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浅谈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被引量:2
- 1
-
-
作者
符杰明
-
机构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环境监测站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3年第9期180-181,共2页
-
文摘
指出了环境监测是一种利用现代技术对环境进行综合分析与控制并最终实现保护环境的目的的科学技术手段,因此全方位的分析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是十分有必要的。探讨了我国环境监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
关键词
环境监测
现状问题
发展趋势
-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
-
-
题名废茶活性炭的制备及其孔径结构的控制
被引量:16
- 2
-
-
作者
宋磊
张彬
陈家元
冯利
-
机构
华侨大学化工学院
云和县环境监测站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与化学工程系
-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98-1505,共8页
-
基金
华侨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JB-ZR1150)
华侨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启动基金(11BS215)
制备新型碳材料同时去除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的研究基金(34201225)项目
-
文摘
利用废茶为原料,分别以K2CO3、ZnCl2为活化剂,在不同的活化温度、活化时间及不同的浸渍比例下制备废茶活性炭。结果表明,K2CO3、ZnCl2活化制备的废茶活性炭孔径结构均以微孔为主,其中K2CO3活化制备的废茶活性炭BET可达1388m2/g,ZnCl2活化制备的废茶活性炭BET可达1596m2/g;活化温度对废茶活性炭的中孔结构影响较大,以ZnCl2为活化剂时,在温度为350℃时就出现中孔,温度由500℃升至700℃后,中孔容量由0.55cm3/g减小到0.06cm3/g,而以K2CO3为活化剂时,在温度达800℃后才开始出现中孔结构;ZnCl2活化制备的废茶活性炭在活化时间为0.5h时就有中孔出现,当活化时间从0.5h延长至1.5h时,微孔径逐渐由0.83nm增大至0.87nm,当活化时间达到2h后,活性炭结构得到重排,微孔容量提高而中孔容量降低,以K2CO3为活化剂时,活化时间达2.5h后才出现中孔结构;当两种活化剂的浸渍比为1∶1时废茶活性炭的微孔容量最大。
-
关键词
废茶
活性炭
制备
孔结构
控制
-
Keywords
waste tea
activated carbon
preparation
porosity
control
-
分类号
X70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玲玲
-
机构
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环境监测站
-
出处
《绿色科技》
2013年第5期221-222,共2页
-
文摘
指出了随着21世纪现代工业和交通快速发展,人类人为排放的污染气体和固体微粒早已经超过大气环境能够承受的能力,但是人类对污染气体和固体微粒的排放仍是有增无减,这势必造成大气污染越发严重。大气污染越严重,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危害越大。分析了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大气污染治理对策。
-
关键词
大气污染
主要因素
治理对策
-
分类号
X82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