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2—2016年云浮口岸植物检疫现状及外来有害生物截获情况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王照金 陈升毅 +2 位作者 童晓立 何旭诺 李献锋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6期167-175,181,共10页
[目的]掌握近年来云浮口岸进口货物携带外来有害生物的情况。[方法]对云浮口岸2012~2016年从进口货物中截获的植物疫情情况以及云浮口岸外来有害生物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6年云浮口岸共截获各类动植物139种,其中昆虫85... [目的]掌握近年来云浮口岸进口货物携带外来有害生物的情况。[方法]对云浮口岸2012~2016年从进口货物中截获的植物疫情情况以及云浮口岸外来有害生物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6年云浮口岸共截获各类动植物139种,其中昆虫85种,共195批次;植物39种,共119批次;螨类1种,共5批次;线虫2种,共10批次;蜗牛5种,共12批次;蜘蛛6种,共204批次;真菌1种,共2批次。在云浮口岸截获的外来有害生物中,比萨茶蜗牛系全国口岸首次截获,欧洲榆小蠹和刺亦模草为广东检验检疫局口岸首次截获,红火蚁、双钩异翅长蠹、桔小实蝇、鹰嘴豆象、刺茄、苍耳属(非中国种)、四纹豆象等检疫性昆虫和植物系云浮口岸首次截获。云浮口岸近年来的动植物检疫工作有效地阻止了这些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与传播。此外,从印度、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等国家进口石材荒料包装粗放,卫生状况较差,携带动植物疫情风险较大。最后根据进口石材的特点和疫情的分析结果,提出了若干条加强进境石材类检疫监管的措施。[结论]该研究结果为今后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入境植物检疫以及构建生物安全防控体系工作方面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来物种 植物检疫 进口石材 截获 云浮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云浮口岸蚊媒病毒的首次调查(英文) 被引量:1
2
作者 罗琳 刘传鸽 +6 位作者 胡龙飞 郑夔 邓继棠 马泽征 张友 姚旌羽 顾大勇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掌握云浮国境口岸蚊类携带重要蚊媒病毒的现状,探讨提高口岸蚊媒病毒检测有效性的方法,为预防和控制口岸蚊媒传染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5月~11月在云浮口岸捕捉活蚊,对蚊标本研磨液提取核酸后应用多重实时荧光RT-... 目的掌握云浮国境口岸蚊类携带重要蚊媒病毒的现状,探讨提高口岸蚊媒病毒检测有效性的方法,为预防和控制口岸蚊媒传染病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1年5月~11月在云浮口岸捕捉活蚊,对蚊标本研磨液提取核酸后应用多重实时荧光RT-PCR技术快速筛查蚊类携带的登革热病毒、日本脑炎(乙脑)病毒、基孔肯雅病毒、西尼罗热病毒和黄热病毒。对实时荧光RT—PCR检测核酸阳性的标本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结果在云浮共采集39254只蚊虫,鉴定后分为460组。经宾时荧光RT—PCR检测,14组蚊虫乙脑病毒核酸阳性,其余病毒(登革热病毒、乙脑病毒、基孔肯雅病毒、西尼罗热病毒和黄热病毒)均为阴性。PCR扩增和序列分析显示云浮乙脑病毒属于基因I型。所捕获的三带喙库蚊的最小感染率为0.937‰比中华按蚊的0.385%。稍高。结论本研究首次在云浮口岸进行大规模系统的蚊媒病毒调查,云浮口岸的蚊虫很可能没有携带登革热病毒、基孔肯雅病毒、西尼罗热病毒和黄热病毒,但有少数蚊虫携带乙脑病毒。此次调查检出的基因I型乙脑病毒是广东省内的首次报道,为今后蚊媒病毒的媒介监测检测工作提供了有效方法。虽然蚊虫最小感染率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蚊媒病毒病的暴发和流行风险仍然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岸 病毒监测检测方法 蚊媒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年云浮口岸进境植物疫情截获情况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何旭诺 陈升毅 +2 位作者 王照金 马泽征 李晓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107-108,124,共3页
对2014年云浮口岸入境货物情况和植物疫情截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浮口岸疫情来源国主要为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埃及、印度、意大利、墨西哥、葡萄牙、西班牙、菲律宾等,疫情种类主要为土壤、昆虫、真菌、蜘蛛、杂草、软体类... 对2014年云浮口岸入境货物情况和植物疫情截获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云浮口岸疫情来源国主要为巴基斯坦、土耳其、伊朗、埃及、印度、意大利、墨西哥、葡萄牙、西班牙、菲律宾等,疫情种类主要为土壤、昆虫、真菌、蜘蛛、杂草、软体类动物等。2014年云浮口岸共截获351批次入境货物携带植物疫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截获 检验检疫 云浮口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