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黎贡山雉类生境预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文娟
赵小飞
+8 位作者
饶才红
黄志旁
任国鹏
陈尧
何晓东
王新文
白洪兵
张淑霞
肖文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8-337,共10页
物种分布信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基于物种访查数据和气候数据,采用基于物种生境偏好、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构建的生态位模型,综合考虑物种出现点和环境变量,预测了高黎贡山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
物种分布信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基于物种访查数据和气候数据,采用基于物种生境偏好、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构建的生态位模型,综合考虑物种出现点和环境变量,预测了高黎贡山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模型对4种雉类的预测均达到较好效果;白尾梢虹雉、血雉、白鹇和白腹锦鸡的潜在生境总面积分别为6 432 km^2、8 464 km^2、9 573 km^2和13 691 km^2,白鹇和白腹锦鸡的潜在生境面积大于白尾梢虹雉和血雉,但后两者具有更多的高质量生境。高黎贡山北段是4种雉类潜在生境的重叠区,为高黎贡山雉类保护的优先区域,尤其是白尾梢虹雉,建议加大该区域的雉类调查和保护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黎贡山
雉类
物种分布预测模型
保护建议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腹鹭CO I和Cyt b基因序列分析及鹭属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熙
王斌
罗旭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8-273,共6页
白腹鹭Ardea insignis数量稀少,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CR)物种,关于该物种的生态信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极少。本研究通过扩增得到了白腹鹭的2个线粒体基因序列(CO I和Cyt b),Cyt b基因序列长度为1 163 bp,其中的A+T含量(51.7%)高于...
白腹鹭Ardea insignis数量稀少,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CR)物种,关于该物种的生态信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极少。本研究通过扩增得到了白腹鹭的2个线粒体基因序列(CO I和Cyt b),Cyt b基因序列长度为1 163 bp,其中的A+T含量(51.7%)高于C+G(48.3%),第三位点上碱基偏倚最突出;CO I基因序列长度为722 bp,A+T含量(52.5%)高于C+G(47.5%),碱基偏倚同样在第三位点最明显。结合来自Gen Bank鹭属Ardea其他6个物种的CO I和Cyt b基因序列,构建鹭属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鹭属7种鸟类构成单系,后验概率支持度为96%,大白鹭A.alba和白腹鹭在鹭属中是较早分化出的类群,位于鹭属分支的基部;白腹鹭与草鹭A.purpurea的遗传距离最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腹鹭
CO
I基因
CYT
b基因
系统发育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野外影像的白尾梢虹雉换羽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候自强
高歌
+3 位作者
王斌
张艳奇
杨志涵
罗旭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2-658,共7页
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是一种狭域分布的高山雉类,尚未开展过换羽研究。2014—2019年,利用红外相机在云南高黎贡山收集了白尾梢虹雉的64张野外独立有效照片和9段视频,发现白尾梢虹雉繁殖不同步,不同巢出雏时间相差可达1个月,5...
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是一种狭域分布的高山雉类,尚未开展过换羽研究。2014—2019年,利用红外相机在云南高黎贡山收集了白尾梢虹雉的64张野外独立有效照片和9段视频,发现白尾梢虹雉繁殖不同步,不同巢出雏时间相差可达1个月,5月出雏较多;刚出雏的雏鸟飞羽有明显羽片,6月完成雏后换羽、9月完成稚后换羽;成鸟5月开始更换尾羽,10月更换完毕,从第5枚尾羽开始向两侧更换,兼具向心型和离心型的特点;雄性存在羽毛延迟成熟现象,可用状态信号假说解释。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野生白尾梢虹雉的换羽特征和雄性个体的羽毛延迟成熟现象,表明红外相机影像可为雉类换羽提供时间和羽毛形态特征数据,这为野生雉类的换羽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尾梢虹雉
红外相机
鸟类换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黎贡山雉类生境预测
被引量:
1
1
作者
李文娟
赵小飞
饶才红
黄志旁
任国鹏
陈尧
何晓东
王新文
白洪兵
张淑霞
肖文
机构
大理大学东喜玛拉雅研究院
普洱市林业局
云南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福贡
管护
分局
云岭省级
自然保护区
管护
局
云南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怒江
管护
局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护分局
云南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贡山
管护
分局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28-337,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60599)
中国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协同创新中心项目
+1 种基金
大理大学三江并流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省创新团队项目
大理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KYBS201408)
文摘
物种分布信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至关重要。基于物种访查数据和气候数据,采用基于物种生境偏好、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性定律构建的生态位模型,综合考虑物种出现点和环境变量,预测了高黎贡山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血雉Ithaginis cruentus、白鹇Lophura nycthemera、白腹锦鸡Chrysolophus amherstiae的潜在分布区域。结果表明,模型对4种雉类的预测均达到较好效果;白尾梢虹雉、血雉、白鹇和白腹锦鸡的潜在生境总面积分别为6 432 km^2、8 464 km^2、9 573 km^2和13 691 km^2,白鹇和白腹锦鸡的潜在生境面积大于白尾梢虹雉和血雉,但后两者具有更多的高质量生境。高黎贡山北段是4种雉类潜在生境的重叠区,为高黎贡山雉类保护的优先区域,尤其是白尾梢虹雉,建议加大该区域的雉类调查和保护力度。
关键词
高黎贡山
雉类
物种分布预测模型
保护建议
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
Keywords
Gaoligong Mountains
pheasants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
protection advice
Liebigs law of minimum
分类号
Q959.7 [生物学—动物学]
Q958.1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腹鹭CO I和Cyt b基因序列分析及鹭属系统发育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陈熙
王斌
罗旭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西南地区生物多样性保育
国家
林业局重点实验室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护分局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68-273,共6页
基金
环保部生物多样性示范观测项目(2016-2017)
云南省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项目(2016)
文摘
白腹鹭Ardea insignis数量稀少,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CR)物种,关于该物种的生态信息和分子生物学研究极少。本研究通过扩增得到了白腹鹭的2个线粒体基因序列(CO I和Cyt b),Cyt b基因序列长度为1 163 bp,其中的A+T含量(51.7%)高于C+G(48.3%),第三位点上碱基偏倚最突出;CO I基因序列长度为722 bp,A+T含量(52.5%)高于C+G(47.5%),碱基偏倚同样在第三位点最明显。结合来自Gen Bank鹭属Ardea其他6个物种的CO I和Cyt b基因序列,构建鹭属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鹭属7种鸟类构成单系,后验概率支持度为96%,大白鹭A.alba和白腹鹭在鹭属中是较早分化出的类群,位于鹭属分支的基部;白腹鹭与草鹭A.purpurea的遗传距离最近。
关键词
白腹鹭
CO
I基因
CYT
b基因
系统发育树
Keywords
Ardea insignis
COI gene
Cyt b gene
phylogenetic tree
分类号
Q959.7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野外影像的白尾梢虹雉换羽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候自强
高歌
王斌
张艳奇
杨志涵
罗旭
机构
西南林业大学
云南
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山
管护
局
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护分局
出处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52-658,共7页
基金
云南省2022年林业改革发展资金项目:泸水段白尾梢虹雉种群调查监测与栖息地评估。
文摘
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是一种狭域分布的高山雉类,尚未开展过换羽研究。2014—2019年,利用红外相机在云南高黎贡山收集了白尾梢虹雉的64张野外独立有效照片和9段视频,发现白尾梢虹雉繁殖不同步,不同巢出雏时间相差可达1个月,5月出雏较多;刚出雏的雏鸟飞羽有明显羽片,6月完成雏后换羽、9月完成稚后换羽;成鸟5月开始更换尾羽,10月更换完毕,从第5枚尾羽开始向两侧更换,兼具向心型和离心型的特点;雄性存在羽毛延迟成熟现象,可用状态信号假说解释。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野生白尾梢虹雉的换羽特征和雄性个体的羽毛延迟成熟现象,表明红外相机影像可为雉类换羽提供时间和羽毛形态特征数据,这为野生雉类的换羽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白尾梢虹雉
红外相机
鸟类换羽
Keywords
Lophophorus sclateri
infrared camera
moult
分类号
Q959.7 [生物学—动物学]
Q954-3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黎贡山雉类生境预测
李文娟
赵小飞
饶才红
黄志旁
任国鹏
陈尧
何晓东
王新文
白洪兵
张淑霞
肖文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白腹鹭CO I和Cyt b基因序列分析及鹭属系统发育研究
陈熙
王斌
罗旭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野外影像的白尾梢虹雉换羽研究
候自强
高歌
王斌
张艳奇
杨志涵
罗旭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