萍 陈潇敏 方德音 蔡捷英 王金焕 金珊 叶乃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32-239,共8页
为探究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品质的差异,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仪,对云霄和武夷山生产的黄观音乌龙茶香气成分... 为探究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品质的差异,采用电子鼻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GC-MS)联用仪,对云霄和武夷山生产的黄观音乌龙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电子鼻实验结果表明,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能较好地区分两地黄观音乌龙茶。HS-SPME-GC-MS实验结果显示,两地黄观音乌龙茶共测出79个香气成分,其中17个差异香气物质可用于黄观音乌龙茶产地区分。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结果表明,具有花香特征的茉莉酸甲酯、吲哚、茉莉酮、反式-橙花叔醇和茉莉内酯等香气成分在云霄黄观音中OAV较为突出,而具有花果香气特征的芳樟醇、癸醛、月桂烯、异戊醛和己醛等香气成分在武夷黄观音中OAV较为突出;产地判别结果表明,基于17个差异香气物质构建的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模型判别率达到83.33%,其中5个重要香气成分(芳樟醇、反式-橙花叔醇、茉莉内酯、茉莉酸甲酯和吲哚)构建的SVM模型判别率为100%。本研究利用HS-SPMEGC-MS技术,筛选出与云霄黄观音和武夷黄观音乌龙茶品质相关的差异香气物质,并构建产地判别模型,为阐明两地黄观音乌龙茶的香气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观音 乌龙茶 产地判别 电子鼻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的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邵淑贤 陈潇敏 +6 位作者 林燕萍 方德音 蔡捷英 王金焕 林馨颖 金珊 叶乃兴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7-67,共11页
为探究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品质的差异,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及茶叶感官审评的方法,对云霄和武夷山生产的黄观音乌龙茶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地黄观音乌龙茶共测出11类820种代谢物,其中两地一级黄观音乌龙茶筛选出的差异代谢成... 为探究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品质的差异,采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及茶叶感官审评的方法,对云霄和武夷山生产的黄观音乌龙茶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两地黄观音乌龙茶共测出11类820种代谢物,其中两地一级黄观音乌龙茶筛选出的差异代谢成分63种,占总代谢物的7.68%;两地二级黄观音乌龙茶鉴定出的差异代谢成分120种,占总代谢物的14.63%。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两地一级黄观音乌龙茶富集程度最高的通路中有3条与黄酮类差异代谢物相关,两地二级黄观音乌龙茶富集程度最高的通路中有2条与氨基酸及其衍生物差异代谢物相关。通过对比不同产地黄观音乌龙茶的呈味物质发现,两地一级黄观音的槲皮素-3-O-桑布双糖苷、山柰酚-3-O-鼠李糖苷、芹菜素-7-O-芸香糖苷、L-脯氨酸、L-天冬酰胺和γ-氨基丁酸等代谢物含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两地二级黄观音的L-谷氨酸、L-天冬酰胺和γ-氨基丁酸等代谢物含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该研究利用广泛靶向代谢组学技术,筛选出与云霄黄观音和武夷黄观音乌龙茶品质相关的差异代谢物,为阐明两地黄观音乌龙茶的品质特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 黄观音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秃房野生茶种质资源新纪录及其子房微形态观察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泽涵 于文涛 +4 位作者 樊晓静 方德音 蔡捷英 王元勋 叶乃兴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0-836,共7页
【目的】观察云霄、诏安野生茶种质资源子房微形态,为福建特色茶树种质资源的发掘、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对29份野生茶种质资源的子房微形态性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福建云霄县和诏安县的野生茶种质资源... 【目的】观察云霄、诏安野生茶种质资源子房微形态,为福建特色茶树种质资源的发掘、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冷场发射扫描电镜对29份野生茶种质资源的子房微形态性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福建云霄县和诏安县的野生茶种质资源分为秃房资源和茸房资源2种类型,其中子房茸毛少、极少和秃房种质占72.4%,茸房种质子房茸毛密度存在差异且茸毛主要分布在子房上部;子房外壁纹饰分为凹陷型、平展型和凸起型3种类型,云霄种质子房外壁纹饰多为凹陷型,诏安种质子房外壁纹饰多为平展型。【结论】福建首次发现野生秃房茶树群体种质资源,该群体的茶树子房微形态特征具有明显的多样性,且云霄、诏安野生茶种质资源子房外壁纹饰地域差异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野生茶树 种质资源 秃房 子房茸毛 微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靖丹桂乌龙茶初制加工技术 被引量:1
5
作者 王金勇 方德音 《福建茶叶》 2020年第7期19-20,共2页
南靖县地处福建省南部,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温21.5℃,降雨量1800-2000mm,自然生态优美。素有"树海"、"竹洋"之称,森林覆盖率73.41%,是福建省首批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南... 南靖县地处福建省南部,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年均温21.5℃,降雨量1800-2000mm,自然生态优美。素有"树海"、"竹洋"之称,森林覆盖率73.41%,是福建省首批国家生态县、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南靖县是全国重点产茶县,福建省十大产茶县之一,现有茶园面积12万亩,年产干毛茶2万t,产值16亿元。南靖县的茶叶主要分布在海拔400-1000m的深山密林中,常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有机质和微量矿物质含量丰富,是生产高档生态茶叶的理想场所。原来种植的毛蟹、本山等色种茶制出的乌龙茶茶叶香气不足、品质相对较差,价格不高,生产效益低,已不能适应当今乌龙茶市场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风性气候 初制加工 丹桂乌龙茶 福建省南部 深山密林 茶叶香气 云雾缭绕 南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